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133章 梅亭的想法

禁卫军 第133章 梅亭的想法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一直守在门口的四名特别勤务局的特勤立即跟上,虽然是在军事基地里,应该说是绝对安全的,但依然十分尽责的跟在光绪皇帝左右。

载沣马上快步跟上,前边带路:“皇上,这边请,大操场在这边。”

光绪皇帝在载沣的带领下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来到了大操场。这个大操场是一年前扩建后新建成的,以前的大操场现在已经变成士兵宿舍区了。

此时的大操场两侧已经站满了整齐的禁卫军士兵,人数估计有几万人,每一名士兵都站得跟旗杆一样,面向前方,目不斜视。士兵的头发都很短,只有头顶上头发稍长一些,四周都修的非常短,都没有长辫子,显得干净利落。每一名士兵的左手上都托着一顶半球形的帽子,怎么是这样的帽子,光绪很好奇。

还有一群老百姓,也站的很齐,站在一侧,每个人都面目凝重,有些人似乎是在低声哭泣,估计这些人应该是烈士家属。

主席台正对面的操场尽头,是临时搭建的巨大灵堂,灵堂前排满了烈士遗体的棺木,一直排到操场中间的位置,每具棺木上都盖着一面红底金字的禁卫军军旗,军旗上似乎还放着什么,但离的太远,光绪皇帝根本看不清。

戈辉此时刚刚走上主席台,表情严肃地环顾了整个操场一圈,光绪等人没有在站在队列里,显得特别突兀,烈士家属们都把头侧过来看向光绪等人,但他们都不知道这几位是从北京来的,而且还是来自朝廷的最高层,所以没有人给他们下跪磕头。

戈辉也并没有因为光绪皇帝驾临而立即做出反应,他环顾一圈后,把目光停在了已经从灵堂排到操场正中位置的烈士棺木。

戈辉站在话筒前,声音凝重:

今天,在这里举办烈士遗体告别仪式,让我们和烈士家属一起追悼,为了反抗侵略,为了民族独立而牺牲的烈士们。

他们在反抗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中,光荣牺牲了,失去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永远的离开了他挚爱的亲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再一次诠释了作为一名军人的责任,他们用生命印证了在禁卫军旗前立下的誓言——不辱使命,不负忠诚。

我们是军人,当我们穿上这身绿军装的时候,当我们举起右手,在禁卫军旗前郑重宣誓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上交给了国家!交给了军队!我们就已经有了马革裹尸还的觉悟。

没有谁想要失去青春年华,没有谁想失去自己的亲人,孩子,还有心中的她。不能相见的日子里,“爸爸”两个字可能是我们最长情的牵挂。曾经有一个孩子告诉我,看到禁卫军旗就是看到了爸爸。

万家灯火一片祥和的时光里,我们懂得了在黑夜里坚守哨位的意义。看到丰收的田野,我们懂得守护的意义。那些执勤站岗的岁月里,我们明白为什么需要有人穿上这身绿军装,为什么需要有人履行这个神圣的使命。

训练场上骄阳似火挥汗如雨,一次次的冲锋,一遍遍的摔打,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能有力量守住亲人的幸福。

因为我们是军人,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去做。没有为什么,也不需要问为什么,也没有等一下,哪里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在哪,使命很重,我生国亡,我死国存,在我们心中早就有了这个觉悟。

军人的心,一点也不复杂,在冲锋向前的那一刻,我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消灭敌人保卫国家,哪怕牺牲自己也不在话下。

如果突然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开,没有了青春年华,不能够再和战友摸爬滚打。但请相信,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军人,便会毫不犹豫地将生命上交给国家!

这就是我们军人,这就是我们禁卫军,来自于人民,保卫人民,最朴实的誓言。

戈辉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他再次环顾整个操场,然后继续大声说道:“让我们再次背诵一下我们在禁卫军旗前的誓言……”戈辉右手握拳上举,臂向后张,小臂向上举起稍向内收,拳头举至与本人太阳穴同高或稍高,拳心向内并稍向外翻,表情严肃,目光坚定。

操场上所有的禁卫军整齐划一的做了同一个动作,右手握拳上举,臂向后张,小臂向上举起稍向内收,拳头举至与本人太阳穴同高或稍高,拳心向内并稍向外翻,表情严肃,目光坚定。

戈辉大声的说出第一句:

