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13章 曲线救国朱木匠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13章 曲线救国朱木匠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走出酒楼后,江宁和虎大威骑着马,不紧不慢地在街道上晃悠着。

在返回锦衣卫镇抚司衙门的路上,刚转过弯,就远远瞧见一大群东厂番子押着一个人浩浩荡荡地走来。

江宁见此情景,眉头紧皱,心中暗自嘀咕:这是唱的哪一出?

老魏今天是咋回事?

没过多久,一位身着飞鱼服、年约四十岁的男子来到江宁身旁,恭敬行礼,说道:“卑职乃东厂掌刑千户孙云鹤,奉义父之命,前来给江大人送人。”

江宁满脸疑惑,开口问道:“送人?魏公公让你送什么人给我?”

孙云鹤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解释道:“此人名叫李若琏,义父说这是江大人点名要的人,所以下官就把他抓了过来给您送来。

不过这小子武艺高强,抓捕时着实费了一番周折。”

听到这儿,江宁猛地一拍脑袋,这才想起前段时间曾让魏公公帮忙找一个叫李若琏的武举人。

看着眼前这场景,江宁只觉得一阵头疼。

他无奈地笑了笑,说道:“行了,既然人已经送到了,那就有劳孙千户回去替本官向魏公公道声谢。”

孙云鹤把犯人交给锦衣卫后,便告辞离开了。

江宁立刻吩咐手下,将李若琏的手铐、脚镣全部取下。

只见一位二十多岁的精壮男子,长着一张坚毅的国字脸,虽然此刻模样有些狼狈,但眼神中毫无畏惧之色。

江宁笑着问道:“你可是叫李若琏 ?”

那男子点头,声音不卑不亢:“不错,学生正是李若琏,不知大人为何要抓我?”

江宁拿起一旁的资料看了看,确定眼前之人正是自己要找的。

便赶忙笑着解释:“前些日子,本官本想请你,却一时不知去哪儿找你,便让东厂魏公公帮忙寻找,没想到魏公公会错了意。

让你受苦了。”

说完,江宁恭敬地施了一礼。

这可把李若琏吓了一跳,他连忙闪到一旁,说道:“大人乃朝廷官员,在下不过是一介武举人,怎能受大人如此大礼?”

江宁笑了笑,把李若琏请进镇抚司衙门,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本官找你只为一件事,想请你加入锦衣卫。”

李若琏闻言,顿时微微一怔,心想:自己不过是个武举人,何德何能让锦衣卫指挥同知大人亲自点名邀请自己加入锦衣卫?

最后,江宁目光诚挚,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本官可是诚心诚意邀请你,不知你愿不愿意?

倘若你实在不愿意,本官也绝对不会为难你。”

说完,他满眼期待地紧盯着李若琏。

李若琏沉思了一会儿,心下有了决断,上前一步,赶忙行礼,恭敬说道:“卑职拜见大人!”

江宁见此,笑着伸出手,将他搀扶起来,而后转头对身旁的田尔耕吩咐道:“老田,从今天起,李若琏就是咱们锦衣卫的千户了。

你先带他下去,好好安顿一番,把腰牌、勘合这些东西一并给他办好。”

田尔耕领命,应了两声,便带着李若琏往后堂走去。

没过多久,就见李若琏身着崭新的飞鱼服,腰间佩着绣春刀,整个人愈发显得英姿飒爽、英武不凡。

江宁上下打量一番,满意地拍了拍手,赞道:“瞧瞧这虎背蜂腰螳螂腿,天生就是块当锦衣卫的好料子!”

李若琏听了,不禁有些害羞,急忙再次跪地,说道:“卑职多谢大人提拔之恩,往后定当唯大人马首是瞻,任凭大人差遣!”

