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一听春氏这么说,顿时收起了脸上的泪,被泪水洗刷过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春姐姐这是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可能是在那种地方待的时间长了,见的人多了,听懂的事情也多了,在春氏听来,就觉得这件事异常简单:“你可以抢过来,也可以让二房的人,彻底消失,让八姑娘取而代之不就好了?”
宋氏先是觉得这种方式不可取,下意识地拒绝:“这不行。残害同宗姊妹,那可是重罪。”
春氏:“姐姐,这你就想岔了。你不过是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得了个好姻缘,哪里就错了?”
春氏的几句话,说中了宋氏的心思。
她这么闹腾,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闺女有个好姻缘,日后能被人瞧得起吗!
春氏看着宋氏神色松动,继续往下说:“宋姐姐,你可别忘了。若是八姑娘真的嫁给了郑家,那就是人人敬重的郑三太太。只要谢氏不倒,八姑娘生下郑家三房的长子,那她的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
宋氏被她说的心动:“春妹妹说的没错。”她唤了人进来,重新净了面,又换了衣服,让人重新端了茶进来,坐在桌边和春氏说话:“八姑娘是谢氏长房的姑娘,断断不会做出那种丢了脸面,辱没谢氏脸面的事情。”
言外之意便是,八姑娘不会做出那等下贱的女子,才会做出的龌龊的事情。
春氏了然,接过了宋氏的话,“那就只能让,让二房的姑娘,悄无声息的消失。”
宋氏点头:“我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
春氏:“既然宋姐姐觉得好,那咱们自然是要好好筹谋一番。”
宋氏和春氏说了一下午的话。
在出来时,宋氏满面春风,精神特别好。
八姑娘这才松了一口气。
八姑娘院子里发生的事情,自有丫头们去和文氏说了。
文氏将丫头们说的话都听了去,又拿了几个荷包打发了她们,才回了六姑娘的房间,和六姑娘说话:
“姑娘,这宋氏忒不像话了。”她将小丫头们和她说的话,一一学给了六姑娘听:“……这八姑娘跟着宋氏相处时间长了,怕是学不到什么好。”
六姑娘的脸上倒是没什么表情,将手中的茶杯放在了旁边的小桌上,“自从母亲病了之后,关于子女的教养给了各位姨娘之后,这教养出了问题。妾终究是妾,上不得台面。”
文妈妈:“那姑娘用不用去和八姑娘提个醒?”
六姑娘:“说什么,我又用什么身份说?那是八姑娘的亲娘,总不会害她。”
文妈妈一时语塞,好半天才说了句:“姑娘说的是。”
六姑娘又说起了旁的事情:“听说,晗哥儿将身边伺候的长松赶去了洗衣房,身边少了人伺候。我打算,让你家小虎子去伺候晗哥儿。”
文妈妈心上有了几分喜色,而后便是藏在深处的忧虑。
她是姑娘身边的管事妈妈,女儿又去了宁氏的身边,帮着照顾两位公子。如今,又要小儿子去七公子的身边伺候。
文妈妈担心,他们家太过扎眼,让人眼红嫉妒。
有人会在暗中下手。
文妈妈正想着用什么样的借口拒绝六姑娘,她的耳边就再次响起了六姑娘不紧不慢的声音:
“也不是让小虎子做什么,就是帮我看着晗哥儿就行。”
六姑娘说的简单。
但文妈妈知道,六姑娘对小虎子的安排,绝对不会是她说的这么简单。
六姑娘已经做出了决断,文妈妈在拒绝,就等于不知道好赖。虽有千般不情愿,但还是装作很欢喜的应了下来:“那奴婢就替小虎子,谢姑娘的恩典了。”
六姑娘还未说话,在外面伺候的玉奴就进了房间,给六姑娘福了福身子:“姑娘。”
六姑娘看了她一眼,“怎么了?”
玉奴:“小三子来了。”
六姑娘吩咐道:“让他去花厅等着。”
“是。”玉奴应了一声,朝着六姑娘福了福身子,躬身退了出去。
文妈妈扶着六姑娘去了内室,趁这个功夫,六姑娘把刚才没说完的话,继续和文氏说:“你也不用多想。小虎子机灵,有他照顾晗哥儿,我放心。”
文妈妈伺候着六姑娘换了一身水蓝色的衣服,又把深色的腰带系在了六姑娘的腰上,“姑娘思虑周全,是奴婢想的少了。”
“你不是想的少了,是顾虑太多。”
六姑娘整理下衣袖,带着文氏朝着花厅走去:
“小虎子大了,总不能日日跟着府上的这些丫头小子们胡闹。”
“多读读书,多见见人,多经历些事情,对他日后也是有好处的。”
六姑娘忍不住地多说了几句。
文氏点点头:“姑娘说的,奴婢都省得。奴婢只是怕,奴婢一家得姑娘青睐,平白遭人嫉恨,到时给姑娘惹了麻烦。”
六姑娘浅笑:“无妨,虱子多了不痒。”
就算是没有文氏的事情,那也有不少看她不顺眼的人。
文氏很实在地点头:“这确实是。”六姑娘和文氏说话的功夫,就到了花厅。
正在花厅喝茶的小三子,看六姑娘进来,忙起身给她行礼:“姑娘。”
六姑娘笑着点了下头:“辛苦你了。”
小三子咧嘴一笑,露出整齐的八颗牙齿,“一点都不辛苦,”顿了顿,他说:“小的去了解过那位公子。那位公子姓张,家住哑巴胡同。家中有个瞎老娘,一个七岁的弟弟,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妹妹。他幼年时念过书,后来父亲去世之后,就没有念过书。此人好攀比,时常拿着家中的器物典卖。换来的银子,都让他败没了。后来,他妹妹跟着一位好心的绣娘,学了些刺绣的手艺,挣几个铜钱,勉强维持着生计。”
“这人,可能订婚,或者成婚了?”
“还未。只是,这位公子从前与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有了首尾。听说,他们俩有过一个孩子。只是,那青楼女子吃不了苦,将生下来的孩子给了那位公子之后,便留在了青楼。”
六姑娘皱了下眉:“看来,这位公子,并不是良配。”
小三子:“小的觉得,这样的人,咱们离远点才好。”
六姑娘:“典当器物,靠着妹妹挣的银子,竟然能娶的起凌沅空。看来,这位张公子,也是个厉害人。”
凌沅空的消费,没有十几两银子连门槛都摸不着。
这位张公子仅凭这点银子就能在凌沅空混的风生水起,这样的人,确实不能小瞧。
小三子:“还要小的再去打听打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