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97章 老魏发飙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97章 老魏发飙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李邦华的内心仿佛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掀起了惊涛骇浪,久久难以平复。

他着实没有料到,这般勾结建奴、通敌卖国的惊天大案,背后竟是自己的老师在推动。

随后,他满脸疑惑地问道:“恩师,虽说您如今已不再过多干涉东林事务,但东林党众人依旧尊您为元老魁首。

您一心为国,为何不将自己的心意坦诚告知皇上与江大人呢?”

邹元标听闻此言,沉默了许久,像是在斟酌该如何开口。

半晌之后,他缓缓说道:“孟暗,为师这便回答你的问题,但你听后,切莫失望。

谁都可以背叛东林党,唯独老夫不能抛弃东林党。”

听到这话,李邦华大为意外,急忙追问道:“恩师,这究竟是为何?”

邹元标一脸平静地说道:“我可以不做留名青史的名臣,但绝不能做遭人唾弃的小人。

天下读书人都知道老夫是东林党创始人及元老,即便千秋万代之后,史书之上也依然会记载老夫属于东林党。

这一点,老夫从未想过为自己开脱。

在老家,乡亲们为我立了一座牌坊,这牌坊可不是因为我东林党人的身份,而是因为平日里我教导弟子读书、造福乡里才立的。

老夫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也不知还能在这世上活几年。

我绝不能让老家人把那座牌坊给拆了。

圣人的书是拿来给人看的,用来办事,一无是处。

《左传》里说‘君以此兴,必以此亡’,老夫既然是东林党的元老和创始人,如今名义上还是东林魁首,将来注定要与东林一同陨落。”

说到此处,邹元标声音渐渐哽咽:“老夫不怕死,可老夫怕死后,没有人明白老夫的一番苦心。

你是老夫最得意的门生弟子,今夜叫你来,便是希望将来老夫与东林一同陨落之后,你能为老夫说几句公道话。”

说着,邹元标竟直直跪了下来,身子颤颤巍巍地对着李邦华开始磕头。

李邦华见状,也赶忙跟着跪了下来,急忙去搀扶邹元标:“恩师,您这又是何必呢?”

邹元标借着李邦华的搀扶之力起身,随后认认真真地磕了三个响头,此时早已泪流满面,说道:“孟暗啊,老夫当年教导你的那几句话,你还记得吗?”

李邦华此时也是老泪纵横,哽咽着说道:“恩师,弟子都记得。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在朝为官做事,只求上报天子,下安黎民。

做事不问可不可能,只问应不应该。’”

听到李邦华的回答,邹元标欣慰地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没有忘记就好。

东林早已背离初心,如同毒瘤一般开始侵蚀大明。

老夫身为东林的创始人及元老,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东林的毒,必须清了。

将来,老夫到地下见列祖列宗之时,也能挺直腰杆说话了。”

最后,师徒二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复杂情感,相拥嚎啕大哭。

许久之后,李邦华强忍着悲痛,将邹元标缓缓扶起。

此时的邹元标,一扫先前的颓废之色,神情变得格外坚毅,一脸正色地说道:“此次,江大人前往山西办案,想必皇上也定会选派得力人手前往江南查办相关事宜。

到时候,老夫会在朝堂之上设法牵制住杨涟和左光斗二人,不让他们从中作梗。

只是希望江大人此次行事能够雷厉风行,迅速将案件办妥,不可拖延太久。

毕竟,此事牵连范围极广,稍有不慎,便可能横生枝节。”

李邦华听闻,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弟子明白,稍后便给江大人去信,将恩师的意思传达给他。”

邹元标摆了摆手,说道:“孟暗,你不必去信了。

刚好老夫也想借着这件事,看看这位江大人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干,能否担当起重振大明的重任。”

………

而此刻的江宁,对京城内发生的种种事情浑然不知。

第二天天还未破晓,江宁等人便匆忙起身,利落上马,再度踏上行程。

一路上众人快马加鞭,疾驰而去。

这般高强度的赶路,就连袁可立、郭允厚、魏忠贤这三位年事已高的老者,都有些体力不支,感到吃不消了。

期间,队伍途经宣府镇。

江宁等人便在宣府总兵黑云龙的军中休整了一晚。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晨曦透过薄雾洒在营地上。