江宁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满意地点了点头 。

之后,江宁吩咐田尔耕,让他带着李若琏去熟悉锦衣卫的各项工作。

待他们离开后,江宁独自待在办公房里,拿起毛笔,在纸上将朝廷官员的名字逐个列举出来。

刚写下没几个字,看着自己那歪歪扭扭、像狗爬一般的字迹,江宁脸上不禁泛起一丝尴尬。

虽说来到大明已有三年,这期间他也在练字上花了不少功夫,可写出来的字,还是难以让人恭维,实在是一言难尽。

所幸江宁自己能认得这些字,至于旁人能不能看懂,他也顾不上了。

紧接着,江宁刚端起桌上那杯茶水,正准备喝一口润润嗓子,只听“啪”的一声巨响,办公房的门竟被人一脚踹开。

这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江宁手猛地一抖,那杯滚烫的茶水瞬间掉落在两腿之间。

江宁“蹭”地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忙不迭地对着自己的“兄弟”吹着凉气。

待看清来人竟是魏忠贤,江宁还没来得及发火,就被魏忠贤一把拽住胳膊,像发了疯似的朝外跑。

片刻之后,又是熟悉的情形,江宁直接被扶上了马车。

车夫挥动马鞭,马车一路狂奔。此时,江宁脸色涨得通红,难看地盯着魏忠贤,没好气地埋怨道:“魏公公,你怎么每次找我都这么火急火燎的?

有什么事就不能慢慢说吗?

你好歹也注意一下文明礼貌呀!”魏忠贤听了,尴尬地笑了笑,赶忙赔礼:“江大人,您多担待。实在是事情紧急,皇上有请。

咱家就怕路上耽搁了时间。”

说完,他才注意到江宁身上的官袍湿漉漉的,不禁疑惑地看了看。

江宁有些尴尬地说道:“魏公公,能不能帮我找条裤子先换上,身上这条湿了。”

魏忠贤瞬间露出一副秒懂的表情,赶忙从一旁拿出一条崭新的裤子递过去。

江宁随即换了起来。

没过一会儿,两人来到皇宫门口。

守门的侍卫查验了魏忠贤和江宁的腰牌后,便放他们进去了。

紧接着,魏忠贤脚步匆匆,领着江宁来到东暖阁。

刚到阁外,就听到里面传来“砰砰砰砰”的声响,江宁一脸疑惑地看向魏忠贤。

魏忠贤笑了笑,解释道:“皇上这会儿在做木工呢,江大人以后习惯就好。”

这时,守在门口的方正化瞧见二人,赶忙转身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方正化便将魏忠贤和江宁领进大殿。

只见朱由校挽着袖子,正拿着斧头劈砍木材。

江宁见状,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心里想着:自己这位朱兄还真是名副其实,“朱木匠”这名号可不是白叫的,确实是痴迷木工活儿。

可要是任由他这么沉迷下去,恐怕“木匠天子”的名声就要传遍天下了。

这时,朱由校瞧见江宁来了,笑着说道:“江兄,你先坐会儿,稍等朕一下,这边马上就完工了。”

江宁笑着打趣道:“陛下,这是在做什么呀?”

朱由校擦了擦头上的汗,笑着回答:“这是朕新做的柜子。”

接着便兴致勃勃地向江宁解释起来,说得头头是道。

江宁对木材并不了解,经魏忠贤小声提醒,才知道这些用的可都是上好的紫檀木。

见状,江宁笑着打趣道:“陛下,莫不是国库缺银子,打算做些家具拿去卖,好充实充实国库?”

朱由校听闻此言,顿时放下手中工具,一脸震惊地盯着江宁,开口问道:“江兄,你如何知晓朕正缺银子?”

江宁眼珠子一转,一脸认真地说道:“在臣心中,陛下乃古往今来最英明的天子。

如今竟亲自做起家具,陛下莫不是打算另辟蹊径,曲线救国?”

说着,他手指了指后边还未成型的家具,紧接着又补了一刀:“自古以来,唯有无道昏君才会玩物丧志,陛下该不会也如此吧?”

说罢,他对着天启皇帝微微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随后,朱由校一听这话,“唰”的一下就把工具踢到一旁,说道:“还是江兄懂朕啊!”

这一举动,把一旁的魏忠贤看傻眼了。

平日里皇上不就喜欢没事做做木工,敲敲打打嘛,今儿怎么把自己最心爱的工具都一脚踢开了呢?

最后,朱由校一脸认真地说道:“还是江兄懂朕啊!

朕做这些家具,就是打算拿出宫外卖掉,补贴国库。”

说得那叫一个慷慨激昂。看着朱由校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江宁笑了笑,随后开口问道:“陛下,究竟是宫里的银子不够花了,还是国库的银子不够花了?”

