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75章 为张居正平反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75章 为张居正平反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神虚子借口要与徐光启论道,匆匆离去,脚步急促,头也不回,生怕再多待片刻,自己最近积攒的那点名声就彻底毁于一旦。

这时,魏忠贤满脸堆笑地说道:“江大人,有个好消息,咱家第一时间就赶来告知您。”

江宁满心好奇,忙问道:“魏公公有啥好消息,快说出来,让我也高兴高兴。”

只见老魏神神秘秘地一笑,说道:“江大人,您的案子判下来了!”

江宁追问道:“可是那武清侯府李国瑞刺伤我的案子?”

魏忠贤笑着点头,应道:“正是。

今儿个朝堂之上,皇上下旨了,武清侯李铭诚教子无方,被除去爵位,贬为庶民,驱逐出境。

李国瑞行刺朝廷重臣,判斩首示众。”

听到这个处理结果,江宁倒没显得太过意外,毕竟皇上对自己向来颇为关照。

这时,魏忠贤又笑着说道:“江大人,咱家觉着斩首示众太便宜李国瑞那小子了。

所以,咱家向陛下请旨,将这小子千刀万剐,再把骨头碾成灰扬了,好给江大人出出这口恶气。”

听到这儿,江宁不禁一阵无语。

老魏还是一如既往的心狠手辣,一点都没变。

不过所幸,现在和自己是一条船上的。

江宁随即笑着劝道:“魏公公,挫骨扬灰是不是有点太狠了呀?

斩首示众,这惩罚就已经够了。”

只见魏忠贤一脸严肃地说道:“江大人您宽宏大量,不跟那李国瑞计较,可咱家咽不下这口气。

咱家既然说了要亲手把他千刀万剐、挫骨扬灰,那就一样都不能少。”

江宁心里一阵无奈,暗自骂道:这老魏是不是闲得没事干,这么做不是明摆着给自己招恨嘛!

江宁本还想再劝劝魏忠贤,可转念一想,老魏这么做也是一心为自己出气,这份心意难能可贵。

再者说,具体动手的又不是自己,索性就不再开口阻拦了,只当是满足老魏这么个特别的“小爱好”吧。

这时,江宁想起天津卫的林三元,便开口问道:“魏公公,那林三元一家老小如今是什么情况?”

魏忠贤嘿嘿一笑,说道:“江大人,那林三元身为逆贼李三才的胞弟,自然是被满门抄斩了。”

江宁赶忙追问:“那林雨声呢?”

魏忠贤又是嘿嘿一笑,说:“一家人就得整整齐齐一块儿上路嘛!

江大人,这事不是咱家有意瞒着您。

当初您答应了那林三元留他儿子林雨生一命,可下令处决的是咱家,这事儿跟您没关系。

要是真有啥报应,尽管冲咱家来!”

江宁无奈地叹息一声。

其实,这个答案他心里早有预料,只是亲耳听到时,仍忍不住一阵唏嘘。

曾经雄踞一方的世家大族,就这样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时,魏忠贤笑着说道:“江大人,您也别太往心里去。

您仔细想想,咱们这也算是替天行道啊。

这些年来,被他们盘剥致死的那些百姓,是何等无辜!

这么一想,您心里是不是就会好受些?”

听到这番话,江宁不禁暗自感慨,这老魏还真是个人才,居然还懂得给自己做心理安慰。

随后,魏忠贤又和江宁闲聊了一阵,之后便起身告辞。

江宁依旧十分热情,将老魏送到门口。

在江宁又装病躺了五天之后,这天,一名锦衣卫匆匆来报:“大人,温体仁求见。”

江宁听说自己的小老弟温体仁来了,赶忙吩咐道:“快,把温大人请进来!”

锦衣卫匆匆跑出去,没一会儿,温体仁面带笑容走进来,拱手说道:“江大人,您的伤势如今恢复得怎么样了?”

