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作为婢女的职业素养 > 第26章 出嫁新娶

作为婢女的职业素养 第26章 出嫁新娶

作者:姚妖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4 07:45:19 来源:书海阁

“吏部尚书之二女,自小就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伶俐,饱读诗书,深明事理。

她虽年纪尚小,却已早早帮扶主母管理家业,将家中中馈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待人接物的妥帖,操持事务的干练,在京城闺阁之中都颇负声名。”

媒婆满脸堆笑,言辞间满是溢美之词:“若是能娶到二小姐,那对言府来说,可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啊。

往后两家携手,在这京城之中,那地位更是稳如泰山呐。”裴氏坐在主位上,手轻轻搭在扶手上,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量,觉得媒人的话确实在理。

“那就按照尚书夫人的意思,约定个时间相看一二了。”裴氏开口说道,声音沉稳,带着当家主母的威严。

“如此,老生回去便即刻禀告尚书夫人。”媒婆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转身离去。

大公子的相看一事终于定了下来。

站在一旁的桃夭,将这一切都听在耳里,心中略松了口气。

她心里清楚,男人一旦成了家,有了家庭的羁绊,无论是何等脾性的男人,总会收敛几分,安分一些。

如此一来,她估计自己暂时可以安全了。

但她的眉头很快又微微皱起,心中想到还有一个人,二公子,桃夭一时之间有些为难,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桃夭,由你来安排大公子相看一事,你可愿意啊?”裴氏目光转向桃夭,眼神里带着几分信任与期许。

桃夭微微一怔,心中暗自唏嘘,脸上却迅速浮现出恭敬的神色,轻声应道:“桃夭遵命。”

她心里明白,作为奴婢,哪里能推却主人下达的命令呢,只在心底默默希望一切都能顺顺利利的。

随着大姑娘言锦绣入宫之期日益临近,大公子的婚事也紧锣密鼓地提上了日程。

整个言府都弥漫着一种忙碌而又喜庆的氛围,下人们脚步匆匆,各司其职。

大公子与尚书千金相看那日,地点定在了京城中颇负盛名的明月楼。楼内装饰典雅,雕梁画栋,窗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尚书府二小姐在丫鬟的簇拥下,身姿婀娜地步入厅中。她一袭淡粉色罗裙,裙角绣着精致的花纹,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摆动,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

言南之早已等候良久,见到女子进来,就起身行礼,举止间尽显儒雅风度。

雅间内隔了一道屏风,他们只互看一眼后,就隔着屏风交谈。

各家的仆婢们侍立一旁,另有长辈亲眷相随。他们在隔壁喝茶聊天,雅间内则是公子小姐互相了解的空间。

桃夭作为奴婢,代表的是大夫人,除了她,还有柳姨娘。

对方来的也是姨娘,却是尚书小姐的生母。母女的眉眼间透着几分相似,特别那双眼眸,乌黑亮泽,宛若出生婴孩般黑白分明。

这二小姐的目光与言南之交汇,仅仅一眼,桃夭便知这小姐定是欢喜大公子的。

毕竟,谁会对有颜又有钱的男人免疫呢。

这言南之,要是放在现代还不是妥妥地一偶像巨星。

从他们交谈的形态来看,尚书小姐很似中意言南之。

而言南之也不知是因为对方长得好看,还是被她的才情与温婉所吸引,竟意外地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桃夭任务完成,如释重负。

在回府的途中,言南之一语不发,倒是柳姨娘,开了几句玩笑话。桃夭悄悄瞥言南之,见他神色自若,并没有什么勉强或者无奈的样子。

她暗自欢喜。如此一来,她就暂时安全了。也不由得庆幸,既然看对眼了,那就证明姻缘天注定。

如此一来,言府双喜临门,上上下下一片欢腾,可谓忙煞众人。

裴氏更是容光焕发,事事都要亲自过问。

“大公子的新居要在原定的位置全部返修,另外依照尚书府千金的要求,多添置她喜爱的花草装饰。

一定要让新妇一进门就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舒适。”裴氏对管家和桃夭细细叮嘱道。

