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60章 沙俄远东军投降

禁卫军 第260章 沙俄远东军投降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笑过之后,列宁继续道:“明天上午在农机厂(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演讲、座谈,下午我们去找戈辉,后天……”他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2月12日”,继续说道:“14日,我们回俄国。”

“看来我们等不到他们说的,沙皇的远东军投降了。”加米涅夫略显遗憾地说道:“坦白的说,我内心是很复杂的,既想让他们赢,又想让他们输。”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季诺维也夫深有同感地说道:“毕竟沙皇的军队,也是我们国家的军队。”

列宁也轻轻点头,然后说道:“上周,我们观摩了他们的军事训练,就连那个神秘的精锐小队,我们也看了他们的选拔训练……”列宁起身,在房间里轻轻走动,继续说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们就是在锤炼钢铁。沙皇的军队呢……”双手插兜的列宁,轻轻摇头:“由贵族和地主领导的由农奴组成的军队,他们会成为钢铁吗?他们战斗,只当自己在服劳役。”列宁问:“面对禁卫军那样的钢铁之师,这样的沙皇军队,能打赢吗?有可能打赢吗?”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对视了一眼,轻耸肩头,加米涅夫说道:“我们还是讨论一下明天的演讲和座谈吧!”

“我同意!”季诺维也夫连忙附和。

1906年2月13日,上午,加米涅夫在朝阳农用机械制造厂演讲“工会的力量”,之后,和列宁、季诺维也夫一起,参加了农机厂组织的座谈会,交流讨论工会的职能和作用。

同样在这个上午,宁远和奥斯曼代表在红楼举行了正式会谈,由于双方的目的是相向而行的,所以谈判过程中,除了在价钱方面双方反复拉锯之外,其它方面几乎没有太大的矛盾。双方基本达成了武器购销协议,奥斯曼向禁卫军购买三十个师的禁卫军现役武器装备,禁卫军要派人去奥斯曼,指导训练奥斯曼军队,奥斯曼选拔精锐士兵派到朝阳,参加特种兵训练。关于武器技术交易的价格,双方还需要改日另行磋商。

还是在这个上午,戈辉和钦差大臣徐世昌在外事局,关于武器技术交易,在不伤和气的前提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徐世昌提了很多问题,戈辉强调了很多理由,也提了很多听起来十分过分的条件,戈辉听懂了徐世昌的要求,徐世昌也深刻认识到了戈辉的精明。下午,关于特区建立之初,戈辉答应每年向朝廷支付3亿两国家建设债券的问题,深入的交换了意见。因为特区建设和对俄战争都需要天量的国家建设债券,所以戈辉明确告之,特区没钱。戈辉承认自己是大清的官员,承认北方经济特区是大清的特区,但就是不向朝廷交钱,特区的每一文钱,都有去向,但就是不去朝廷那里。

同日下午,禁卫军与沙俄远东军达成投降协议,禁卫军承诺给予沙俄远东军战俘待遇,保证投降士兵的人身安全,沙俄远东军高层承诺,在放下武器之前,安抚远东军士兵,维护内部稳定。

还是在这个下午,列宁、加米捏夫、季诺维也夫三人向戈辉辞行。戈辉再三挽留,但三人去意已决。当晚,戈辉在政府宾馆宴请三人。吃到一半,徐世昌不请自来,他表示天天都在收音机里听到关于列宁三人的报道,所以他一定要来见一见真人。虽然很唐突,但并未引起列宁三人的反感,特别是在酒精的作用下,徐世昌很快和列宁三人成了酒友,很多话孙婉儿还没来得及翻译,双方似乎已经猜到了对方的意思,马上心领神会地举杯。

1906年2月14日,丙午马年正月二十一,西方情人节,列宁、加米捏夫、季诺维也夫三人坐进龙旗星途商务车,在戈辉、宁远的注视下,驶离政府宾馆,结束了他们为期20天的朝阳之行。黄石少校和张仪少校作为禁卫军与列宁的联络官,依然同行,同时,还安排了禁卫情报局德国课,在欧洲为黄石和张仪提供必要的协助。

当日上午,沙俄远东军分别在海拉尔、哈尔宾、牡丹江放下武器,正式向禁卫军投降,沙俄远东军营以上含营级军官,以及远东军高层,立即被押上火车,押往八角台军事基地,临时看管。日本满洲军的军官们也被关押在这里。至此,东北境内的战争全部结束,今天是真正的胜利日。

特区广播电台第一时间公布了喜讯,整个朝阳、整个特区、整个长城以南的大清国立即**。《特区日报(朝阳日报更名)》《东北商报》《禁卫军报》同时增发晚报,标题统一为——胜利日,详细报道27万多沙俄远东军有条件投降的整个过程。

