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章 锦衣卫指挥使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3章 锦衣卫指挥使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看着手中的金牌,又听到朱木匠那脱口而出的“朕”字,江宁又怎会不明白。

刹那间,他额头冷汗直冒,赶忙小心翼翼地将金牌塞回朱木匠怀中。

朱木匠神色尴尬,小声问道:“江兄,你瞧出这是什么了吗?”

江宁只觉手脚发软,忙不迭说道:“陛下,我不识字,真不认识。”

朱木匠听他这么说,松了口气:“那就好,朕就放心了。”

江宁大脑此刻如高速运转的齿轮,思绪纷乱。

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平日里与自己称兄道弟、一副白吃派掌门做派的朱木匠,竟然会是当今天子!

要知道,在这封建时代,皇权至高无上,皇帝掌控着天下人的生杀予夺,一念之间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江宁可不敢心存后世人那种人人平等的观念,去挑战这如天般威严的皇权。

在当下,皇权就是绝对的主宰,违抗不得。

江宁目光投向站在门口的管家老魏,仔细打量起来。

只见他没有喉结,面上也不见胡须,这明显就是太监的特征。

再加上他姓魏 ,“九千岁”魏忠贤的名号瞬间在江宁脑海中浮现,江宁心想:除了他还能有谁?

随后,三人就这么尴尬地互相看着。

朱木匠心里暗自叫苦不迭:这下可糟糕透顶了,江兄知晓了自己的身份,日后肯定不会再像从前那般与自己毫无顾忌地谈天说地,自己好不容易结交的这唯一好友,恐怕也要离自己而去了。

可就在这时,魏忠贤却顾不上那么多了,“扑通”一声径直跪倒在地,高声唱喏:“老奴魏忠贤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魏忠贤这一出,江宁瞬间傻眼,整个人像是被定住一般。

朱木匠也愣在原地,一脸无奈与懊恼。

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可要上了称就算一千斤都难以衡量,如今这局面,可真是棘手万分。

魏忠贤向来心思玲珑,皇帝此前拉拢江宁的言语,他听得清清楚楚。

眼下这情形,他觉得是个绝佳机会,一咬牙索性豁出去了。

随后,他抬起头望向江宁,诚恳说道:“江公子,您猜得一点没错,站在您面前的,正是大明天子天启帝。

陛下一直将公子您视作手足兄弟,如今天下国事艰难,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压在陛下一人肩上。

于公,您身为大明子民,理应尽一份力;于私,您与陛下情同兄弟,更不能袖手旁观。

江大人,您务必得帮陛下一把呀,老魏求您了!”

说罢,他对着江宁连着磕了三个响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清脆声响。

江宁此刻整个人彻底麻木了,这短短时间内发生的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让他根本来不及反应。

朱木匠此时可怜巴巴地望着江宁。

江宁欲哭无泪,感觉一阵晕眩,连退两步,嘴里念叨着:“喝多了,肯定是喝多了,我都出现幻觉了。”

随后,他刚一转头,“砰”的一声径直撞到了柱子上,整个人“哎哟”一声摔倒在地,疼得龇牙咧嘴。

朱木匠见状,赶忙一个箭步上前将他扶起,焦急地问:“江兄,你没事吧?”

江宁揉着撞得生疼的额头,嘟囔着:“没事没事,我就是喝多了。”

朱木匠一脸正色,认真说道:“江兄,你没喝多,是朕喝多了。”

江宁眼见糊弄不过去了,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看向魏忠贤问道:“老魏,你可是东厂提督、那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魏公公?”

跪在门口的魏忠贤听到这话,只感觉脑袋“嗡”的一下,仿若天塌地陷一般。

心想着:江公子这是要把我老魏往绝路上送啊!

随后,他慌不迭地朝着天启帝磕头,那速度快得像捣蒜一样 ,嘴里不停说着:“陛下,老奴冤枉,老奴……”

天启帝闻言,一脸疑惑地问道:“九千岁?什么意思?”

江宁这才惊觉自己说错了话。

要知道,如今的魏忠贤还没到历史上权倾朝野、被尊称为“九千岁”的地步。

自己这会儿当着皇帝的面这么称呼,这不就等于要把魏忠贤往死路上推嘛!

