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186章 银行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186章 银行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江宁不再理会魏忠贤和郭允厚二人,径直来到朱由校身旁。

他抬眼向下望去,只见不少官员已然开始排队递交银票。

钱正秋也有条不紊地安排人手,当场签署附属股份文书,仔细确认无误后便进行交割。

不少官员领到股票文书时,神情格外激动,纷纷朝着朱由校所在的方向,恭恭敬敬地深深行了一礼。

这时,江宁面带笑容说道:“朱兄,恭喜呀!

今日之后,这些官员必定会对您死心塌地,忠心追随。”

朱由校听后,激动地点了点头,感慨道:“这可多亏了江兄你啊!

朕能给予这些官员的赏赐着实有限,除了晋升他们的官职,在钱财方面,国库一直吃紧,朕手头也并不宽裕。

如今有了这大明商会的股份,官员们便有了一份清白正当的收入,如此一来,他们做起事来肯定会更加尽心尽力了。”

排队购买股票的主要是位于一楼和二楼的一众官员。

至于三楼的一众大佬们,自然无需亲自下楼排队购买股份。

对此,江宁早有周全安排,没过多久,钱正秋便领着大明商会的账房先生们来到三楼。

他们毕恭毕敬地向诸位大佬奉上股份文书。

在场的大佬们个个情绪高涨,看到股份文书二话不说,当场就纷纷掏出银子认购。

不多时,满满当当一箱子的股票文书便被抢购一空,原本装股份文书的箱子里,此刻装满了白花花的银票,在烛光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

就连向来沉稳干练的孙承宗和袁可立,此刻也手持股份文书,兴致勃勃地相互交谈着。

这二人一向为官清正廉洁,从不涉足贪污受贿之事,可这也意味着他们的生活谈不上富足。

与其他家底殷实的大佬相比,他们的日子着实过得朴素许多。

而一旁的英国公张维贤、定远侯等一众勋贵大佬,同样手持股份文书,难掩激动之色。

就连一旁的老魏拿到股份文书后,也是兴奋得难以自持。

虽说老魏不认字,但他心里清楚,这可是个宝贝玩意儿。

从今往后,凭借大明商会每年的分红,自己的慈善事业就能更进一步了。

再看旁边的郭允厚,盯着手中的股份文书,神情格外复杂,既激动又心疼。

江宁瞧着郭老抠这副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随后伸出三根手指,对着郭老头晃了晃。

郭允厚见江宁伸出三根手指,脸色一沉,赶忙把头扭到一边,心中暗自骂道:“好你个江大人,也太黑心了!

我老郭跟你江大人那可是有着过命的交情,你居然收我三分息,那些放印子钱的都没你狠!”

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朱由校轻轻碰了碰江宁,开口问道:“江兄,你瞧楼下,怎么有些官员毫无动静?

其中还有不少京营的将领呢。”

江宁听闻,赶忙扭头望去,只见楼下好些官员神情略显尴尬,其中不乏一些京营的年轻将领。

江宁瞬间心领神会,微笑着解释道:“这些大人皆出身寒门,平日里清正廉洁,既不贪污,也不受贿。

一万两银子看似不算多,可对他们而言,不亚于天文数字。”

朱由校听后,陷入了沉思。

片刻过后,他侧身对方正化低声嘀咕了几句。

方正化领命,匆匆跑下楼,站上木台,笑着说道:“皇上有旨,诸位大人站着接旨便是。”

此时,不少官员一脸好奇地看向方正化。

方正化接着说道:“皇上深知不少大人平日家境清寒,为官清廉,从不贪赃枉法。

因此,购买股份所需的一万两银子,皇上先帮诸位大人垫付。

待来年分红之时,由商会从诸位大人的分红中扣除即可。

还请诸位大人上台领取股份文书。”

听闻方正化此言,那些原本因囊中羞涩而发愁的官员们,顿时激动万分。

他们本以为就此要错过这难得的机会,没想到皇上竟如此体谅他们的难处,愿意帮他们垫付银子。

虽说来年要从分红中扣除,但对他们来说,这几乎就跟白得的没什么区别。

不少官员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朝着朱由校所在的方向再次行礼,随后便有序地排队上台领取股份文书。

江宁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暗自称赞:不愧是当皇帝的人,在笼络人心方面,玩得明明白白。

他转头面向朱由校,笑着竖起大拇指,说道:“朱兄,这一招实在是高!

