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681章 科举制度再改革的兴奋与绝望

我岳父是朱元璋 第681章 科举制度再改革的兴奋与绝望

作者:悠小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4:45:33 来源:书海阁

听到了这份奏折中的内容,此刻所有人都眼皮直跳,面面相觑,却又都不发一言。

虽然这份奏折是来自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官,可是谁踏马的敢肯定这个主意,就是那个家伙自己想出来的?

但是话说回来,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两个提议,还真是颇有几分道理。

所以,如果都是朝廷选派的话,天然的隔绝了那些士绅乡贤对于官府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那些士绅乡贤,虽然还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可是却会被官府大大削弱,因为他们再难以像过去那般。

渗透进官府里边,为他们的家族谋取私利。

再加上那土地国有制一旦真正落地,让朝廷,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让统治阶级发现,土地国有制可以最大程度的杜绝士绅乡贤对于土地经济的掌控。

再加上官府对于地方治理力量的提升,那么,朝廷会越来越强大,而所过去的士绅乡贤群体的力量,自然也就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可以这么说,不论是土地国有制,还是科举年龄限制,都会极大的提高朝廷对于天下的掌握力度。

而现如今,那些士绅乡贤阶层,在改朝换代的初期,他们尚无法左右朝堂。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朝廷中的那些文武重臣也惧于开国天子的威力与能力,不得不服从于天子的意志。

等到这些措施都纷纷落地之后,未来再想要改变这一切,呵呵……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我的老天爷,上位这两招若是成了,那么日后,我大明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杜绝和避免前朝的那些诸多弊政。”

“土地国有,这招如今陛下虽然只是恩准在辽东,还有那殷商之地施行。”

“可是老夫料定,只要此策,能利于朝廷掌控民心,怕是用不了太久,大明治下诸行省,也会逐步推行开来。”

看到一干文武重臣,在那里小声而又争切的窃窃私语。

老朱此刻可谓是心怀大畅,很快,目光就落在了李善长的身上。

现如今,这位半退休的老太师李善长,虽然十分蛋疼,可问题是再蛋疼又能如何?

上位的眼珠子瞪过来,自己难道敢不发声吗?

“上位,老臣着实是没有想到,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科举改良之法。”

“不得不承认,此法虽然另辟蹊径,却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自我大明重开科举以来。”

“成功科举之才俊数不胜数,但是若是论及以年轻划分的话,老臣还真没有重视过。”

“但是,老臣也觉得,科举取士,乃是为国取材。若是才俊老朽病弱不堪,那么取之何益?”

“若是为国所取之才俊,皆有旺盛的精力,又能长久的为朝廷效命……”

此刻,李善长这位老太师蹦出来之后,话里话外,都是在一个劲地赞叹这份奏折。

其余人等,则在那里眉来眼去,继续小声窃窃不已。

说实话,这科举改革,如果出现年龄限制,对于他们这些朝廷重臣而言,反倒是没有什么影响。

甚至于,他们也很是乐见其成,毕竟他们的子侄辈,大多数都还年轻。

而且有了年龄的限制之后,杜绝了一帮子对于科举考试更加熟悉的老斑鸠成天来抢占科举位置。

那么年轻人的机会也就更大,也就是说他们的子侄科举取中的概率也会更大。

而且现如今,朝廷还要将科举的秀才,以及举人都纳入选官体系。

那么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只要能够考中秀才,就能够入仕为官?

哪怕是他们的起点很低,只能担任那些不入流的官吏,但是却有机会因为政绩卓越而获得晋升。

总比过去,挂个秀才的荣誉,却只能继续埋头苦读,哔哔一辈子的四书五经,须眉俱白了,还要跟那些年轻粉嫩的少年人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要强太多。

同样也是警醒天下读书人,你的能力只能到秀才,那就老老实实的去做你能做的官。

同样,也解决了许多的读书人,为了读书读了一辈子,读成了破落户,还在妄想金榜题名,那简直就是害人又害己,更伤害朝廷。

毕竟那种年老体衰的老进士、老举人、老秀才,哪怕是当了官,又能干几年?

而且年岁一长,精力不足,难以理事,甚至有可能会体弱多病,耽搁朝廷政务,又当如何?

总而言之,随着李善长在这里陈述历害,又称赞了这份奏折所进献的策略大有可取之处。

一干官员也都不再沉默,纷纷地站了出来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态度。

至少绝大多数的文武大臣,也都对于这一份奏折作出了正面的评价。

而老朱此刻抚须颔首,内心亦是暗松了一口气。

哪怕是文武百官持反对态度,老朱也绝对不会放弃这项利国利民的科举改良策略。

当然,若是能够获取大多数的臣工们的支持,那么实施起来,则更加的轻松。

得到了一干朝廷重臣们的支持,第二天的早朝朝会,老朱便通过了朝议,决定从明年的科举考试就开始实施。

而今年,天下各行省的院试则维持不变,但是,等到明年,只允许三十五岁以下的秀才,参加省试,以及接下来的会试和殿试。

但是,现如今,已然是秀才,还有举人的那些读书人,哪怕是岁数超过了三十五岁,仍旧可以在今明两年之内,参加选官。

随着大明天子的诏令明发天下,瞬间就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无数年轻的读书人为之而疯狂,兴奋到极点。

重要的是,从大明科举制度开始以来,直到现如今,那些年纪超过三十五岁的读书人,几乎占到了所有参加科举考试人口的三分之一。

而一旦这个科举制度改革开始实施之后,就等于是大家伙少掉了近三分之一的竞争者。

而那些已然超过了三十五岁的老斑鸠们,听到了这个消息,简直痛心疾首,捶胸顿足,痛哭流涕。

因为他们此刻,绝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