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39章 叔侄情深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39章 叔侄情深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朱至澍和朱由检同时将目光投向江宁,二人眼中都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火热。

朱至澍心中一直有所抱负,却始终没有施展的机会,此刻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朱由检虽有皇兄的庇佑,但他也明白,自己将来会有子孙,不可能永远仰仗他与朱由校的关系。

江宁的这番话,无疑为他们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朱至澍神情激动地问道:“江大人,您这话可当真?”

江宁点头肯定道:“当然当真!

刚才我提及的那些地方,都是真实存在的,并非我随口瞎编出来的。”

朱至澍听闻,站起身来,在房中来回踱步。

思索片刻后,他开口问道:“江大人,你说的法子虽可行,但如今藩王手中无兵,又谈何去攻占海外那些国家呢?

再者,陛下能同意这个提议吗?”

江宁闻言,朝朱由检使了个眼色,朱由检心领神会,立刻红着眼眶,哽咽着上前,一把拉住朱至澍的袖子,说道:“王叔,咱们老朱家子孙这些年的日子都不好过。

皇兄为了改善宗室的处境,在宫中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江大人方才的这番言论,皇兄一定会赞同的。

毕竟咱们朱家男儿的血性仍在,只要将来能领兵出征,打下那些小国,各自在海外开疆立国,太祖、成祖以及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也会深感欣慰的。

要是咱们朱家子孙还继续这样内斗、混吃等死,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怎能安息?

王叔若不信,侄儿愿意第一个带头。”

说完,朱由检转头看向江宁,问道:“江大人,朝鲜那地方如何?

本王与皇兄感情深厚,不想去太远的地方。”

江宁笑着回答:“殿下,朝鲜那地方不错,深受我大明文化熏陶,虽说地域不大,但人口也有几百万,治理起来不算困难,只是冬季稍显寒冷。”

朱由检听后,笑道:“那就好,本王稍后就给皇兄上折子,朝鲜本王先定下了,谁也别跟本王抢。

到时本王领兵攻下朝鲜,想念皇兄了,随时都能回来探望。”

听到朱由检的话,朱至澍那沉寂多年的热血也再度被点燃,赶忙说道:“那倭国如何?

若是可以,本王就要倭国。”

江宁赶忙摇头,说道:“倭国不行,倭国对大明有大用,您可另选一处。”

朱由检见状,赶忙说道:“王叔,琉球那地方也挺好,离侄儿的朝鲜近,要不咱俩做个伴?”

朱至澍冷哼一声,说道:“琉球就那么屁大点地方,在四川你都这般拿捏我,真要到了琉球,还不得被你吃得死死的。

我要换个地方,离你远一点。”

这时,江宁开口道:“蜀王殿下,要不考虑一下南洋诸国?

缅甸、安南四季如春,物产丰富。”

朱至澍激动地说道:“这俩地方好,这俩地方好,本王要好好挑选一下。”

听到朱至澍又自称“本王”,江宁微微一笑,知道这位蜀王已在心中盘算着如何出海开疆了。

随后,江宁笑着说道:“当然可以。”

谁知,就在这时,朱由检嘿嘿一笑,说道:“王叔,那您离侄儿可就有点远了。

不过侄儿日后要是想您了,乘船出发便能去看望您。”

朱至澍冷哼一声,问江宁:“江大人,本王问您,如今藩王手中无兵,这事儿该如何解决?”

江宁笑着回答:“如今大明四方征战,辽东抗金、塞外平蒙,还有西南土司之乱,接下来战事繁多。

等我回京之时,与信王殿下一同上书陛下,届时陛下下旨恢复各地藩王的三护卫,这样藩王手中不就有兵了吗?

不过粮草需自行解决,且不得欺压百姓。

同时,朝廷会派遣将领协助训练士兵,这些士兵在大明境内都要接受朝廷管辖。

将来征战海外,朝廷也会派遣将领随军出征,协助作战。

一旦打下海外领土,各地藩王便可自行安排。”

朱至澍听后,点了点头,随后有些尴尬地看向朱由检,说道:“大侄子呀,刚才是王叔态度不好,跟你说话语气重了些,你可别往心里去。”

朱由检一脸茫然,赶忙笑着说道:“王叔说的哪里话,侄儿也有不对之处,年轻气盛,多有冒犯,还望王叔不要怪罪。”

朱至澍扭捏了一下,说道:“大侄子,王叔有个事儿跟你商量商量。”

朱由检笑着说:“王叔,您尽管开口,只要侄儿能办到,一定照办。”

朱至澍涨红了脸,说道:“那个啥,大侄子,王叔的家产和王府下辖产业都被你查抄了。

回头王叔要移居海外练兵,没银子可不行呀。

你看能不能还王叔一部分?