他尴尬得满脸通红,赶忙开口解释:“那个啥,陛下,我就是跟魏公公开个玩笑,您应该不会介意吧?”

朱木匠听了,倒是笑了笑,说道:“没事没事。

老魏,你也别磕了,江兄就是跟你闹着玩呢。”

听到这话,魏忠贤顿时如释重负,赶忙说道:“多谢公子手下留情。”

江宁此刻心急如焚,肠子都悔青了,心想着这下可把事情闹大了。

原本还能借着醉酒装糊涂蒙混过去,可自己刚才一时嘴快失言,这下算是把魏忠贤给得罪死了。

就算皇帝大人大量不跟自己计较,可回头魏忠贤哪能轻易放过自己?

说不定这家伙背着皇帝,随便找个由头,安排人把自己给嘎了,那自己可真是死得比窦娥还冤,到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该如何是好啊!随即,江宁大脑如高速运转的引擎,飞速思考对策。

回想起与天启帝的过往接触,结合对后世历史的了解,他深知天启皇帝对身边人颇为宽厚,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江宁又将目光投向跪在一旁的魏忠贤,心一横、牙一咬,暗自思忖:看来这入朝为官之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反正有事了就让魏忠贤在前边趟路。

让老魏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在骑着老魏过河。

再加上皇帝与自己的这份情谊,只要自己行事谨慎,别主动作死,全身而退或许并非难事。

随后,江宁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开口问道:“陛下,您家里这摊子事儿,处理起来不难吧?”

天启帝一听,顿时哭丧着脸,唉声叹气道:“江兄,岂止是棘手,那是相当难办啊!”

江宁见状,试探着开口说道:“陛下,要不这样,我去您那儿,给您搭把手,帮衬帮衬?”

听闻这话,天启帝先是一愣,随即目瞪口呆,片刻后,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江兄,你……你答应啦?

你终于想通了呀!”

说罢,他赶忙站起身,胸脯拍得“梆梆”响,信誓旦旦道:“江兄,你尽管放心!

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朕一样都不会少了你的!

绝对不会亏待你半分,定不让你受哪怕一丝委屈!”

只见这时,魏忠贤朝着江宁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可江宁越瞧越觉得这笑容有些不对劲。

回想起自己刚说的话,他瞬间感觉两腿之间一阵发凉,忙不迭开口解释:“那个啥,陛下,我刚说的是入朝为官,不是入宫当太监,您千万别误会了。”

天启帝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脸上绽放出笑容,激动得眼眶都泛红了,说道:“江兄,朕听得真真切切,自然晓得你说的是入宫当太监。

朕一直盼着你能帮朕分忧解难,为大明江山出份力,又怎会误会你要入朝为官呢。

往后朝堂诸事繁杂,可就全指望江兄你了!”

江宁吓得“噌”的一下,像被弹簧弹起般径直跳了起来,双手下意识死死捂住双腿之间,大声喊道:“陛下,我说的是入朝为官,打死我也不当太监!

这太监谁乐意当谁当去!”

天启帝这才如梦初醒,一拍脑门,意识到自己一时激动说错了话,忙不迭改口:“江兄,朕刚嘴瓢说错了,是盼着你入朝为官,不是进宫当太监,你可千万别害怕。”

听到这话,江宁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长舒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好家伙,总算是保住自己的“兄弟”了 。

这时,天启帝笑着坐回桌旁,诚挚说道:“江兄,你能答应入朝为官,帮朕排忧解难,朕心里满是感激。

你大可放心,只要有朕护着,就没人能害得了你。

你若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只要朕能应允、能办到,必定满足你。”

江宁小声开口问道:“陛下,那我入朝为官,您打算安排我担任什么官职呢?”

天启帝听了,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转头看向魏忠贤,询问道:“魏忠贤,依你之见,给江兄安排个什么职位合适?”

魏忠贤同样思索了一会儿,缓缓说道:“陛下,若让江公子入朝做文官,他并无科举功名,如此一来,怕是极易遭到满朝文武的攻讦与排挤。

老奴以为,可让江公子出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锦衣卫乃天子亲军,指挥使能由陛下直接任免,无需经由朝臣同意。”

听到魏忠贤的提议,天启帝当即点头,面露笑容,看向江宁说道:“江兄,你觉得这安排如何?

