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167章 慈禧驾临朝阳

禁卫军 第167章 慈禧驾临朝阳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5月9日,当晚,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收到了戈辉的邀请电文,邀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朝阳参加受降仪式。

两个人都心动了,从1840年到现在,多少年了,居然会有这么一天,两个人不敢相信,但却又坚信不已。

同意,连夜准备,明天出发,慈禧太后决定视察朝阳。

投降的十一万九千多英法联军,从鲁迪、洛里、沃克、鲁菲尔开始,一直到连长,全部军官押往镇妖峰军事基地,那里在一年前就建好了完备的现代化的地下军事监狱。其余士兵押往七老图山脚下的官营农场。

在七老图山脚下,排列着六个官营农场,其中一个官营农场叫未来科技农场,属于戈锐的未来科技公司。这里的建设还在进行中。英法联军的战俘都会被送到这里。

随着大凌河二次战役的结束,禁卫军第8、9、10师,移防八角台,他们主要负责应对奉天方向的俄军和日军。总参直属的战略炮兵第3、4旅,也在向八角台移动。三个师到达八角台基地后,在主要方向上,三个小规模的八角台防线开始构建。

禁卫军下一阶段的军事部署,将围绕着日俄战场这个主题,徐徐展开。

战争胜利了,戈辉更忙了。当然,他的忙,主要体现在最后看果结,然后按照具体安排出席就可了,准备过程已经不需要他伸手或指导了。

从开战以来,所有阵亡和伤残士兵一直都在统计中。伤残的根据《伤残和阵亡军人抚恤条例和标准》支付抚恤金,并根据《退役和伤残军人安置办法》安排退役,并妥善安排工作,失去工作能力的,安排进入“努鲁尔虎山军人荣养院”,由禁卫军终身照护,在这里工作的除了医生以外,都是尚存工作能力的伤残军人。

所有阵亡士兵,都将逐一确认身份。不能立即确认身份的,比照1904年重新登记的军人身份信息,通过人体通用图上标注的具体身体特征,逐一对照,再通过血型、指纹比对等,进行最终身份确认。

1900年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发现了A、B、O,三种血型。这个技术1904年初被引进到朝阳,并在验证戈辉提出的设想时,意外的发现了AB型血。总之,血型的发现,为禁卫军在战场救护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必要的时候,可以大胆进行输血挽救士兵的生命。禁卫军在登记士兵信息时,血型也是必填项,为后来的救治和身份比对,提供了重要依据。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不能立即确认身份。比如战场失踪,就需要师、团、营、连、排、班,做出证明,证明“失踪人”确实参加了该场战斗,师、团、营、连的首长和政委要在证明书上签字,排和班的所有成员都要做笔录并签字,最后确定该“失踪人”已经在战斗中牺牲了,是烈士。整个确认过程,都是非常严谨的,容不得半点差错。

从四月二十日开战以来,直到五月九日晚结束,大凌河二次战役,共阵亡人,其中不能立即确定身份的1527名,战场失踪904人,以上阵亡人员,经过反复比对,反复求证,大量的军官和士兵作证,全部得到最终身份确认。

当《新闻联播》上公布阵亡士兵人数的时候,禁卫军为了这场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震惊了整个朝阳锦州地区的老百姓,更让整个大清国人都心情沉重。无数老百姓,自发的祭奠牺牲的禁卫军军人。

1905年5月20日,禁卫军总司令戈辉在《禁卫军报》上发表文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戈辉在文章中简单回顾了禁卫军发展的历程,禁卫军从成立之初,就为自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一路走来的所有牺牲,都是在向我们心中的理想献祭,禁卫军愿意扛起复兴国家的责任,所以愿意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的牺牲。

文章在最后这样写道:我还是想引用那位“中华民族的千古伟人”写的一句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都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凌云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是,我们敢让天地翻转,换上一副新颜。

戈辉的文章同样也在当晚八点的《新闻联播》上发表了,让全大清国的人都能听到。

反响?戈辉现在会怕吗?