江宁等人早早起身,简单用过饭后,便整军出发。

士兵们精神抖擞,收拾好行装,牵出马匹,有序地排列在营前。

随着江宁一声令下,大军继续踏上征程,三天后,队伍兵分两路。

其中一路,由赵率教与温体仁带领一万五千人马,他们手持袁可立手令,直扑张家口。

他们的任务是迅速控制张家口,防止任何与案件相关的人员趁机逃出关外,同时彻查张家口守将。

而江宁、袁可立以及魏忠贤,则率领剩余的一万两千兵马,朝着大同城径直进发。此时,大同城中,代王朱鼎渭在听闻钦差已进入山西境内的消息后,却依旧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全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照旧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

王府内,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舞姬们长袖翩翩,朱鼎渭醉眼朦胧地欣赏着歌舞,尽情享乐。

而大同知府王贵得知这一消息后,却是一脸的震惊。

他心中暗自纳闷,平日里朝廷鲜有如此大规模地调集大军进入山西的举动,此番究竟所为何事?

然而,尽管满心疑惑,他却并未过多深思,只觉得或许是上头有什么常规的军事调度,与自己并无太大干系,便也暂且将此事抛诸脑后。

望着那轮廓在视线中愈发清晰的大同城,江宁一行人虽一路风餐露宿、风尘仆仆,但此刻,他们脸上的疲态竟一扫而空,眼中不约而同地透露出灼灼的明亮之色。

此刻,江宁当机立断,下令李若琏即刻前去通报大同的一众官员,让他们前来迎接钦差。

李若琏得令后,即刻带着几名锦衣卫,策马如飞般匆匆离去。

紧接着,袁可立一声令下,“钦差”仪仗尽数展开。

只见队伍中,旗帜猎猎作响,上书“钦差”字样的旌旗迎风招展,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使命。

随行的侍卫们身姿挺拔,神情肃穆,手中的兵器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整个队伍瞬间气势大增,朝着大同城浩浩荡荡地行进。

紧接着,随着袁可立那声令下,不仅“钦差”仪仗尽显威严,信王朱由检的亲王仪仗全部展开。

仪仗队伍中,色彩斑斓的旗帜随风舞动,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不凡。

与此同时,太监总管王承恩领命后,快马加鞭地朝着代王府疾驰而去,准备向代王朱鼎渭通报信王与钦差即将到来的消息。

王承恩一路上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不多时,他便来到代王府前,翻身下马,整了整衣衫,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王府。

李若琏策马一路狂奔,风驰电掣般来到知府衙门。

通报之后,他身姿矫健,并未下马。

不多时,知府王贵听闻消息,赶忙慌慌张张地走出衙门。

李若琳骑在马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电般射向王贵,冷冷说道:“王知府,速速准备!

钦差大臣、内阁次辅袁阁老、锦衣卫指挥使江大人、东厂提督魏公公,以及信王殿下即刻便要入城,你还不赶紧率众前去迎接钦差!”

说罢,他猛地一扯缰绳,马蹄扬起一片尘土,转身疾驰而去。

此刻的王贵,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整个人都吓傻了。

他万万没想到,朝廷此次竟一下子派来了如此众多的重要人物,内阁、锦衣卫、东厂齐聚,甚至连当今皇上的亲兄弟信王也一同前来。

王贵只感觉天旋地转,他自己可不干净,一种大祸临头的预感涌上心头。

然而,尽管内心慌乱如麻,他仍咬着牙强作镇定,赶忙哆哆嗦嗦地安排人手,准备去迎接钦差。

当王承恩赶到代王府通报消息后。

代王朱鼎渭听闻,竟毫无惧色,只是神色淡淡地回应道:“本王知晓了。

钦差要进大同城,那就让他们进来便是。

本王这会儿正忙着呢,哪有闲工夫去迎接他们。

至于信王,按辈分来讲,本王还是他的王叔,哪有王叔去迎接晚辈的道理。”

身旁的侍卫领命后匆匆离开,向王承恩传达代王的意思。

王承恩听到回复,整个人都愣住了,心中暗自惊叹:这一代的代王竟然如此勇猛的吗?

朝廷此番大张旗鼓而来,换做其他藩王,恐怕早就吓尿了,他居然还敢如此摆谱。

随后,王承恩满脸气愤,调转马头,疾驰回城外复命。

不多时,李若琏和王承恩快马加鞭赶回队伍。

李若琳抱拳行礼,朗声道:“启禀阁老、江大人、魏公公,卑职已通报大同知府王贵,他正赶来迎接钦差大驾。”

袁可立微微点头。

这时,一旁的王承恩脸色铁青,神情尴尬地说道:“启禀殿下,老奴前去通禀代王殿下,代王殿下称他有事缠身,无法出城迎接。”

虽说王承恩尽量把话说得委婉,但他那难看的脸色,任谁都看得出其中必有隐情。

这时,一旁的信王朱由检来了兴致,开口问道:“王大伴,代王究竟在忙些什么呢?

