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18章 拦路喊冤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18章 拦路喊冤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听到江宁的话,朱由检心里明白,江宁所言绝非危言耸听。

经历过山西那一趟,他对大明宗室的种种行径,算是有了切肤之痛的了解。

可他如今身为宗人府左宗正,负责管理宗室,名义上算得上是老朱家的“族长”,这责任扛在肩上,他朱由检可不能怂。

随即,朱由检伸手拿起挂在马鞍旁的一只马鞭,神色严肃地说道:“江大人放心,但凡遇到那些欺压百姓、触犯律法、无恶不作的宗室,本王见一个收拾一个,绝不含糊!

你瞧瞧本王手上这只马鞭,可是特意派人前往南京孝陵请回来的,这可是当年太祖洪武爷用过的。

往后,本王就用这只马鞭,代替太祖爷好好教训教训他们这些不孝子孙!”

江宁听朱由检这么一说,又定睛一看那马鞭,心中不禁一惊。

暗道:“卧槽,没想到这朱由检居然连太祖朱元璋的马鞭都给弄出来了!”

这时,江宁不经意间忽然发现,朱由检的马鞍旁还挂着一根木棍。

这木棍约莫三尺来长,看起来颇为奇特,江宁顿感好奇,开口问道:“殿下,您马鞍旁挂着的这根短棍,是作何用的呀?”

朱由检听闻,顺手将那短棍拿起来,在手中晃了晃,笑着解释道:“江大人,这可是本王专门给宗人府“皇明卫”配备的。

毕竟皇明卫负责管理大明宗室,要是配刀带枪的,不太合适。

所以本王就给他们统一配备了这种短棍,它是用白蜡杆制成的,打人老疼了,用来给宗室执法再合适不过。”

江宁听完,不禁一阵无语,心中暗自感慨,这朱由检还真是鬼点子多,花样百出啊。

这时,一旁的老魏赶忙满脸堆笑,拍起马屁来:“殿下当真天纵奇才呀!

如此绝妙的法子,一般人可想不到。

如今殿下执掌宗人府,肩负管理大明宗室的重任,这白蜡杆短棍用来执法,当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要是处理宗室事务动辄动刀动枪的,传扬出去,有损殿下英名。”

朱由检听了老魏的马屁,脸上顿时洋溢起骄傲的神色,说道:“那是自然,本王既担任了宗人府左宗正。

自然要为宗室管理之事操这份心,凡事都得考虑周全才是。”

看着两人在那相互吹捧,江宁笑了笑,随即传令大军加速行军。

此后,江宁每日都会查看锦衣卫送来的四川军报,夜晚则与曹文诏、赵率教二人探讨军情。

大军一路所经之地,各地官府无不为之胆战心惊。

谁也没想到,朝廷此次竟出动十万大军前往四川平叛,且瞧这大军队伍严整,盔甲鲜亮,士气高昂,显然全是精锐之师。

再加上江宁和老魏凶名在外,威慑力十足,期间竟有三位知县得知大军路过辖区。

在家中悬梁自尽,还有一位服毒身亡,他们死前都留下遗言,希望朝廷能对其家属从轻发落。

江宁得知此事后一阵无语,自己明明是去四川平叛的,又不是来彻查陕西官场的,这些当官的怎么就这么急着自行了断呢。

老魏听闻,更是笑着夸赞道:“江大人您威名远播,还未出手,这群贪官污吏就已吓破了胆。”

江宁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说道:“想来还是魏公公名气更大,把这群贪官污吏吓破了胆,畏罪自杀。

本官比起魏公公,还是略逊一筹。”

听到江宁的夸奖,老魏顿时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朱由检却满脸怒容,说道:“等大军平叛之后,本王定要向皇兄上书,彻底清查陕西官场。

咱们只是路过,就吓死了好几人,这要是彻查起来,还不知道得揪出多少贪官污吏呢。”

江宁闻言,点了点头。

就这样,大军又行进了几日,来到了潼关卫。

就在这时,前方有快马匆匆赶来禀报:“启禀总督大人,前方有百姓聚众闹事,阻拦大军前行!”

江宁闻言,眉头微微皱起,百姓阻拦大军前行?

这是什么情况?

要知道,如今朝廷官兵的名声可不太好,百姓见了官兵不躲着走就已经算是胆大的了,居然还敢阻拦大军?

这时,朱由检来了兴致,说道:“江大人,不妨咱们去看看,这些百姓究竟所为何事阻拦大军前行。”

江宁点头同意,然后下令大军原地休整。

随后叮嘱曹文诏、赵率教看好大军,便和朱由检还有老魏骑马前往。

不多时,他们来到了队伍最前端,只见一群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口中嚷嚷着什么。

江宁仔细看去,只见这些百姓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如同乞丐。

江宁下马,向前走去。

李若琏一招手,一群锦衣卫立刻上前,护卫在江宁几人身旁。

江宁走上前去,开口问道:“你们是哪里人士?

为何阻拦朝廷大军前行?

要知道,擅自阻拦朝廷大军,那可是要杀头的!”

只见其中一位身形相对强壮些的青年。赶忙来到江宁几人面前,跪倒在地,哽咽着说道:“草民恳请大人为草民等做主申冤呐!”

江宁刚要开口,一旁的朱由检赶忙上前,一脸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有什么冤屈,尽管说出来,有本王和四省总督江大人在此,定会为你们申冤!”

