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405章 龟缩不出的徐达

我岳父是朱元璋 第405章 龟缩不出的徐达

作者:悠小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4:45:33 来源:书海阁

现如今他已然率领元蒙的主力大军十二万,进抵至这好阵察哈尔。

正向着南面的朵颜方向虎视眈眈,可是直到现如今,那大明的统帅,那位之前连败大元无数阵的徐达。

此刻却在北平一带按兵不动,这让朵儿不花的内心一阵窃喜。看样子,之前收到从那高丽处收到的情报果然没有半点毛病。

大明此刻正在兴兵海外,意图效仿大元建国之初,兴兵以征伐扶桑的套路。

想想吧,当初最为鼎盛时期的大元,都需要耗费无数的心血,准备了那么多的部队,仍旧是三渡三败,劳师无功。

最终,大元天子忽必烈也只能黯然止歇了那收拾扶桑的心思,转而经略中原。

而现如今,既然明国想要去动那扶桑,所要调动的兵马,怎么也得十万起。

而且现如今,看北平一带,那徐达必然已经知晓了自己此刻正兴兵南来。

他却不敢主动挥师迎敌,这可不是他徐达的风格,那就足以证明,被调去攻略扶桑国的兵马,肯定就是大明镇守北疆的精锐之师。

他们这么做,岂不就等于是将自己的国土,放任来去如风的大元精锐铁骑肆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游走吗?

之前的岁月,大元一直都不得不采取守势,且战且退,损失惨重。

好在,草原的无数儿郎,都还铭记得祖先的荣光,曾经将那片繁荣而又富饶的土地,踩踏在脚下。

现如今,那位开局一个碗,结果生生由南向北北伐成功的大明天子,看样子真是老了,已然开始糊涂。

居然胆敢面对着连战连败,却一直保有着强大实力的大元不顾,妄自兴兵讨伐那远在海外的扶桑,这么好的机会,大元若是眼睁睁地看着溜走而无所作为,那就是对列祖列宗的背叛。

此刻朵儿不花,却并没有急着南下,他很信任自己的偶像,大元的名将王保保曾经说过的话。

最优秀的猎人,不是他有多么的勇猛,他的箭术有多犀利。而是他能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着猎物放下戒备。

此刻,朵儿不花就是在隐忍,他就是要保持住自己的耐性。大军主力,将会先继续留在这里。

而只会先派出几支精锐南下,一来,起到试探的作用,二来,则是要设法侦测出大明的主力所在。

看看对方到底是在准备陷阱,还是真的已经调走了主力,只能被动防御。

若是前者,那么朵儿不花绝对不会继续在此盘桓,但如果是后者的话。

那么朵儿不花觉得自己有信心越过长城,兵锋直指大元昔日旧都北平。

倘若自己能够光复北元旧都北平,那么,自己的名字,将会比曾经的偶像王保保还要更加的传奇。

大元的史书上,也将会有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津镇(后世的天津),汉武帝,便在这里的武清设置盐官。到了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辽朝占据这里之后,便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金朝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名称。

到得元延佑三年(1316年),“改直沽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而现如今这里被称之为海津镇,其实其人口规模足有万余户,而且在近几年来,兴建了巨大的码头之后,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

码头的繁荣,海上贸易之路的通畅,让这里的人口飞速暴增。

就在距离这码头约三十里之外的南边,这片十分辽阔,但是又渺无人迹的地方。

一座城寨,此刻不知何时已然出现,进进出出,全是大明的骑兵精锐。

只不过,这一只骑兵的穿着明显有点问题,身上披挂的并非是大明骑兵的制式铁甲,只有胸甲是铁甲,而肩、臂、腿部,皆是更轻便灵活的皮甲。

并且这些骑兵都没有配备着骑弓,以及各种长兵器,他们只是在战马的肩胛位置,左右各放置一个皮套,将一把长长的,宛若烧火棍一般的燧发枪插在那里。

而且每一位骑兵都是一人双骑的配备。

这些日子以来,他们一直都在这一片辽阔又荒芜之地训练。

此刻,蓝玉这位主帅,正安然会坐在城寨内的中军大帐之中。

坐在那热气腾腾的铁炉子跟前,看着那份来自于北平留守徐达的亲笔手书。

徐达详细地向蓝玉讲述了这一段时间以来,那狡猾的元蒙兵马的动向。

对方兴大军十数万众,在行进到了那好陈察哈尔一带之后,便在那里滞留,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

若是过往,元蒙的兵马,敢靠到那么近,徐达绝对会第一时间挥师北进,杀气腾腾地直扑过去。

现在,他龟缩在北平城内,只是派遣了几支骑兵,对那些南下而来的元蒙骑兵,进行了几次短暂的接触,很快便缩回了那些城塞之中。

摆出了一副老子现在不跟你玩野战,准备守到天荒地老的架势。然后就是等,等着看那位元蒙兵马的主帅会不会上当。

总之,徐达就是一句话,蓝玉小老弟,这一仗,老哥子我准备摆乌龟阵,而手里边,只有一把致命的尖刀,那就是你和你麾下这一支精锐的火枪骑兵。

蓝玉看罢了这份来自魏国公徐达的书信,面容沉肃地坐在铁炉子跟前良久,这才站起了身来向一旁走去,吩咐了几句之后。

很快,那张摆放在这里的巨大沙盘上,又多出了几面代表着元蒙骑兵的旗帜,蓝玉站在沙盘跟前,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城寨、兵力布置。

目光最终落在了自己所在的营盘,也就是在这海津镇这边。

“来人,擂鼓,召集众将议事。”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