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62章 全新的开始

禁卫军 第262章 全新的开始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对一**队来说,改变步枪口径是大事,是天大的事情,需要整个军工系统的改变,可不是十几个德军高层就可以做决定的。毛奇表示会慎重考虑宁远的建议,需要回国后向威廉二世陛下汇报,德军内部也需要充分的讨论。

作为交换,禁卫军也从德方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舰船设计制造,以及船舶动力技术。

禁卫军的农场兵工厂和德方的克虏伯公司共同研发10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120毫米中型榴弹炮、160毫米重型榴弹炮。从这一点看,禁卫军放弃了FA-112轻型榴弹炮。

3月14日上午,意大利代表团到港锦州,未在锦州港区停留,于当日傍晚,抵达朝阳,直接入住开发区大酒店。

3月16日,特区与德国正式签约,在开发区大酒店,双方签署了57项合作协议。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军事方面。

在这二十几天中,特区不光与德国达成了协议,还与北京朝廷、奥斯曼帝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先后达成了协议,或是单纯的卖武器技术,或是技术交换,不能说双方都满意,但禁卫军一方肯定是满意的,这一点戈辉和宁远深有感触。

3月17日,在开发区大酒店9楼大会议室,戈辉、宁远等特区高官十一人,与意大利代表举行会谈。除了要试用禁卫军的现役武器之外,意方没有其它的考察计划,他们相信德国人的眼睛,所以直接谈自己的目的。戈辉也代表特区谈了自己的条件,总之,双方充分的交换了意见,而且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双方约定一周后再谈,意方代表和国内沟通需要时间。

3月20日,特区与奥匈帝国谈判代表,在朝阳荣耀大酒店5楼大会议室,举行了第二轮正式会谈。双方阐述了各自的诉求,斐迪南大公特别提到了国内的问题国外解决的方案,奥匈帝国愿意向特区输出“特别人员(有叛乱动机的人员)”。戈辉也表示愿意帮助奥匈帝国接收“特别人员”,愿意为奥匈帝国提供更多的帮助,包括且不限于让“特别人员”慢慢消失在人世间。会议进行了一整天,晚上在朝阳荣耀大酒店举行特别宴会。

3月21日,特区与奥匈帝国谈判代表继续会谈,并很快达成协议。

3月22日,特区与奥匈帝国正式签约,双方签署了46项合作协议。

3月25日,特区与意大利代表在开发区大酒店举行第二次会谈,对合作项目进行了确认,禁卫军没能拿到了意大利的港口运营权,戈辉确实有点想多了,但是意方同意禁卫军的舰船,提前申请并得到同意后,可以短暂停靠意大利港口不超过十天。当日下午,正式签约,双方签署了17项合作协议。

至此,历时一个多月的密集交外谈判结束了。回头再看这些达成的合作协议,基本上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原则,至少特区一方是不吃亏的。这在以前的大清国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被认为平等的“尼不楚条约”,也是因为清国放弃了足够多的土地之后才达成的。从这一点看,只有基本对等的军事实力,才会有基本对等的协议。

对北方经济特区来说,对禁卫军来说,这是全新的开始,当这些合作项目全部落实的时候,不敢想象,或者说要大胆想象 ,十几二十年后,北方经济特区会是什么样子,禁卫军会是什么样子。

(写到这里,我很想说“全书完”,但是,突然脑子里一直有很多其它的想法,真是很纠结的事情,我该怎么办?)

———————————————还是继续写吧——————————————————

当特区与意方完成全部签约,双方站在一起合影留念的时候,回到北京的徐世昌,也刚刚向光绪皇帝汇报完一个来月的朝阳之行。

“……以上,就是臣在朝阳这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所感。”徐世昌结束了汇报。

听完汇报的光绪,脸上古井不波,十几秒后才干巴巴地吐出四个字:“徐卿辛苦!”

袁世凯和新晋的协理大臣那桐对视了一眼——皇帝不喜。在场的其他大臣同样心明眼亮,都在小心的揣摩圣意。

光绪不喜,是因为徐世昌汇报的和粘杆处收集到的基本一样,是徐世昌“看”的太少,还是粘杆处不作为,或者说粘杆处派到朝阳的人能力不行?再或者是阿林山能力不行?