江宁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再静养几个月,应该就能彻底好了。”

温体仁听了,心里直犯嘀咕,但马上又笑着说:“江大人,我今天来,是有事儿找您。”

江宁笑着回应:“老温,什么事啊?

你跟我说说。”

温体仁笑着讲:“果不其然,就跟咱们之前猜测的一样,东林党那个邹元彪,在杨涟和左光斗极力推举下,入朝为官了,现在是督察院左佥都御史。

今天早朝的时候,陛下下旨重新开启经筵,特地让我来通知大人,明天咱们一起去。”

江宁听了,心里犯起了疑惑,问道:“陛下重开经筵,找我做什么呀?”

这所谓的经筵,就是大臣给皇帝讲解经史典籍的活动 。

温体仁笑了笑,说道:“江大人,陛下这么做是为了立威。

他打算在经筵上,让咱们和东林党人展开辩论,打压一下他们,免得杨涟、左光斗这两个书呆子,仗着邹元标入朝为官,又开始兴风作浪。”

江宁这下听明白了,接着苦笑着说:“经筵那是文官们的事儿,可我是武官序列,跑去参加经筵,这算怎么一回事儿啊?”

温体仁笑着解释:“江大人,您主要是去给大伙撑撑场面。您啥都不用干,往那儿一站就行。”

江宁心里一阵无语,感情这是让自己去当“吉祥物”啊。

但又不能让手下人失望,随即笑着应道:“行,没问题。

我明天准时上朝,我倒要瞧瞧,到底谁有这么大能耐,能一手把大明朝的天给遮了!”

随后两人又闲聊了一阵,温体仁起身告辞。

待温体仁离开后,江宁躺在躺椅上,陷入了沉思。

对于经史子集,他实在是所知甚少,一窍不通。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有温体仁这般足智多谋堪称“最强大脑”的助力,还有官应震那样得力好用如同“好刀”的手下,这么一想,心里便踏实了许多,倒也没那么担忧了 。

自己明日一上朝,就意味着没法再继续装病了。

江宁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回到房间。只见柳若烟正在专心刺绣,他笑着问道:“若烟,青烟跑哪儿去了?”

柳若烟赶忙优雅地行了一礼,说道:“公子,轻烟又去花园摆弄花草了,她就爱做这些事。”

随后,江宁走上前,看着柳若烟手中的刺绣称赞道:“若烟,你绣的这鸭子可真好看!”

听到这话,柳若烟微微一怔,随即红了脸,小声说道:“公子,我绣的这是鸳鸯。”

江宁顿时尴尬得满脸通红 。

江宁顿时尴尬万分,赶忙改口夸赞:“哎呀,这鸳鸯绣得栩栩如生,真好看!”

紧接着,他半开玩笑地问道:“这是不是若烟特意绣给我的呀?”

柳若烟听了,瞬间羞得满脸绯红,声音小得如同蚊蚋:“这……这是奴家给自己绣的肚兜。”

江宁顿时尴尬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随便应付了几句,便匆匆逃离。

此时,只见李若琏带着食盒过来。江宁赶忙招呼李若琏坐下,又把柳若烟、柳青烟姐妹俩唤来一起吃饭。

餐食过后,柳若烟姐妹很懂事地回了房间。

这时,江宁开口问道:“老李啊,前段时间你请我师傅去喝花酒,花了不少银子吧?”

李若琏一听,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肉疼地说道:“一共花了一千五百两。”

江宁闻言,大吃一惊:“好家伙,咱俩去飘香苑喝花酒都没花这么多!”

李若琏赶忙解释:“大人有所不知,老神仙一口气点了三个花魁,这还是看在我锦衣卫的身份上打了折,不然起码得两千两银子。”

江宁顿时黑了脸,没好气地骂道:“这老家伙,好歹也是道门高人,顶着个钦封火药大真人的名号,怎么能这样呢?

身为出家人,吃喝嫖赌,他简直五毒俱全了!”

