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 第337章 古今天下第一步兵

待得结寨之后。

山下彻也道:“前日只道那太史慈所部兵马便已是大虞精锐中的精锐,哪知今日新来这支军马战力亦是极为强悍,我等竟然于正面几乎不敌。”

“那龙不祥继承其父的产业,却怎得凭空多出来这许多精兵悍将?”

说话间一道锐利的目光只在荀守成身上剐来剐去。

荀守成沉吟片刻道:“龙不祥登基之前曾为大宋北王,我于帝都之时也曾听人传言说北域有雄兵三十万,皆是骁勇善战之辈。”

“只是帝都与北域距离太过遥远,此言一时不知真假。”

荀守成越是这样说,山下彻也反而不信,冷笑道:

“你是说像这样的兵马还有三十万?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此言倘若为真他早已横扫天下,何必等到今日?”

荀守成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且说孙策等人回营后同样在讨论这日这一战。

只听太史慈道:“东瀛人阵法独特,不可小瞧。”

当下将那四分五裂阵细细与众将说了。

只待商量出合适的破阵之法。

孙策冷笑道:“今日与东瀛人一战也没看到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最多也不过是金人的水准,待我休养一日,明日再破此阵。”

当夜两军各自安养,并无碰撞。

第二日孙策出战之前已知海斗翔所率领的倭寇便是造成这次东南浩劫的罪魁祸首。

当下勃然而怒,引五千庐阳上甲出寨,点名要战海斗翔。

海斗翔摆下的仍是四分五裂阵。

庐阳上甲虽然攻击极强,但东南大地河渠纵横、地形复杂,极易藏身。

倭寇四处游斗,根本不肯与正面一战。

孙策虽满腔怒火却始终难觅敌踪。

且还要时时刻刻防备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偷袭。

这叫有力无处使。

倭寇已然将这种游斗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孙策无奈只得退兵,小败一阵。

海斗翔得意洋洋引兵而回。

山下彻也大喜,引众人亲自于寨门迎接。

孙策与太史慈商议许久,仓促间皆不得破阵之要领。

待得两日后,戚继光引三万兵马到来。

听二人复述日前之战后,道:“此乃四分五裂阵,乃是倭寇惯用的手法。”

孙策道:“何以破敌?”

戚继光道:“我亦有一阵,或可破之。”

只因戚继光乃是后世之人,孙策等人并不知其为人事迹。

只是陛下既然派他为援,想必自有其过人的本领。

这时有心要看他的成分,便道:“既如此,明日便可一试。”

戚继光欣然应允。

待得第二日,戚继光也只点五千兵马,出寨交战。

山下彻也见大虞军中两日全无动静,今日却突然又出兵,便道:

“大虞又来,只怕已有准备。”

海斗翔笑道:“我这阵法乃是结合东南沿海地形千锤百炼而成,只要是在这东南大地,一千个来一千个死,一万个来一万个灭。”

山下彻也大喜,道:“我等今日再看海斗君神威。”

海斗翔意气风发,领兵出营而去。

仍是摆的四分五裂阵。

戚继光一见之下,只微微一笑。

这阵法于孙策、太史慈等人来说乃是全新的战术,他们一时不能适应。

但自己前世却见的多了。

当下挥舞令旗,摆下了鸳鸯阵。

原来这鸳鸯阵乃是戚继光根据东南沿海多丘陵沟壑、河渠纵横的特点。

再结合倭寇的战斗方式,创立的一种疏散战斗队形。

这种阵法以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正是四分五裂阵的克星。

海斗翔并不能看出鸳鸯阵的奇妙之处。

且更不知世间还有戚继光这号人。

当下并不变阵。

待倭寇一窝而散之后,戚继光令旗一挥。

戚家军竟然同样四散而去。

只是戚家军军纪严明,更曾有人冠之古今天下第一步兵的称号。

同样的动作之下效率显而易见的更见卓越、快捷。

且同是疏散战斗队形,鸳鸯阵却是由十一人固定组成。

具体包括队长、盾牌手、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等角色。

且随时能纵队变横队,或分为左中右小阵,以适应不同的战斗环境。

显然戚家军在细节处也不知比倭寇要高明多少倍。

待到交战之时戚家军更是如摧枯拉朽般竟以横扫之势将倭寇死死压制。

十一人为一组,遇到人数较少的倭寇时便直接击杀。

遇到上百人时,则盾牌手掩护前进、狼筅手扫倒敌人、长枪手刺杀敌人、短兵手保护后方。

小组之间更是互相配合,有如一体。

鸳鸯阵可以说是开创了有史以来重视步兵多兵种配合作战的先河。

倭寇不能匹敌,一时间便被杀的人仰马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