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00章 我乃当朝一品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00章 我乃当朝一品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朱由检在王府门前遇刺一事,并未声张,知道此事的人都守口如瓶。

江宁根据高文彩提供的情报,安排李若琏带队,与东厂联合,选派一众高手奔赴江南,决心对“月影”杀手组织来一场彻彻底底的清剿。

与此同时,江宁下发了一道公文给许显纯,责令他全力配合此次行动。

毕竟许显纯已在南京待了大半年之久,有他出手相助,会更加稳妥保险。

与此同时,京城内部针对形迹可疑、身份来历不明之人,展开了全面且严格的审查工作。

好在百姓们对此并未感到惊慌失措,他们大多只当是锦衣卫与东厂又像往常一样,开展打击地痞流氓的行动。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朝廷上下各个衙门愈发忙碌起来,一片紧张而有序的繁忙景象。

唯独江宁格外清闲。

他在府中实在闲得无聊,由于李若琏和高文彩已率领锦衣卫与东厂的一众高手南下执行任务,

江宁便将田尔耕叫了出来,二人换上便服,在一群锦衣卫高手暗中保护下,又开始在京城四处闲逛。

只见街上熙熙攘攘,百姓们正忙着购置年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街头巷尾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整个京城处处洋溢着祥和安宁的氛围,隐隐间透着盛世的繁荣气象。

江宁目睹此景,心中颇感欣慰,不禁感慨道:“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

百姓们从年头忙到年尾,不辞辛劳地奔波劳碌,所求不过是挣那几两碎银,只为在年底能与家人团团圆圆,过个舒心的好年。”

跟在身旁的田尔耕赶忙附和道:“大人好文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话说得太有韵味了,简直道尽了百姓生活的真谛。”

对于田尔耕的恭维,江宁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他心里清楚,眼前这看似祥和的景象,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明末的小冰河时代堪称一场噩梦,天灾接连不断,致使百姓们辛苦耕耘却颗粒无收。

官绅勾结沆瀣一气,对百姓的压榨可谓是敲骨吸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百姓们为了生存,卖儿卖女的悲剧屡见不鲜,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人间惨象。

而朝堂之上,贪官污吏横行无忌,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最终无奈揭竿而起。

这一系列动荡,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几年,在内部民变与外部强敌的双重压力之下,庞大的大明朝终究轰然坍塌。

江宁深知,接下来要面临的考验才是最为严峻的。

为此他已经竭尽全力,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准备。

接下来就看能否人定胜天了。

……………

二人就这么一路逛着,不知不觉来到了都察院门口。

江宁抬眼望去,见都察院门口除了常见的差役,还站着两名身着蓝色官袍的官员。

不禁来了兴致,开口问身旁的田尔耕:“老田,都察院门口怎么除了差役,还有两名官员在这儿站岗呢?”

田尔耕同样面露好奇之色,说道:“大人,都察院如今由温大人掌管,要不咱们进去问问温大人?”

江宁点头表示赞同,反正自己正闲着没事,正好也去看望一下自家小老弟温体仁。

二人刚走到门口,便被几名差役伸手拦住。

这时,一名护卫赶忙上前,亮出锦衣卫百户的腰牌。

差役们见状,纷纷抱拳行礼,退到一旁。

江宁和田尔耕便大步向前,准备往里走。

就在此时,那两名身着蓝袍的官员突然上前,再次将他们拦住。

那名百户无奈,只得又把腰牌亮了出来。

哪知道这两名官员见状,竟是满脸不屑,冷哼一声道:“你们这些朝廷鹰犬来都察院做什么?

这儿可不是你们能随便来的地方,赶紧离开!”

看着这两人如此无礼的举动,那名百户当场就怒了。

江宁赶忙走上前,伸手拦住他,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说道:“二位大人,我等是来拜访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温大人,还请帮忙通禀一声。”

谁知这两名官员听完这话,更是鼻孔朝天,语气阴阳怪气地说道:“温大人日理万机,哪有时间见你们这些鹰犬?

要是想见温大人,等下衙之后去他府邸找吧!”

听着这两人的话,江宁也不禁有些恼火。

自己已经客客气气的了,可这两人丝毫不给面子。

他心中暗自骂道:这老温是怎么管教手下人的?

这两人如此嚣张,老温难道一点都不知情?

一气之下,江宁便准备强行闯进去。

就在这时,两名官员大喝一声,守在旁边的差役们顿时一拥而上,拦在众人身前。

只见其中一名差役抱拳行礼,神情颇为尴尬地说道:“诸位锦衣卫的大人,还请多多见谅,莫要为难我等啊。”

只见那两名官员,脸上满是得意与戏谑之色,嚣张说道:“哼,尔等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还妄图强闯都察院不成?李四,速将这几人拿下,送往应天府法办!”

被称作李四的差役,听闻此言,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心中暗自骂道:“你们两个蠢货,也不打听打听,锦衣卫在京城是什么存在,还敢说送往应天府,怕是活得不耐烦了!”

然而,李四却不敢有所动作。

见李四没有反应,这两名官员刚要开口。

就在这时,江宁赶忙伸手拦住了正要发火的田尔耕,神色冷峻地说道:“两位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竟妄图捉拿锦衣卫,还想送往应天府。

倘若让二位再为官几年,恐怕连皇上都不被你们放在眼里了吧?”

两名官员听了江宁这番话,其中一人顿时暴跳如雷,站出来满脸怒容地吼道:“你这等鹰犬,也配与我等谈忠君爱国?

你们这些锦衣卫平日里就知道栽赃忠良,陷害无辜,还有什么恶事干不出来?

