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52章 戈辉的声音

禁卫军 第252章 戈辉的声音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正月初一(1月25日)的太阳终于跳出地平线,朝阳也渐渐地从睡梦中醒来。

很快次第出现的炊烟,开始在朝阳的天空里漫延,渐渐地鞭炮声此起彼伏,还能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在这个早晨,过年的气氛被迅速地拉满,大家似乎忘记了昨夜发生了什么。

早上八点,基本上是朝阳人民吃早饭的时间,也是听广播的时间。每天早上八点的《8点新闻》和晚上八点的《新闻联播》,都是朝阳人民了解特区时事的重要途径。

今天也是一样,很多人家一边吃饭,一边听收音机。

熟悉的前奏音乐之后,《8点新闻》的女播音员蔡妙妙开始了她的新闻播报:“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春节好,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有……”

新闻的第一条,就说了昨夜的枪声。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介绍了一下,红楼将其定性为武装叛乱。现已被禁卫军红楼警卫团和武装警察二旅联合镇压,目前正在审理被俘人员。

震惊,整个朝阳震惊了,整个朝锦工业区震惊了,整个大清国震惊了。

要知道,特区广播电台的信号发射功率非常大,基本覆盖了整个大清国,所以只要有收音机,大部大清国人,都能听到特区广播电台的新闻报道。

除夕夜武装叛乱?攻击红楼,袭击进出朝阳的检查站,不到两小时平叛,还没影响零点放烟花,这速度,这实力,让紫禁城的光绪皇帝眉头紧锁,禁卫军大势已成,以后还会把朝廷放在眼里吗?

在大清国的外国外交人员,也是五味杂陈,他们已经十分确定,在短时间内,至少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内,他们很难左右北方经济特区,以及特区背后的禁卫军。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怎么想不重要,朝阳百姓觉得踏实,禁卫军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放心。

新闻的第二条,红楼敦促盘踞在东北宽城子附近的沙俄军队,立即放下武器,否则,将承受禁卫军的钢铁之怒。这条新闻并不长,但力道很重,表明了禁卫军收复东北全境,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曾经领土的决心,禁卫军准备了足够多的子弹和炮弹,还在继续生产更多的子弹和炮弹,总之一句话,要么死战,要么滚蛋。

坐在收音机前的俄国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一口喝光满满一杯朝阳纯,空杯重重地摔在桌面上,但他却什么也做不了,严正抗议?没有意义,况且,他本人对沙俄军队的战斗力深表怀疑,否则也不会被日军打出奉天。

退到宽城子的俄国远东军高层,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虽然被沙皇撤职,但新的总司令还没到任,他们俩暂时还行使着最高指挥权。刚才的新闻,他们也听了,两人对视了一眼,对俄军现在的战斗力没有信心,既然没有信心,还是果断撤退为好,但是,两人已经被沙皇尼古拉二世撤职了,撤军,这样的重大决策,他们无权决定,只能等待。

就在蔡妙妙播第二条新闻的时候,十辆黑色龙旗防弹轿车,轻轻驶进了特区广播电台,直接停在了主楼门口。

戈辉从第六辆车里钻出来,依然是不佩戴任何配饰的军官常服。

当王春妮看到从车上下来的是戈辉的时候,立即热泪盈眶,立正敬礼,激动地说道:“总司令,我就知道您福大命大,肯定没事。”

“多大的人了,还哭了。”戈辉轻轻拍了拍王春妮的肩头。

“司令请,里面请,外面冷。”王春妮迅速擦掉脸上的泪水。

电梯直接到了九楼,会客室里,戈辉简先问了过年期间的节目安排,又问了今年的宣传工作进展情况,最后问了王春妮的个人生活,什么时候找个对象,马上和平了,该成家了,军队和工作不能耽误你的人生大事。

“我和昌明哥一直有联系,他说喜欢我,我也觉得他人还行。”王春妮直接说道。

“昌明哥?”戈辉一愣:“孙昌明?孙师长,孙翰林家那个?”

“对,就是他。”王春妮确认道。

“他……还行?”戈辉疑惑道:“他的条件能叫……还行吗?少将师长,年轻帅气,有个有钱的爹,就这条件,你叫还行?”

“那又怎样,我也不差呀,陆军中校,电台台长,长相也行,虽然钱少,但够花,养我自己足够了。”王春妮不服气地说道:“他条件是好,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军队,很难回家一趟,嫁她,图他啥呢?名好?师长夫人吗?”

“有道理,有想法,新时代女性。”戈辉很惊讶王春妮的想法,抬手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过去吧!”

