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69章 整顿京营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69章 整顿京营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读者大大们麻烦给个好评,最近数据一直掉,扛不住了。多多互动,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明早暴更】感谢支持。

徐光启瞬间明白此事的关键意义,马上应道回去就拟下调令,保证将辽东的火器工匠一个不留,全都调回京师。

此时,江宁又扭头看向郭允厚,说道:“老郭,当下银子勉强能支撑一阵,接下来你还有件要事得办。

就是要大量从南方采购粮食,然后统统囤放在通州、天津以及京师周边。

一旦北方再出现天灾,朝廷就能即刻调粮赈灾。”

郭允厚赶忙站起身,态度坚决地表示就算想尽一切办法,就是把户部官员的裤子当了,也必定把这事办妥。

这时,江宁再度开口:“救民先救官。

这次不光北直隶和京师的官员俸禄一律涨三倍,北方所有官员俸禄都得涨。”

听到这话,郭允厚一阵肉疼,说道:“江大人,这可要花不少银子啊!”

江宁咬着牙道:“这银子必须花!

一旦官员撑不住,就会去盘剥百姓。

百姓要是被逼急了,就会扯旗造反,届时朝廷花的银子那才是天文数字。”

郭允厚明白这个道理,随即咬着牙应道:“既然如此,那老夫想想办法。”

紧接着又问:“江大人,要是这些官员涨了俸禄,还去盘剥百姓,该如何处置?”

江宁眼睛微微眯起,声音冰冷:“那就让他们一家老小都去地府找阎王爷报到!”

这时,江宁转头对温体仁说道:“老温,还有一件大事得交给你去办。

接下来,由督察院派出御史到北方各省巡视,一旦发现有官员勾结士绅欺压百姓的事件,全部从严处理。

这边我会安排锦衣卫全力协助,东厂魏公公那边,我也会去知会一声。”

温体仁站起身,一脸正色道:“江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办好这些差事,绝不让那些黑心贪官有藏身之地!”

这时,郭允厚一脸喜色。

江宁疑惑地看向他,问道:“老郭,你这是想到啥好事了?乐成这样?”

郭允厚笑意盈盈地说:“江大人呐,北方这些官员虽说家底比不上南方的,但要是把他们的家产都查抄了,国库又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呢。”

江宁顿时一阵无语,没好气地嗔道:“老郭,你简直掉进钱眼儿里去了。”

不过略一思忖,又接着道:“但你说的倒也在理,这些黑心官员的家产,确实一个子儿都不能放过。

只是查抄官员家产这事儿,实在太得罪人。

嗯……这得找个有能力的人去办。

回头你去找魏公公,他肯定乐意帮忙。”

眼见江宁又想骑着老魏过河,郭允厚笑着问:“江大人,那您呢?

这么重要的事,您不出面带头吗?”

江宁没好气地回应:“如今本官身为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得专心整顿京营军务,哪有那闲工夫干别的!”

眼见诸事安排停当,江宁便起身告辞。

众人也纷纷返回各自衙门,迅速将此次讨论的事务提上日程,紧锣密鼓地开展办理。

江宁回到镇府司衙门,径直前往田尔耕的办公房。

一进去,就瞧见田尔耕正埋着头,专注地写写画画,整理着面前的一堆卷宗。

江宁心里清楚,这些都是锦衣卫密探源源不断上报的各类情报。

眼见江宁进来,田尔耕赶忙起身。江宁笑着摆了摆手:“老田,坐。”

田尔耕坐下后,笑着开口问道:“大人,今日怎么有空到卑职这儿来了?”

江宁微笑着说:“老田,接下来我要去整顿京营军务了,锦衣卫就交给你了。

你可得把这摊子事儿料理好。”

田尔耕知道江宁这是有意提拔锻炼自己,赶忙一脸正色道:“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全力以赴,绝不让大人失望。”

江宁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江宁径直前往兵部衙门,见到李邦华后,笑着说道:“李大人,如今整顿京营军务的事,准备得如何了?”

李邦华捋着胡须,笑容满面地回应:“如今万事俱备,就等江大人您这股东风了。”

江宁闻言,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开始吧。”

紧接着,两人来到京营,将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直接找来。

一见面,江宁便直截了当地说道:“二位国公,本官马上要着手整顿京营了,您二位之前那些事儿,应该都处理妥当了吧?”

张维贤赶忙点头,赔笑着说:“有劳江大人费心,之前那些麻烦事,老夫都已经全部解决了。”

徐希也赶忙附和,表明自己之前的破事烂账也都处理完毕。

这时,江宁满意地点点头,心想眼前这两位国公还算懂事。

随后,他笑着提议道:“二位国公,如今这京城乃是是非之地。

本官有个主意,前段时间辽东总兵陈策因病请辞,您二位不妨上奏天子,以巡视辽东军务的名义去接了陈策的班,也好出去避避风头。等京营这阵风过去,我在上奏天子重新保举一位辽东总兵,到时候您二位再回来。”

张维贤听后,感动不已,没想到江宁连退路都为自己考虑好了,赶忙拉着徐希点头称谢:“多谢江大人,老夫这就回府上写奏折。”

说罢,便与徐希二人匆匆告辞。

这时,李邦华满心疑惑地开口问道:“江大人,您把英国公和定国公都打发走了,可成国公呢?