的确,有人会思考“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什么意思?戈辉这是起了不臣之心吗?但更多的人,还是看到了戈辉的决心,看到了禁卫军的决心。

而此时的戈辉早已经回到八角台,参加禁卫军大凌河二次战役牺牲烈士的葬礼。

阵亡的 人中,1527名肢体不全,或是只有极少部分躯体,904人战场失踪,经最终确认,已经牺牲。

具棺木、尊墓碑,个墓穴,按照编号顺序,一一对应,整齐地排列在老河滩禁卫军烈士公墓。墓地原来的面积已经不够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向外扩大了一倍多,经过一番简单的平整后,才将所有阵亡的军官和士兵入土为安。被扩进公墓的耕地,禁卫军以十倍高价永久买断,还为失去耕地的佃农,在朝阳锦州地区安排工作。总政治部,退役和伤残军人事务局(原:退役和伤残军人安置局)的工作人员,首先朗读《阵亡和伤残军人抚恤条例和标准》,然后对主要的抚恤细则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公布统一标准的阵亡和伤残军人的抚恤金额2000两国家建设债券,直系亲属享受烈士家属待遇,在耕地、教育、就业,以及北方经济特区公务员考试等方面,在北方经济特区管辖范围内优先安排、优先录取。

总参谋部参谋长宁远,为此次参加大凌河二次战役的所有指挥和战斗人员,颁发大凌河战役纪念勋章。

分别授予坚守大凌河防线的第1、2、3师,以及第14、15、16师,集体三等功。

授予坚守磐石村阵地,面对数倍强敌,敢打敢拼,死战不退,全员挂花,死守阵地不失,全团伤亡四分之三的43团,集体一等功,一并授予43团“铁血磐石团”称号,授予赤龙觉醒团旗和赤龙觉醒团徽。43团,成为禁卫军建军以来,第一个获得功勋团称号的步兵团。

一面鲜红的团旗交到了43团政委刘挣上校的手中(王松团长在医院养伤、蒋尚武副团长受伤更重,需要更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团旗展开,鲜红的旗面上,中间是一个横向的炮弹形状的镶着金边的红色臂盾,臂盾最前方,写着“铁血磐石团”字样,一个硕大的金边红色五角星镶在臂盾中间,五角星中间是一个金色的“禁”字。从炮弹形臂盾的弹尾处伸出一个硕大的拳头,手里反握着剑形军刺,刺刀向下,一只金龙盘着臂盾,从臂盾上方伸出头看向前方,张开巨口嘶吼。团徽是圆形的,上面的浮雕和旗面的设计相同。

参加葬礼的43团代表,直接把做工精细的“赤龙觉醒”团徽别在了胸口,和禁卫军军徽并列,从此43团成为禁卫军史上第一个双徽团。他们用自己的牺牲,赢下了今天的荣誉。

禁卫军其余各师,也有大量的指挥官和士兵获得三等功勋章。

死神和海狼全员获得二等功,他们在此次战役中,时刻把握敌人动向,哪怕是小规模的千人调动,都会第一时间用电文发给大凌河防线总指挥部,以供决策参考。还有在狙击比赛中,无一人伤亡,却分别射杀敌人2471和2483,战果丰硕。然而,在朝阳人民心中,第一名是路北组(死神)。因为在5月4日截止的时候,路北组(死神)确实暂时领先。有100名选择朝北组的人,喜滋滋地拿到了第二代飞扬牌收音机和10张朝阳电影院无期限电影票。

通过大凌河二次战役,总参对特种部队的运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时,也对训练中的另外四支特种部队充满了期待。

当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仪仗进入兴隆县的时候,早有一支2000人的禁卫骑兵等候在那里。

在銮驾上的光绪皇帝,第一次见到禁卫军的骑兵。虽然电报中已经说明,将会有一支2000人的禁卫骑兵教导团护驾,但是,当看到这些彪壮的骑兵时,光绪还是被震惊到了。让他有种回到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时代。

每匹马都是精挑细选,年齿相当,体格雄健,耐力见长的蒙古马。骑兵更是身型彪悍,体壮如牛,背上背着枪(FA-1903),右边腰上跨着大手枪(FA-96),左边大腿上跨着小手枪(FA-04),腰上挂着马刀,马鞍上还挂着一支枪管粗得吓人的枪(FA-87S杠杆式短管霰弹枪),还有一个长方形的骑兵用臂盾,挂在马鞍的另一侧,这支骑兵不简单,光绪这样下结论。不过,有这样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骑兵护卫,路上应该不用担心有危险。

5月25日,下午,在2000名骑兵的护卫下,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仪仗进入朝阳近郊。