整个大清国民间,对,就是民间,非官方的,自发的,歌舞升平,庆祝禁卫军胜利,庆祝禁卫军收复东北全境,庆祝和平到来。商人们看到了和平后的巨大市场,战后百废待兴,到处都是商机,戈辉在发布会上不是说了吗,建设的时代来了,这就是巨大的机遇,到经济飞速发展的东北经商,绝对有利可图。普通民众也看到了机会,特别是没有土地,没有工作的人,东北有更多的土地,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去东北,有地种,有活干,换个活法,这是很多普通民众的心声。一直在努力增产的“胜利日”香烟,再次被爆买,销售额直线上升。同日,一款同样价格亲民的新款烤烟型香烟——总督,正式开始销售,立即热卖。烟盒上阴影形式的戈辉军装半身象,非常受烟民欢迎,很多人说,就是冲着这张戈辉的照片才买的这款香烟。

特区外交圈直接地震,连沙俄远东军都投降了,这可是欧洲的老牌列强,别看在日俄战场上,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但那不是沙俄远东军不行,是沙俄的真正力量无法及时投送到远东,日本满洲军只是在沙俄的力量最边缘占了一点小便宜罢了。但是,沙俄远东军向禁卫军投降,却丢了整个欧洲的脸。

沙俄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听到这个消息,连爆了三句俄式粗口,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打不赢可以撤退啊,铁路走不了,可以直接向北,步行撤退啊,难道俄军没有铁路,就无法行动了吗?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是猪脑子吗?他们的官位是花钱买来的吗?废物,真的是太废物了。

同样不理解的是德国驻朝阳领事乔纳斯,为什么沙俄远东军会投降。英国人和法国人一直说是德国把禁卫军这只野兽,从笼子里放出来的,是德国背叛了老欧洲,是欧洲的罪人。真的是这样吗?不,不对,乔纳斯用力的摇头否定。德国只是帮禁卫军建了钢铁厂,建了电厂,仿制了毛瑟G98式步枪,其它的都是一些民用技术,对军事上的帮助十分有限。打赢战争,武器固然很重要,但是更更重要的是人,如果人不行,给他再好的武器也是白搭。是戈辉,对,会魔法的是戈辉,是戈辉改变了这一切,是戈辉唤醒了清国人血管里的杀性,是戈辉找对了方向,花对了钱,不计成本的砸钱,赌上一切,赌赢了。当然,禁卫军赢了,对德国来说有更多的好处,说明禁卫军是合格的德国盟友,说明禁卫军有能力牵制更多的沙俄军事力量。乔纳斯开始期待接下来德国与禁卫军的谈判了,昨天收到电文,载着德国高级别代表团的军舰,已经过了长江口,距离锦州港越来越近了。

幸灾乐祸的是日本人,听到俄国人也投降,日本人表示很踏实,同命相连,很好。同时,日本人也看到了机会,看到了和俄国人战略和解的机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禁卫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和俄国人一起对付禁卫军,绝对可以做到1+1大于2。神原和也想到这里,杯里的清酒,一杯接一杯地喝进肚里,越想越开心。他和秘书中岛裕之,推杯换盏间,就谋划好了与俄国人合作的计划,择日拜访俄国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

听到新闻的英国领事卡尔也看到了机会,一直在谋划的新八国联军计划,再次被夯实了一层。俄国人一定会成为新八国联军的主力,想象一下毛熊发怒的样子,卡尔的手指不禁在空气中弹起了优美的乐章。香港是帝国亚洲利益的基石,是帝**力在亚洲的桥头堡,所以必须拿回来。还有南部非洲,那是帝国在非洲的利益之锚,决不能让禁卫军染指。禁卫军是列强世界的不稳定因素,是列强诸国在亚洲利益的绊脚石,是必须要消灭的,所以重组八国联军是重中之重,集多国力量顷力一击,直接扼杀,杀一儆百。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在黄昏前收到的电文,气得直接暴走,一口气砸碎了十几个中国明代早期的花瓶。粗口大骂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是废物,是妓女生的杂种。命人立即抓捕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的家人,必须要让这两个叛徒付出代价。结果,去抓人,没抓到,人去楼空。

“什么?人没了?”当尼古拉二世得知人没抓到,不知去向,立即暴怒:“去找,如果找不到,你们就替他们死。”

事实上,一周前就有人暗示库罗帕特金和马卡洛夫的家人,立即离境,去德国,去法国,去哪里都行,反正要远离俄国。两家人也很听劝,立即行动,找借口离开了圣彼得堡,去了乡下的农庄生活,虽然一直有军方的人监视,但他们就是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消失得毫无道理可言。

听到调查结果,尼古拉二世再次暴走,直接逮捕了几个军方负责人,因为他们负责监视远东军高层的家人,现在把人看丢了,这是大罪,尼古拉二世扬言要枪毙这几个军方负责人。

与尼古拉二世一样愤怒提光绪皇帝,他在乾清宫里大声咆哮:“他又赢了,为什么他又赢了?”

