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354章 所谓江南

我岳父是朱元璋 第354章 所谓江南

作者:悠小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4:45:33 来源:书海阁

之前,朱老四倒是已经被自己蛊惑得小心肝呯呯直跳。

自己不但亲自带着朱老四登上了上海海警船队,到了大海之上,让他亲自好好感受了一下,什么才叫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而朱老四在那之后,还主动地要求去驾驭海警船队,到海中溜达了不少次。

想必,他也应该已经爱上了那种无拘无束,想往哪开就往哪开的自由不羁。

而随着现如今,针对于那扶桑国的各种准备工作,都已经到了尾声,用不了太久,姐夫哥朱标就会领着那位之前被送到了京师去参拜老朱的扶桑国国主徐行悟归来。

到了那个时候,就该是大明帝国,以天下宗主之姿,扶藩属之主助其平定国中乱臣贼子,以安邦定国。

不知道这一次,朱老四还会不会觅得机会跟他兄长同来。

如果这厮也能过来的话,那么自己倒可以继续跟他深入交流,争取说服他,让他明白,在大明帝国四外之内,当一位藩王,未来,必然也就那样。

年轻之时,还能够动一动,建建功勋立立业,可是等到大明帝国江山稳固之后。

那么你觉得那个时候说不定还年富力强的朱老四,甘心交出兵权,当一个醉生梦死,除了喝酒看妞,就是造娃的庸碌王爷不成?

常二郎觉得这厮不会,但是怎么能够说服于他,这就要考虑话术,以及环境的影响了。

不过常二郎相信,凭着自己的手段,等到搞出了蒸汽机的样品。

等到让朱标还有朱棣都意识到科技助推带来的好处,会将整个世界的距离都缩短后。

朱标这位好大哥,肯定也不愿意自己身边最有能力的四弟,早早卸甲归田,当个碌碌无为的王爷。

何谓江南,单就字面而言,应指长江以南地区,然而在历史上,人们在使用“江南”一词时,却赋予它不同的地域范围。经过学者专家考证,“江南”之词始见于春秋时期,对于江南一带的认定时大时小。

不过现如今到了大明帝国,所谓江南,大约便是将太湖平原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太仓六府一州视作明清“江南”的地域范围更为合理。

杨平安此刻,就站在松江府上海县黄浦江西岸边上,这一片土地,经过了这数年来的改造,现如今已然渐渐地变了模样。

之前全是一望无尽,似乎可以直接延伸出大海的沼泽,可是现如今,已然被开垦出了万余亩的水田。

不过这些田地,常二郎都并未发卖给当地的百姓,而是直接划入上海县的官衙资产:官田。

专门租赁给那些当地那些最贫苦的,因为水患而失去了田地的百姓。

交予那些百姓耕作,每年抽成,剩下的,自然就是那些老百姓的收入。

常二郎这样的操作,自然也是惹得不少的如今因为上海县的工商业的繁荣而兜里有钱的上海县士绅乡老的不满。

毕竟祖祖辈辈以来,以田为贵,不论是谁,只要兜里边有几个钱,就会想方设法地买田买地。

哪怕是贪污受贿赂,哪怕是作奸犯科,都想要把自己拥有的田产整得多多的。

就为了当地主,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仿佛早就已经深深地铭刻进了所有人的灵魂深处。

所以大伙都很眼馋这些新冒出来的田地,纷纷硬起头皮去找常二郎。

不敢招惹这位常某人的,就去找那王县丞又或者是张县尉,总之就连县衙的小吏都有腰缠万贯的主赔着笑脸想要去套近乎。

为的就是想要从常二郎的手里边搞到三瓜两枣来,谁都希望成为上海县第一大地主,不愿意齐头并进,更喜欢一枝独秀。

只可惜,这些秀儿们的各种骚操作再多,常二郎谁也不鸟,并且还下令,所有的沼泽地改造出来的田地,一律收归国有,不得买卖,只进行租赁。

那些受了灾荒的贫苦老百姓,现如今有了官田可以耕作,能够养活自己,自然是越发地喜爱这位独断专行的常青天大老爷。

不过现如今,常二郎却有了新的想法,之前几年,最开始只让那些租赁田地的贫苦老百姓种水稻。

而到了今年,则又不一样了,在常二郎的要求之下,今年年初,改种双季稻。

而那些稻种,自然是常二郎早早就已经备下的。

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那些老百姓都不理解,总觉得常二郎这位很懂工商业的县尊大人是在瞎胡闹。

可问题在于,这些田地是官田,而且常二郎亲口向他们许诺。

今年他们种植双季稻,倘若收获不足,那么县衙就会免掉他们今年应该上缴的粮食。

倘若双季稻,两季都能够喜获丰收,那么,县衙也只会按照之前的抽成,不会再增加他们的负担。

有了一口唾沫一口钉的常二郎亲口允诺,一干租赁官田养家糊口的贫苦老百姓们自然也是怦然心动起来。

所以,这些贫苦老百姓,也是为了兜里边能够多上三瓜两枣,甩起膀子,照着常二郎请来的种粮老司机的指点开始搞事情。

先是在春天的时候,便已然将早稻种了下去,结果没曾想,这才不过两个来月的光景,就已然满田地的稻米飘香。

之后,在种粮老司机的带领之下,用最快的速度收割之后,又将那晚稻种下。

现如今,其他的田地都已经早就收割完成,而这些晚稻,也已然变得沉甸甸的,到了即将要收割的季节。

“两万亩,早稻平均一亩获三石上下,看这晚稻的情况,应该也不差那早稻多少。”

一旁的王县丞,此刻满面红光,斗志昂扬地打量着那望不到边的金黄。

至于几位这段时间这才刚刚抵达了上海县的府衙属官们,此刻全都一脸懵逼地看着眼前的画面,又忍不住下意识朝着常二郎这位新任松江府府尊望去。

他这是想要干嘛,之前这厮搞工商业,已经把上海县搞得快要夺得天下第一县的名头。

现如今,居然又搞出了双季稻的骚操作,这是嫌这上海县还不够牛逼吗?

想要将那苏州这第一产粮大府的名头也会抢过来还是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