“夫人,都依照您的意思在修缮了,桃夭与老奴亲自督工。您放心,绝不会有差池。”管家恭敬地回道,腰弯得更低了。

“好好好,你们办事我放心。银两的事情不必节制,全都按照最好的来,我言府最不缺的就是银钱。”裴氏一挥手,大气地说道。

“是,老奴知晓了。”管家应道。桃夭在一旁默默听着,心中不禁感叹,有钱就是底气足啊。因为办事得力,桃夭又得了几身新衣裳。

站在院中,桃夭监督着各方修缮事宜。阳光洒在她身上,大槐树下,一位窈窕女子身着鹅黄罗裙,肤白唇红,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明艳动人。

一旁的奴婢们个个年轻貌美,穿着统一的浅蓝色底子的服饰,身形高度居然相差无几,远远看去,整齐又赏心悦目。

花匠们小心翼翼地修理花园,将原先的绿色植物小心迁移,按照尚书府小姐的喜好,置换成娇艳欲滴的花种。

木工们则敲敲打打,拆去旧屋顶,精心建造新阁楼,木屑纷飞,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假山太多,搬运起来劳损人力,就只能在远处地段种植花卉,搭建更多的小桥流水,规划着未来新夫人可能会喜欢的景致。

“荷花池的淤泥要清一清。鱼儿过大的捞出来送去大夫人院宇,养些小鱼,等着新夫人来好散鱼儿欢愉。”桃夭细致地安排着各项事务,声音清脆却又不失威严。

“是,桃夭姑娘。”下人们纷纷应道,迅速按照她的指示行动起来。

“桃夭姐姐,您真威风。”几个跟随她的小丫鬟眼中满是羡慕之色,围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地说道。

“你们呀,平日里少些言语,多些历练。不可辜负夫人一番栽培之心。”桃夭微笑着看向她们,语重心长地说道。

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地位虽然在奴婢中是最高的,但时刻都要牢记自己的身份。

身为下人,最忌讳的就是恃宠而骄,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唯有兢兢业业,才能在这深宅大院中安稳度日 。

三月期满,良辰已至,言府一片喜庆欢腾。

言锦绣身着精心绣制的新嫁娘礼服,一针一线皆倾注着巧匠的心血,绣纹繁复精美,金丝银线在日光下熠熠生辉。

她头戴一顶璀璨华冠,凤钗摇曳,珍珠宝石点缀其间,更衬得她雍容华贵。

身姿婀娜,体态大方,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由两位陪嫁丫鬟小心翼翼地搀扶左右。

丫鬟们身着翠色罗裙,面容姣好,神色间满是对自家小姐的关切。

一把绘着花鸟鱼虫的蒲扇轻轻遮面,隐隐约约露出她含情目与点绛唇,带着几分娇羞与不舍,移步向前,向堂上双亲告别。

这日,大姑娘言锦绣出嫁皇家,场面之宏大,仪仗之奢华,竟堪比公主出嫁。

只见十里红妆排成长龙,绵延不绝,浩浩荡荡地穿行在南州城内。红色的绸缎随风飘舞,映红了半边天。

抬嫁妆的队伍里,珍奇异宝、绫罗绸缎、精美瓷器琳琅满目,每一件都价值连城。沿途百姓纷纷侧目,交头接耳,无不惊叹。

这言府嫡长女,嫁的可是当今圣上极为看重的皇子,且是未来储君大皇子。

消息传开,众人皆知,从此这商户之家便能凭借这门亲事踏入朝堂,这是何等的荣耀与幸运。

人群中,有人满脸羡慕,感叹言家祖坟冒青烟,一朝得此富贵;

也有人暗自讥笑,觉得商户之女嫁入皇家,终究是高攀,日后怕是会有诸多波折。

但无论如何,今日这场大婚,着实成了南州城内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往后数月,热度都未曾减退。