随后,朱由校示意江宁坐下。江宁尴尬地看了看四周一堆木材,索性一屁股直接坐在了地上。

这时,朱由校从一旁的木材堆里拿出一把木马,递向江宁:“江爱卿,你坐这个吧。”

江宁直接傻眼了,赶忙笑着说道:“我坐地上挺好的,陛下您坐吧。”

朱由校也不跟他客气,直接坐在木马上摇晃起来,边摇边感慨道:“万历三大征之后,国库就严重亏虚。

后来神宗皇帝几十年不上朝,国库更是入不敷出。

父皇在位仅仅一个月就驾崩了,到朕手里,如今内库也只有几百万两存银,至于户部,如今更是只有两百万两。

朕刚登基,按例要赏赐王公大臣,可如今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

再过不久,朕就要大婚了,这又得花一大笔银子,朕实在是太难了!”

说着,眼眶竟都红了。

一旁的魏忠贤看得一阵心疼,连忙跪下说道:“皇上,老奴还有些银子,愿意全部捐献出来,报答皇上的天恩。”

朱由校转头问道:“魏伴伴,你能拿出多少银子来啊?”

魏忠贤一咬牙:“老奴能为皇上捐出一百万两银子,这可是老奴全部的家当了。”

听到这话,一旁的江宁都大吃一惊,心想这魏公公捞银子还真是厉害,才担任东厂提督没多久,就捞了一百万两银子。

紧接着,一旁的方正化也赶忙跪下,说道:“老奴承蒙陛下恩典,也愿拿出全部家当报答陛下。

只是老奴只有三万两,比不得魏公公,还请陛下降罪。”

眼见手下人一个接一个表态,朱由校感动得连连说道:“你们真是朕的忠臣啊!”

这时,一旁的江宁咬了咬牙,说道:“陛下,如今锦衣卫账面上还有五十万两白银可以调用,臣愿全部拿出来,助陛下渡过难关。”

朱由校听闻,惊讶得直接站起身,脱口问道:“江爱卿,你这才上任几天呀?之前锦衣卫穷得连俸禄都发不出,这账面上一下子多出五十万两银子,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江宁随即便简单讲述了整顿京师风貌以及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的情况,并一脸严肃地表明,这些银子都是罚款所得,绝不是自己贪污受贿而来。

听完江宁的讲述,一旁的魏忠贤看向江宁的眼神都变了,从最初的不敢置信,到最后竟满是崇拜之情。

要知道,他老魏担任东厂提督都快半年了,这一百万两银子,是他自己积攒的家底、皇帝的赏赐,再加上手下人孝敬的,才好不容易凑齐。

可江宁这才上任没几天,居然就远超他的“业绩”。

想到这儿,魏忠贤不禁觉得自己这半年仿佛都白活了,暗下决心,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向江宁讨教讨教。

随后,朱由校欣然收下几人的慷慨解囊,接着盘算了一番所需银子,发现还差100万两,便决定动用自己内库的银子来补齐这缺口。

这时,江宁思索片刻后,开口说道:“陛下,臣认为户部尚书李三才尸位素餐。

他担任户部尚书以来,毫无建树,国库未见多一分银子,实在是个酒囊饭袋,臣恳请陛下将其革职查办。”

江宁这突如其来的提议,让其他人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随后,朱由校问道:“江爱卿,那你觉得何人可以接任户部尚书一职?”

江宁赶忙将脑海中的思绪梳理了一下,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臣觉得郭允厚郭老大人可堪此任。

郭大人如今赋闲在家,陛下可下旨召他入京,担任户部尚书。

郭大人善于理财,又有在地方任职的经历,对民生了解更为透彻,相信在他的治理下,大明的财政状况定会有所好转。”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朕先记下了。”

接着,他饶有兴致地开口道:“江爱卿,前两天内阁还缺一人,你还没给朕举荐呢,今日一并说了吧。”

江宁认真地点点头,说道:“臣举荐太常少卿薛国观薛大人。

薛大人为官多年,成熟稳重,可入内阁任职。”

朱由校又微笑着将名字记了下来。

随后,朱由校又笑着问道:“吏部尚书**星是东林党人,朕打算把他换掉,不知江爱卿觉得谁适合担任吏部尚书呢?”

江宁正陷入思考,这时,一旁的魏忠贤赶忙抢先开口道:“回皇上,老奴觉得周应秋此人可担任吏部尚书。”

顿时,江宁扭头看向魏忠贤,眉头紧紧皱起。

他记得清清楚楚,这个周应秋可是个彻头彻尾的贪官,卖官鬻爵的行径简直明目张胆。

据历史记载,此人号称“周日万”,意思是每天的非法收入都能超过白银万两。

江宁心里明白,绝对不能让这种人出任吏部尚书,否则一定会引发大乱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