你可知道?”

王承恩赶忙摇头,恭敬回道:“回殿下的话,老奴一直在王府外等候,并未进入王府,所以并不知晓。”

朱由检闻言,伸手摩挲着下巴,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入城之后,便先去拜访一下代王,倒要看看他究竟在忙些什么。”

不多时,知府王贵率领一众官员匆忙赶到城门口,紧接着齐刷刷地跪倒在地,高声说道:“下官大同知府王贵,恭迎钦差大驾以及信王殿下!”

随后,袁可立等人微微点头,便率领队伍准备进城。

不料,就在此时,一旁的王贵赶忙出声阻拦:“袁阁老,诸位大人进城自然无妨,但大军若是一同入城,恐怕会惊扰城中百姓。不知可否让大军暂且驻扎在城外?”

听到这话,袁可立不禁眉头紧皱,江宁也为之一愣,心中暗自感叹:这哪里像是一个知府该说的话?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代王在此发号施令呢。

一旁的信王朱由检,此刻反倒来了兴致,冷笑着说道:“王知府,本王与诸位大人奉圣上旨意前来办差,怎能让大军驻扎在城外?”

王贵听后,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信王殿下有所不知,大同城规模狭小,实在恐怕容纳不下如此众多的大军,还望信王殿下体谅。”

朱由检顿时愣在当场。

熟知历史的人都清楚,这位爷可是出了名的小心眼。

身为当朝亲王、皇帝的亲弟弟,如今竟被一个小小知府如此不给面子,这可把朱由检气得脸色铁青,怒目圆睁地盯着王贵。

这时,江宁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着痕迹地朝一旁的魏忠贤使了个眼色。

老魏非常上道的点了点头,立刻当场发飙了。

只见他猛地纵身下马,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气势汹汹地朝着王贵走去。

王贵此刻满心好奇,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位身着紫色蟒袍的老头,完全猜不透对方要干什么。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魏忠贤抬手就是两巴掌,结结实实地将王贵抽翻在地。

魏忠贤一边破口大骂:“你这区区大同知府,不过芝麻绿豆大的小官,竟敢阻拦信王殿下的大驾!

咱家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

信王殿下与诸位大人奉旨前来办差,你究竟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敢阻拦大军进城!

来呀!

把这个大逆不道、冲撞王驾的王贵给咱家绑起来,好好查一查,看他背后还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王贵此刻整个人都懵了,他脑海中设想过千万种可能,却唯独没料到会是这般局面。

毕竟在官场上,大家向来都是讲究体面的,哪有人如此直接地当场掀桌子翻脸。

而魏忠贤身旁的一群东厂番子,听到命令后二话不说,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去,径直将王贵五花大绑,捆了个结结实实。

王贵身后的一众官员,目睹这一幕,顿时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王贵还想挣扎着再说些什么,老魏上前又是几个响亮的大耳刮子。

这几下出手极重,直打得王贵眼冒金星,嘴角瞬间溢出一缕鲜血,整个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再也说不出话来。

随后,老魏立刻收起那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小步跑到朱由检面前,恭敬地说道:“殿下,如今这碍事的家伙,老奴已经替您料理妥当。

还请殿下进城,莫要因为这等小人坏了您的兴致。”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忖:怪不得皇兄如此倚重魏忠贤,这老魏办事确实干脆利落,太好使了。

自己这边话都还没说出口,老魏就已经把事情妥妥当当摆平了。

当下,朱由检一挥衣袖,说道:“进城!”

大军便浩浩荡荡朝着大同城进发。

随后,魏忠贤利落地翻身上马,眼神冰冷地扫过身后那一众战战兢兢的大同官员,冷冷说道:“你们就跟着大军一同进城便是。”

言罢,他头也不回地扬鞭策马,径直离去。

身后那一群大同府的官员,一个个吓得脸色苍白如纸。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刚与钦差等人碰面,知府大人就被当场拿下,如此突如其来的变故,怎能不让他们心生恐惧?

他们面面相觑,哆哆嗦嗦地相互拉扯着,脚步虚浮地跟上大军,朝着城内走去,心中皆是七上八下,不知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