这些臣子们恐怕都恨不得把你当祖宗一样供起来了。

升官发财都有了,连本钱都给免了,这样的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

听了江宁的夸赞,朱由校一脸骄傲,嘴上却谦虚道:“江兄,你说笑了。

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随便夸两句就够啦,说多了朕可要骄傲咯。”

就在两人交谈之时,不远处的郭允厚一路小跑,来到江宁和朱由校身旁。

他赶忙躬身行礼,而后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陛下,老臣斗胆,想问一句,您帮诸位同僚垫付购买股份的一万两银子,收几分息?”听闻郭允厚此言,朱由校顿时愣在当场,一脸疑惑地说道:“朕不收利息呀!

来年分红的时候,扣除为诸位大臣垫付的一万两银子就行。”

听到朱由校的回答,郭允厚瞬间眼泪夺眶而出,满脸肉疼之色。他连忙转头看向江宁,说道:“江大人呐,您那一万两银子,老夫不借了成不?

老夫想让皇上帮忙垫付。”

江宁微微一笑,缓缓摇了摇头,说道:“郭老大人,咱们事先可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如今事到临头,您却想反悔,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郭允厚见江宁不同意,又可怜巴巴地转头望向朱由校,声音哽咽着说道:“陛下呀,老臣虽执掌户部,可平日里除了俸禄以及皇上您的赏赐,从未多拿过一文钱呀。

就连这购买股份的一万两银子,都是找江大人借的。

可江大人竟然要收老臣三分息,陛下,您可得为老臣评评这个理呀!”

听了郭允厚这番话,朱由校算是彻底弄明白了,敢情这郭老抠因没钱购买股份,找江宁帮忙垫付,江宁收了他三分息。

如今见自己帮其他臣子垫付银子却不收利息,这郭老抠便反悔了。

看着郭允厚那可怜兮兮的模样,朱由校无奈地笑了笑,转头对江宁说道:“江兄,看在朕的面子上,就把郭爱卿这三分利息免了吧?”

眼见朱由校都开口了,江宁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就成吧,郭老大人这三分利息便免了,只收本金。”

这时,郭允厚赶忙止住哭声,说道:“老夫就知道江大人义薄云天,肯定不会昧着良心收老夫三分利息的。”

看着郭允厚这副模样,江宁忍不住暗自摇了摇头,心中暗暗骂道:这老郭啥都好,就是太抠门,整个掉进钱眼里去了。

就在这时,朱由校忽然开口问道:“江兄,朕听闻京城之中有不少人放印子钱收利息,这买卖咱们能不能做?毕竟咱们现在手中不缺现银。”

听到朱由校的话,江宁微微一愣,然后转头说道:“陛下说的这事,臣也知晓不少。

其中不乏商人之间进行大额借贷,利润确实相当可观。

这生意咱们当然能做,不过前提是得有一家咱们自己的银行,这样才能便于统一管理。”

听到“银行”二字,朱由校顿时来了兴趣,问道:“江兄,你说的这个银行是个什么名堂?”

就连一旁的郭允厚也来了兴致,毕竟江宁但凡提及做生意,那必定是稳赚不赔的。

江宁沉思片刻之后,笑着解释道:“陛下,臣所说的银行,实际上跟钱庄有些相似。

不过有一点不同,若是咱们往钱庄存放银子,钱庄还得收钱;但若是别人将银子存放在银行,到时候咱们可以支付他们一些利息。”

听着江宁的话,郭允厚顿时急眼了,痛心疾首地说道:“江大人,您这可真是个馊主意呀!

往钱庄存银子,得给钱庄掏些费用,这事都多少年的规矩了,您怎么能让钱庄倒贴银子呢?

实在是败家啊!”

看着郭允厚这副模样,江宁耐心地解释道:“郭老大人呀,若是咱们现在要开一家银行,也就是类似钱庄。

第一步便是得有银子用于周转兑换。但是咱们总不能把自己手中的现银一股脑全部砸到银行里头吧?

所以便要吸纳储户,不管是民间百姓,还是官员、商贾,只要他们把手中多余的银子存入银行之中,咱们不就有本钱了吗?

到时候可以制定活期存银和定期存银两种方式。

活期存银可以随存随取,不过利息嘛,肯定要低不少;若是定期存银,利息就要高上许多。

到时,便可向有缺钱的百姓、商人以及官员进行放贷。

当然,利息方面,要根据市场行情来制定,可以稍微偏低一些。

对于前来借款之人的实际情况,也要进行核查,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咱们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借给他们多少银子,以及收取多少利息。

这账不管怎么算,咱们放贷所收取的利息肯定要比支付给储户的利息高上不少。

您自己算算,本钱不用咱们全掏,放出去的银子也不全是咱们的,到时候咱们光挣个差价就行。

大明人口上亿,商人更是数不胜数,这得是多大的利润呀?”

听着江宁的话,一旁的朱由校和郭允厚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仿佛江宁给他们拉回来了一座金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