难道您不打算知会他一声?”

江宁眼神瞬间变得冰冷,语气决然地说道:“成国公,本官可是特意留下来的。

本官就是要拿这位成国公朱纯臣来立威,又怎会舍得打发他走?”

听到这话,李邦华不禁大惊失色:“江大人,那可是一位世袭罔替的国公啊!”

江宁神色严肃地点点头,说道:“正是要拿这位国公开刀,不然如何能震慑住京城中的一众勋贵?”

李邦华见江宁竟真要对成国公下手,不禁暗自感慨,江大人这胆子着实够大。

就在此时,一名锦衣卫匆匆赶来禀报:“定远侯邓文明求见。”

江宁赶忙吩咐:“快请他进来。”

片刻后,定远侯邓文明走进来,笑着行礼:“本侯见过江大人、李大人。”

江宁也笑着回应:“不知是哪阵香风,把侯爷给吹来了。”邓文明笑着说:“本侯这是来给江大人您帮忙的。”

江宁一脸疑惑。

邓文明随即拿出圣旨,说道:“本侯已向皇上讨得恩典,担任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来给江大人您打下手。”

江宁难以置信地问道:“如今英国公和定国公都要去辽东暂避风头,侯爷怎么还往这复杂的局势里凑呢?”

邓文明哈哈笑道:“本侯身为宁河王之后,既是大明的侯爷,理当为国尽忠,又怎能置身事外?”

听到这番话,江宁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没想到满朝勋贵之中,竟还有如此一心报国之人。

他赶忙站起身,面向邓文明,郑重地深深鞠了一躬,诚恳说道:“本官在此,就先行谢过侯爷这份赤诚之心了。”

一旁的李邦华见状,也跟着深深鞠了一躬,表达对邓文明的敬意。

邓文明赶忙扶起两人,笑着说道:“其实啊,本侯爷也有自己的私心,本侯一直想着重振祖上的荣光,所以这次就下定决心,豁出去了。”

江宁闻言,笑着回应:“侯爷这份为国效力之举,便是对祖上最好的告慰。

宁河王若泉下有知,必定深感欣慰。”

随后,江宁即刻着手部署。

先是从藤骧四卫调来了2000名士兵,又从锦衣卫镇抚司抽调3000名锦衣卫,从而组成一支5000人的队伍,临时听用。

紧接着,他将曹文昭、满桂、召集过来。

由于江宁持有朱由校赐下的金牌,行事极为方便。

眼见众人齐聚,江宁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先由定远侯邓文明牵头,李邦华协助,即刻开始对京营在册官兵进行全面清点,把老弱病残全部剔除,同时发放三个月军饷作为补偿。

另外,对京营的军械、物资、战马、盔甲等物资也要展开全方位清查。”

邓文明和李邦华立刻起身领命。

这时,江宁又接着说道:“本官已上奏天子,此次由曹文昭将军、满桂将军、还有远在两淮跟着魏公公办差的赵率教将军,负责新兵招募训练。

接着,江宁笑着看向三人,说道:“二位将军,如今赵率教将军远在两淮,招募新兵的差事就交给你们二位了。

如今本官给你们每人五万士兵的招募名额,每月军饷二两白银,并且已经备足一年的军饷粮草军械。

你们即刻开始在北直隶乃至北方数省展开募兵行动。

记住,只要青壮,那些家世清白的农家子弟优先录取。

一旦被成功录取,其全家可免税五年。”

曹文昭二人听闻江宁连军饷都已妥善备好,顿时激动得难以自抑。

这时,江宁继续笑着说道:“新兵录取之后,先发放六个月军饷,让他们能以安家用。

同时,要明确告知招募来的士兵,将来若上战场,一旦受伤或不幸阵亡,朝廷每年都会发放抚恤,并且减免其家中赋税二十年。

他们的子女还能在朝廷兴办的学堂免费读书。”

听到这番话,在场众人皆惊。

要知道,即便大明最精锐的九边将士,在战死或受伤后,朝廷也不过是象征性地发放一笔抚恤银子,此后便不再过问。

可江宁不但承诺减免将士家中二十年赋税,每年还有额外抚恤,甚至连他们子女的读书问题都考虑周全。

对于底层军人而言,如此优厚的待遇,简直前所未闻,堪称厚重至极。

这时,江宁面带微笑继续说道:“至于此次恩科武举录取的武进士,全部安排到军中,让他们随军历练积累经验。

至于曹变蛟、卢象升、孙传庭、猛如虎、虎大威、吴襄、黄德功、周遇吉、孙应元,同样随军历练,重点培养。”对于江宁所选用的这些人,众人皆无异议。毕竟,江宁识人的眼光,大家都有目共睹。

