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169章 给点颜色瞧瞧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169章 给点颜色瞧瞧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对于杨涟和左光斗二人的质问与辱骂,张文和仿若未闻,依旧笔下不停,熟练地运用春秋笔法进行记录。

就在这时,身着盔甲的卢象升、孙传庭等一众将领气势汹汹地来到午门之外,与一众倒地不起却仍不罢休的东林党文官形成对峙之势。

只见之前叫嚷着要用鲜血在午门之外写个“冤”字的那名官员,此刻手指着卢象升、孙传庭,声色俱厉地骂道:“尔等武将勾结江宁,心怀不轨,蒙蔽圣上,妄图祸乱朝纲。

本官绝不会坐视不管,哪怕今日血溅午门,也绝不容许你们这群不受节制的武夫胡作非为!”

听到这名官员的辱骂,孙传庭脸色瞬间一沉,怒声回骂道:“哼,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如今辽东战事胶着,局势紧张;西南乱象丛生,大战在即;沿海倭寇更是屡屡侵扰,百姓苦不堪言。

可你等文官又做了什么?

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我等武将一心忠于大明,忠于皇上,哪怕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毫无怨言。

你们却肆意污蔑我等,你们才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听着孙传庭这番义正言辞的话,不少东林党文官顿时恼羞成怒,纷纷七嘴八舌地回怼起来。

孙传庭气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

这时,一旁的卢象升却神色平静,微微一笑,说道:“这位大人,您说这话可就毫无道理了。

无论文官还是武将,吃的皆是大明的俸禄,效命的都是当今天子。

圣上有意改革五军都督府,意在重整大明军备,扫平内忧外患,实现大明中兴,可你们却百般阻拦,这究竟是何道理?

我等武将何曾纵兵掠夺?

又何曾欺压百姓?

更何曾图谋不轨?”

听着卢象升的三连问,这名东林党官员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伸出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卢象升说道:“你……你……你……”

卢象升脸色一凛,顿时捏紧双拳,只听关节“咔咔”作响,他冷声说道:“这位大人若是听不懂道理,本将倒是略通些拳脚功夫,可以好好给您‘讲解讲解’!”

只见这名官员顿时气得暴跳如雷,扯着嗓子骂道:“尔等卑贱武夫,实在欺人太甚!简直粗鲁不堪至极!”

卢象升听闻,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冷冷说道:“这位大人,请你说话放尊重点!

本将以及本将身后的一众将领,可都是有功名在身的。

我等原本皆是文人举子,后来弃笔从戎。

若论起四书五经,恐怕读得并不比诸位大人少。

若是诸位大人想文斗,那咱们不妨就此辩论一番;若是想武斗,那可就更好不过了。

自从进入京营之后,我等日夜苦练拳脚功夫,正愁没处施展呢!”

听到卢象升这番不卑不亢的话,一众东林党官员顿时怒目圆睁,纷纷恶语相向。

这时,一旁的孙传庭早就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开口说道:“卢兄,你跟他们废什么话,直接动手便是!”

卢象升却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孙兄,稍安勿躁。

咱们好歹都是读书人出身,做事还是要讲究个体面,不是吗?

先与诸位大人辩论一番,倘若他们依旧不知好歹,到时候咱们再用拳脚功夫跟他们‘切磋切磋’也不迟。”

午门之外愈发热闹起来,这动静顿时吸引了不少百姓,他们纷纷围聚在不远处观望。

只见张文和与李若琏带着锦衣卫,时不时走到几名东林党官员面前,询问几句后便不再理会。

张文和则奋笔疾书,不停地记录着什么。

杨涟和左光斗二人气得在后面紧紧追赶,却被几名锦衣卫拦住。

李若琏心里乐开了花,暗自想着:“大人这招实在是高啊!

文和这春秋笔法,黑的能写成白的,白的也能写成黑的。

只怕过不了几日,《天启时报》传遍京师内外,杨涟和左光斗二人的名声可就彻底臭大街了。”

就在这时,一名东林党官员突然发了疯似的朝着张文和猛扑过去。

李若琏眼疾手快,赶忙上前,一脚将其踹飞,挡在了张文和身前。

众人这才看清,这名官员手中正拿着半截砖头,显然是想一砖头拍死张文和。

李若琏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喝道:“在这午门之外,竟敢谋杀朝廷命官!

兄弟们,把他拉下去,好好‘招呼’一顿!”

顿时,两名锦衣卫上前,架起这名官员就拖走了。

只见张文和脸色有些难看,阴沉着脸问道:“李大人,刚才那名官员叫什么名字?”

