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夜总是来得很快,这不才过不久的中午,很快又见日落了。
这里谷瑾刚伺候完帝后用膳,便接到底下太监传来的纸。
谷瑾很嫌弃地剐了一眼递纸条的小太监,没眼色,这时候凑上来。
但既然纸条已经到手里,那谷瑾不得不看。
打开纸条,其上只有一个字符。
谷瑾不知道那字符什么意思,但看见那字符却整个人紧张了起来。
不解其意,但知道那是贤妃写的,见这字符,便是贤妃有事要找。而贤妃之前去了西北,但是如今这张写着贤妃独特字符的纸条传到了谷瑾的手里,那这意味着贤妃回京了。虽然谷瑾知道楚芊月会在冬天回京,但是在他意料之中,楚芊月应该会晚上六七天,而现在人竟然已经到京城里了。
谷瑾看完纸条,瞥了一眼递纸条的小太监,没好气地问道:“收了多少的好处费?”
小太监看见谷公公这副模样,忙是一脸谄媚地讨好说:“这怎么会收好处费呢,为公公做事,是奴才发自内心的愿意。”
“别拍马屁,收了多少赶紧拿出来。要是咱知道你瞒着咱,有你好受的。”
谷瑾太了解底下这帮人了,看人做事,楚芊月为了隐瞒身份,那基本是被底下人为难的那种,走一般途径,不给好处费,底下人可不会帮他传纸条到这里来。而谷瑾什么身份,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想要给他自己传个信息,那楚芊月没给出去几百两那是没法传到他这里的。
小太监没得办法,只好从怀里掏出了二十两银子。
“奴......奴才只收了这么点。”小太监颤颤巍巍地把银子交给了谷瑾。
“告诉给你纸条的,让他们一个个把手里这趟收的银子全部拿来给咱,别让咱空出来一个个找过去,听明白没?”
“知......知道了。”小太监唯唯诺诺地回答。
“人在哪?”谷瑾又问道。
“啊?”
“我是说谁给你们的这张纸条的人。”
“他们说在西元门。”
“滚吧。”谷瑾一挥手,小太监飞也似地溜走了。
谷瑾驻足于门外,往房间内张望。
而此时萧佑晟则是跟皇后聊天。
按理来说,上辈子萧佑晟作为女子其实应该最后也会成为一位母亲,也会怀胎十月,但是阴差阳错之下的一脚油门把他和别人干到了异世界,还转了性别,没走上当母亲这条路,当上了爹。经历了这些年的适应,萧佑晟可不像楚某人,虽然性别转了,但是性子还是原来的性子,依旧把自己当个男生过,依旧不接纳自己女子身份。他萧佑晟是真的在尝试接纳这个身份,去当别人的丈夫,去当孩子的爹。虽然萧佑晟自认为当天下之主有点强求他,但是当个丈夫当个爹还是有点信心的,古来帝皇虽然没有多少位,但是个男的基本都能当丈夫当爹,高考都被他撑过来了,那这对于萧佑晟来说也不是难事。
自打上次见证德妃难产,萧佑晟似乎对于腹中的孩子格外上心。当然,对于已出生的女儿也不是不上心,反正公务之外大抵已然成为孩奴,不是德妃和公主那,就是皇后这,但多少还是对孕妇多照顾一点,除了这两地跑,后宫其他地方算是基本没去过了。
萧佑晟满是温柔地摸着皇后隆起的小腹,感受着其中新的生命的跳动。犹嫌不够,俯下身侧着脑袋贴着倾听着其内动静。
皇后亦是温柔地看着自己的夫君这副模样。陛下......似乎对孩子很上心呢。
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美好,谷瑾看见这一幕,摇了摇头。若是自己没有净身,娶了妻子,也会有这样的时刻。他不忍出声打扰。收回了目光,谷瑾招来了角落里的宦官。
“公公,有事吩咐?”
谷瑾把手里的纸条交给了他,交代道:“若是陛下出来了,就把这张纸条交给陛下。陛下若是问咱去哪了,你就说咱去见一个人去了,陛下自会知道意思,懂没?”
如此简单,还能在陛下面前露露脸,这等好事是公公这是看重自己啊,宦官忙是点头。
楚芊月的事,谷瑾没法让下人跑,得自己亲自去。
好冷,楚芊月对着自己的手哈了一口气。她已经在西元门站了好一会了,宦官不识楚芊月身份,就算收钱办事也不可能尽心尽力,送东西不可能跑过去送,自打把纸条递给宦官此时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她知道皇宫很大,宫殿众多,即便是知道萧佑晟常去的地方没几处,但是也未必一次就能碰到,但......搁北风里吹半时辰风确实难顶啊。
宫灯已经燃起了,照亮了四周。而此时,天空中亦是飘起了雪花,在宫灯的照耀下反射出盈盈的辉光。
楚芊月伸出手,看着雪花飘落到自己的手套上,而后又往上望去,高大的宫墙,宛若巨人矗立于面前,排山倒海扑面而来的无边压迫诉说着无尽的威严。
这就是普通人面对皇宫的感受吗,这是楚芊月第一次以这种视角看皇宫。
这便是权力吗。楚芊月脑海里不觉冒出问题。
雪,由飘飘细雪,逐渐转为磅礴大雪。
这狗屎天气,妈的,谷瑾死哪了。楚芊月现在没心情去感慨皇宫有多雄伟威严了,心里已经开始骂娘了。
宫门终是开了,谷瑾终于是出现在楚芊月视野里。
谷瑾原本是打算直接过来的,结果半路下雪了,半路拐去寻了把伞耽误了点时间。而楚芊月可就没伞了,只得找背风的石狮子挡挡风,但依旧淋了满头白雪,增添了几分沧桑感。
楚芊月终于是进了皇宫。虽然按规定,关宫门后,无诏不得进宫,但鉴于谷公公的薄面,守卫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没看见。这贤妃一进来,谷瑾就把身边伺候的宦官踹一边去了,接下来的话,不好让别人听见。宦官也是识趣,公公给了暗示了,那他们就离开远点,隔了十几步,一来不会听见议论,其次有吩咐也能听见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