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17章 行宫博弈,前奏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17章 行宫博弈,前奏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永昌城,城西。

岷王府,距离府衙、府学不远,就在县学后面,地处小北门街,保岫路交叉口位置,隔壁是吉王府、江夏郡王府、松滋王府。

朱雍槺,下午休息时候,还在不停地复盘。

历史上,永历朱由榔,下个月,就要逃出滇西,流亡缅甸,他不能等死,这种地狱开局,只能破釜沉舟,置死地而后生,胜了翻身,败了吃席。

二月中旬,大理府就会失守,永昌府危在旦夕,晋王李定国,孤注一掷,发动最后的决战,磨盘山之战。

交战的双方,两败俱伤,满清实力犹存,永历朝精锐尽失,没办法把满清赶出云南,只能留在边境,苟延残喘,从此以后,南明的残存势力,再无作为。

联姻刘府是关键,借助故蜀王军队的影响力,散财、募兵、训练,消除叛徒,再配合李晋王,打赢“磨盘山之战”,再决定,未来发展方向。

联姻、兵权、磨盘山,这些词,已经成了朱雍槺的梦魇,挥之不去,忘之不却。

傍晚时分,朱企鋘回来了。

贵州布政使朱企鋘,带着潘忠护卫,登门马吉翔的府邸,效率很高,半个时辰不到,就回到府里,急忙找朱雍槺。

“王爷,事情都办好了,马阁老收下了黄金”

一见面,叔公朱企鋘,就说出好消息。

“叔公辛苦了,先歇一歇,喝口水”

“彩云,给叔公倒一杯热茶,润润嗓子”

朱雍槺,听到后,心情愉快,赶紧让侍女,给叔公上茶,态度要好,服务要周到。

朱企鋘,看着岷王,很欣慰,摸着小胡子,喝着茶,跑了一下午,换了两个场子,茶水未进,嗓子冒烟,累的够呛。

“首辅马吉翔,态度如何?”

歇了一会后,朱雍槺开始咨询,马吉翔是关键人物,权势滔天,暂时还是需要他的。

权臣马吉翔,虽然是奸佞小人,阿谀之辈,但大家都是成年人,老油子,不存在喜欢与否,只看立场、利益,该拉拢的时候,不能犹豫。

“马阁老,老夫认识他十几年了,此人最擅长,左右逢源”

“刚开始的时候,比较犹豫,后来还是同意声援王爷,应该是想结交王爷,留条后路”

叔公朱企鋘,想了想,缓缓的说道,他也是官场老油子,察言观色能力非常强。

“甭管他,什么想法,以后打交道的机会,不会很多,我们的目标是兵权”

朱雍槺,很光棍的说道,朝廷出国流浪,首辅也是落汤鸡。

听到这个话,叔公朱企鋘,有点愕然,马吉翔可是阁老啊,锦衣卫指挥使,权倾朝野,虽然他也看不惯,马吉翔的奸恶嘴脸。

“朝廷是有问题,朝中的大臣,还有军队,人心涣散,听说朝中有大臣,在弹劾马阁老,还有晋王”

“王爷的意思,朝廷要出大事?”

朱企鋘,想了想,不确定的问道。

“叔公,本王问你,满清10万大军,会师昆明,朝廷才几个兵?”

“驾前军4000兵马,晋王和巩昌王2万兵马,其他的分散各地,朝廷拿什么,顶住满清大军?靠头铁吗?”

“军队打不赢,朝内还在内斗,等满清杀过来,朝廷怎么办?除了跑路还是跑路?”

朱雍槺一脸淡定的说道,永历小朝廷,核心成员,最擅长的就是跑路。

“永昌已经是滇西边境了,难不成缅甸?”

说到跑路,朱企鋘,吓得站起来,反问一句,满脸的不可思议。

什么是头铁,他不知道,跑路他很熟悉,以前他们都是,朱由榔跑路集团中的一员健将。

“朝廷要是在楚雄、大理的话,还能沿着姚安府,北上四川”

“满清大军,一旦杀过来,永昌就是死地,除了出边关,逃亡缅甸,已无路可逃”

“叔公,本王再问你,流亡缅甸的朝廷,还是朝廷吗?”