锦衣卫指挥使这个官职,你可满意?”

江宁听闻要让自己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要知道这锦衣卫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特务机构,自己一下子就成了特务头子。

他心中暗自感慨:朱兄对自己可真是够意思,一上来就给个部门一把手的职位。

随后,他赶忙笑着回应:“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眼见江宁点头同意,天启帝笑意更浓,说道:“江兄,往后朝堂之上,咱们以君臣之礼相待;私下里,你依旧是朕的好兄弟。

方才你可说过,朕的家当就是你的家当,大明江山于朕而言,也是你的,往后可得帮咱兄弟俩守好咯,千万别让人给败光了。”

江宁神色一正,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朗声道:“陛下放心!

我定当竭尽全力,守好大明江山,绝不让宵小之徒肆意破坏。”

这时,天启帝笑着开口打趣道:“江兄,方才你还说老朱家的官,给狗当狗都不当,这才一转眼,怎么就想通啦?

要是因为知晓了朕的身份,才勉强答应入朝为官,朕可不会为难你,毕竟朕一直都拿你当亲如手足的兄弟。”

江宁一听,赶忙赔着笑解释:“哎呀,陛下,刚才那不是跟朱兄闲聊嘛,想着帮朱兄打理打理家里的事儿。

可如今得知朱兄家中——不,是咱大明江山面临诸多艰难,当兄弟的我,怎能袖手旁观?肯定得帮衬着您呐!”

话落,两人相视而笑,千言万语尽在这一笑之中。

真正的好兄弟,无需过多言语赘述,仅仅一个眼神交汇,便已心领神会,情谊在这无声间愈发深厚。

这时,魏忠贤满脸堆笑地快步走了过来,双手抱拳拱手,恭敬说道:“咱家在这儿,可要恭喜江大人了!

往后咱一同为陛下分忧解难,往后还望江大人多多关照。”

江宁见状,赶忙笑着回礼,客气道:“魏公公这是哪里的话,今后还得仰仗您多多提点、关照才是。”

面对历史上这位声名赫赫、权倾一时的“九千岁”,江宁心里可不敢有丝毫懈怠,时刻提着十二分精神,毕竟魏忠贤的厉害,那可是如雷贯耳,在这朝堂之上,他绝不能掉以轻心。

这时,天启帝开口问道:“江兄,你说说如今这大明的局势,是不是真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身为帝王,天启帝所了解的情况和掌握的信息自然比旁人要多,对于朝堂局势的洞察也比其他人更为透彻。

只是他也想听听江宁的看法,想从旁人的角度来印证自己心中对局势的判断,看看是否还有转机和希望。

江宁沉思半晌之后,缓缓开口说道:“国事艰难啊,如今这局势,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得小心再小心、慎重再慎重,稍有差池,便可能让大明江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说罢,他又无奈地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若说上次有谁在最后关头挽救了大明江山,就只有万历朝的首辅张居正了。”

听到江宁这话,天启帝顿时来了兴致,目光灼灼地开口问道:“江兄,你快给朕说道说道,这张居正究竟怎么个情况?”

江宁沉思半晌,缓缓开口道:“自嘉靖朝起,国库便亏空严重,入不敷出,朝廷局势陷入两难之境。

所幸,后来出了张居正。

万历年间,张居正担任首辅,大力推行改革,朝廷局面才得以缓解。

张居正的改革,可谓是浩浩荡荡,朝堂上的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

当时,不少人凭借自身努力或运气站到了潮头之上。

这潮头之上,风光无限、诱惑无限,可风险也同样无限,就看官员们如何拿捏。

如今展望未来,远不如回顾过去那般清晰。

激昂与困惑相互交织,萦绕在我们每个人心头 。”

一旁的天启帝听得满脸通红,情绪高涨,忍不住拍手叫好,急切开口问道:“江兄,然后呢?”

江宁脸上挂着和煦笑容,娓娓道来:“唯有改革,才能让大明重新焕发生机,也唯有改革,才是大明当下往后唯一的出路。”

天启帝听后,深以为然,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江宁见状,笑意未减,继续说道:“陛下,改革一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治国如烹小鲜,需小心翼翼。

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改革全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