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55章 列宁来朝阳

禁卫军 第255章 列宁来朝阳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1月26日(正月初二),下午4时许,载着黄石、张仪、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一行十人的三辆龙旗星途商务车到达朝阳路口检查站。(商务车是锦州港区提供的)

戈辉、宁远、孙婉儿,在检查站迎接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

在不同角度占好位置的报社记者们,不约而同的举起了照相机,在快门按下的同时,镁粉闪光灯立即喷出一股白烟,站在路口检查站的戈辉和宁远,被照相机瞬间定格。

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从龙旗商务车上下来,立即被照相机瞬间定格。

三名小学生为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送花(温室培养的),立即被照相机瞬间定格。

列宁蹲下身亲切地摸了一下儿童的脸,用汉语说“谢谢!”,立即被照相机瞬间定格。

戈辉和列宁历史性握手,简单的寒暄,握手的动作,双方的笑脸,都被不同角度的照相机瞬间定格。

这些历史性的瞬间,都会出现在明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特区广播电台的直播团队也在同时直播:

1月26日,下午4时,北方经济特区总督,北方禁卫军总司令戈辉和参谋长宁远,亲自到朝阳路口检查站迎接列宁先生、加米涅夫先生、季诺维也夫先生。

列宁先生是俄国前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之一,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党首,是《资本论》的研究者,是马格思主义的实践者,是卡米耐斯特的卫道者,是普勒泰维特的带头人。

加米涅夫先生和季诺维也夫先生都出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都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重要领导人,他们都是列宁先生最信任的人。

今天的直播,让很多大清人知道了列宁的名字,只是很多人还不知道马格思主义是什么?卡米耐斯特是什么?普勒泰维特是什么?当然,很多人不等于所有人,有些人是知道的。

当光绪皇帝问这三个名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有人立即给出了解释:马格思是一位德国人的名字,是《资本论》的作者,已经去世多年。卡米耐斯特是把所有财产归全体国民共同有所的思想。普勒泰维特是所有没钱没房没土地的人。

“戈辉请这个人来朝阳,意欲何为呢?”坐在收音机旁的光绪皇帝眉心皱成了一个川字。

眉心同样皱成一个川字的是列宁,他也不明白,戈辉为什么如此高调的迎接他。他对清国的政治体制是有所了解的,也对这个北方经济特区的管理体制有所了解,自己的革命理念与清国,与戈辉的特区,几乎完全相悖,可以说是敌对性质。正常情况,应该低调的悄悄行动才对,那么,如此高调的迎接敌人,目的是什么?

列宁思考了一路,直到在政府宾馆下车为止,他决定要向戈辉问个明白。

戈辉在政府宾馆为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三人接风洗尘。

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三人都被越级安排住进了超豪华套房,特勤局立即管制了楼层,高度戒备,足见戈辉对他们三人的重视。

列宁放下行李,脱掉皮鞋,走在松软厚实的地毯上,随手把外衣挂在衣架上,仔细观察房间里一切,目之所及尽显尊贵奢华,就连门把手都是金光闪闪,心中震憾不已。不敢想象特区的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人,过着什么样的奢靡生活。

“这样的人应该被打倒,让人民掌握权力,剥夺他们占有的财富。”列宁喃喃自语。

看到桌子上的留声机,列宁走过去,从旁边的真皮唱片夹里,先取出一张密纹唱片(紫胶虫材质,这是一种天然树脂),放在留声机上,接着把唱针放在唱片盘上,然后按下了开始键(没有电机的,需要拧紧发条),最后抱着肩膀,等在一旁。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地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留声机的扬声器里传来饱含力量的女声独唱。

什么情况?怎么会有这首歌?这样的歌曲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列宁虽然基本不懂汉语,但他熟悉这首歌的弦律,脑子一时间被十万个为什么填满。

缓了好一会儿,列宁才从震憾中回过神来,扭头看了一眼角落里一人多高的立式座钟,距离约好的吃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列宁换下衣服,走进了浴室。

身体彻底被热水包裹,闭上眼睛,脑子里都是关于戈辉的问题。

此时的戈辉,已经站在了慈禧太后面前,没有俯身跪地磕头,而是立正敬礼,声音平静:“太后圣安。”

慈禧淡淡一笑:“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从她彻底放弃权力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在乎别人给她磕头请安了,所以她的心境平和淡然:“你就是个祸害,没那么容易死。”

“也很惊险,如果没有地下室,我已经去阎王那里报道了。”戈辉坦言。

“坐吧!”慈禧抬手示意:“一品封疆,站着不合适。”

“谢太后。”戈辉坦然落座。“列宁是干什么的?”慈禧开门见山。

“俄国的陈胜吴广。”戈辉回答的也干脆。

“陈胜吴广?”慈禧一脸惊讶:“这样的人,你请他来干什么?”

