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64章 图穷匕见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64章 图穷匕见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杨涟见状,羞愧得无地自容,赶忙跪地请罪。

朱由校对此倒也并未太过在意,刚要开口回应,坐在不远处的孙如游、孙慎行二人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只见二人霍然起身,径直向前走去,同时高声说道:“陛下,臣等有话启奏。”

朱由校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点头道:“准奏。”

孙如游意气风发地向前踏出一步,朗声道:“自陛下登基以来,屡屡宠信江宁、魏忠贤,重用奸佞小人,却疏远朝中良臣。

致使朝纲崩坏,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天下怨声载道。

然而,即便忠臣屡屡上奏进谏,陛下却依旧充耳不闻,任由江宁、魏忠贤这两个祸国殃民之辈独揽朝纲,一手遮天,肆意残害忠良。

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将江宁、魏忠贤处以凌迟之刑,同时向天下臣民颁布罪己诏,以谢天下。”

随着孙如游话音落下,在场众人皆心头一紧,直觉大事不妙。

就在此时,孙慎行也跟着朗声说道:“陛下,您弃宗庙不顾,擅改祖制,任由江宁、魏忠贤这两个奸佞之徒摒弃祖宗之法,屡屡变革。

西南土司叛乱,不过是癣疾之患罢了!

您竟派江宁领兵十万前去平叛,如此兴师动众,岂不是劳民伤财?

如今,江宁在四川虽取得些许小胜,却丧心病狂,与魏忠贤将整个四川官场屠戮一空。

就连许多一向效忠朝廷的土司也未能幸免,致使西南数省陷入混乱,刀兵四起,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陛下还纵容信王以亲王身份干涉地方军政事务,蜀王一脉镇守成都两百余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信王殿下却对蜀王百般羞辱欺凌,陛下对此却视而不见,如此行径,怎能不寒了宗室之心?

臣同样恳请陛下下罪己诏,以正视听。”

二人话音刚落,顿时有不少官员纷纷起身附和。

反观保皇党一众官员,眼见内阁、六部大佬都没有开口辩驳的意思,心中虽有怒火,却也只能强压。

就连坐在不远处的邹元标和左光斗,二人对视一眼,皆是满脸的不敢置信。

随即,邹元标正要起身,却留意到孙承宗、袁可立等人依旧面色平静,稳如泰山,似乎早有准备。

邹元标若有所思,便伸手拉住左光斗,示意他一同又坐了下来。

此时的左光斗整个人失魂落魄,仿佛还没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来。

朱由校听闻,先是哑然失色,随即缓缓站起身来,面带笑意,神色平静地说道:“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换干洗湿,平日饮食更是极为简朴。

后宫之中,皇后亲自带领宫女织布纺纱,朕的妃嫔也不过寥寥数位。

所谓的骄奢淫逸,从何说起?

重修三大殿,不过是为了彰显我大明国威,所需银钱大半出自大内府库。

户部尚书郭爱卿于心不忍,拨银两百万两资助修建三大殿。

朕记得清楚,朕刚登基之时,本有意缩小三大殿重修规模,但工部尚书周嘉谟上奏称,即便如此,也需耗费白银六百三十万两才能完成重修。

如今,只用了白银四百八十万两便大功告成,国库仅支出两百万两,这又怎能算得上穷奢极欲?”

孙如游和孙慎行二人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二人对视一眼,又瞧了瞧站在身后的一众大臣和不少勋贵,眼中陡然闪过一抹凶光。

孙如游又向前迈出一步,气势汹汹地说道:“那陛下宠信江宁、魏忠贤这两个奸佞,致使他们祸国殃民,上至朝堂百官,下至天下万民,皆深受其害,这又该作何解释?

难道陛下还不认错吗?”

朱由校听闻,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随后手指二人,怒声骂道:“你们有什么资格教训朕?

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江爱卿肩上担着。

朕心中装着的是九州万方。

“天下苍生”这几个字,还轮不到你们来说。

你们读的圣贤书都喂了狗吗?

简直恬不知耻!

什么两榜进士,你们平日里背地里做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真以为朕不知道?

今日朕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锦衣卫和东厂的档案室里,你们犯下的罪行都装满好几大木箱了,要不要朕让人抬过来,跟你们好好核实一下?”

眼见朱由校如此强硬,孙如游和孙慎行二人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闪过一抹狠辣之色。

只见孙慎行冷冷说道:“陛下,既然您执意不顾天下苍生与大明江山,为了列祖列宗的大明基业,臣今日只好得罪了。”

说罢,他猛地将手中酒杯狠狠摔在地上。

刹那间,不远处不少侍卫纷纷围聚在他们几人身后,齐刷刷拔出长刀。

在场的文武官员见状,无不大惊失色,紧接着一阵骚乱过后,保皇党官员与以孙如游、孙慎行为首的文官勋贵们泾渭分明地分立两旁。朱由校见状,冷哼一声,说道:“怎么?

被朕揭穿了真面目,就打算图穷匕见,逼宫谋逆了?”

