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672章 经济动植物养殖业规模化的重要意义

毕竟这帮子异族,万一背叛了怎么办?又或者是他们直接躲进深山老林里让你抓不着。

等大军离开之后,他们又回到祖地,继续渔猎,而且他们会认为为他们着想的朝廷是在害他们。

所以,直接种田不可行,但是,养殖各种经济动植物,却等于是常二郎开辟出来的一条经济发展新路子。

你们这帮子土蛮子异族不喜欢背朝黄土背朝天,就喜欢跟野生动物打交道。

你们看,养殖这些经济动植物,你们就不用去跟黄土打交道。

而且养殖这些经济动植物,你们也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远远比你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深山老林里边去碰运气要强过太多。

毕竟深山老林里边不但有人参,有猎物,同样也还有那些足以致人于死地的猎手虎、熊、野猪、豹子……

而且他们祖祖辈辈都跟野生动物打交道,对于这些野生动物的习性也相当的了解。

所以,让他们从捕猎,改为养殖,从猎人,变成了保护这些经济动植物的工作人员。

不但削弱了这些异族的野性,同时,也限制住了他们的流动性。

而且,相互之间,不会再因为猎场的大小,猎物的多少而再起争端,大鱼吃小鱼的相互吞噬扩张。

他们还不得不努力地学习着汉人的语言和文字,因为他们想要卖出手中的经济动植物,那就要跟大明的汉家商贾打交道。

他们可以用稳定收获的毛皮还有山珍、药材来换取充足的各种生活用品以及粮食。

当他们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渔猎,仅仅靠着养殖,就可以吃得饱饭,穿得暖,住得起暖和的屋子,还能够看得起病。

天长日久下来,这些人的野性,也就将渐渐的被生活给消磨掉。

长此以往,他们的语言,生活习俗也将会随之而发生巨变,成为大明的顺民。

甚至在长时间的定居生涯之后,也开始懂得了自己耕作良田。

总而言之,朱标听了常二郎所讲述的美好前景,也不由为深受震撼。

自己原本觉得毫无头绪的对异族的归化工作,常二郎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地步。

并且,朱标听了常二郎的计划之后,也不得不承认,照着他的思路和想法去做,只要实施到位,那么,的确可以将这片异族养蛊之地,变成大明治下的州县。

而且常二郎还声称,自己这么做,也不过是拾古人牙慧而已。

毕竟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南中地区,就是这么做的,以至于到了现如今千多年之后,那里的人们,还一直视诸葛亮为他们的大恩人。

这也让朱标在叹服常二郎脑子足够灵活之余,也开始期待起常二郎在这里早日打开局面。

而且在路上,常二郎聊起的这些构思,朱标自然也都完完整整的记录了下来,让人传递回南京,交给亲爹,好让亲爹知晓常二郎这小子的那些想法与思路,为大明边地治理,提供新思路。

而且常二郎对于如何对付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也同样有自己的想法。

只要大明足够强大,就可以让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老老实实跟大明的边民做生意。

而且随着火药武器时代的开启,随着大明对于火药武器的装备普及化,快马与硬弓为强者的时代,现如今已然吹响了没落的号角。

随着现如今,大明火药武器的发展,一名士卒,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就足以用一杆射程达到一里的燧发枪,精准的解决百步之外的敌人。

而一位优秀的草原勇士,再牛逼的臂力,再快的马,在接近到弓箭的射程之前,他已经不知道死了几次。

而且现如今,随着水泥官道、铁路等交通动输的扩张,使得大明的大兵团远距离调动成为了可能性。

到了那个时候,哪怕是千里之外,有敌来犯,大明也可以在一天一夜的时间,调动千军万马,抵达增援。

而不会像过去那般被草原游骑晃来晃去而疲于奔命。

所需要的就是,无数的精锐之师,坐在车厢里边呼呼大睡,等到了作战区域,从车上下来,抄起武器就开干。

光是想一想这样的作战模式,朱标此刻都觉得自己的灵魂在战栗。

而这样的光明远景,已经近在咫尺。

朱标相信,自己那年过五旬的亲爹,也肯定能够看得到那一天的到来。

毕竟现如今,横跨长江、黄河的大桥也都已经在兴建,最多数年光景,一条铁路,就将两三千里遥远的距离,昔日需要半月的时间,缩减为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此刻,前方有人大喊出声,沈阳中卫城已经到了。

朱标甩了甩脑袋,抛开了复杂的思绪,朝着前方眺望,果然,前方已然出现了一座巍峨的城池。

看着这此刻仍旧在进行修缮的沈阳中卫城,其规模倒是一点也不比那辽东都司所在的辽阳城小。

虽然城池不小,可是里边的百姓却并不多,而且绝大部份,都是依靠种田又或者是经营商铺,又或者是工坊的手工业者。主要还是之前,冯胜接受了纳哈出的归降之后,老朱下旨迁徙那些纳哈出一干人等之时。

将那些与这些残元相关人士,也都一并迁到了关内,如此一来,几乎将这里的士绅豪商一网打尽。

留下的田产,一部份由卫所士卒用以屯田,其余的田地,一部份交给那些当地的百姓耕作。

由于之前这里一直都属于是军管,所以对于土地的属性也尚未定性。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百姓真心不多,反倒是随军家属有不少。

而对于这一支队伍的到来,整个沈阳中卫的头头脑脑也全部都赶了过来恭迎大明的常任副皇帝,太子朱标。

大伙也从来没有想到,这位太子殿下,居然会不远数千里,亲身来到这偏僻的苦寒之地来慰劳大伙。

此刻,这里自然也就成为了太子爷朱标的主场,作为一位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太子。

朱标自然很懂得怎么去接见,抚慰这些臣子,嘘寒问暖的态度,可是把这帮子骄兵悍将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而之后的大宴之上,各种的山珍,也着实让朱标大饱口福。

只不过,常二郎看着这边几乎全是荤菜,只有点咸菜作为点缀的宴席,内心不禁深感,想要改变这里饮食结构,当真是任重道远。

不过一想也对,现如今不过是大明初年,可不是那六、七百年之后的现代。

在这样的苦寒之地,肉是可以量大管饱,可是想要来上一口素的,也就只有咸菜这些玩意还能让人解解馋而已。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的条件,可以让苦寒的辽东,也能够吃上口新鲜的瓜果蔬菜。

不过常二郎觉得,自己现如今已经来到了这里,那么,提前让苦寒之地的人们能够在漫长的冰雪季中,品尝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应该难度不大。

一思及此,常二郎下意识地把目光落在了不远处,那些跟随自己来到这里的农科院的老师们身上。

毕竟自己事务繁杂,不可以成天蹲在牲口棚又或者是蔬菜园里,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