“徐世昌,说说戈辉与列强的合作协议,你的看法。”沉默了良久之后,光绪突然问道。

“臣说说军事协议”徐世昌迅速整理思路,然后说道:“臣觉得,戈辉把武器技术卖给列强,特别是卖给交战敌对的英法日俄四国,自毁长城,大错特错。”说到这里,徐世昌一脸痛惜的表情:“臣,亲自测试过禁卫军的FA-1903半自动步枪和FA-26-J班用轻机枪,精准,好用,威力大,FA-1903是臣见过的最好的步枪,FA-26-J是臣见过的最好的机枪,两款枪,口径相同,子弹通用,这在战场上,绝对是1+1大于2,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后勤的负担。他们能在奉天战场打败日军,这些先进的枪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先进的枪械,面对几倍数量的日军,面对从日俄战场上杀出来的日军,戈辉的禁卫军没有胜算。”徐世昌说的十分肯定。“那么,戈辉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光绪淡淡地问道。

“臣,提醒过戈辉,明言了这样做的危害。”徐世昌轻轻摇头道:“但他说,北方禁卫军如果只能和使用栓动步枪的敌人作战,必须在武器性能上形成优势才能作战,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军队建设就是空谈,保卫特区保卫人民就是笑谈,还不如在洋大人面前双膝跪下,用金钱买和平。”

“他是不是自信过头了?”协理大臣那桐禁不住插口道:“打了几场胜仗,就飘飘然了,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他还说……”徐世昌无奈轻笑,继续道:“即使他不卖,列强自己也能很快研发出来,列强非常重视技术开发,有很多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们终能走出栓动步枪的桎梏,所以……”徐世昌看了一眼那桐,继续说道:“他只是在这些武器最值钱的时候,卖个好价钱罢了,他不想烂在手里。”

“他只为了卖个好价钱?”那桐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这个账,是这样算的吗?他不知道时间优势吗?”

“戈辉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徐世昌接着说道:“他说,他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未来世界的走向会更加的不确定。”

光绪、袁世凯、那桐、铁良、载洵、载涛、均露出不解的表情,年龄最小的载涛直接替大家问出了心中所想:“潘多拉魔盒?这是什么鬼东西?”

徐世昌解释道:“这是西方的神话传说,盒子里放着一切好的,最好的,坏的,最坏的,各种可能。戈辉还补充了一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无限多的还在后面。”

“无限多的还在后面?”铁良皱着眉头重复道:“戈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想说什么?”

“说说我们”光绪打断他们的讨论:“朝廷的机会在哪里?”

“除了中大口径榴弹炮以外,我们几乎拿到了禁卫军的所有现役武器装备。FA-112轻型榴弹炮,我们下订单,他们为我们生产,数量不限。如果我们需要,他们现在装备的FA-112,随时可以卖给我们。”徐世昌肯定地说道:“而我们,只付出了广东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北京正东20公里外的25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遵义府到茅台镇,再到泸州的窄轨铁路的筑路权,奉天到北京的东北标轨铁路的筑路权。”

“这些土地不值钱吗?筑路权不值钱吗?”光绪的声音不大,却力量十足。

额……徐世昌犹豫了,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也很不好回答。既要立足大清当下的国情,又要目光长远,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光绪陛下的心情,所以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斟酌再三,小心地说道:“长远来看,这些土地和筑路权肯定是值钱的,值很多钱,只是目前价值不显。”略作停顿,然后继续说道:“我们毕竟活在当下,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把当下做好,这样才能长远,才能未来可期。再说……”徐世昌想了一下,又道:“这些土地又跑不了,还在我大清的土地上,只不过完全放手,交给特区管理罢了。原则上,特区还属于大清,戈辉依然是陛下的臣子。”

光绪重复了一句“把当下做好”,重重地点头,然后肯定了徐世昌:“徐卿说的很好。”接着又道:“那么,戈辉为什么非要在几千里之外的茅台镇建酒厂?而且规模很大,真正的大手笔。”光绪喃喃道:“那儿的酒,朕也喝了,味道一般,很一般,甚至可以说很难喝。”光绪看向袁世凯:“袁卿,你也喝了,你也说很难喝。”自从知道戈辉正在茅台镇建酒厂,光绪就让云贵总督李经羲把茅台镇的酒送到北京,他要尝尝味道,结果,味道很一般,他不习惯这个味道。

“味道确实不堪恭维。”被点到名字,袁世凯立即重重点头,很感慨地说道:“臣也不理解,戈辉图什么?那可是几千里外啊,又是工厂,又是铁路,估计他这辈子都回不了本钱。”

“等他的酒厂建好了,到时候再尝尝,味道或许会不一样。”载涛插话道:“朝阳的高粱烧、朝阳纯,你们都喝过吧,味道不错。”他今天是第一次被叫到乾清宫,参加这样的讨论,虽然年龄最小,才19岁,但他并不紧张。