李若琏赶忙回道:“督察御史刘明杰。”

张文和闻言,点了点头,嘴里开始念叨起来:“督察御史刘明杰于午门之外,携带凶器,意图进宫行刺皇上。

碰巧被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及时发现,眼见谋逆之心被当场揭穿。

刘明杰更是妄图手持凶器袭击锦衣卫,进而闯入皇宫行刺皇上,却不曾想被锦衣卫当场缉拿。”听到张文和的话,李若琏当场就愣住了,随即转头问道:“文和,这是不是有点太狠了?”

只见张文和阴森一笑,说道:“李大人,刚才要不是您及时出手,下官这脑袋,可就要被这位刘大人一板砖开瓢了。

下官做人做事,向来奉行两个原则,伤天和、伤人和,但绝不可伤文和。

若是有人想伤文和,那就别怪我让他身败名裂!”

听着张文和的话,李若琏艰难地开口说道:“文和啊,可这谋逆刺杀皇上的罪名扣下去,这位刘大人只怕一家老小都得去见阎王了,是不是有点太缺德了?”

谁知张文和却笑着说道:“李大人呐,损阴德就当积德。”

听着张文和这理直气壮的话,李若琏彻底无语了,突然觉得自己在张文和面前,就像个新兵蛋子。

另一边,卢象升和孙传庭率领一众京营将领,与东林党文官展开了激烈的辩驳。

这些京营将领个个不凡,毕竟都是有科举功名在身的。

此刻他们火力全开,把东林党文官辩驳得节节败退,渐渐落入下风。

京营将领们心里也满是苦楚,他们本是有功名的文人举子,却阴差阳错被调入京营,踏上了武将之路。

原以为就此仕途黯淡无光,没想到江宁为他们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恰似在无尽黑夜中为他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可如今,这盏灯才刚亮起,这群文官却妄图将其掐灭,这简直如同要了他们的命,他们又怎能忍?

于是,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拼了命地与一众东林党文官据理力争。

就在将东林党文官辩驳得哑口无言之时,变故陡生。

一名东林党文官突然朝着一名将领猛扑过去。

卢象升和孙传庭急忙望去,发现那名被攻击的将领竟是一心想要拜江宁为义父的侯方域。

只见侯方域猝不及防,当场被扑倒在地,结结实实地挨了两拳。

紧接着,侯方域扯着嗓子大声呼喊:“不好了,有人造反啦!

袭击朝廷命官啊!”

随着侯方域的喊声落下,京营将领们顿时被彻底激怒。

他们怒吼着,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入人群,与一众东林党文官拳脚相向。

刹那间,现场一片混乱,叫骂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午门之外变得愈发热闹非凡。

京营将领与东林党文官已然扭打在一起,场面混乱不堪。

李若琏和张文和在前边一路小跑,手中的笔一刻不停,连问都懒得问了,只顾着记录。

杨涟和左光斗二人在后面拼了命地追,心急如焚。他们心里清楚,要是任由张文和用春秋笔法胡乱写下去,即便皇上不追究他们的责任,他们这些东林党文官的名声也必定会彻底臭大街。

此时,站在一旁的英国公张维贤、定远侯邓文明等一众勋贵,以及内阁的孙承宗、袁可立、薛国观,还有六部尚书如徐光启、郭允厚等人,瞧着眼前这混乱不堪的一幕,纷纷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料到事情竟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众人随即有些尴尬地转头看向张维贤和孙承宗,却见孙承宗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场景,并未作声。

而英国公张维贤更是在一旁拍手叫好,完全没有要下场帮忙平息混乱的打算。

此时,朱由校身披一袭黑色披风,在方正化的陪同下,登上了午门城楼。

他目光向下望去,只见午门之外一片混乱的景象。

方正化脸色略显难看,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需要老奴下去传旨,让他们停手吗?”

朱由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说道:“方大伴,这个时候你就别去凑这个热闹了。

你瞧瞧下边,多有意思,不知情的还以为今儿个过年呢。”

听闻朱由校这般言语,方正化神情顿时尴尬起来,想笑又不敢笑,只能硬生生憋住。

朱由校静静地凝视着午门之外的混乱场面,嘴角渐渐泛起一丝冷笑,缓缓说道:“这午门之外,可是好久都没有这般热闹了。

朕记得没错的话,上一次如此还是世宗皇帝‘大礼议’之时呢。

当年武宗皇帝因病驾崩,又无子嗣,朕的那位世宗先祖便以藩王身份入京继承大统。

可就因为‘大礼议’之争,与那帮文官闹得不可开交。

那时,世宗皇帝便是站在朕此刻所站之处,面对满朝文武,还有那内阁大学士与六部尚书,一人独对好几百人,硬是将他们都给杀了下去。

那场面,当真是意气风发啊!

然而,自从世宗皇帝龙御归天之后,时至今日,这些文官是愈发肆无忌惮了。

他们当真以为,天子就任由他们随意摆布不成?

今日若不好好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只怕日后他们的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