“我需要他在俄国制造混乱,牵制俄国的军事力量。”戈辉直接说道:“我要收回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曾经的尼布楚,还有西北让出去的土地。”

“你还要和俄国人开战?”慈禧震惊不已:“你……”抬手指着戈辉,半天没有下文。

戈辉淡淡地说道:“对俄开战,臣早有谋划,那些土地,必须拿回来。”

“那要打多久?”慈禧一脸担忧地说道。

“至少十年起步。”戈辉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么久!这得花多少银子啊!”慈禧十分不解。

“与俄国人的仗急不得,因为俄国实力强大,韧性十足。”戈辉解释道:“禁卫军的实力有限,特区的财力有限,不能直接梭哈,只能徐徐图之,慢慢的打,不断蚕食。”

“不能不打吗?好不容易和平了,万一打输了……”慈禧满脸忧虑之色。

“真正的和平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现在还不是刀兵入库放马南山的时候。”戈辉解释道:“我想过最坏的结果,但这一仗依然要打,土地是禁卫军的执念。”

“看来这仗是非打不可了。”慈禧一脸无奈,她有点后悔过早的交出手中的权力了。如果自己还是大权在握,戈辉应该不会这么坚持打仗。不得不说,慈禧有点过分高估朝廷的实力了。

“与俄国开战,除了能拿回土地,还有另外两个目的。”戈辉进一步解释:“一是为了练兵,培养军事干部,保持禁卫军的战斗力,应对将来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二是通过外部的战争压力,解决特区内部矛盾,就是国内的问题,国外解决。”

“国内的问题,国外解决?”慈禧疑惑道。

“这只是我的一个解题思路,需要用时间来验证。”戈辉坦然道。

“那你说,朝廷的问题,能用你说的这个办法解决吗?”慈禧突然问道。

“朝廷……”戈辉犹豫了,因为朝廷的问题无解:“朝廷……危局,不宜大动,顺其自然,收买民心,尽量转移普通百姓与朝廷的矛盾。”

“危局?”慈禧震惊:“皇帝会有危险?”

“皇帝陛下正在整编大清皇家近卫军,有这十万大军拱卫京城,谁敢威胁皇帝?”戈辉十分肯定地说道。

“你说的收买民心,和转移普通百姓与朝廷的矛盾,又是什么意思?”慈禧又问。

“免除全大清国农民的土地税(清国不是没有土地税,是没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税),让农民不再与朝廷对立,让地租成为农民和地主的最直接矛盾。”戈辉解释道。

“朝廷本来就没钱,你还让朝廷免除土地税?”慈禧惊诧,她不得不怀疑戈辉用心不良。

“事实上,朝廷本来也收不到多少土地税,地方上更种截流,朝廷能拿到的非常少,几近于无。”戈辉进一步解释:“就这点苍蝇肉,还不如不收,皇帝陛下还得了仁慈之名,何乐而不为呢?”

“那朝廷的钱从何来?诺大个朝廷,没钱可不成。”慈禧眉头紧锁。

“朝廷有海关锐啊!除了美国和德国的赔款,其它国家的都不用赔了,省下了一大笔钱,再说了,朝廷就是不支付德国和美国的赔款,美德两国又能拿朝廷如何呢?现在可不是庚子年了。”戈辉继续解释:“朝廷还可以卖筑路权,矿山,码头,这些能为朝廷创造大笔的财富,比收税容易多了。”

慈禧神色复杂地看着戈辉:“你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有一天皇帝陛下想收回路权、矿山、码头,在黑洞洞的枪口之下,还有人敢不归还吗?”戈辉幽幽地说道:“我们还可以加大鸦片出口,把鸦片卖到欧洲和美国。(有史实为证)”

慈禧神色复杂地看着戈辉,果然是祸害啊,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他都要坑一下。

等戈辉从慈禧太后那里离开,来到豪华包间的时候,距离晚上7时还差不到十分钟。

列宁、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已经来了,正坐在沙发上与孙婉儿、宁远说着什么。戈辉一脸歉意地说道:“我来晚了,让几位久等了,一会儿我先自罚三杯。”

看到戈辉进来了,坐在另一侧沙发上黄石和张仪连忙起身敬礼。

“放下吧!”戈辉摆手示意:“你们俩辛苦了。”

“不辱使命,不负忠诚。”黄石和张仪齐声回答。

“黄和张,非常优秀,如果不是您的部下,我都想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了。”列宁说道。

听完孙婉儿的翻译,戈辉微笑着说道:“能在先生手下工作,是他们的荣幸,值得自豪一辈子。”说完,抬手伸向饭桌的方向:“我们入席吧!”

