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 第183章 谢宁的策论太狂了

赵斌倒是很震惊,拿着题目反复反复推敲琢磨。

第一遍,季俊山大约明白些题目梗概,题目的难度完全是根据谢宁读书的进度出的,谢宁背的书,他也背,目前看他跟谢宁的知识累计差距,就只有今早的两本半而已。

这让他许久被谢宁摁在地上摩擦的心态,隐隐有抬头的趋势。

不过一本两本书的差距,只要他在破题的思路上下功夫,应当能赢过谢宁一筹。

正当季俊山信心满满打算再看第二遍题目的时候,却见谢宁拿着笔墨纸张走了出去。

廖吉昌给谢宁规定,每日笔墨需染黑三大缸水。

谢宁虽然没幼稚到往水缸里倒墨汁,但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墨滴染黑水缸的机会,他端坐在凉亭石凳上,又翻看了一遍题目,阖眼想了大约一刻钟,终于开始提笔。

屋内三人也正在作答。

廖吉昌给的这道策论题目,乃是通过建立社会秩序,从思想上掌控百姓思想,从而达到盛世太平的目的。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

一家一户的核心思想,便能反应当下社会的整体风向。

既然是考时政,歌功颂德那些,谢宁写的少,确定了破题思路,写完了策论最重要的五十个子开场白,便开始一气呵成,严格按照乡试要求来作答。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院子里终于有了玩伴蹦蹦跶跶的张大宝被管家撵走。

期间许婉向来给谢宁添茶,看见书房里有其他人在,只把茶壶交给了管家,自己继续回房间闷着看账本。

一个半时辰过去。

季俊山第一遍已经答完,书房内,赵斌的进度跟他差不多,唯独李成勇神思苦恼,好像对自己的答卷并不满意。

望向院中看去。

谢宁的背影挺拔如松,整个人仿佛与周围融为一体,只有执笔的手腕在不停地动着。

“都答完了么?”

两个时辰后,廖吉昌踱步到了书房。

谢宁仍旧坐在凉亭里,没注意到他来。

季俊山起身恭敬地递上答卷。

赵斌最后十几个字誊抄完毕之后,也交上了答卷。

李成勇站起来期期艾艾地说:“廖大人,我没答完。”

廖吉昌扫了他一眼,“上一边站着去!”

李成勇贴墙边站着的功夫,谢宁拿着答卷进来了,他放到桌面上道:“老师,我答完了。”

“嗯,都出去转转吧,为师看完了叫你们!”

话是这般说。

四个人却没一个人动弹,全都等着廖吉昌的答复。

极度安静的环境下,书房内只有廖吉昌翻阅纸张的细微声响。

谢宁快四个点水米未进,他弄了点茶水糕点分给赵斌一块吃,季俊山确实一口不动,一口气紧紧提着等着廖吉昌的答复。

很快,赵斌的卷子被看完了。

从廖吉昌的脸上看不出好坏。

季俊山心里紧张到了极点,他的卷子被廖大人拿在手中,那可是从落寞寒门一路从万千学子中杀到殿试前三,几十年宦海风云的封疆大吏,可以说父亲为他聘请的名师,或许才学上能跟廖吉昌不分伯仲,但为政经验和眼光上,无一人能与他相比。

想到这,季俊山都有些嫉妒谢宁。

本人脑袋出奇聪明也就罢了,竟走了狗屎运,有这样的老师教导。

对比翻阅赵斌的卷子,廖吉昌看季俊山的明显速度慢了些,大约一刻钟后,廖吉昌放下试卷说:“还不错,只是有几个点……朝廷奉尊儒家,乃是引导百姓孝义为上,百善为先,朝廷礼法纲纪乃是社稷基础,你后半段有三百字明显偏题了……”

“何为实政?饬制度,明宪典,盖讲‘戴记’有言,诛杀欺则不使有漏网之疏,释冤则抑则不使遗覆盆之照,礼法县举……”

廖吉昌的指点,字字切合实际,不光季俊山认真不已地听着。

就连赵斌,谢宁也一字不漏地跟着反思。

廖吉昌的意思很简单,执法者不可使有漏网之疏,不能让任何犯罪成为漏网之鱼,释冤则抑,平反冤案时需谨慎。

法度震慑犯罪不法之心。

明察办案,才能使民众信服,纲纪法度才可为治民之器。

季俊山这一小段的答题思路,明显跑题了,他把民间作奸犯科,全都往引渡百姓向善上跑,完全忘了以司法震慑这一回事。

季俊山听完恍然大悟。

他方才的答题方向,开篇既是,皇帝以身作则,节俭勤政,效仿周文王,以德化民为要点,引出下面部分,若是考场上这篇策论在阅卷官眼中恐怕要九十分以上。

但在谢宁看来。

一家之姓,传承君主,与天并齐。

坐拥天下的资源的人,有几个能勤俭节约,除了历史上几个战乱年间的倒霉皇帝,衬裤都是皇后手缝的,剩下有几个能当得勤字。

普通世家都奴仆遍地,奢靡乘风。

你开篇就让皇帝勒紧裤腰带?

纯纯扯犊子。

皇帝老儿看了不烦都怪了。

也就季俊山这种出身世家,能在文章上写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论调。

“谢宁,把你的答卷拿来。”

“老师。”

谢宁恭敬地把答卷奉上,还贴心地给老师倒了一杯茶。

廖吉昌展开谢宁的答卷,开篇既是公正的字迹,廖吉昌之前看过谢宁的所有科举试卷,这种仿佛标尺一般的字迹是他本人的特殊风格。

是优势,但风骨不够也是劣势。

谢宁的策论通篇一句废话没有,全是实用,从经世致用着手,整顿建立完善财政制度,及时调整困难地区赋税,减少中间盘剥,从皇家官宦世家为榜样,去处繁文缛节,提倡节俭务实之风。

选举人才,注重才干,打破出身阶级限制,建立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

他这篇策论,廖吉昌越看眉心越皱,最后竟是看到一半,愤怒地瞪了谢宁一眼。

书房内季俊山、赵斌李成勇皆是一惊。

之前廖吉昌看赵斌的卷子连一句点评都没捞着,季俊山的好歹还挑出点毛病出来。

谢宁他到底写了什么?

廖大人连大半都没看完,就吹胡子瞪眼到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