近身小太监元福,吓得匍匐在地,身体瑟瑟发抖,感觉整个乾清宫都在晃动,颤声说道:“皇上息怒,保重龙体啊!”

其实,光绪生气,禁卫军胜利只占一小部分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戈辉要价太高,还拒绝支付每年3个亿的国家建设债券。

光绪是今天上午收到的电文,徐世昌昨天下午谈判结束,回到政府宾馆,没能整理完谈判报告,晚上又参加了列宁等人的送行宴,喝多了。今天上午才整理完谈判报告,马上发给了光绪皇帝。正赶上光绪听完禁卫军胜利的消息,本来心情就不好,看到徐世昌发来的电文,直接就怒了。“皇上,袁大人到了。”小元福轻声提醒。

光绪平复了一下情绪后,轻轻扬手:“宣”。

很快,袁世凯走进御书房,跪匐在光绪近前:“臣,袁世凯恭请陛下圣安。”

“起来吧!”光绪犹豫了一下:“圣……躬安。”

“谢陛下!”袁世凯起身。

光绪走到御案前,捡起桌上的电文,转身递给袁世凯:“看看吧!徐世昌的电文。”说完,继续平复心中的怒火。

袁世凯立即躬身,双手接过来,快速浏览了一遍徐世昌电文,的确,戈辉的条件真的把他震惊了,没想到戈辉居然直接摊牌,装都不装了。

“他眼中没有君父,他也不想做朕的臣子。”光绪声音冰冷。

袁世凯迅速整理思路,避开君臣父子的关系问题,直接捡利益核心谈自己的看法:“陛下,臣以为,不用再谈了,就按他的条件来吧!”

“你说什么?”光绪目光就像两把寒冰匕首,狠狠地刺向袁世凯。

“陛下息怒”袁世凯轻声解释:“朝廷的实力不在今天,在未来的五年十年之后,藏锋卧锐,厉兵秣马,以图将来。”

“你说的这些,朕又何曾不知,但……”光绪拧着眉毛说道:“朕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他(戈辉)真是太嚣张了,眼里还有朝廷吗?还有君父吗?”

“陛下,很多事只需要等待,不需要特意去做什么,花自然会开。”袁世凯斟酌着措词说道:“比如……陛下重新执掌朝廷,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光绪的眼睛眯成针芒状,像无数根针刺向袁世凯。

袁世凯立即跪匐在光绪脚下,继续道:“陛下的皇家近卫军,36个师的新编陆军,都需要时间成长起来,陛下需要等待。”

光绪冰冷的目光注视着埋头在自己脚下的袁世凯,想起了当年袁世凯向慈禧太后告密,自己被囚禁,变法失败,今天看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良久,转身回到御案后面坐下,平静地说道:“老太后初三的电文你也看了,说说吧,你的看法,起来说话。”

“谢陛下”袁世凯起身,抬手拭去额头的汗水,有点不明白,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在光绪面前,压力倍增的?站定后,继续说道:“结合今天徐大人电文,再说太后的初三电文,臣还是当时的想法,太后之言甚好,停掉全国的土地税,停止支付美国和德国的庚子赔款,筑路权,采矿权,码头运营权,只要价格合理,只要正常交税,都可以卖掉。等陛下的新编陆军建设完成,届时……”袁世凯没有往下说,留给光绪自己想象的空间。

“你先退下吧!容朕仔细思量一番。”光绪向袁世凯轻轻扬手。

“臣,告退。”袁世凯给光绪磕头,然后起身离去。

光绪扭头看向挂在墙上的大清全图,山川河流,二十三个省,漫长的海岸线,一切尽在眼前。除去戈辉管理的北方经济特区,大清最富饶的长城以南,都在朝廷的治下。长城以北有什么?除了边荒塞外,就是草原沙漠,白山黑水间确有些好东西,但又能有多少呢?有长城以南多吗?有什么能和长城以南相比?根本无法和长城以南比,看着大清全图,光绪眼前突然间豁然开朗。他笑了,笑自己眼界只局限在紫禁城,局限在北京城,笑自己才才看到整个大清,这里是朕的,那里也是朕的,全部都是朕的,他决心要和戈辉一较高下,看看到底谁才能赢到最后。

在光绪心情变明朗的时候,戈辉的心情更加明朗,整个下午都在各种签字中度过,除了很多人挤在大街上的游行活动没有同意之外,其它的庆祝活动都签字同意了,整个朝锦工业区开始了七天让利大酬宾,庆祝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