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6章 大明不妙曲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36章 大明不妙曲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江宁绞尽脑汁,越想心里越烦闷,突然灵机一动,既然皇上想让自己弄点特别的,那就给皇上整一个“大明不妙曲”。

随后,江宁坐在办公房里,清了清嗓子。

开始唱起来:“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朝朝又暮暮朝暮间,却难勾勒你的脸 ,我轻叹浮生叹红颜,来来去去多少年,半生的遗憾谁来写,唯有过客留人间……”

他沉浸在自己的歌声里,一边哼唱一边打着节拍,想象着大婚当日,这首曲子在婚礼上响起时众人的反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似乎已经看到了皇上满意的神情 。

就在这时,门外隐隐传来了哭声。江宁心中疑惑顿生,不禁想: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会有人在自己办公房门口哭泣呢?

随后,江宁快步打开房门,只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满脸泪痕,竟然是信王朱由检。

江宁赶忙躬身行礼,恭敬道:“臣见过信王殿下,不知信王殿下来微臣这锦衣卫镇府司,所为何事?”

朱由检一边哽咽,一边用袖子擦着眼泪,开口问道:“江大人,刚才是你在唱歌吗?”

江宁一愣,有些尴尬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回殿下,正是臣在唱。”

朱由检擦了擦眼泪,皱着眉头说道:“为何本王听了,有种全家死光了的感觉呢?”

听到这话,江宁眼睛瞪得老大,心中暗自惊讶:这“大明不妙曲”对老朱家的人来说,影响这么大的吗?

江宁赶忙赔着笑脸解释道:“臣不过是闲来无事,随便哼唱两句。

殿下要是不喜欢听,臣以后不唱便是。”

这时,朱由检摆了摆手,依旧哽咽着说:“江大人,你唱得真好听,本王也很喜欢听。

可不知为何,一听这首歌,本王就觉得像全家都遭遇了不幸,心里难受得只想哭。

不禁就想起了我那可怜的母妃,还有我那登基不足一月便驾崩的父皇。”

江宁一时语塞,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实在不知该如何回应。

过了片刻,江宁开口问道:“不知殿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这时,朱由检擦了擦眼泪,神情严肃地说:“江大人,本王今日前来是要检举。

本王要检举自己的几位老师。”

江宁面露疑惑,问道:“殿下,之前教导您的几位老师,不是已经被陛下下旨查办了吗?

听说还是东厂魏公公亲自督办的此事。”朱由检点了点头,说:“之前那几个祸国殃民的家伙,确实被魏忠贤处理掉了。

后来皇兄又给本王重新指派了几位老师。

但经过本王这几日的观察,发现他们全是些道貌岸然、贪污**的堕落之徒。

所以,本王今日来你这儿,就是要检举这几个败类。”

听到这话,江宁惊讶得嘴巴大张,心里暗自思忖,真不知道该说这位信王是运气太差,还是胆子太大。

学生检举老师这种在古人眼中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就发生在自己眼前。

尽管心中惊讶,可江宁秉持着执法公正的原则,还是亲自郑重地接见了信王朱由检。

在朱由检详细且有条不紊的一一列举下,江宁认真地将所有罪证都记录了下来,随后语气坚定地表示一定会尽快彻查此事,给信王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时,朱由检一脸严肃认真,目光坚定地说道:“江大人,这几个败类就交给你处置了。

要是皇兄之后再给我派来的老师还是这种道德败坏之人,本王必定会接着举报。

偌大的大明朝,本王就不信找不出几个清正廉洁的人来当本王的老师!”

说完,朱由检转身告辞离去。

看着朱由检离去的背影,江宁久久没有说话。

他心里清楚,从今日起,这位日后历史上的崇祯帝,怕是真要彻底成为“老师克星”了,只要发现老师有问题,便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检举。

江宁将罪状整理得条理清晰后,差人唤来了许显纯。

许显纯一到,江宁便将罪状递过去,神色认真地说道:“老许啊,这是信王亲自交办的案子。

你可一定要办得仔细些,必须彻查清楚,随后依法严惩,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许显纯接过罪状,只瞧了一眼,便顿时愣在原地,满脸诧异道:“这上面的官员,不都是信王殿下的老师们吗?”