眼见诸事安排妥当,江宁当即签下公文,并盖上自己的官印,交给曹文昭、满贵、赵率教三人,让他们持此前往户部领取军饷,随后即刻着手招募士兵。

为了更好地锤炼新兵,江宁将此前抽调来的腾骧四卫士兵,全部分派给曹文昭、满贵、二人调遣。

他还特意叮嘱三人,招募士兵之事,多多益善,不必拘泥于原本定下的五万人的限额 。

江宁特意叮嘱:“新兵招募之时要是碰上山贼、土匪,可就地剿灭,以战代练。”

说着,他把之前精心整理的军事训练手册递给二人,补充道:“这本手册,你们可以参考着用,里面都是些练兵的要点和方法。”

“曹文昭、满桂、二人领命离开” 。

李邦华与邓文明旋即对京营展开全方位彻查。

而那些勋贵子弟,被江宁统统编入军中,从基层做起。

还有几位被他留在身边听用,其中有英国公府的张世泽、定国公府的徐允祯,还有定远侯府的邓云飞。

对于这些勋贵子弟,江宁计划先把他们留在身边,仔细观察。

要是发现其中有具备潜力、值得雕琢的可造之材,便着力培养,委以重任。

但要是经观察判定,这些人不过是徒有其表的绣花枕头,那江宁也只能将他们“束之高阁”,让他们充当个装点门面的吉祥物罢了。

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折腾,京城中的勋贵们彻底坐不住了。

以往,京营在他们眼中就是自家菜园子,能随意从中捞取好处、大发横财,营中的士兵不过是供他们驱使的奴仆。

然而现在,江宁毫不留情地将这个“菜园子”彻底推平。

一众勋贵先是急匆匆跑进宫去找朱由校诉苦。

朱由校好生安抚了他们一番后,让他们去找江宁协商。

结果江宁倒是个痛快人,直言勋贵们若还想在京营当差,那就得从基层士兵做起。

这可把一众勋贵气得不轻,他们世代承袭爵位,怎能与那些普通“泥腿子”待遇相同?

原本还打算与江宁理论几句,江宁却直接告知他们:“现在在军营看大门的,一个是英国公的长孙,一个是定国公的长子,定远侯的长子还在军中当书办呢。”

这可把领头的阳武侯薛濂给气坏了,他涨红了脸,双眼圆睁,额头上青筋暴起,怒喝道:“岂有此理!

我等世代功勋,怎能与那些草芥一般,从最底层做起,这江宁简直欺人太甚!”

他双手紧握拳头,关节泛白,一副随时要发作的模样,周围的勋贵们也都随声附和,场面一片嘈杂。

就在这时,江宁神色轻松地笑了笑,说道:“既然各位不愿意从头干起,那就请回吧!”

言罢,便从容转身离去。

这一下,可把一众勋贵气得够呛。

他们恼羞成怒,赶忙跑去寻找勋贵中的领头人物张维贤,想让他出面主持公道,却被告知张维贤昨日已奉圣旨出京,巡视辽东军务去了。

众人无奈,又火急火燎地跑去定国公徐希府邸,结果发现这老小子竟然也脚底抹油跑路了。

最后,这帮无处撒气的勋贵们,一窝蜂地全部聚集到成国公朱纯臣的府中。

他们气势汹汹,吵吵嚷嚷,强烈要求朱纯臣为他们主持公道,言语间满是对江宁举措的不满与愤懑。

朱纯臣此刻满心又气又怕。

在国公之位上坐了十几年,他可不是糊涂人。

张维贤和徐希这两位国公,若没有江宁点头示意,在这紧要关头,怎么可能轻易出得了京城?

可偏偏就留自己一人在京城,事先还没人给自己通个气,这不明摆着江宁准备对自己下手嘛,他怎能不心生惧意?

况且,京师三大营向来是成国公府捞银子的重要财路,如今却被江宁一下子给斩断了,这又怎能不让他窝火?

眼见一众勋贵吵吵嚷嚷,朱纯臣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都给本国公静静!

别再喊了!

你们一个个都跑来找我,可本国公现在又有什么办法?

提督京营的差事,早就被皇上下旨夺去了。

倒是阳武侯,你不是主管神机营嘛,你就不能想想办法?”

阳武侯薛濂一听,没想到朱纯臣竟把火往自己身上引,索性也破罐子破摔,冷嘲热讽道:“成国公还真是沉得住气啊!

本侯也无所谓了,反正神机营的差事已经被姓江的架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