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1章 整顿商税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1章 整顿商税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和朱由校一番商量后,看看天色渐晚,江宁就起身告辞,同魏忠贤一起退出大殿。

两人不紧不慢地往宫外走去。

江宁为了确保事情万无一失,便对身旁的魏忠贤说:“魏公公,那客氏今天如此张狂。

虽说皇上已经答应把她送出宫,但咱们还是得小心着点。

皇上念旧,对身边伺候久的老人感情深厚。”

魏忠贤听了,点头应道:“江大人放心。

要是客氏出了宫,老老实实享受富贵,那便罢了。

要是她不识趣,不想安安分分过日子,咱家就帮她一把,让她‘体面’离开 。”

魏忠贤把“体面”两个字咬得极重,江宁一下就放了心。

心想着,魏公公虽说这段时间一门心思扑在慈善事业上,可骨子里那股狠劲儿,一点儿都没减少。

有老魏出马,相信客氏自会知道怎么抉择。

紧接着,魏忠贤又开口问道:“江大人,皇上今儿赏赐的那一大堆木材,咱家该咋处理啊?

就这么放着,也不是个事儿。”

江宁思索片刻,脸上浮现笑容说道:“魏公公,皇上对天下百姓那是关怀备至。

皇上把这堆木材赏赐给您,自然是希望您能将其用在百姓身上。

您不妨去京城外转转,瞧瞧哪些地方的桥梁需要修缮,哪家的房屋破旧不堪,正好把这堆木材都派上用场。

如此一来,也能让百姓感受到皇恩浩荡啊。”

魏忠贤听后,忙不迭点头,说道:“哎呀,江大人,您这主意出得太妙啦!

咱家明白了。”

眼见魏忠贤如此上道,江宁不由得微微一笑,心想着,看来魏公公在慈善事业这条路上,是越干越起劲儿、越来越上瘾了。

就在这时,魏忠贤像是突然灵机一动,脸上浮起一抹笑意,说道:“回头咱家找些木匠,再多做些刑具。

那些犯了事的官员,也该好好感受感受这皇恩浩荡。”

江宁一听这话,瞬间感觉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猛地咳嗽了几声。

他暗自腹诽,这老魏同志,还真是能举一反三啊!

一边忙着慈善,一边还惦记着整治那些贪官污吏呢 。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走到宫门外,正准备道别。

这时,一位身着大红官袍的老者匆匆走来。

江宁并不认识这位老者,所以没有过多留意。

可魏忠贤却立刻快步迎上前去,满脸堆笑,礼数周全地打起招呼:“郭尚书,这是要进宫面见皇上吧!

正好,咱家给您引荐一下,这位是锦衣卫指挥同知江宁江大人。”

紧接着,魏忠贤又赶忙转向江宁,热情洋溢地介绍道:“江大人,这位可是新任的户部尚书郭允厚郭老大人。”

这时,江宁上下打量起这位郭大人。

只见他一脸严肃,眉头紧蹙,面色颇为难看。

江宁见状,依旧笑着打了声招呼。郭允厚微微点头,算是回应。

一旁的魏忠贤见状,心里可不乐意了,说道:“嘿,你个老郭,咱家好心给你介绍人,你就摆这副脸色?

我老魏又没欠你什么。”

说罢,他立马板起脸,开口问道:“郭尚书,您这是遇上什么事儿了?”

郭允厚脸色难看,重重叹了口气,说道:“唉,这个家可真不好当啊!

不当家,就不知道柴米油盐有多贵。”

紧接着,便对着魏忠贤大倒苦水,“我一到户部,好家伙,穷得耗子都快拖家带口搬家了。

税赋根本收不上来。北方省份这几年天灾不断,根本收不上多少税。

南方虽说富得流油,可那些人却一直拖欠税赋。

底下的官员个个滑得像泥鳅,一问三不知,能推就推。

上任户部尚书李三才临走的时候,还卷走了几十万两银子,还把账目做得干干净净,一点把柄都不留。

我实在没辙了,这才打算进宫找皇上救救急。”

听到这儿,魏忠贤脸色一沉,语气凝重地说:“郭大人,您可别把希望全寄托在皇上身上了。

实不相瞒,如今皇上的内库也没多少银子了。

皇上马上要大婚,这银子跟流水似的花,根本不够用。

眼瞅着今年九边将士的军饷都还没凑齐呢 。”

郭允厚一听,顿时老泪纵横,带着哭腔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让本官如何是好呀!”