我是禁卫军军人,今天,我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做出坚决履行的郑重承诺和保证。我宣誓:服从最高司令部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爱护武器装备,保守军事秘密,发扬优良传统,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背叛祖国。以上誓词,我坚决履行,决不违背,宣誓人……。

誓言的喊声,每一句都铿锵有力,地动山摇,彻底震撼了光绪皇帝等人。以前他们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一段誓词,那是锦州水兵学院开学典礼时,水兵宣誓的内容。收音机里听到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今天亲临现场,当光绪听到几万人同时喊出那段誓词的时候,光绪的心中不是恐慌,不是焦虑,是觉醒,他似乎明悟了什么,却说不出来是什么。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小德张、户部主事王廷钧,以及悄悄跟在后面,也来到这里的秋谨,还有御林军卫队长,御前一品带刀护卫梅亭等人心中各有想法,几个人也都被震撼了。

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三人一直自认为对戈辉还是相当了解的,现在他们觉得他们太不了解戈辉了,关于戈辉,他们有太多不知道的地方。

梅亭,这位御前护卫终于明白了,禁卫军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法联军。年仅23岁的梅亭,他萌生了加入禁卫军的想法。他在心中暗下决定,找机会和戈辉谈一下。

仪式的下一项是由禁卫军总政治部退役和伤残军人安置局的人,按照《阵亡和伤残军人抚恤条例和标准》公布阵亡烈士的抚恤金。

安置局的人首先把《阵亡和伤残军人抚恤条例和标准》大声的读了一遍,然后再对主要的相关内容向烈士家属做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公布了每名阵亡士兵的抚恤金额2000两国家建设债券,直系亲属享受烈士家属待遇,在耕地、教育、就业,以及从却年开始的北方经济特区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在北方经济特区管辖范围内优先安排、优先录取。

分布在大操场各个角落的改进版电动式扬声器,准确的把安置局的人说的话传达到了在场的所有人的耳朵里。

朝阳经济开发区早在1902年下半年就购买了电动式扬声器技术,朝阳无线电厂的技术人员在戈辉的启发下,一直在不断的对电动扬声器的设计细节和零件进行改进,频响范围动态范围等方面比刚引进时有了长足的进步。

光绪真的是认真听了,他从心底里佩服戈辉,佩服禁卫军,他没想到禁卫军对阵亡和伤残的军人居然安排的这么细致入微。

2000两国家建设债券是多是少,从来不需要亲手花钱的光绪皇帝,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但是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近身太监年荣、小德张、户部主事王廷钧、御前护卫梅亭,还有秋谨等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是知道两千两是能买多少东西。

简单计算一下:2000两国家建设债券=2000两银子。

2000两银子对普通老百姓是什么概念,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禁卫军就敢给每一个阵亡的士兵抚恤这么多钱,载沣、奕匡、张翼、梅亭、年荣、小德张、王廷钧等七个人都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何止是他们七人,在场的所有阵亡士兵家属都惊得半天没有反映。换作以前,当兵战死了,派人告诉你一声给几百文钱就算是好的,可是,当了禁卫军后,战死了居然给这么多钱,给禁卫军当兵太值了。

所有在场的禁卫军士兵心中也是一惊,没想到这次的抚恤金居然这么高,士兵们心中更加对禁卫军死心塌地了。

仪式进行到这里,也基本上到了尾声了。上午的时间也基本过去了,安置局的士兵开始组织烈士家属排成两队,到主席台两侧给家属颁发《烈士家属证》。下午烈士家属凭《烈士家属证》领取烈士抚恤金。

下午,戈辉带光绪皇帝参观了八角台军事基地,先是参观了司令部、大会议室、荣誉阵列室、军官宿舍、士兵宿舍、还有基地家属区。戈辉为光绪详细介绍了基地的建设时间和建设过程,最初的规模,后来不断扩大后的规模。

