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7章 坐地分赃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7章 坐地分赃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感谢:爱吃雪花露的雷海 的为爱发电。

感谢:爱吃山药茶的青莲 的鲜花。

感谢:言午笙笙 的为爱发电。

时间一晃,几天过去了。

魏忠贤率领一众手下从通州返程。

江宁早已得知消息,不禁暗自感慨,魏公公果然是行事雷厉风行的厉害角色。

老魏一赶到通州,二话不说便施展铁血手段,将一众参与聚众闹事的乡绅统统捉拿,随后将他们定性为李三才谋逆的同党,直接来了个一锅端,统统抄家问罪。

就连包庇李三才家族的通州知府侯天明,也被缉拿归案。

据说,这位侯知府当时大骂魏忠贤祸国殃民、残害士绅,结果被魏公公当场狠狠教训了一顿,打得生活都不能自理,随后就被押解进京。

原本按照江宁所掌握的线索,查抄李三才家族,起码能收获300万两白银,其中还包括不少商铺和田地。

没想到,魏忠贤赶到后,业绩直接飙升,竟然查抄出四百五十万两银子。

光是通州知府侯天明,就被魏忠贤查出超出三十万两白银的财产,连同那些参与聚众闹事的乡绅,都被魏忠贤抄了家。

江宁不禁感叹,这些士绅官员简直个个富得流油。

经魏忠贤这么一次大规模的清查,整个通州的经济,恐怕都得倒退20年。

曾经权倾一时的东林党大佬李三才,此番算是彻底垮台。

许显纯连日对其展开突击审讯,起初李三才还妄图死扛到底。

岂料,他那宝贝儿子在许显纯一番威逼利诱之下,防线瞬间崩塌,将李三才及其家族的种种事情,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

江宁对此只是微微一笑,神色间满是淡然,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

在他看来,朝堂斗争本就是这般残酷,不是你死便是我活,容不得半分心软。

他对李三才可没有丝毫怜悯之情,毕竟若是角色互换,自己落到李三才手里,下场恐怕只会更加凄惨。

江宁抽空还把教导信王朱由检的几位官员的罪证,将其送到信王府,让人转交给朱由检。

朱由检收到证据后,起初还心存一丝侥幸,觉得或许事有误会。

后来派人查证,发现罪证确凿,不禁心理防线崩塌。

据江宁收到的消息,这位信王殿下竟当场将自己的几位老师一顿痛骂,随后大义灭亲,直接把此事捅到了皇帝朱由校那里。

紧接着,朱由校大怒,即刻下令将这几名官员全部革职查办。

江宁百无聊赖之时,踱步来到衙门口,只见自己那便宜师傅神虚子正毫无形象地躺在门口,鼾声如雷,连平日里摆摊算命的家伙什都没摆出来。

江宁见状,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一把将神虚子连摇带晃地弄醒。

神虚子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地看着江宁,颇为不满地嘟囔道:“好徒儿啊,你这又是发的哪门子疯?”

江宁满脸无奈,语重心长地说道:“师傅,您可知道,干一行就得爱一行啊。

这大白天的,您不兢兢业业地摆摊算命,怎么能在这儿睡得这么香呢?”

神虚子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打着哈欠说:“这几天根本没生意,与其在这儿干坐着,还不如睡会儿觉呢。”

眼见师傅如此不思进取,江宁决定得给师傅找点危机感,认真说道:“师傅啊,您要是再这么消沉下去,恐怕以后这吃饭的家伙事儿都得丢喽。

您知道吗?

最近来了一群西洋人,在整个北直隶到处传播什么天主教。

那些传教士可勤快了,没事儿就去救济百姓,还帮忙治病呢。

再瞧瞧您,天天这样混日子。

怪不得咱们道门如今势微,就是因为像您这样的道门弟子太多啦!”

眼见神虚子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江宁灵机一动,故意装出一副万分感慨的模样,长叹道:“唉,早知道当初我就该去城外的天华寺拜师。

您瞧瞧人家寺里的和尚,个个穿金戴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吃香的喝辣的,要啥有啥。

再瞅瞅我跟着您,这差距也太大了,简直就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师傅和师傅相比,更是能把人气个半死!”

听到这话,神虚子“蹭”地一下就坐了起来,怒目圆睁,大骂道:“他娘的!

道爷这几天连个生意都没有,那群秃驴居然过得这么滋润,是可忍孰不可忍!

道爷这就去一把火烧了他们那破庙!”