今日别说捉拿,本官就算将你当场活活抽死在这都察院大门前,也占着个理字!”

听闻这名官员的言语,江宁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笑,语气中满是嘲讽:“有趣,真是有趣至极!

就凭你们俩,也配和老子谈忠君爱国?”

那两名官员见江宁如此张狂的态度,顿时怒目而视,瞪着江宁。

然而,江宁对此却全然不在意,只是淡淡一笑,神色倨傲:“我乃当朝一品,何人敢抽我?

又有何人能抽我?”

说完,江宁不再有所隐,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块腰牌,扔了过去。

两名官员下意识地接过腰牌,目光触及上面的官职,瞬间吓得呆若木鸡。

他们瞪大了双眼,越看越觉得胆寒,整个人止不住地浑身颤抖。

“京营总督、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太子少保、龙虎将军、光禄大夫、锦衣卫都指挥使……”

当两人缓缓抬起头,望向江宁那依旧面带笑意的脸庞,他们好像看到了自家太奶在黄泉路上向自己招手,恐惧瞬间将他们彻底笼罩。

两名官员吓得赶忙“扑通”一声昏倒在地,周围一众差役也紧跟着纷纷下跪。

江宁看都不看他们一眼,一把将腰牌抽回,揣进怀中,而后领着田尔耕径直向内走去。

二人来到都察院内,行至办公直房外,江宁瞧见温体仁正在里头给一众都察院御史训话。

江宁轻手轻脚地来到窗户口,透过窗户缝隙向内张望,发现屋里大多是东林党的官员,杨涟和左光斗二人也赫然在列。

只是这二人此刻拄着拐杖,面色极为难看。

只见温体仁与阮大铖坐在上座,温体仁一脸严肃,正说着什么。

江宁竖起耳朵仔细聆听,只听温体仁对着一众御史说道:“诸位,怠慢公事、尸位素餐,简直就是白吃朝廷俸禄。

说句不好听的,在座各位,在咱们都察院里,都是残次品。

让你们在朝为官,那简直是百姓的灾难。”

此话一出,不少官员纷纷羞愧地低下了头。

唯有杨涟和左光斗二人,梗着脖子,气得满脸通红。

紧接着,温体仁站起身来,痛心疾首地继续说道:“本官并非针对在座各位同僚,而是这现状实在令人痛心。

如今到了年底,都察院汇总情况,你们倒是弹劾了不少人,可大多都是捕风捉影,毫无根据。

咱们都察院肩负着纠察百官、监察朝政的重任,虽说可以风闻奏事,但绝不是让你们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随意弹劾他人。

就拿咱们杨涟杨大人和左光斗左大人来说吧,杨大人今年呈上的弹劾奏章高达851份,左大人的弹劾奏章也多达795份。

然而最后经过核实,杨大人仅有13份弹劾奏折查有实据,左大人稍微好一点,也不过只有18份弹劾奏章经查证确实有实证。”

“你们不妨扪心自问,对得起朝廷发给你们的俸禄?

要知道,我等朝廷官员的俸禄,皆来自百姓缴纳的赋税。

如今诸位在朝为官,不思辅佐天子、安抚黎民,却一味胡乱弹劾,实在是可恶至极!”

说完,温体仁来到杨涟、左光斗二人面前,脸上挂着似有若无的笑意,说道,“督察院最近新来了不少同僚,本官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下。”

他伸手指向身旁的杨涟与左光斗,继续道,“这位便是杨涟杨大人,还有左光斗左大人。

大家不妨仔细瞧瞧,这两位大人最擅长的,便是对那些子虚乌有、查无实证之事,也能闻风而动,大张旗鼓地弹劾。

就说今年吧,咱们的杨大人和左大人,弹劾锦衣卫江大人以及东厂魏公公的奏折,每人都将近700份。

本官倒是觉得,杨大人和左大人不妨去锦衣卫和东厂任职,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嘛。

毕竟,在督察院只是仅凭听闻就上奏弹劾,却查无实证,倒不如去锦衣卫和东厂,好好查证一番,确定有实证后再上奏折弹劾不迟。

不过,据本官所知,如今锦衣卫和东厂人员招收格外严格,对于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轻的永不录用,重的当场痛打一顿,再抓去诏狱。

咱们同僚一场,杨大人、左大人要是想去锦衣卫和东厂任职,本官倒是可以写封举荐信。

只不过如此一来,两位大人恐怕得辞去督察院的官职才行。”

江宁听到这儿,算是明白过来了,老温这显然是在故意敲打东林党。

也难怪杨涟和左光斗这两个本在家养伤的家伙,都被叫来此处。

此刻,杨涟气得浑身发颤,猛地一掌拍在桌案之上,“嚯”地站起身来,手指着温体仁,怒声质问道:“温大人,你倒是说说,你让我们如何作为?”

紧接着,杨涟怒目圆睁地冲着温体仁吼道:“温大人,你也甭在这儿假惺惺地劝我们辞官了。

本官就等着看你怎么上奏陛下,罢我们的官!”

说罢,他猛地一甩衣袖,怒气冲冲地转身,拄着拐杖,步伐踉跄却又带着几分决然地离去。

一旁的左光斗见状,也是面色铁青,咬了咬牙,狠狠瞪了温体仁一眼,而后一言不发地紧跟在杨涟身后离开了。

此时,温体仁却不紧不慢地拍起了手,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高声说道:“二位这般气魄,可却又舍不得辞去官职。

看来也并非如嘴上说的那样,一心忠君爱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