此时的8点新闻正在播特区大铁路计划,这不算是新闻,只是放到大年初一,播出来让大家憧憬一下美好的未来。

第一条铁路,连接朝阳和锦州港区和锦西港区的朝锦铁路,这是由三条复线组成的铁路,由两条货运专线和一条客运专线组成。08年通车后,这条铁路将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赤峰。计划08年开始修建承德经朝阳至彰武的承朝彰铁路,最终与锦朝赤铁路(锦州至朝阳至赤峰)构成一个十字形铁路线,以后特区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这条十字形铁路线的两侧。第二条铁路,将单线的中东铁路,改建成特区标准的复线铁路,由哈尔滨向北延伸到海兰泡,再向北继续延伸,直到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交。

第三条铁路,禁卫军将收复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曾经大清国领土,领土上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将改建成特区标准的复线铁路。

第四条铁路,将建一条特区标准的奉天至北京的铁路,路线基本上与原来的关内外铁路平行(京奉铁路)。

第五条铁路,东起图门江口的图门港,经宽城(宽城子,长春),通辽,西至迪化(新疆乌鲁木齐)的超级铁路,这是一条由三条复线铁路组成的几千公里长的超级铁路。

这个大铁路计划,确实宏伟,宏伟得让人们觉得特区这些人已经飘了,太敢想了。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不能实现的,当然,憧憬一下是可以的。

无数收音机前的听众,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这得花多少钱啊?特区有这些钱吗?如果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啊,非要修铁路。

坐在收音机前的光绪皇帝觉得这个大铁路计划很好,只要特区把更多的财力放在非军事方面,那么朝廷就能在军事方面有机会追上禁卫军,然后超过禁卫军,再然后,朝延就有实力收回特区的管理权,特区的一切,就都是朝廷的了。

光绪越想越美,神游天外。这时近身小太监元福,悄然来到光绪近前,先是小心的说了一句吉祥话:“万岁爷吉祥”,然后继续说道:“诸位大人们都到了,就等着万岁爷您开席了。”

光绪收回思绪,看了小元福一眼,摆手让元福下去,他要听完新闻再过去。

小元福只能退到御书房门口,继续等待。

下一条新闻是:特区计划建设奉天新城,以东方建筑风格和审美为基础,结合西方建筑技术和灵感,东西合璧,整体规划,建设高瞻二十一世纪的未来之城。还要在这未来之城里,建设十所综合性大学,会从全大清国聘请教师,从欧美强国聘请教师,通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把大学建设成大清国最强的十所大学。

又是一个大手笔,又要大量的花钱,对于穷惯了的清国人,对于喜欢把银子藏进地窖,落袋为安的清国人,想破脑袋也不明白,特区政府为啥喜欢大手大脚的花钱,把钱留着,需要的时候用不好吗?

光绪笑了,开心的笑了,有种拨云见日的舒畅。花吧,大把的银子,你就花吧,都花在这些无用的地方。

在光绪笑的时候,已经来到直播间的戈辉也在笑,因为这个未来之城,正是他本人的想法,这也是未来几年,他的主要工作方向。

正在播报新闻的蔡妙妙面前突然多了一个提示板:最新消息……

蔡妙妙迅速的扫视整条新闻,以及特意大写的核心提示词,然后大声强调:“最新消息,我禁卫军海军陆战队二师和武装警察第一旅,于昨夜9时成功登陆A城,并在天亮之前,基本消灭A城的抵抗力量,成功控制整个A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英国驻朝阳领事卡尔听后大叫,然后马上对自己的秘书伊兰伽大吼:“立即给A城发电确认。”

但是,卡尔知道,这肯定是真的,只是他一时间无法接受罢了。因为特区广播电台早晚八点的新闻,最大特点就是真实,敢说,只要是特区广播电台报道的,肯定是真实发生的。

此时的A城,也就是二十世纪初的A城,虽然没有取得七八十年后那样巨大的经济成就,但对现在的英国来说,已经变得不能割舍了,是重要的财税来源。特别是对英国那些以贩卖鸦片起家的大商人,A城是他们的钱袋子,他们赚的黑钱,都不想运回英国缴税,或在印度被监管,他们都会运到天高皇帝远的A城,悄悄地藏起来,贿赂一下A城总督,象征性的交点税,你好我好大家好,安安稳稳过日子。

现在,A城被禁卫军接管了,英国的税收就少了一块,而且还是不断壮大的一块,对很多英国鸦片商人来说,自己藏在A城的钱,不安全了。

在大清国的英国人疯了,有一个算一个,全疯了,我的钱……

无数的电文从大清国各地发出,目标统一指向了地球另一面的雾都伦敦。当然,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东印度公司,也收到了大量的电文。