就在此时,魏忠贤立马热心地为郭允厚出谋划策起来:“南方那些拖欠税赋的省份,您即刻下发公文,责令他们限期向户部补缴拖欠的税款。

要是到期没有足额缴纳,就拿地方官员是问。

情节轻的,直接罢官;情节重的,关进大牢。

咱家还就不信,这样他们还敢不乖乖交钱。”

这时,郭允厚面露难色,无奈说道:“公文我早就发下去了,可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耗时太久。

而且催得太紧也不行,那些地方官定会把压力转嫁到百姓身上。

真要那样,百姓的日子可就更苦不堪言了。”江宁听到这儿,算是彻底明白了,闹了半天,这掌管天下财政的大明朝户部尚书。

竟被银子的事儿逼得焦头烂额,堂堂大明的“财神爷”,实则穷得叮当响 。

魏忠贤出身穷苦百姓,太清楚底下官员那一套盘剥手段了,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突然,他猛地想起身边站着足智多谋的江宁,这位可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啊!

赶忙说道:“江大人,您快帮忙给想想办法,不然到最后遭罪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这时,旁边的郭允厚也细细打量起眼前这位年轻的江大人。

虽说自己刚出任户部尚书一职,但江大人的大名,他可是早有耳闻。

先是大刀阔斧整顿京师风貌,扫黑除恶,罚了一众权贵的银子,还把京城的泼皮无赖收拾得服服帖帖,让整个京城面貌焕然一新。

再者,朝堂之上东林党能那么快被驱逐出去,想来这位江大人也没少出力。

这么一想,郭允厚也抱着一线希望开口道:“江大人,还恳请您帮本官出出主意,若能解此困境,本官必定感激不尽。”

江宁闻言,不禁皱起眉头。

大明朝的税赋,在历朝历代里算是比较低的。

可官绅阶层大肆兼并土地,还享有诸多特权,致使底层百姓的日子愈发艰难。

如今大明朝收税,几乎全压在普通百姓身上,那些皇室宗亲、达官显贵,竟一个子儿都不掏。

明朝虽有商税,可税率极低,三十税一,然而这些商人却几乎都在偷税漏税 。

皇室成员与勋贵,眼下自己着实得罪不起,当务之急,只能拿富商“开刀”。

可这些富商背后,站的全是世家大族,他们在朝堂之中的势力盘根错节、错综复杂 。

江宁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说道:“郭大人,本官给您出个主意,或许可以从商税方面入手。”

郭允厚听闻此言,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道:“江大人有所不知,大明朝的商税,实在收不上多少银子啊。

就拿南方一个省份来说,一年下来也就收个几千两。

那些商人想尽各种办法偷税漏税,背后又有官员庇护,实在是毫无办法啊。”

江宁嘿嘿一笑,说道:“郭大人,咱们不妨换个思路,从京师着手。

京师人口上百万,南来北往的商人络绎不绝。”

这时候,魏忠贤赶忙劝道:“江大人,此事得慎重啊!

京城权贵众多,要是直接动他们,恐怕会惹祸上身。”

郭允厚也面露担忧之色。

江宁笑着说道:“本官何时说要拿他们开刀了?

大明律法规定,商税三十税一,咱们就按这个比例收。

不过在此之前,得让所有在京商户都去办营业执照。”

听到“营业执照”这几个字,魏忠贤和郭允厚顿时愣住了。

江宁笑着解释道:“郭大人,咱们换个思路。

先从京城开始,对于那些每个月收入只有几十两银子的普通百姓和小商户,朝廷给予免税政策。

但只要收入达到一百两,就得按规定缴税,然后由户部出面给他们颁发营业执照,这样就算是合法经营。

要是没有营业执照,那就是非法经营,就得罚款。”

郭允厚还在思索江宁这个办法的可行性,而魏忠贤作为江宁的“得意门生”,显然已经领会了江宁的意图。

顿时笑着夸赞道:“江大人当真足智多谋,这个办法妙啊!”

这时,郭允厚面露担忧,说道:“三十税一,这税率确实不算高,可要是他们依旧不愿意交呢?”

江宁听闻,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气,冷冷说道:“三十税一,这是朝廷律法,若有人胆敢违抗不交,就按十倍处罚!”

听到“十倍处罚”,魏忠贤立马扳起手指头算了起来。

就在这时,郭允厚又开口道:“那可就是收入的三成了呀。”

江宁点点头,神色坚决:“三十税一,还是十税三,让他们自己选,即便不选也得选。

他们要是不识趣,不想乖乖照办,咱们就帮他们一把,让他们知道什么叫规矩。”

魏忠贤脸上同样涌起一股狠劲,重重地点点头,附和道:“没错!

