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第42章 投名状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第42章 投名状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01:40:19 来源:书海阁

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骨一路蔓延,瞬间冻僵了赵构的四肢百骸!

他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近在咫尺的皇兄,嘴唇哆嗦着,几乎说不出话来:“陛……陛下……您……您说什么?!” 他用了最尊重的称呼,试图掩盖内心的惊涛骇浪。

赵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神平静得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只是重复了一遍刚才那低沉却字字惊心的话语:

“朕要你……亲手结果了梁师成。”

结果了梁师成!

这五个字,如同五柄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赵构的心上!

梁师成是谁?那是深受父皇宠信、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是福宁宫势力的核心人物!虽然现在成了阶下囚,但他的身份和影响力依旧非同小可!

陛下竟然……竟然要他亲手杀了梁师成?!

这……这是何等狠辣的心思?!又是何等恶毒的考验?!

杀了梁师成,就等于彻底斩断了与父皇最后一丝可能的回旋余地!等于将自己牢牢绑在了陛下这条看似即将沉没的破船上!更等于……递上了一份沾满了鲜血的投名状!

赵构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几乎站立不稳。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想要远离兄长那令人窒息的目光。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内衫,在这阴冷的诏狱大堂里,他却感觉浑身燥热,心跳如擂鼓。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血液奔流的声音,以及牙齿不受控制地轻微打颤。

“怎么?”赵桓看着他煞白的脸色和惊恐的眼神,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九弟……不敢?” 依然用了相对亲近的称呼,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不……不是……”赵构强自镇定,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声音干涩,“只是……只是梁太尉他……他毕竟侍奉父皇多年……又是宫中内臣,骤然……骤然由臣弟动手,恐……恐惹人非议,于陛下声名亦……” 他试图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脱,但话说出口,连自己都觉得苍白无力。

“父皇?”赵桓打断他,声音陡然转冷,“九弟莫非忘了?梁师成勾结刘延庆,贪墨军资,泄露军机,甚至意图打开城门,引狼入室!桩桩件件,皆是灭族之罪!此等国贼,人人得而诛之!朕让你亲手结果他,是给你一个机会,一个向天下人、向城外数十万金贼表明你康王立场和决心的机会!至于朕的声名?” 赵桓冷笑一声,“朕早已不在乎!如今之汴京,是朕说了算!朕要杀的人,谁敢非议?!”

他逼近一步,距离赵构只有咫尺之遥,冰冷的目光仿佛要刺穿赵构的灵魂,声音压得更低,如同寒冬里的冰棱相互撞击:“而且,九弟难道不想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他做这一切的吗?难道不想……替那些在城外枉死的姚将军、王将军,替那些被挂在木杆上受辱的同胞,替这满城危在旦夕的百姓,亲手……讨还一点利息吗?”

这话如同毒蛇,精准地咬中了赵构心中那根名为“愤懑”与“野望”交织的弦!

是啊!梁师成固然可恨,但他背后的人呢?那个高高在上,却将这大宋江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父皇呢?自己这些年谨小慎微,不也是受够了那帮阉宦权臣的气吗?父皇的偏心,朝臣的排挤……凭什么自己就只能做一个有名无实的闲散亲王?!

难道……陛下此举,不仅仅是为了考验自己,更是为了……借刀杀人?借自己的手,彻底清除父皇的势力,同时……也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赵构不敢再想下去!他只觉得浑身冰凉,仿佛坠入了无底深渊!但在这冰冷的深渊底部,却又有一簇名为“机会”的火焰在跳动!

他看着赵桓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兄长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再犹豫,再推脱,就是自寻死路!

要么,拒绝,然后被彻底打入“福宁宫同党”的行列,下场比梁师成好不了多少。

要么,接受,杀了这个曾经需要自己仰望的大珰,递上这份血淋淋的投名状,从此与这位强势的皇兄彻底捆绑,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博那一线生机,博那……可能存在的、远超一个亲王身份的滔天权柄!

短暂的、却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的挣扎之后,赵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他缓缓抬起头,脸上的惊恐和犹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跃跃欲试的狠厉。

他知道该怎么选了!富贵险中求!想要人上人,岂能不染血?!