就在言锦绣风光大嫁的隔日,言府又迎来一件喜事,大公子言南之娶尚书府二姑娘为正妻。这消息传出,又是一阵哗然。

尚书府乃官家名门,即便二姑娘是庶女,下嫁给商户之家,也被众人视为良配。

而言府身为南州首富,富可敌国,平日里就引得各方权贵想要结交。

如今这门亲事一成,言府与尚书府攀上姻亲,言老爷多年来想要在朝堂有所依仗的心愿终于达成。

此后在商道上,言府有了尚书府的人脉关系,更是如虎添翼,诸多事务都变得顺遂起来。

言锦绣出嫁之时,那嫁妆之丰厚令人咋舌,足足装满了上百辆马车。

一箱箱的金银珠宝,一匹匹的顶级绸缎,还有数不清的珍稀古玩、名家字画。

这般富饶的嫁妆,就算是真正的公主出嫁,也未必能够比拟。

城中之人,眼红嫉妒者不在少数。不过好在当下天下太平,四方邦国和谐共处,这些人的嫉妒也不过是一时情绪的宣泄,掀不起什么风浪。

大夫人送走大女儿言锦绣,满心不舍,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回想起女儿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牵挂。

好在儿子新妇入门,给这略显伤感的氛围带来一丝慰藉。

新婚第二日一大早,晨曦微露,新妇便已精心梳妆完毕,身着一身端庄得体的正妻服饰,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正厅。

她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在言老爷和言夫人面前盈盈跪地,双手恭敬地捧着茶盏,声音清脆悦耳:“儿媳,给公公、婆婆请安。”言老爷和言夫人看着眼前乖巧懂事的新妇,欣慰之情溢于言表,脸上满是笑意。

大公子言南之站在一旁,满面春风,英姿俊朗,殷俊潇洒。他看着自己的新婚妻子,眼神中满是宠溺。

言夫人连忙说道:“好好好,这以后,你们要夫唱妇随,一起将言府打理有序。”新妇微微颔首,柔声应道:“儿媳谨遵婆婆教诲。”

大公子终于成亲了,迎娶了新夫人,这消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让言府上下都有了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概念。

“你说,这新夫人会不会接替大夫人管理中馈啊?”假山后,一个小丫鬟满脸好奇,眼睛睁得溜圆,拉着身旁的同伴小声道。

“那自然是迟早的事情,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这次刚进门,一切都没熟悉呢。”被问的丫鬟一边小心地张望,一边小声的回答。“也是,那你说桃夭会怎么样啊?”起初那小丫鬟又文儿。刚才还谨慎张望的婢女一下子被这个话题吸引,然后两个人开始浑然忘我的交谈起桃夭以后的生存方来。

“她都没有入大公子的帐,现在新夫人来了,哪里有她的位置。不过,作为言府大丫鬟,又是大夫人的得力助手,少不得会被新夫人关注。”稍年长些的丫鬟分析道,一边说还一边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新夫人看着是随和的,人也长的美。就是不知道时长日久了,会不会变?”小丫鬟托着下巴,一副猜猜猜的模样。

“嘁,你傻呀。那个人时长日久不会变?新官上任还三把火呢,更何况是新嫁娘入门。”另一个丫鬟立马嗤笑一声,像是对这种疑惑十分不屑。

“咳咳!谁又在背后编排主子?”陈嬷嬷就像个幽灵似的,不知从哪个角落里突然冒出来。

声音不大,却带着十足的威慑力,让原本躲在假山后窃窃私语的丫鬟吓得魂不附体。

“陈嬷嬷、奴婢没有编排主子。”丫鬟们吓得脸色煞白,哆哆嗦嗦地说道,声音里满是恐惧。

“哼!没有、我都听得清清楚楚,还想狡辩。言府规矩你们是忘了?”陈嬷嬷眉头紧皱,眼睛里透着威严,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陈嬷嬷,我们错了,求饶恕我们吧。奴婢们再也不敢了。”丫鬟们“扑通”一声跪地求饶,脸上满是惊慌失措,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陈嬷嬷一脸严肃,满是褶皱的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仿佛在说怎么就教不好这些不懂规矩的丫头。

“又是你们!一而再再而三,都不长记性。现在新夫人进门,哪里能让你们这些个腌臜货留着,回去收拾你们的包袱,卷铺盖给我走人。哼!”陈嬷嬷说完就带着人甩袖而去,脚步匆匆,没有一丝犹豫。

“陈嬷嬷,陈嬷嬷、”丫鬟们还想求饶,声音里满是绝望和无助,可惜人家头也不回。家丁们很快就来了,架着呼喊的丫鬟拖走,丫鬟们的哭喊声渐渐消失在院子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