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20章 吴佩孚的近况

禁卫军 第220章 吴佩孚的近况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不是咱家的三叔。”赵铭知道父亲理解错了,连忙解释:“我说的是您的结义兄弟,吴佩孚,吴三叔。”

“子玉?”中年富商坐直身体,隔着车窗看向不远处的货运站台,果然,身穿北洋军服的吴佩孚正在站台上,虎视着眼前的长条木箱,紧盯着手下的士兵将木箱抬上马车,生怕突然飞走一样。

不用中年富商说话,赵铭已经轻踩刹车,龙旗雅士直接停在了路边。

中年富商直接下车,一边快步向前,一边向货运站台上的人喊:“子玉,我的三弟呀!真的是你呀!”

吴佩孚听到有人喊他,也扭头看向声音的方向:“传仁大哥?”惊喜在脸上瞬间绽放,身体也直接跑向中年富商。

“大哥,真的是你啊!哎哟!快有两年了吧?终于又见到您了。”吴佩孚跑到中年富商赵传仁近前,声音里满是激动。

“是啊!眼瞅着快两年了!”赵传仁简单掐指:“这两年时局不太平,你在军中还好吧!”赵传仁握紧吴佩孚的手,上下打量,一脸关切地说道。

“军中事务繁忙,一直没有机会去看您,子玉给大哥赔礼了。”吴佩孚连忙抱拳弯腰。

“三弟不要见外,当今时局诡谲,军中肯定事务繁忙,理解,理解。”赵传仁轻捶了一下吴佩孚的胸口。

“大哥,您今天是……”吴佩孚一脸好奇状:“不过是货场接货,也用不着天津达兴昌的赵东家亲临吧!”

“今天去天津码头接车,货场里正好有一批重要的货物到了,顺便过来看看。”赵传仁扭身指了指不远处的龙旗雅士:“要不然,还真碰不上你,这都是咱兄弟俩的缘分。”

“啧啧!连龙旗轿车都开上了,兄弟佩服啊!”吴佩孚竖起大拇指:“现在的龙旗轿车,那是在京朝臣的官车,北洋高级军官的配车。”

“我这是龙旗雅士,不是龙旗荣耀,不敢僭越。”赵传仁连忙摆手,扭头看了一眼正在装车的士兵:“不会耽误你的事儿吧!你的事儿可是大事儿!”

“没事儿!不打紧!”吴佩孚满不在乎地摇头:“军人出现在这里,又能干啥,没有秘密可言。特别是北洋常备军,在日本人面前,根本不存在保密一说。”吴佩孚撇撇嘴:“去年10月下旬(23、24、25,三天),在河间府举行秋操(演习),就没让日本人参加,结果,日本人还是提前知道了秋操的每一步计划,详细到每一个棚(相当于‘班’,14人)的计划。”

“没这么严重吧!”赵传仁一脸震惊:“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老哥我不是军人,可也知道机密的重要。做生意,机密更是重要,一旦失密,小了失钱,大了失命。”

“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吴佩孚长长一叹:“北洋系和日本人的关系,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如果没有禁卫军在关外强势崛起,能为北洋提供全套的武器装备,还能为北洋培养军事人才,北洋可能会越来越需要日本,或者说依赖日本,就像吸食鸦片一样,都知道不好,却根本无法放下。”

“有这么严重吗?”赵传仁十分不解:“在禁卫军崛起之前,我一直认为,北洋军是我大清未来的依仗,是大清的腰杆子。”

“说句丢人的话,去年和今年,我两次去日俄战场,配合日军刺探俄军情报。”吴佩孚一脸羞愧地说道:“这是我长这么大,最引以为耻的事情,但是,这是北洋高层决定的事情,我一个小兵有权力反对吗?”

“帮日本人刺探情报?还是在日俄战场?”赵传仁脸上有十万个不理解。

“对,就是帮日本人。”吴佩孚点头:“第二次被俄军俘虏了,差点被枪毙了,我在逃跑时被禁卫军的侦察队救了,被后送到朝阳养伤,五月初接到电报才回到北京。”

“三弟的经历也颇为传奇啊!”赵传仁感叹。

“正因为被送去朝阳养伤,我才对朝阳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禁卫军有了全新的认识。”吴佩孚感叹道:“对比朝阳的全方位进步,我们学了这些年的洋务,算是白学了,或者说都学错了,再或者我们学习洋务,本身就目的不纯,带着很多私心在学习。”

“确实如此”赵传仁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龙旗雅士:“从那辆龙旗轿车就可以一见端倪。”

吴佩孚扭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龙旗雅士,突然来了兴致:“走,让老弟也感受一下坐轿车的感觉。”

赵铭看着父亲和吴佩孚并肩向龙旗雅士这边走来,他马上从车里钻出来,远远地毕恭毕敬地向吴佩孚叫了一声“三叔”。

“我家的老三,赵铭。”赵传仁介绍:“过两天去上海,去给他三叔打下手。”

“不愧是大哥的儿子,果然一表人才,前途不可限量啊!”吴佩孚不吝夸奖。

“啥也不是,仨儿子,没一个能让我放心的。”赵传仁说着谦虚的话,脸上却看不到谦虚的表情。“三弟请。”赵传仁主动拉开后排的车门,又对赵铭说道:“你去远处站一会儿。”

赵铭很听话的走开了,远远地站着,其实他也不想听两个人聊什么。他倒是对北洋军士兵搬上马车的长条木箱感兴趣。那里面装的什么呢?总不能是大凌河香烟吧!