然后参观了射击训练场、巷战训练厂,以及其它各种训练场。戈辉一边走,一边为光绪细致的讲解这些训练场地的用途以及训练方法。还有相关的训练要求和标准。

随行的除了载沣以外,奕匡、张翼、梅亭、年荣、小德张、王廷钧等六人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啊,他们都是看过袁世凯的北洋常备军的军营,也看过北京禁卫军的军营,这差别,说天上地下也不为过,再听人家的训练方法,以前听都没听过。特别是梅亭,听了戈辉的详细介绍后,他是越来越想加入禁卫军了,要不是有其他人在,他恨不得立即和戈辉谈这个事情,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巨大的八角台基地,全走一遍也颇花时间,加上戈辉细致的讲解,时间用的就更多,差不多花了一个下午,戈辉让光绪对八角台基地有了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他也想通过这样的介绍,让光绪从另一个角度对禁卫军有一个新的认识,让光绪明白,禁卫军能打败英法联军不是靠运气,是真正的靠自己的实力打败的。

戈辉的努力没有白费,光绪也终于明白了,禁卫军为什么强大,为什么有这样的实力,为什么敢和英法列强掰手腕。光绪今天累了,不光身体累,心也累了,光绪一直在思考,我大清的军队,向洋人学习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打败仗,而东北禁卫军只是这几年的光景,虽然死了很多人,但人家毕竟打败了列强。

晚饭后,光绪就直接回去休息了,他不想再看到任何人,他需要回去思考,他脑子里有太多的为什么。

戈辉安顿好载沣、奕匡、张翼、年荣、小德张、王廷钧之后,自己回到办公室,仔细阅读明天葬礼的每一个细节,思考明天葬礼后,要和光绪皇帝单独谈话的事,说什么,怎么说,从何说起,都得想透了,自己在心里演习一遍,如果谈的好,那北方经济特区以及禁卫军,以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夜幕降临,戈辉的办公室里现在已经安装了电灯,是由两台大功率汽油发电机为司令部供电。发电机只为戈辉的办公室和通讯室供电。

戈辉并没有开灯,而是点起了小油灯,这盏小油灯还是自己当初用的那盏,细心的东北少校,已经提前为戈辉备好了灯油。

其实这是第9师师长田劲特意发电报过来,提醒东北少校备好灯油,戈司令喜欢自己以前用的物件。现在朝阳总督衙门的办公室里,还放着一个小油灯呢,那是当初在八角台军官宿舍里的那盏。

夜深了,孙婉儿抱着一件军大衣推门进来:“司令,夜深了,小心着凉。”油灯柔和的灯光对面,戈辉露出了淡淡的一笑。孙婉儿很自然地绕过戈辉的办公桌,来到戈辉身后,帮戈辉轻轻地披上大衣,然后转身离开。

“婉儿,谢谢你,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戈辉柔声说道。

孙婉儿转回身点点头说道:“司令,您也早点休息。”说完转身推门出去了。

戈辉再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到纸面上,拿起战神牌钢笔,开始写自己的想法。

也不知道是过了多久,办公室门外传来两个人说话的声音:“梅大人,这么晚了,您有什么事吗?”

“东少校,冒昧打扰非常抱歉,我想找总督大人有事相商。”梅亭谦恭地说道。

“梅大人,您稍等,容我请示一下……”东北副官的话还没说完,房间里就传出戈辉的声音:“东北,快请梅大人进来。”东北把后半句没说的话咽回去,然后帮梅亭推开戈辉办公室的门:“梅大人请。”

戈辉放下钢笔,从桌子后面走出来。

梅亭迈步走进戈辉的办公室,看到戈辉披着军大衣站在桌子前,他马上一抱拳:“总督大人,梅亭深夜叨扰,非常抱歉。”

戈辉马上接口道:“梅大人客气,深夜来访,想必定有要事,不知戈辉能否效劳一二。”

梅亭犹豫了一下后说道:“算不上要事,两年多来,我对禁卫军了解的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天参加烈士遗体告别式,还有下午对军营的参观。我越发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参加禁卫军。”梅亭说完,小心的看了戈辉一眼。

戈辉万万没想到梅亭会和他说这个,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应,是答应好,还是不答应好,御前护卫梅亭,想参加禁卫军,这得产生多大的反响啊。光绪皇上知道后,会怎么说?北京仪銮殿的慈禧太后知道后会怎么想?醇亲王载沣听到后,又会怎么说?这一瞬间,戈辉脑子里转了好几圈。

梅亭见戈辉没反应,心中也是一紧,作为御前护卫,这个身份,要参加禁卫军,的确是一个非常不好办的事情。梅亭十分理解,但他不想放弃。于是开口又道:“总督大人,我是认真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诚望您能考虑,只要您答应,皇上那边我会说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