这时,跪倒在地的百姓们,看着眼前这位身穿大红四团龙袍的少年,以及那位身着铠甲蟒袍的将军,眼中满是激动。

为首的青年赶忙开口说道:“回几位大人的话,草民们是陕西长安人士。

年前,被官府征调前来潼关服徭役,修缮城墙。不曾想,来了之后,潼关卫的官兵们没日没夜地让草民们劳作,还不给饭吃。

草民们自带的干粮吃完后,便只能剥树皮、挖草根充饥。

实在饿得没力气干活了,潼关卫的官兵就对草民们轻则打骂,重则活活打死。

如今,被饿死、打死的人不下百人。

草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听闻有朝廷大军路过潼关,还有钦差大人,便冒死前来,求各位大人为草民们申冤呐!”

江宁听完,气得怒发冲冠。

这群潼关卫的官兵,当真吃了熊心豹子胆!

朝廷大军路过的消息,他们肯定早就知道了,居然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行事,残害百姓,简直丧心病狂!

朱由检听完,脸色气得涨得通红,转头对老魏说道:“魏大伴,你带人亲自去把潼关卫的官兵给本王叫来,本王要让他们当堂对质!”

老魏闻言,笑了笑,说道:“殿下,想必不用老奴去请,那群潼关卫的官兵过不了多久便会赶过来了。”

这时,江宁远远望去,只见不远处有十几骑快马朝着大军驻扎之处疾驰而来。

不用猜,也知道是潼关卫的官兵。

没一会儿,十几骑便风驰电掣般赶到大军队伍不远处,众人纷纷下马,朝着江宁等人走来。

江宁抬眸望去,只见为首那人身着鸳鸯战袄,外披铁甲,身后众人皆挎着腰刀,气势汹汹地逼近。

李若琏见状,抬手一挥,几名锦衣卫迅速上前,将他们拦在数步之外。

片刻后,一名锦衣卫匆忙赶来禀报:“启禀总督大人、信王殿下,来人是潼关卫千户魏文化,称是奉命前来缉拿逃兵。”

朱由检一听,忍不住开口骂道:“睁着眼睛说瞎话!

眼前这群百姓,哪有半点逃兵的样子?

他们真当本王眼瞎不成?

叫那潼关卫的官兵都过来回话!”

江宁也神色冷峻地点了点头。

锦衣卫领命,匆匆而去。

不多时,十几名官兵在锦衣卫的押送下走了过来,他们身上携带的兵器,早已被锦衣卫尽数收缴。

魏文化看着身穿大红四团龙袍的朱由检和身披铠甲蟒袍的江宁,心中一惊,赶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末将潼关卫千户魏文化,拜见钦差大人、信王殿下!”

江宁面色冰冷,沉声问道:“魏千户,你等前来所为何事?”

听到江宁的质问,魏文化吓得浑身一颤,战战兢兢地回道:“回钦差大人的话,末将奉指挥使大人之命,前来缉拿这群逃兵。”

说罢,他伸手指了指跪在一旁的百姓。

江宁闻言,冷哼一声,怒斥道:“好你个魏文化!

当本官是睁眼瞎吗?

你瞧瞧这群百姓,衣衫褴褛,面容枯槁,形如乞丐,你竟说他们是逃兵?

我大明朝的兵何时落魄到这般田地了?”

听到江宁这严厉的质问,魏文化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不知该如何作答。

这时,一旁的朱由检走上前,目光如炬地盯着魏文化,开口说道:“你说他们是逃兵,可本王听到的却与你所言大相径庭。”

魏文化一听,顿时感觉头皮发麻,额头冷汗直冒。

大军旗帜上的名号,他看得清清楚楚:四省总督江大人、钦差信王、钦差副使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这几位可都是凶名在外,没一个是好惹的主儿。

一个回答不好,恐怕全家老小都得去见阎王。

可若是就这么空手回去交不了差,也免不了要受责罚。

权衡之下,他心一横,咬了咬牙说道:“还请殿下恕罪!

这群逃兵平日里就偷奸耍滑,不听号令,都是十足的兵油子,他们的话,实在不可信啊!”

朱由检冷哼一声,不屑地说道:“他们的话不可信,难道你的话就可信了?”

魏文化当场被问得哑口无言,满脸涨得通红,冷汗如豆般滚落。

江宁实在懒得再跟他们废话,当下直接冷冷开口道:“百姓公然拦路喊冤,阻拦朝廷大军,你们潼关卫的官兵,当真是胆大包天了!”

说着,江宁伸手指向其中一名官兵,厉声道,“本官限你一个时辰之内,将潼关卫指挥使给本官带来,若是他不来,哼,到时后果自负!”

那名被江宁手指点到的官兵,吓得脸色煞白,赶忙连连磕头,随后转身飞身上马,匆匆离去。

江宁转头看向跪在一旁的魏文化,面沉似水地说道:“这群百姓刚才已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知本官了。

魏千户,你且说说,本官是该信他们的话,还是信你的话呢?”

魏文化听完,整个人抖得如同筛糠一般,犹豫片刻后,咬了咬牙说道:“大人,这群逃兵满嘴胡言,他们的话,实在是信不得啊!”

就在这时,老魏站了出来,手捏兰花指,指着魏文化骂道:“放你娘的屁!

他们的话不能信,就你说的话可信?

你自己听听,你说的这些话,连你自己都不会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