孙如游和孙慎行二人从侍卫手中夺过长刀,冷笑着说道:“臣等一心忠于大明江山,奈何陛下不听忠臣谏言,为了不让大明江山毁在陛下手中,臣等今日只能行此不臣之举了。”

此时,方正化和神虚子迅速紧紧护在朱由校身前。

站在一旁的杨涟当场愣住了,完全不知所措,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大脑一片空白,心中暗道: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怎么跟事先预料的完全不一样?

原本的直言劝谏,怎么突然就演变成逼宫谋逆了呢?

就在这时,勋贵之中也有几人站了出来,为首的是镇远侯顾肇迹、抚宁侯朱国弼、定西侯蒋维恭,身后还跟着数十位勋贵侯伯。

只见顾肇迹从侍卫手中抽出长刀,大步走上前说道:“臣等今日行此不臣之举,实是为了大明江山。

我等勋贵世受皇恩,与国同休,奈何陛下屡屡宠信奸佞,残害忠良,还欺压我等勋贵。

如今,我们不过是要拨乱反正。”

朱由校看着这群从喧嚣中跳出来的人,顿时冷冷说道:“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不就是朕整顿京营之后,断了你们的财路。

五军都督府又把你们侵占的军田尽数收回,你们舍不得那些不义之财,这才跟着这群穷酸腐儒一起逼宫谋逆。

有道是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看来是你们这些勋贵给了他们胆子。

你们也不自己掂量掂量,真以为自己还是你们先祖那般能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的猛将?

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骄奢淫逸,朕看你们连刀都拿不稳了,也配行谋逆之事。”

随后,朱由校高声喝道:“今日谋逆逼宫之事,谁为主谋的,给朕站出来!”

顿时,一股帝王威压弥漫开来,将在场所有人都震慑住了。

片刻之后,孙如游和孙慎行二人对视一眼,皆是手提长刀走上前,身后的侍卫也紧紧跟随。

朱由校看着朝自己走来的二人,冷冷喝道:“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腐儒罢了,也敢在朕面前提刀弄剑,滚下去!”

这一声怒喝,将两人吓得连连后退。

随后,方正化赶忙来到朱由校身前,开口问道:“陛下,是否……”

话还未说完,朱由校随意地挥了挥手,冷冷说道:“不着急,再等等,朕倒要看看谁能一手把大明朝的天给遮了。”

孙如游、孙慎行、顾肇迹、朱国弼几人对视一眼,冷笑起来,说道:“没想到都到了这个时候,陛下竟还如此有气势,倒是臣等小瞧陛下了。

恐怕陛下还不知晓,如今这宫内已然尽是我等之人。

今日,还请陛下自行退位,也好留个体面,如若不然,臣等可就无法保证会发生什么事了。”

言语之中,威胁之意毫不掩饰。

朱由校微微皱眉,面露疑惑地说道:“宫中都是你们的人?

朕怎么一点都不知道?你们所谓的人又在哪里呢?”

顾肇迹得意地笑道:“陛下,恐怕您还蒙在鼓里吧。

先前数次增派人手重修三大殿,那上万名工匠皆是我等安排的人手。

如今,整个皇宫大内都已在我等掌控之中,宫外更是埋伏了上万人马。”

朱由校听完,佯装出一脸惊色,说道:“什么?

先前安排进宫重修三大殿的工匠,居然都是你们的人?”

就在这时,保皇党中的定远侯邓文明也挺身而出,厉声喝道:“你们这群谋朝篡逆之徒,分明是蓄谋已久,妄图逼宫篡位!”

顾肇迹也不再掩饰,冷笑着说道:“定远侯,别着急,这其中可还有你的一份‘功劳’呢。

若不是你出面,我们哪能如此轻易地将上万人手安排进宫内。

事成之后,自然也有你一份功劳。”

邓文明气得脸色通红,愤怒地痛斥道:“你们也配为勋贵之后?

你们这般行径,对得起你们的先祖吗?

你们的先祖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才挣下如今的爵位富贵。

可你们非但不思报效皇恩,竟行这谋朝篡位之举。

你们的先祖若是泉下有知,定会以你们为耻!”

听到邓文明的厉声痛斥,顾肇迹冷哼一声,说道:“定远侯,看来你是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既然如此,今日之后,你定远侯满门也就不必存在了。

说起来还真是可悲啊,宁河王一脉的传承,就要断送在你手中了。”

此时,天色已然彻底黑了下来,四周的侍卫纷纷举着火把,将整个太和殿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顾肇迹手提长刀,迈着步子,看向站在邓文明不远处的太康伯张国纪,冷笑着说道:“太康伯,你又作何打算?

难道也想一条道走到黑?

可别忘了你的身份。”

张国纪闻言,面露羞愧之色,随后咬咬牙说道:“我张国纪的身份出身,无需你们多言。

你们妄图谋朝篡位,今日即便身死,我张国纪也要扞卫大明正统!”

听到张国纪这番话,张嫣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整个人站立不稳。

朱由校见状,赶忙上前一步,稳稳地将张嫣扶住。

只见张嫣双目含泪,哽咽着说道:“陛下,对不起,臣妾骗了您,其实臣妾……”

朱由校神色平静地说道:“先别说了,有话咱们回头再说。”

看着紧紧扶住自己的朱由校,张嫣泪如雨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