这样王叔也有钱练兵,将来移居海外,好处肯定少不了大侄子你的。”

朱由检面露难色,说道:“王叔,那个……侄儿已经上报朝廷了,所有财产都登记造册,这事儿不太好办呀。”

朱至澍不依不饶地说道:“大侄子,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呀!当年成祖永乐可是把我们坑惨了,你身为他的子孙,可不能不管王叔。

不然的话,王叔今儿个就吊死在蜀王府宗庙前,向老祖宗告你的状。”

听到朱至澍放话威胁,朱由检看向江宁。

江宁一阵无奈,心说这大明朝怎么都流行上吊这一招?

之前在京城,徐光启、郭允厚就扬言要吊死在镇抚司衙门口,没想到在四川,蜀王朱至澍又来这一招。

就连眼前这位朱由检,按照原本历史走向,24年后也要在煤山上吊了。

江宁赶忙笑着打圆场:“殿下,如今蜀王有意移居海外,您理应支持。

要不这样,将蜀王府下辖财产及田地归还一半,如此蜀王便有足够的银子练兵,想来陛下知道了也不会怪罪,反而会大力支持。”

朱由检咬了咬牙,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江大人说的办吧。

不过王叔,侄儿这次可是冒着被皇兄问责的风险帮您,将来您在海外要是得了好东西,可别忘了侄儿。”

朱至澍哈哈大笑,说道:“大侄子,你就放心吧,王叔这人不记仇,将来有好东西肯定想着你。”

随后,朱由检让朱至澍写了一份请罪折子,自己又与江宁联名写了折子,快马送往京师。

同时,将皇明卫全部撤出蜀王府。此时朱至澍虽无蜀王名号,但蜀王府的事务仍由他做主。

之后江宁几人起身告辞。

回去的路上,朱由检一脸肉疼地说:“江大人,还给蜀王一半财产,是不是太多了?

那可是上千万两的银子和土地呀!”

江宁笑着说道:“殿下,您也不能总盯着自家亲戚搜刮呀!

虽说还了蜀王上千万两的财产,但咱们不还留了一半吗?

再加上之前查抄贪官污吏所得,这收获也颇为丰厚了。”

朱由检点头道:“这么算下来,倒也不亏,毕竟没花什么本钱。”

这时,一旁的老魏赶忙拍马屁道:“殿下所言极是呀!

等朝廷大军将奢崇明那狗贼和十八家土司尽数剿灭,又能有一大笔银子入账。

还有过些时日来成都赴宴的48家土司,到时候他们肯定也得有所表示。”

朱由检点头称是:“魏公公言之有理!

归还蜀王这一千万两的银子,就让这些土司平摊了吧,每家也掏不了多少。”

江宁听后,顿时感觉一阵无语,这老魏和朱由检,活脱脱就像两个黑道大佬。

…………

返回巡抚衙门后,朱由检立刻吩咐老魏找来万国舆图,而后便趴在地上,拉着老魏仔细研究起来,给老朱家的亲戚们划分海外地盘。

江宁见状,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参与。

藩王问题一直是大明朝的棘手难题,虽说之前已经改制了对宗室的政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然几十万宗室放任不管,他们长此以往必定生出事端。

如今将他们打发到海外,任其折腾,倒也能落个眼不见心不烦。

接下来的两天,江宁一直密切关注着秦良玉送来的最新战报。

看着战报,江宁不禁哈哈大笑。没想到奢崇明如此“配合”,在四川境内对各土司一顿祸害,烧杀抢掠。

虽说他如今兵力有所扩充,但这些大多是临时抓来的壮丁,和奢崇明并非一条心。

而且奢崇明这么个玩法,无疑是玩火**,一旦激起众怒,光是他手下那些土司就能要了他的命。

就在这时,李若琏急匆匆来到江宁身边,满脸笑意地说道:“大人,好消息!

四十八家土司十日后便可抵达成都。”

江宁闻言,笑着问道:“没想到他们这么痛快。

老李,你仔细确认过了?

全都答应来,没有以生病或者受伤为由推脱的?”

李若琏笑着回答:“大人,四十八家土司无一例外,全都表示会准时赴宴。

据咱们锦衣卫的最新情报,他们都已经动身了。”

江宁点点头,笑道:“如此甚好,不然还得安排大军去‘请’他们。”

随后,江宁派人将朱由检和老魏请来,三人简单商议后,决定把设宴地点定在成都城外的京观旁边,这里离那千人坑也比较近。

之后又派人通知四川巡抚朱燮元到时到场作陪。

朱燮元收到消息,整个人瞬间瘫软在椅子上,忍不住哀嚎道:“这三位爷怎么就这么能折腾呢?

就不能消停几天?

照这么下去,我这四川巡抚都可以辞官回家种地了。

现在成都府最清闲的就是我朱燮元了,大小事务都被这三位爷包揽了。

知道的晓得我是四川巡抚,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来混吃等死的。”

对于朱燮元的这些吐槽与抱怨,江宁等人自然无从知晓。

即便知晓了,江宁、朱由检和老魏三人恐怕也会理直气壮地跑去质问朱燮元:“我们三人在此没日没夜、忙得不可开交,究竟是为了谁?

还不是为了你朱大人日后能更好的治理四川。

你倒好,简直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