第二日,天还没亮,江宁就早早起床洗漱,接着换上官袍,带着几名护卫骑马前往午门准备上朝。

等他到午门的时候,发现已有不少官员等在那儿了。

众人见江宁来了,立刻有不少人满脸堆笑地上前打招呼,其中有内阁的薛国观、户部的郭允厚、工部的徐光启,还有他新收的手下官应震 。

江宁也极为热情,一一与众人回礼。就在这时,魏忠贤远远瞧见江宁,便快步跑了过来,满脸笑意道:“江大人,看来您这回是彻底恢复好了!”

江宁点点头。魏忠贤接着又说道:“江大人,您能回朝当值,咱们底下这些人心里可就踏实多了。

这段时间您在家养病,大家伙儿总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干活都没了主心骨。”

江宁听了,心里一阵无奈,老魏这话,咋听着自己倒像是个专权的奸臣头子了呢 。

就在这时,一群东林党官员走了过来。

为首的人须发全白,身后跟着杨涟、左光斗等一众东林党官员。

见状,温体仁赶忙凑到江宁耳边,低声提醒:“江大人,那位便是东林党的邹元标。”

江宁微微点头示意。

没一会儿,邹元标带着杨涟、左光斗来到江宁面前,施了一礼,笑着说道:“江大人,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如今已然是我大明朝的国之重臣。”

江宁微微一怔,随即开始仔细打量起邹元彪。

只见这老头儿留有三缕长须,须发皆白,一双眼睛极为清澈。

江宁见状,心中不禁大为惊讶。

眼前这人,要么极为善于伪装,城府深不可测;要么就是心思单纯之人。

但江宁无论如何,都不敢轻易将这位东林党大佬当作心思单纯之辈 。

江宁也笑着回礼道:“邹老大人老当益壮,如今再度入朝为官,才真正是我等晚辈的楷模与榜样。”

邹元标抚着长须,哈哈大笑起来:“老夫如今都七十高龄咯,哪比得上江大人年轻有为啊。”

江宁心里一阵惊讶,没想到这老家伙居然跟自己玩起了商业互吹。

再瞅瞅邹元标身后的杨涟和左光斗,两人脸色铁青,对他理都不理。

就在这时,宫门缓缓打开,江宁笑着提醒:“邹老大人,宫门开了,咱们该上朝啦。

您是前辈,您先请。”邹元标也不推辞,迈着稳健的步伐朝宫内走去。

这可把魏忠贤给急眼了,他忍不住冷哼一声:“这个老棺材瓤子,跟他客气两句,还蹬鼻子上脸了。”

江宁笑了笑,便领着一众手下走进宫门。

来到大殿之上,文武官员分列两旁。此时,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正巡视辽东,江宁身旁站着成国公朱纯臣。

这朱纯臣见了江宁,竟冷哼一声,瞧都不瞧他一眼。

江宁心里暗骂:“不知死活的东西,回头有你哭的时候。”

就在这时,只听方正化扯着嗓子高喊:“皇上驾到!”

众人连忙行礼。

只见朱由校身着龙袍,稳稳坐上龙椅,面带笑容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可有本要奏?”

就在这时,邹元标颤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了出来,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朱由校微微点头,应道:“准奏。”只见邹元彪掏出一本奏本,缓缓开口:“老臣恳请陛下下旨,为张居正平反。

当年张居正主持改革,推行诸多举措,于国有大功啊。”

朝堂之上瞬间一片哗然。

一些官员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张居正改革虽曾让明朝一度出现中兴之象,但改革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在他死后,被抄家夺爵,其改革措施也大多被废除。

如今邹元彪提出为其平反,无疑是在朝堂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江宁微微皱眉,他深知张居正改革的利弊,也清楚这件事背后东林党可能的盘算。

而魏忠贤则脸色阴沉,在他看来,东林党此举定是不怀好意,想借此扩大影响力,为他们自己谋利。

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官员则面露期待之色,紧紧盯着龙椅上的朱由校,等着陛下的回应。