戈辉带着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匡、文渊阁大学士张翼、小德张、户部主事王廷钧、董福祥、刘永福、伍廷芳、施肇基、王宠惠等主要谈判代表,北方经济特区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还有朝阳技工学校的学生,以及朝阳的工商业代表。在朝热公路进入朝阳的路口,打着红底白字的横幅:热烈欢迎太后老佛爷和光绪皇帝两陛下莅临朝阳。每名学生都挥舞着五颜六色的三角形小龙旗,口中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銮驾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看到如此热烈的场面,不得不下车接见一下。看到面色健康红润,衣服干净整洁的朝阳老百姓,慈禧太后不禁诧异,这和当年躲避八国联军,路上遇到的老百姓完全不一样,就连北京的老百姓都不是这个样子,老太后心中五味杂陈。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上了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两辆龙旗盛世轿车,戈辉把这个龙旗盛世,定义为皇室座驾,定制生产,用最好的材料,最贵的价格,卖给最有钱的人。整车长度达到187寸(5984毫米),宽度达到66寸(2112毫米),双排四座。为了打造这两辆车,戈辉提出了很多后世百年后才有的技术,当然不是指的车行电脑,各种传感器之类的,只是在机械方面,给予启发,运用了全新的后驱传动装置和差速器,全新的六速手动变速器,加入了弹簧避震,大量使用了橡胶垫,减少金属部件的互相冲击。并用精密度更高的机床制作零件,组装发动机等,总之,仅技术指标和操作流程,就写了超过两千页。德国人也曾给慈禧太后送过一辆三轮敞篷汽车,和这个双排四坐轿车简直天上地下的区别,方正的封闭式座舱,宽大舒适,特别是后排的两个座椅,又软又舒服,还能调节靠背角度,里面还能听收音机,还有徐徐地冷风吹出来,太高级了。慈禧太后知道,这辆车,走的时候,肯定会直接送给她,她确实喜欢,坐这样的车出行,真的是太舒服了。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仪仗超过两千人,实在是太多了,只能暂时住在南郊示范军营,主要随行人员,乘坐其它龙旗轿车随行,目标政府宾馆。

欢迎晚宴,和上次光绪皇帝来朝阳一样,除了极个别的拿着邀请函的,其他朝阳各界名流,全部高价买票进入,一万两一位,就今天一次,你可以不来。不来?太后和皇帝可不是天天来,这点钱,不算多。大清国人从娘胎里带过来的君父思想,能见一次皇上,哪怕是远远地看上一眼,也觉得这辈子圆满了,更何况今天还有老太后。所以尽管政府宾馆比上次还要黑,但他们觉得完全可以接受。

菜式,四菜一汤,简单、清淡、家常,但精致,酒水有高粱烧白酒、法国红葡萄酒、法国香槟、苏格兰威士忌、朗姆酒,以及今年初才开始售卖的朝阳纯。至于一直热卖的朝阳啤酒,并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高端宴会上。

朝阳纯是由纯度超过95%的纯酒精加蒸馏水勾兑成的白酒,并用活性炭反复过滤,不添加任何香料,不甜、不苦、不涩,只有酒精味道的白酒。度数一般为42度、35度、小于20度,三种。其中,小于20度的朝阳纯,非常意外的颇受欢迎。朝阳的俄国人叫它低度伏特加。

慈禧有些诧异,像这样的几百人的大型宴会,在宫里也不时举办,但是像今天这样的还是第一次。菜式虽然精致简单得只有四菜一汤,每个人都正襟危坐,觥筹交错,却并不高谈阔论,只有左右之间,低声交流。

席间,光绪皇帝像上次一样,依然发表了一番勉励大家的讲话。看到光绪流利且自信的发言,慈禧不禁想笑,平时在宫里,在自己面前唯唯诺诺的人又是谁呢?

晚宴后,慈禧回到自己的豪华套间里,这时才仔细观察这里。电灯、电话、留声机、收音机,还有电影机,需要的话,会有工作人员过来放电影。

脚下是厚厚的波斯地毯,踩在上面发不出一点声音,坐在豪华大床上面,身体直接陷了进去,吓了一跳,差点喊出来。

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远处一个很高的楼房,另一个方向还有一个差不多高的,那是个看起来像折扇似的高楼。

外面的街道,笔直而平坦,两旁有街树,还有高高的电灯,不时会有一辆汽车通过,和自己坐的车不一样,看起来远没有自己坐的龙旗车高级。

街上人来人往的,她看了一眼立柜旁边那个一人高的大座钟,时间已经是夜里10点了,这么晚了,还有人在外面。听李莲英说,北京的晚上,很少有人在街上走动了。可是这里却依然人来人往,他们不睡觉,在外面干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