众人入席,分宾主落座,一番工式化的寒暄客套碰杯之后,戈辉真的自罚了三杯。二两的酒杯,戈辉连喝了三杯,诚意满满。戈辉的三杯酒之后,双方立即开始了熟络的沟通。

戈辉问列宁,俄国普勒泰维特的现状,布尔什维克现阶段的任务,对孟什维克是全盘否定,还是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你们成功了,会怎么处置俄国皇族等很多个问题。

列宁问戈辉,禁卫军和俄国的战争会持续多久,需要什么样的结果战争才能结束,你以后会不会走向独裁,你是怎样思考的特区的将来,你会不会统一整个清国,你会怎样处置满清皇族等很多个问题。

双方一问一答,你来我往,聊的越来越深入,酒也喝的越来越多。

列宁在醉酒之前,问出了他最想问的问题:“你邀请我来朝阳,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听完孙婉儿的翻译,戈辉放下酒杯,认真地告诉列宁:“我主政东北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换一个活法,带着我治下的百姓换个活法,因为清国的普通老百姓,真的太苦了,承受着整个国家社会的全部压迫,完全看不到希望,所以北京朝廷的制度……”戈辉轻轻摇头,然后吐出两个字:“不行”。轻叹一声后,继续说道:“那么,欧美强国的制度好不好呢?”戈辉自问自答:“据我收集到的情报,除了资源丰富的美国外,其它欧洲国家日子过的并不好,如果不殖民掠夺,他们的日子有可能还不如大清,普通民众的日子过的十分艰辛。”戈辉认真地看着列宁:“贵国还在实行农奴制,普通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和清国的普通百姓一样。”

列宁靠在椅背上,眼神迷离,醉态明显,但头脑还算清醒,还在坚持听孙婉儿的翻译。

孙婉儿翻译完毕,戈辉继续:“那么,我治下的特区,希望在哪里?特区的百姓怎样才能换个活法?”戈辉依然自问自答:“只能摒弃旧制度,改用新制度,不同于北京朝廷的制度,也不同于欧美强国的制度,走第三条路,什么是第三条路?”戈辉摇头:“我不知道,只能自己寻找摸索,摸着石头过河。”戈辉突然拔高了声调,因为他发现列宁的眼神越来越迷离:“直到有人送回来一本书……”戈辉抬手,副官兰方舟立即双手奉上三本三十二开本的红皮书。戈辉接过三本红皮书,直接递给眼皮半闭的列宁,还有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然后认真的告诉他们三人:“《卡米耐斯特宣言》,我在这本书上看到了希望,特区的希望,特区百姓的希望。”

列宁完全是下意识的伸手接过戈辉递过来的《卡米耐斯特宣言》,这是俄汉对照版。眼睛里已经出现重影的列宁,还是看清了俄文书名《卡米耐斯特宣言》,列宁立即清醒了许多,简单地翻看了几页,都是俄汉对照,字迹清晰,大小适中,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他努力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戈辉:“你翻译这本书是什么意思?”

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也是满脸震惊之色,两人也在翻看手中的红皮书。

“明天开始,在朝阳,锦州港区,锦西港区,公开发售。”戈辉大声的告诉列宁:“目前有七国语言的对照版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的调查员了解到先生的事迹,立即传回了特区……”戈辉开始讲述派人接触列宁的过程:“这就是先生今天来到这里的原因。”

列宁听完翻译,扭了扭僵硬的脖子,定定地看戈辉,问道:“现在我来了,你想让我做什么?”

戈辉直接告诉列宁:“邀请先生在特区的工厂讲课,在特区广播电台讲课,在特区的大学讲课,把先生的想法讲给所有的普勒泰维特。”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你要知道,普勒泰维特的觉醒,会伴随着暴力革命,打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这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争。”列宁听完翻译,认真地提醒戈辉。

“我们就是要在一场涅盘中重生。”戈辉认真地告诉列宁:“我不怕战争。”

列宁皱着眉头,痛苦地摇头,心中十万个不理解。

“我会送给先生十万支M1891莫辛纳甘步枪,十万德国马克支持先生的普勒泰维特事业。”戈辉直接上王炸。

“你说什么?十万支莫辛纳甘?十万德国马克?”列宁震惊得目瞪口呆,目光在孙婉儿和戈辉身上来回横跳。

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也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地看着戈辉,真希望这不是戈辉借酒发挥。他们领导的几次武装暴动,之所以失败,很大的原因是枪太少,如果戈辉真的给他们十万支莫辛纳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