咱们可是依照朝廷规矩办事,三十税一,量他们也不敢翻天!”

这时,郭允厚依旧忧心忡忡,问道:“这样真的能行得通吗?”

江宁笑着安抚道:“郭大人,您尽管放心。

要是真有人敢偷税漏税,抗拒执法,尽管到东厂找魏公公。”

郭允厚咬了咬牙,事已至此,也只能赌一把了,他朝着两人拱了拱手,便转身匆匆返回户部,着手准备给京师所有商户颁发营业执照的相关事宜。

这时,江宁转头看向身旁的魏忠贤,笑着说道:“魏公公,接下来咱俩也得加把劲了。

从今天开始,在京城九门都安排人手严查货物。

但凡进城的货物,价值超过五十两的,按照三十税一的标准收税。要是有人敢抗税,当场就把货物没收,而且还得重重罚款。”

随后,江宁赶忙补充道:“魏公公,不管是收税还是罚款,都务必给商户把单子开上。

要是没开单子,一旦被发现,相关人员也要进行二次罚款。”

魏忠贤点头不迭,说道:“江大人,这确实是个周全的好办法,既防了下面人中饱私囊,又能让收税罚款光明正大。

咱家这就回去安排妥当。”

随后,江宁返回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着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又安排人手进宫,将此事告知朱由校。

朱由校听闻后,顿时满心欢喜,立刻派人传来口谕。

到了第二天,天还未亮,江宁就赶到了午门之外。

此时,魏忠贤早已等候在此,身旁还站着户部尚书郭允厚。

二人见江宁前来,赶忙热情地与他打招呼。

这时,一旁的小弟薛国观和温体仁也急忙走上前来,向江宁问好。

江宁开口询问郭允厚:“郭尚书,准备得怎么样了?”

郭允厚从怀中掏出一本奏折,说道:“本官昨晚深思熟虑,又仔细查阅了户部近些年来的记录,已将相关内容全都写进奏折里了,就等早朝上呈给皇上御览。”

这时,魏忠贤笑着接话道:“咱家也已安排手底下的人准备妥当,只要圣上点头同意,咱家便全力配合郭大人,着手收取商税。”

一旁的薛国观和温体仁听到这儿,算是明白魏忠贤、江宁和郭允厚打算在商税一事上有所动作了。

二人当即胸脯拍得砰砰响,信誓旦旦地表示定会全力出力。

江宁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眼看上朝时间已到,江宁便与魏忠贤一同朝宫内走去,身后还跟着一众小弟。

这一幕,让一旁的东林党官员们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在他们眼中,魏忠贤就是一条肆意乱咬的疯狗,而江宁则是个到处搅局的搅屎棍。

正是这两人,害得东林党诸多大佬纷纷落马。像李三才、**星、钱兼益喝花酒不给钱的丑事被曝光。

他们心里清楚,这肯定是江宁在背后搞的鬼。

前些时日大朝会上,东林骨干杨涟、左光斗没能及时上朝声援,也是江宁暗中动的手脚。

如今,这个搅屎棍又大摇大摆地来了,真不知道又要出什么坏主意。

江宁对东林党官员的想法浑然不知,即便知晓,他也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没一会儿,众人便来到了奉天殿,文官武将分别站列两旁。

江宁照旧老老实实地站在武勋之后,却忽然发觉,这些勋贵们看向自己的眼神都透着异样。

他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自己最近也没招惹他们呀,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时,魏忠贤扯着嗓子高喊:“皇上驾到!”

喊声过后,文武官员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万岁!”

朱由校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翼善冠,迈着稳健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走上龙椅,稳稳坐下后,不着痕迹地朝魏忠贤使了个眼色。

魏忠贤心领神会,立刻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众卿平身!”

江宁随着一众官员整齐划一地站起身来,声音洪亮地高呼:“谢圣上!”

接着,魏忠贤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郭允厚直接快步出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校自然知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神色平静,淡淡笑道:“郭爱卿请讲。”

郭允厚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如今朝廷赋税拖欠情况极为严重。

北方省份因天灾频繁,难以足额上缴赋税;而南方省份并无天灾,却依旧拖欠。

臣已下发公文,责令地方官员在限期内补足拖欠的赋税。”

朱由校点头道:“爱卿此举甚合朕意。”

随后,郭允厚又接着说道:“但时间紧迫,恐难按时完成。

所以臣思索出一个法子,准备对商税进行整顿。”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顿时一阵惊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