朱由校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如今,事隔多年,当年之事朕也不再多言。

张居正为国家操劳,功绩有目共睹,这一点毋庸置疑。

朕准了邹爱卿所奏,即刻下旨为张居正平反,恢复其生前一切荣耀。”

此言一出,朝堂上再度炸开了锅。支持张居正改革的官员面露欣慰之色,觉得此举是对张居正功绩的认可,也彰显了陛下的英明。

江宁心中暗自思忖,这邹元标选在此时提出此事,时机拿捏得十分巧妙。

如今朝堂局势微妙,皇帝此举,不知会对各方势力的平衡产生怎样的影响。

魏忠贤则狠狠瞪了一眼邹元标,心中暗忖,东林党这是又在搞事情,借为张居正平反来扩充自身声望,日后怕是更难对付了。

邹元标听闻皇帝准奏,满脸激动,跪地叩谢:“陛下圣明!张居正泉下有知,也定当感恩陛下之恩典。”

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纷纷跟着跪地,高呼万岁,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看着东林党一众官员那兴高采烈的模样,朱由校又开口说道:“那就让礼部尚书顾秉谦负责主持张居正平反的相关事宜吧。”

原本还满脸欢喜的东林党官员们,听到这话,瞬间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他们心里清楚,顾秉谦可是魏忠贤那边的人。

本想着借着为张居正平反的事儿,在朝堂上提升东林党的影响力,结果忙来忙去,到头来竟然要被别人把这成果给抢走了。

听到朱由校指定由顾秉谦主持张居正平反的相关事宜,江宁在心里暗自给这位朱兄点了个赞。

如此一来,可不就是让东林党人白忙活一场,最终功劳都归了顾秉谦嘛。

顾秉谦怎么说也是自己人,他可是魏忠贤的铁杆死党,更是坚定的保皇派。

随后,江宁仔细打量起邹元标,却惊讶地发现,这老狐狸神色镇定,丝毫不见慌乱,一脸平静得仿佛此事与他毫无关系。

但杨涟和左光斗可坐不住了。

在他们眼中,要是能把这差事揽到手里,东林党便能借此大大扩充影响力。

于是,二人急忙站出来表明态度。

杨涟率先开口:“陛下,臣以为由邹元标老大人主持张居正的平反事宜,最为妥当。”

朱由校闻言,脸色瞬间一沉,冷冷问道:“这是为何?

难道顾秉谦身为礼部尚书,还主持不了张居正平反这差事?”

天子这话的弦外之音,满朝文武都听得明明白白。

可杨涟和左光斗这回像是铁了心,已然豁出去了。

杨涟再次高声说道:“启禀陛下,顾秉谦向来以江宁、魏忠贤马首是瞻,虽位居礼部尚书之职,却在朝中结党营私,实在难当为张居正平反的重任。”

这时,顾秉谦不慌不忙,脸上挂着笑容反问道:“杨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官与江大人、魏公公交情不错,就成了结党营私?”

杨涟冷哼一声,毫不客气地回道:“顾秉谦,你与江宁、魏忠贤狼狈为奸,朝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你事事都听他们二人的,张居正于国有大功,为其平反可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怎能交到你这等奸佞之人手中!”

随着杨涟这番话出口,可把顾秉谦气得够呛。

就在此时,官应震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启禀陛下,杨大人此言差矣,臣要弹劾他!”

杨涟顿时愣住了,他向来都是弹劾别人的主儿,今儿个竟有人来弹劾自己,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官爱卿,你且说说看。”

官应震一脸严肃,正色道:“杨涟、左光斗二人所言荒谬至极。

顾大人身为大明朝的礼部尚书,领的是朝廷俸禄,办的是陛下交付的差事,与江大人、魏公公能有什么不当关联?

杨大人此举,分明是在污蔑朝廷重臣,臣恳请陛下重重责罚二人。”

江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对杨涟和左光斗二人早已厌烦透顶。

这两人正事不干,整天就知道在朝堂上窝里斗,实在是让人心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