赵传仁和吴佩孚坐定后,赵传仁递给吴佩孚一根“一品红”香烟,“咔嚓”一声,祝融打火机已经燃起了稳定的火苗,帮吴佩孚点上,再给自己点上,然后才解释道:“这是烤烟型一品红,你尝尝。”

两个人在车里喷云吐雾,赵传仁问吴佩孚:“禁卫军能在奉天战场稳执牛耳吗?”

吴佩孚把手伸出车窗外弹了弹烟灰,目光望向窗外遥远的地方。良久,抬起另一只手解胸前的扣子,解开后手伸进去,从内侧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了一页报纸上剪下来的照片,然后递给赵传仁:“这是禁卫军烈士公墓。”

照片上是漫山遍野整齐列阵的墓碑,是真正的漫山遍野,真正的整齐列阵,虽然无法身临其境,但就是感觉那不是墓碑,那是无数个铁血战士站在那里,漫山遍野,顶天立地,铺满了整个视野。这是死了多少人啊!禁卫军究竟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啊!

不知为什么,泪水模糊了赵传仁的视线,嗓子像是被什么堵住了,说不出话来。

“有这么多不怕牺牲,敢去牺牲的战士,哪怕手里拿的是大刀长矛,我相信他们也不会输,而且还会想办法赢到最后。”吴佩孚从赵传仁手中拿回照片,小心地送回贴身的口袋里,淡淡地说道:“更何况他们手里有枪,半自动步枪,各种机枪,还有大炮,充足的子弹和炮弹,无数的朝阳百姓为他们运送给养。”最后感叹:“天时,地利,人和,他们全占了,要是这样还输……”吴佩孚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禁卫军打输的理由:“除非是天要亡我中华。”

“有三弟这话,哥哥我就真的踏实了。”赵传仁抬起袖子拭去脸上的泪水,说道:“实不相瞒,我家三弟,传礼,你有过一面之缘,他现在操持上海达兴昌,做的是朝阳的生意,城合服装、城合纺织、城合鞋业,卖的都是李成合家的东西。天津达兴昌总店和北京达兴昌直营店,刚刚签约销售朝阳卷烟厂的香烟。”

赵传仁一脸惭愧地继续道:“和朝阳生意做多了,总是有各种担忧,真怕禁卫军打输了,我们达兴昌受到牵连。”

“大哥是有福之人啊!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啊!”吴佩孚一脸诧异地看着赵传仁,由衷地感叹道:“很多人都想和朝阳最核心的那一圈子里的人做生意,然而,四处找关系,却求而不得,而大哥您,却轻松的结识了两家。”吴佩孚竖起大拇指:“实在是高啊!小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啊!”

“三弟过奖了!”赵传仁摇头:“说是运气,也确实是运气,去年末,北方经济特区发行20亿两的记名战争债券,我们达兴昌抽调了天津、北京、上海、广州、汉口,五地的全部流动资金370万两,全部调到上海,全部买了战争债券。也因此引起了东北银行上海分行的注意,结识了上海分行的行长,通过这位行长,认识了城合服装的人,才让上海达兴昌做起了城合服装的生意。”

赵传仁最后总结:“总之,就是好几个偶然的机会,正好赶上,才有今天的结果,不然,我达兴昌何德何能有这样的机会。”

“大哥也不要妄自菲薄,很多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吴佩孚肯定地说道:“就拿小弟来说,如果不被俄军俘虏,在逃跑时不是正巧被禁卫军侦察队碰上,不是被后送到朝阳养伤,趁机多了解了禁卫军精锐小队的信息,小弟可能还只是个士官,可能也没有今天的机会。”

“今天的机会?”赵传仁一脸好奇状。

“我是说我现在是‘北洋特别行动队’的大队长,军衔从士官,直接提到中等三级:协参领,如果把这支精锐小队训练得好,能堪大用,我就能再升一级,中等二级:副参领。”吴佩孚连忙解释:“说是因祸得福也好,走狗屎运也罢,正因为我在朝阳养伤,顺带多了解了一些禁卫军精锐小队的事情,电报里多反馈了一些个人见解,我才有机会担当、主持、筹建‘北洋特别行动队’的任务。”