“臣弟……”赵构缓缓开口,声音不再颤抖,而是变得异常沉稳,“遵旨。”

这两个字,他说得异常清晰,也异常沉重。

赵桓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果然是个能成大事的!没有让他失望!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权衡利弊,并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也是最符合赵桓利益)的选择,这份果决和狠辣,是成事的基础。“很好。”赵桓点点头,语气中似乎带上了一丝“满意”,“陈卿。”

“臣在。”陈过庭立刻上前,他一直垂手侍立在旁,将刚才兄弟二人的暗语机锋尽收眼底,心中对这位年轻官家的敬畏又深了一层。

“把梁师成‘请’过来。”赵桓吩咐道,语气平淡得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他……跟康王殿下,单独‘叙叙旧’。”

“是!”陈过庭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立刻转身去办。他知道,“叙旧”之后,这世上便再无梁师成此人了。

很快,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浑身散发着恶臭和血腥味的梁师成,被两名面无表情的校尉如同拖死狗一般拖了进来,扔在了赵构面前的冰冷地面上。

“唔……唔……”梁师成似乎还有一丝意识,他艰难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转动,当他看到面前站着的竟然是康王赵构时,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茫然,随即似乎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猛地瞪大了眼睛,发出含糊不清的呜咽声,拼命挣扎起来,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和……一丝疯狂的哀求!

“九……九王……救……救……”他显然还抱着一丝幻想,以为这位曾经对他还算恭敬的亲王,是太上皇派来救他的!

赵构看着地上这个曾经权倾朝野、连宰相都要看他脸色的“隐相”,如今却如同蠕虫般卑微乞怜,心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一种冰冷的厌恶和……一种即将亲手掌握别人生死的异样快感。

他缓缓抽出腰间佩戴的、象征亲王身份的仪剑。剑身不长,打磨得雪亮,倒映出他此刻平静得近乎冷酷的脸庞。

“嗬……嗬……”梁师成看着那出鞘的长剑,终于明白了赵构出现的真正目的!无边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他拼命地想往后缩,想要求饶,但喉咙里只能发出如同破风箱般的嗬嗬声。

赵构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手中的剑柄。他的手,这一次异常的稳,稳得不像是一个即将第一次杀人的年轻亲王。

他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阴影里,面无表情看着这一切的皇兄赵桓。

赵桓依旧负手而立,目光似乎落在了墙壁上那副巨大的汴京地图,仿佛对眼前即将发生的血腥场面毫不在意,又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赵构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

他举起了手中的剑,雪亮的剑锋在昏暗的灯光下划过一道冰冷的弧线。

“噗嗤!”

一声利刃入肉的闷响,在死寂的大堂内格外清晰。

温热的鲜血,溅到了赵构那素色的锦袍之上,如同雪地里绽开的几点红梅,妖异而刺眼。

梁师成的身体猛烈地抽搐了几下,眼睛瞪得滚圆,死死地盯着赵构,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怨毒和最终的……死寂。

赵构握着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一尊被血色点缀的玉石雕像。

大堂内,一片死寂。只有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梁师成尸体上鲜血滴落的嗒嗒声。

过了许久,赵桓才缓缓转过身,看了一眼地上死不瞑目的梁师成,又看了看持剑而立、脸色依旧平静,只是呼吸略微有些急促的赵构。

“九弟,”赵桓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依旧听不出太多情绪,“手,还稳吗?”

赵构身体微微一震,缓缓抬起头,迎上赵桓的目光。他的眼神,此刻已经彻底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锐利和坚定,仿佛经过了某种洗礼。

“回陛下,”他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臣弟,手很稳。”

“很好。”赵桓点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只是那笑意,在昏暗的灯光和血腥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森然,“既然如此,出城之事,就拜托九弟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非金非玉、材质奇特的令牌,递给赵构:“这是朕的信物。持此令,可调动在外所有忠于朕,或者说……忠于大宋的兵马。记住,朕要的,不是各自为战、互相推诿的勤王,而是……一支能够听从统一号令,协调一致,与城内里应外合的……破局之军!”

“朕会想办法,为你打通出城的道路。”赵桓看着赵构的眼睛,一字一句道,“但之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走了。九弟,莫要让朕……以及这满城军民……失望。”

赵构接过令牌,入手冰凉坚硬,却仿佛重逾千斤。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枚代表着巨大权力的令牌,更是兄长的信任,是整个大宋最后的希望,也是……悬在他头顶,时刻警示着他的一把无形利剑!

“臣弟,”他再次单膝跪地,这一次,动作流畅而坚定,声音斩钉截铁,“纵万死,定不负陛下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