江宁郑重其事地点点头,“没错,正是信王殿下亲自检举的,所以其中的重要性,你心里应该有数。”

许显纯一听,只觉一阵头皮发麻。

学生检举自己的老师,这种事在常理看来实在是离谱至极。

可他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躬身领命,下去着手办案了。

随后,工部尚书徐光启风风火火地跑来找江宁借人。

江宁一脸纳闷,心想自己手下人手都紧巴巴的,哪还有多余的人借给工部呢?

可徐光启哪管这些,见江宁不答应,立马开始撒泼打滚耍起无赖来,江宁当场就看傻了眼。徐光启指名道姓,非要宋应星和陈子龙二人去工部帮忙。

江宁赶忙拒绝,解释道:“这两人我有大用,种植玉米和番薯的事儿,全指着他俩呢。”

徐光启一听,毫不客气地把江宁数落了一顿,气呼呼地说:“就这么点小事,还用得着他俩?

江大人,你先把这两人借给老夫,我保证让他俩把种植红薯和土豆的详细情况都记录下来,之后再从户部给你挑几个经验丰富的农官,去帮你种那两千倾地。”

江宁仔细想想,觉得徐光启说的也在理,便点头答应了。

徐光启喜出望外,领着宋应星和陈子龙,高高兴兴地回工部去了,也不知道究竟要让他们去忙些什么。

这时江宁想起恩科武举马上就要开始了,便派人把李若琏找来,询问相关情况。

李若琏面露尴尬,禀报道:“启禀大人,各地文武举子差不多都已陆续抵达京城。

文人还好,顶多就是相互对骂几句。

可武人就不好控制了,时不时就大打出手。最近顺天府尹刘宗周大人,为了处理这些事,整日忙得焦头烂额。

这些举子打不得也抓不得,实在棘手。”

江宁听完,顿时火冒三丈,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召他们进京是来参加武举考试的,不是让他们来打架斗殴的!

老李,你立刻去贴出告示,告诫所有在京参加武举的举子,不论身份如何,只要敢聚众闹事、大打出手,一律剥夺功名,发配戍边军前效力,终身不得再参加考试。”

李若琏赶忙领命,去张贴公告。

随后,江宁吩咐将猛如虎和虎大威叫来,三人换上便装,准备上街查看情况。

刚出门不久,江宁一行来到一处茶楼。

只见茶楼里坐满了参加恩科的举子,有趣的是,文人在二楼,武人在一楼。

二楼时不时传来文人的鄙夷声:“一群粗鄙的武夫!”一楼的武举子们本就脾气火爆,立马回怼:“你们不就是会写点文章、吟几句诗吗?

有种的下来,老子一巴掌把你打趴下!”场面剑拔弩张。

江宁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在这一路走来的途中,类似的场景已经遇见不少。

时不时就有锦衣卫校尉拿着告示前来,一边张贴,一边大声宣读。

总体来说,经过告示的威慑,没几个人敢真的动手了,大家大多只是嘴上骂几句过过嘴瘾。

不过武人在骂人这方面,确实不如文人厉害,多数时候都是武人被骂得只能干瞪眼,吃了嘴上的亏。

随后,江宁迈步走进茶楼,瞥见旁边有一张空桌子,便走过去坐了下来。

小二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前来,殷勤问道:“这位客官,您想喝点什么呢?”

江宁微微一笑,说道:“随便来点就行。”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几锭碎银子递了过去。

这时,江宁留意到身旁桌子上坐着两个人,从穿着打扮和气质来看,像是文人,没有武人身上那种粗鲁的气息。

这时江宁对两人的身份颇感好奇,便转过头,面带微笑地开口问道:“我看两位兄长应当是文人举子,可为何却坐在一楼呢?”

只见其中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转过头来,笑着说道:“这位小兄弟,你说得没错,我们二人确实是文人举子,但我们更喜欢和武人坐在一起。”

江宁一脸疑惑,追问道:“这是为何?”

另一名青年男子满脸傲然,开口解释道:“如今文人之中,空谈误国者不在少数,而武人大多能保家卫国,不惜战死沙场。

我等虽身为文人,却不屑于只在纸上高谈阔论,更愿意投身报国,像武人那般舍身保国。”

江宁听到这番言辞,心中不禁感慨,大明文武之间多有隔阂,可这两位身为文人举子,却甘愿与武人举子同坐,实在令人心生敬佩。

于是,他开口问道:“不知两位兄台尊姓大名?”