已经在朝阳呆了九个多月,几十次的谈判沟通和各种联谊酒会,已经让这位英国首席谈判代表,前上院议长巴克利爵士,能听懂一些清国话了。当他猜懂新闻的内容后,气得握紧双拳猛砸桌面,大叫:“NO!NO!NO!”然后让人立即给伦敦发电,后来嘴里“卧、卧(war,战争)”不停,对于他这样的老人,又远离决策中心伦敦,他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很快,除夕夜,上海发生的事情,也迅速扩散,一夜之间,上海多家外资银行被抢,很多大鸦片商人,大买办,被抢光杀光,很多大鸦片商人和大买办的老家被抢,不但被抢光,还被杀光。乱了,乱了,这又是谁干的,有这个能力的,大家第一时间想到了北方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军力怪物,但没有切实的证据,但此时证据并不重要,说你就是你,不是你也是你。但是,你怀疑也没用,哪怕是直接指出来,人家也不怕你。

完了,无解,除非战争,但是已经战败两次了,被俘十几万,英国人还打得起吗?

禁卫军能把武力输送到两千多公里外,这个威慑力就太大了,影响深远。

朝阳的外交圈爆了,喜怒哀乐全都有。

英国领事极度愤怒是显而易见的。

法国领事表示谨慎的担忧,因为法属安南距离A城并不算远,而且法国在安南的兵力捉襟见肘,大部分殖民军或是死在了第一次大凌河战役,或是进了战俘营。必须阻止禁卫军继续南进,必须要把禁卫军困在清国东北。

日本领事直接产生了战略焦虑。日本,虽然有强大的海军,但依然对本土安全充满担忧。禁卫军现在还不具备渡海作战的能力,但禁卫军有锦州水兵学院,还向德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禁卫海军已经在路上了,日本能阻止的了吗?不过,很快,神原和也领事就狂笑不止,这是禁卫军送给日本的机会。日本是英国的盟国,英国为了对付禁卫军,肯定会寻求日本的帮助,那时,日本的机会就来了。还有美国和法国,在清国都有巨大的利益,日本,是他们制衡禁卫军的唯一选择。神原和也大叫:“天大的机遇就要来了!天皇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喊完之后,立即起草了一份电文,让中岛裕之发往东京。

德国领事乔纳斯对此喜闻乐见,禁卫军越能打,对德国来说,越有合作价值。但他选择性忘记,德国还占领着胶州呢!

美国领事哈克却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东亚大陆有禁卫军这样的军力怪物,真的好吗?是不是破坏了军力平衡?看来十分有必要武装日本,用日本来制衡禁卫军。

俄国领事无喜无悲,他更关心禁卫军与俄军的战事。

意大利领事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意大利对这里没有利益诉求。

奥匈帝国领事觉得实力永远是合作的基础,禁卫军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实力。奥匈帝国应该主动寻求与禁卫军合作。

北京朝廷,光绪帝在御书房发出了灵魂之问。

光绪直接把等着开席的袁世凯等主要大臣叫到御书房,直接问他们:“朝廷,应该,如何,应对?就当什么也没发生吗?还是像以前一样,说与朝廷无关呢?”

就在一众大臣思考应该如何应对的时候,收音机里的声音变了,不再是主播蔡妙妙的声音了,而是一个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声音。

“大家过年好,我是戈辉。”戈辉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出来:“对不起,让大家担心了。”

什么???听到这个声音的朝阳百姓,第一时间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这是他们最想听到的声音,胜过前面的一切好消息,但是有一部分人懵了,什么情况?他不是死了吗?

“他不是死了吗?”已经逃到平壤的北岛贤,惊声尖叫:“3750发迫击炮弹都炸不死他吗?”

“他为什么不死?”英国领事卡尔,大声咆哮。

戈辉遇袭身亡,全特区全大清人民差不多都知道了,但特区广播电台早晚八点的新闻确从未正面报道过,甚至连隐晦的暗示类的措词都不曾有过,只单纯的陈述了事实,日本人袭击了总督衙门,造成了重大伤亡,没有提戈辉死没死,所以有些人一直在怀疑,戈辉真的死了吗?现在,终于知道特区广播电台为什么不正面报道了,因为戈辉没死。

戈辉拉家常式的播音还在继续:“受了点小伤,几天的治疗,已无大碍。”

“只受了点小伤?”北岛贤气笑了:“3750发迫击炮弹,你只受了点小伤,哈哈……神风计划,哈哈哈……。”北岛贤不知道是在笑,还是在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