江宁见状,赶忙上前一把拉住神虚子,劝说道:“师傅,咱们可都是大明的良民,放火这种违法的事儿可千万不能干呀!

再说了,您如今可是官员亲属,要是犯了事,那可是罪加一等。”

神虚子这才恍然大悟,点头说道:“徒儿说得有理,违法的勾当绝对不能干。

为师这就去城外打探一番情况,回来之后再与你商量对策。

道门绝不能再这样衰败下去,必须在咱们手中兴盛起来!”

说完,便一脸严肃地朝着城外走去。江宁看着师傅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嘀咕:师傅该不会真跑去砸场子,结果被那群和尚围攻吧?

要不要派几个人暗中保护师傅呢?

随后又寻思了一下,觉得神虚子就算打不过,凭借他那神出鬼没的功夫,逃跑应该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自己可是亲眼见识过。

就在这时,突然一队侍卫簇拥着一名小太监来到镇抚司门口。

小太监尖着嗓子说道:“江大人,皇上有旨,请您即刻进宫!”

江宁赶忙恭敬地接旨,随后跟着一众侍卫前往皇宫。

来到冬暖阁,只见多日不见的魏忠贤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江宁还没来得及开口,魏忠贤便满脸堆笑地打招呼:“江大人,几日不见,您倒是愈发精神了。”

江宁笑着回应道:“哪里哪里,都托魏公公的福。

此次通州之行,魏公公一切可还顺利?”

魏忠贤得意地笑道:“哼,都是些不知死活的东西,咱家都给收拾得妥妥当当了。”

最后,方正化推门而出,笑着说道:“江大人、魏公公,皇上宣您二位进去呢。”

随后,江宁和魏忠贤笑着跟方正化打了声招呼,便赶忙朝里走去。

一进去,只见内阁孙承宗、袁可立以及薛国观都在,还有六部尚书。

这时,江宁与魏忠贤赶忙跪倒在地。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江爱卿、魏伴伴,平身吧。

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

接着,朱由校又笑着说道:“今日内阁与六部诸位卿家都在,咱们商议一下如何处置李三才之事。”

江宁一听,心里明白,这敢情是要坐地分赃了。

这时,作为查抄李三才家产的总指挥,江宁赶忙站出来,率先启奏道:“启禀陛下,臣奉旨查抄李三才,已将其京城府邸家产尽数查抄完毕。

经核算,共折合白银一百八十万两,此外还有店铺二十八家,土地两千顷。”

紧接着,魏忠贤也上前奏道:“启禀陛下,老奴前往通州查抄李三才家产,没想到通州一众地方乡绅竟参与李三才谋逆一案,老奴当即将他们全部抓捕归案。

就连通州知府侯天明也牵涉其中。

此次老奴查获白银四百五十万两,另有古玩字画,折合白银八十万两,商铺共计一百八十八家,还查抄土地四千五百顷。”

听到魏忠贤报出的数字,内阁与六部的官员们顿时惊愕不已。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听闻这数字也不禁大为震惊。

要知道,大明朝一年的税收总额不过两千万两,而且这一千万两并非全是白银,还包含诸如棉布、丝绸之类的实物。

可如今,江宁和魏忠贤仅查抄李三才一家,所得财富竟几乎快达到国库年收入的一半,甚至还有超出。

朱由校赶忙定了定神,平复了一下震惊的心情,随后开口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觉得这些赃款应当如何处置?”

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赶忙站了出来,恭敬地奏道:“启禀陛下,臣恳请将这笔赃款尽数交付户部。

如今皇上大婚在即,各项用度所需银两数额巨大,可眼下国库空虚,缺口极大。

再者,九边以及辽东将士的粮饷已拖欠半年之久,也急需发放。

经过臣核算,这两项加起来,差不多共需四百五十万两白银。”

朱由校听完,连忙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

眼见皇帝不同意,郭允厚一脸为难的说道:“那就请皇上拨付户部四百五十万两白银,以解燃眉之急。”

听到郭允厚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四百五十万两。

朱由校赶忙摇头说道:“郭爱卿,户部既已开征商税,每月都能有十几万两银子入账,而且南方诸省拖欠的税收也在陆续补齐,户部应该不至于缺这么多银子吧。”