“原来是这样啊!”赵传仁不住点头,转而又问:“那三弟,这‘北洋特别行动队’训练的如何了?啊……”赵传仁马上住口,双手掌对掌合实:“三弟不用说了,睢我这脑子,涉及军事,是大事儿,老哥我不能让你犯泄密的错误,对不住,对不住。”

“这不算泄密,这也不算秘密。”吴佩孚轻轻摇头:“我能告诉你的,基本上就不算秘密,日本人肯定早就知道了。”

“不算泄密就好。”赵传仁一脸宽心的样子。

“从去年七月一日开始,到现在已经训练六个多月了,”吴佩孚直接说道:“从最初的677人,沙汰到现在的412人。”“那你是怎么训练他们的?肯定向禁卫军取经了吧?”赵传仁饶有兴趣地问道。

“没有,人家不根本不给我们训练方法,嗯……他们叫训练手册。”吴佩孚直接摇头,一脸无奈地说道:“禁卫军认为他们花了无数财力和人力,花了几年时间摸索、尝试、总结出来的训练方法,是不可能白白送给北洋军的,因为,一旦交给了北洋军,就等于白白送给了日本人,所以他们严辞拒绝了我们的请求,我们再三保证保密也不行。”

“啊——还有这样的?”赵传仁听后不住地摇头:“看来北洋失密,名声在外啊!”

吴佩孚点头,然后又道:“他们还说,北洋军请来的日本教官青木宣纯就是间谍,说我参加了日清联合侦察队,给日本人当间谍,不可靠,所以不可能给我训练手册。不过……”

吴佩想了一下,轻轻摇头,又道:“他们还是跟我说了一些训练方法,那就是不计成本,不计子弹消耗,用最残酷的方法,往死里训练,只要练不死,就继续往死里练。”

“这叫什么方法?”赵传仁听后,觉得十分可笑。

“啊!对了……”吴佩孚继续补充:“他们让我多招一些有习武经历的人,这样能相对减少一些训练时间,相对能有更好的训练成果。”

“那你招习武的人了吗?”赵传仁此时就像是相声里捧哏的,及时地提问,及时地递上话头。

“当然招了,听人劝,吃饱饭。”吴佩孚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从五月初回到北京,接受任务,拿着袁大总督的手令,在河北,在河南,小两个月的时间,一共招了992人,简单筛选了一下,踢掉了375人。留下677人,没有在北洋军中选人,就是怕泄密。”

“从去年七月一日到现在,六个多月,两次十几轮比武,共筛出412人,沙汰(就像筛沙子一样淘汰掉了)265人。”吴佩孚继续说道:“就是这265人,我也没打算放他们离开,除了6个确实不适合这样的训练,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主动提出,或者被我劝走之外,还剩下259人,一直做为陪练和替补,被我留在了北洋特别行动队”

吴佩孚最后感叹:“这筛选出来的412人,确实非常棒,也深刻体会到禁卫军的精锐小队训练不易。”

“那你训练‘北洋特别行动队’的秘密守住了吗?”赵传仁一脸笑意地问道。

吴佩孚摇头,坦言道:“北洋军中没有秘密,日本人很快就知道了,但是也仅此而已了。因为我没有在军中选人,所有的行动队员都来自民间,日本人不知道具体人数,也不知道在哪里训练。我们几乎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今天朝阳运过来的一批新枪到货了,我们不得不出来,所以才让大哥你看到我。”

赵传仁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这样,不然还真碰不上。

吴佩孚推开车门,扭头对赵传仁说道:“大哥,我该走了,不愧是龙旗轿车,坐着真舒服。”说完,钻出了轿车。

赵传仁也下车了,一脸关切地说道:“三弟保重,等老二从美国回来,咱们哥仨再好好聚聚,不醉不归。”

“好,就这么定了,等二哥回来咱们再聚。”吴佩孚直接答应了,他向赵传仁拱手:“大哥,后会有期,兄弟走了。”说完,转身走向货运站台。

此时,吴佩孚的货物已经全部装上马车,吴佩孚也跨上一匹红棕骏马,直接下令——走。

几十名北洋军士兵,赶着十三驾马车,快速向货场出口行去。

赵传仁也回到龙旗轿车里,也给儿子下令——回去。

一直在远处观察北洋军士兵卸货装车的菊地丰,向货场的一个角落打出手势。

收到菊地丰手势的大迫勇也和浅野拓磨远远地跟上了北洋军的马车。

菊地丰有一种预感,这支出现在货场的北洋军小队,就是他一直在找的“北洋精锐小队”。虽然他不认为北洋军能独立训练出实力强大的“精锐小队”,但是却不能因此忽视对这支“精锐小队”的了解。北洋常备军是菊机关碗里的肉,他不允许有一块肉不在他的监视范围之内。

“你好好为帝国做事,帝国不会亏待你的。”菊地丰淡漠的声音再次传进胡菘的耳朵里。

“菊先生明鉴,胡菘一直对先生忠心耿耿,不曾有二心。”胡菘小心地说道。

“我知道你不敢。”菊地丰说完,向货场出口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