“说说我们的建军计划”光绪不想再继续关于酒的讨论:“皇家近卫军,还有16个师的新编陆军。”光绪的目光已经定格在铁良身上。

铁良自从上次被光绪警告之后,立即住进了军营,所以他对皇家近卫军的情况非常了解,马上回答:“20个旅,10万人的皇家近卫军已经整编完成,旅长全是朝阳陆军讲武堂的优秀学员,营连级指挥官也是讲武堂的毕业学员。关于枪械,普通步兵,装备了清一色的毛瑟G03栓动步枪,重火力有FA-64迫击炮,FA-80步兵炮,以及0.3寸口径(使用0.3寸×2.2寸重机枪弹)的马克泌重机枪。额……”想了一下,又补充道:“正月初八(2月1日)就开始正常训练了。”“正月初十,王士珍、段祺瑞、冯国障,同时离京。王士珍负责两江山东河南、段祺瑞负责两广云贵,冯国璋负责两湖川陕,徐世昌负责山西和直隶,整编全大清的现有军事力量,去老迈,留青壮。”袁世凯接着说道:“还有,重整‘北洋速成武备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培养我们自己的军事人才。教官,就由今年四月份,毕业回来的代培学员(朝阳陆军讲武堂毕业),择其优秀者担任。”

“可以”光绪只吐出两个字,算是回应。

“庚子年毁于战争的天津机器局,现在已经重建完成,年前又从朝阳机床厂购入了大量的机床设备,我们随时可以生产这些最先进的枪械了。”徐世昌插话道:“当朝廷的陆军装备了这些最先进的武器,列强,还是列强吗?所以……”徐世昌顿了顿,继续道:“我们要尽快开始生产这些枪械,尽快换装,我们要做亚细亚大陆的列强。”

“所以,朝廷的机会要从强军开始,军力强大了,机会才是机会,否则,就是别人的机会,我们的毒药。”袁世凯坚定地说道:“我们想要的很多,但我们只有两只手,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顺序,一个一个的拿,先从军事抓起。”

“很好,看到诸位臣工都有清醒的认识,朕心甚慰。”光绪认真地说道:“但是光有清醒的认识还不够,因为我朝不缺头脑清醒的人,缺少的是能够正确实施,坚持不懈,并达到目标的人。”

袁世凯、徐世昌、那桐、铁良、载洵、载涛同时表决心:“臣等决不让陛下失望,全心全意为陛下办事。”

“决心,朕听的太多了,朕,看行动,看过程,看结果。”光绪平静地说道:“这对朝廷来说,是全新的开始,我大清气运从此刻开始扭转。”光绪的话,掷地有声。

袁世凯、徐世昌、那桐、铁良、载洵、载涛,再次异口同声:“臣等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们退下吧!”光绪结束了今天的御书房小会,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叫阿林山过来见朕。”

很快,阿林山小跑来到御书房,甩袖磕头一气呵成:“奴才,阿林山叩见陛下。”

“伊勒达穆(粘杆处朝阳情报小队的队长)是你举荐的,他从朝阳送回来的(情报),和徐世昌说的,没什么两样。”光绪淡淡地说道:“这不是朕想要的粘杆处。”

依然跪伏在地上的阿林山,立即请罪:“奴才知罪,立即加派人手,加大收集力度。”

“是你派的人不行?还是你不行?”光绪淡淡地问道。

“奴才让陛下失望了,奴才有罪,甘愿受陛下责罚。”阿林山立即认罪,深知此时不是解释的时候。

“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朕要知道朝阳和锦州港区,还有奉天的一切,越详细越好。”光绪淡淡地说着:“朕的耐心是有限的,不要再让朕失望。”最后用“跪安吧!”结束了谈话,不再看阿林山一眼。

“谢主隆恩,奴才告退。”阿林山磕头之后,小心的退出御书房,后背上冷汗涔涔。

回到粘杆处立即叫来阿尔萨兰、阿尔图、乌精阿:“刚才陛下召见,对我们的工作十分不满,我们必须加强对北方特区的情报收集,阿尔萨兰小队去奉天,阿尔图小队去锦州港区、乌精阿小队去朝阳,给你们三天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情,三天后立即出发。”

“大人……”乌精阿刚要开口,就被阿林山抬手打住,阿林山严肃道:“这都是陛下的要求,所以不要提条件,自己想办法,我只看成绩,只保证你们不缺钱花。”

“是,大人。”阿尔萨兰、阿尔图、乌精阿,无奈地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