朱由校的态度十分明确,想把这些银子全部给户部,那是不可能的。

这时,郭允厚还想争辩几句。

一旁的魏忠贤赶忙开口说道:“郭大人,虽说户部缺银子,可皇上的内库同样不宽裕啊。

户部好歹还有商税以及南方收缴的赋税支撑着,皇上这边呢,每花一文钱,库里就少一文钱。

皇上自登基以来,一直奉行勤俭节约。

如今马上要大婚了,怎么着也得办得体面些吧。

咱家觉得呀,皇上大婚所需银子,户部就别操心了,直接从这赃款里出。

至于户部那四百五十万两的缺口,咱家瞧着也用不了那么多,就从这笔赃款中拿出二百万两交给户部,也就差不多了。”

郭允厚一听,顿时急得额头上直冒汗。

这时,内阁首辅孙承宗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皇上,如今天下多事,国事艰难,还望皇上能体谅户部的难处。”

袁可立和薛国观两人并未发表意见,而吏部尚书杨鹤、工部尚书徐光启也相继开口说道:“恳请皇上体谅户部的难处。”

朱由校眉头紧皱,一旁的江宁见状,算是瞧出了端倪,这分明是臣子与皇上分赃不均。思索片刻后,江宁开口说道:“皇上,臣有个想法,不如给户部拨付四百五十万两白银。

至于剩余的赃款,连同商铺、土地以及那价值八十万两的古玩玉器、字画等,全部充入内库。”

听闻江宁居然同意给户部拨付如此高额的银子,朱由校顿时眉头皱得更紧。

就连一旁的魏忠贤也摸不着头脑,心里暗自嘀咕:江大人这胳膊肘咋往外拐?

怎么帮着这些大臣跟皇上争银子呢?

朱由校见江宁神色平静,一脸认真,思索片刻后,出于对江宁的信任,最终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给户部拨付四百五十万两白银,其他的全部充入内帑。”

一时间,一众官员都松了口气。

郭允厚心里更是乐开了花,原本他想着皇上最多也就拨给户部三百万两,所以才临时狮子大开口改要了四百五十万两。

没想到,江宁一开口,皇上竟真同意拨付这么多。

他多要银子,倒并非想贪污,而是从大局考虑,户部必须有一定存银,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毕竟他老郭,可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眼见赃款分配完了,徐光启赶忙出列,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前些日子巡查兵杖局,发现工匠们生活极为困苦。

恳请皇上下旨,给工匠们适当增加些俸禄。”

朱由校一听,又是要钱的事儿,顿时没了好脾气,脸色一沉,不悦道:“这事儿你找户部尚书。”

徐光启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此事确实重大,还需皇上与诸位同僚共同商议才妥当。”

这时,江宁偷偷朝朱由校使了个眼色,朱由校心领神会,虽依旧冷着脸,却说道:“朕同意了。

至于具体该如何实施,你与内阁、户部一同商议,尽快拿出个可行的章程来。”

一众大臣纷纷躬身领命,之后朱由校宣布散会,众人便各自返回衙门继续办公。

唯有魏忠贤,以及正打算悄悄溜走的江宁被留了下来。

此时,朱由校满脸不满地说道:“江爱卿,郭允厚那老抠的德行,朕还不清楚?

给他三百万两就足够了,你为何还要同意给他四百五十万两?

你今日必须给朕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然,这四百五十万两你就自个儿掏出来补上!”

江宁笑着解释道:“陛下,郭大人掌管户部,乃是大明的大管家。

寻常百姓家都懂得储备些余粮,何况咱们偌大的大明,更需有个充裕的‘家底’。

郭大人为官清正廉洁,又擅长理财,他不会把银子搬回家去,说到底,这些钱还是用在大明的事务上,不就像肉烂在了锅里嘛。”

见江宁说得如此轻松淡然,朱由校痛心疾首道:“可那是四百五十万两银子啊!”

就连一旁的魏忠贤也跟着附和:“是啊,江大人,那可是四百五十万两啊!

给了户部后,皇上手里就只剩不到三百万两了。

而且商铺和土地想要变现比较麻烦,那些古玩字画就算出手,所得也不到一百万两。”

江宁笑着说道:“陛下,以后能赚银子的门道多着呢,这四百五十万两实在不算什么。”

见江宁如此笃定,朱由校开口问道:“江爱卿啊,朕知道你足智多谋,想必心中已然有了主意,朕也向来信任你。

若有什么需要朕支持的,尽管开口。”

江宁笑了笑,说道:“陛下可还记得之前许诺给臣的赏赐?”

朱由校笑着回答:“朕自然没忘。这次查抄来的商铺和土地,你随意挑选,要是你愿意,全都给你也成。”

江宁听后,脑袋顿时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说道:“陛下,臣要不了那么多。

臣只要京城那两千顷土地,商铺的话,京城有三十几家,臣只要三十家便足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