只见那身材高大的男子面带微笑,说道:“在下卢象升,字建斗,南直隶人氏。”

接着,那名身材偏瘦、神色傲然的男子开口道:“在下孙传庭,字白谷,山西人士。”

听到这里,江宁顿时惊得一下站了起来,满脸都是不敢置信的神情,脱口问道:“你是卢象升,你是孙传庭?”

两人见状,纷纷点头。

这时,卢象升笑着开口:“这位兄台,你认识我们兄弟二人吗?”

江宁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深知,明末时期能臣猛将众多,但眼前坐着的这两位尤为出名。

他们虽都是文人出身,可打起仗来比许多武人还要勇猛,堪称是明末支撑危局的顶梁柱。

随后,江宁赶忙拱手,脸上笑意盈盈,说道:“二位兄台的大名,在下可是如雷贯耳,今日有幸得见,当真是三生有幸!”

这一番话倒是让卢象升和孙传庭有些不知所措。

二人心中犯起了嘀咕,自己不过是进京赶考的普通举子,怎么就被眼前这人说久仰大名了呢?这时,江宁笑着问道:“不知二位兄台打算参加武举还是文举呢?”

卢象升面露犹豫之色,缓缓开口:“刚才我与孙兄还在商量,我俩都有功名在身,参加文举自然不在话下。

可心里却更想试试武举,只是一直有些拿不定主意。”

江宁好奇地追问:“这是为何?”

孙传庭一脸纠结,解释道:“原因很简单,只因在大明,向来是文贵武贱。不管你是勇冠三军的猛将,还是能坐镇中军的帅才,到头来往往都要受制于文人。

就拿戚武庄与俞武襄来说,他们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可最终的遭遇……唉!”

这时江宁笑了笑,说道:“前些日子,天子已经下诏为戚家军平反了。

戚武庄、俞武襄二位将军也一并被下旨追封爵位,他们被封为侯爵,其子孙后代可世袭伯爵之位。”

这时,卢象升开口说道:“天子圣明,所以我和孙兄才一直纠结,到底是参加文举还是武举。”

这时孙传庭接着说道:“听说这次武举的主考官是锦衣卫指挥使江宁江大人,我兄弟二人起初还有些怀疑。

但来到京城之后,听闻这位江大人口碑甚好,处事公正严明,整治了不少在京城作威作福的富商和地痞无赖,也从不欺压良善。

他对手下要求更是严格。”

江宁听到自己的两位偶像夸奖自己,不禁有些不好意思,脸微微泛红,说道:“这位江大人不过是做了他份内之事罢了。”

就在这时,卢象升看向江宁身后的猛如虎和虎大威,开口问道:“不知这位兄台身后的这两位兄台,也是要参加武举吗?”

江宁猛然转头,看到猛如虎和胡大威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便笑着说道:“没错,我这两位兄弟也打算参加武举,争取博个功名。

俗话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男儿功名马上取,莫被儒冠误此生。”

听到江宁这么说,就连向来一脸傲气的孙传庭也忍不住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卢兄,依我看,你我兄弟不如就参加武举吧,这位兄台说得在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江宁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甲胄的少年跟在一位武将身后。

那武将气势非凡,往那儿一站,仿佛千军万马尽在掌控之中,而身后的少年则犹如一把刚刚出鞘的利剑,锐气逼人。

两人走进客栈后,中年武将微笑着说道:“这位公子,我们能坐你这桌吗?”

江宁连忙回道:“这位将军请坐!”

于是,中年武将与少年一同坐了下来。

可就在这时,几名衣着华丽的少年走了进来。

为首的一人满脸傲然,随手朝江宁扔下一锭银子,嚣张地说道:“这桌我们要了,你可以走了。”

江宁一愣,开口问道:“你几个意思?”

那少年一脸不屑,斥责道:“你们这种粗鄙武夫,赶紧把座位让出来,不然今天有你好看!”

江宁冷笑一声:“我们几人在这儿喝茶,已经付过银子了,你难不成还想强抢座位?”

青年男子冷笑:“你可知道本公子是谁?”

江宁依然笑着说:“我管你是谁,赶紧给我滚,不然我收拾你!”

听到这话,那公子气得面红耳赤,吼道:“你知道我爹是谁吗?”

江宁还是那副笑容:“你要是再不滚,我连你爹一起收拾!”

公子顿时大怒:“你这粗鄙武夫,今天就让你知道,我爹是南京户部尚书侯恂侯大人,本公子侯方域,你还不快给我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