朱雍槺,看着叔公,继续反问。

“脱毛的凤凰,不如鸡啊”,朱企鋘,感慨一句。

“前线顶不住,满清迟早要打过来,降不得,缅甸又去不得,那只能前往四川?”

朱企鋘,有点不确定,试探性的问道。

朱雍槺,缓缓的点点头,叔公的眼光,也非常不错,一点就通。

得到岷王肯定的答复后,朱企鋘,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大骇。

难道岷王娶刘盈,就是为了跑路四川?岷王的心思,走一步看三步啊,什么时候变的如此深谋远虑?

“叔公,我们该去行宫,觐见陛下了”

“当下最紧要的事情,是赶快募兵,乱世,有兵便是草头王”

“还有,一起吃个便饭吧,想必您也饿了,吃完再去办事”

朱雍槺,对朱企鋘的异常,丝毫没有发觉,自顾自的说道。

晚饭期间,贵州布政使朱企鋘,看着吃喝,犹如风云残卷似的朱雍槺,感觉到这个岷王,言行举止,非常的陌生。

心思重重的他,晚饭味同嚼蜡,心里还在不停的,念叨四川、蜀王府,还有那一句,乱世有兵就是草头王。永昌城,永历小朝廷。

永昌古城,是明朝在南诏、元朝时期改建而成,明太祖初期,在太保山上面修建永昌子城,用于驻扎军队。

后期扩建,把隆阳老城区,太保山子城合在一起,最终建成周长13里,高2.2丈(7.3米),占地超2平方公里的滇西大城。

永昌古城,有8个城门,东侧升阳门,南侧镇南门、龙泉门、安定门(靠近易罗池),西侧太保山上的永定门,北侧的仁寿门、通华门、拱北门。

永昌古城,东南北城墙下,都有护城河,分别是东门河、南侧的龙泉河、北侧仁寿河,镇南门、拱北门、通华门,还有瓮城,攻守兼备,是明清时期,云南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古城之一,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永昌府衙,是永历朱由榔的临时行宫,处在永昌城西北侧,太保山脚下,仁寿门附近,山上就是玉皇阁、武侯祠,周边有锦衣卫驻扎、拱卫。

行宫里,住着皇帝、太后、皇后、贵人,还有很多随行的太监、宫女,杂役,负责守卫的锦衣卫,只能住在府衙旁边。

行宫正对面,就是府学、县学、县署(保岫路上),阁老马吉翔霸占了府学,县学、县署被六部重臣征用。

总兵靳统武,统领的驾前军(夷汉选锋军),2000兵马,驻扎在通华门内的军营(金齿卫),另外2000兵马,驻扎在城南,10里外的汉庄(蜀汉时期,诸葛亮扎营旧址)。

永昌府,是南方丝绸之路,滇缅路的交通要道,成都的丝绸,沿着零关道,途经雅安、越西、会昌、建昌到达楚雄。

另一条路,是五尺道,途径乐山、宜宾、昭通、曲靖、昆明到达楚雄,再汇入大理,永昌、腾冲,进入缅甸八莫、密支那到达中亚。

永昌府,更是滇西第一大城,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蛮兵,驻兵永昌,在磨盘山上,修建诸葛亮城。

明朝时期,正统年间,兵部尚书王骥,三征麓川,万历年间,游击将军刘挺、邓子龙,增援永昌,击败缅甸。

清朝初期,乾隆年间,发动西南缅甸战争,指挥中心都是永昌府。

历代中原王朝与缅甸、土司的战争,永昌都是重要集散地,指挥中心,后勤基地,是自古以来的兵家的必争之地,战略要地。

滇西,永历小朝廷。

在朱雍槺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死地,历史上,皇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失国,滇西的南明残余势力,几年内,一直没有停止抵抗。

晋王李定国,磨盘山战役后,集中了几万兵力,一直游离在滇西边境,坚持抵抗清军,为了营救朱由榔,甚至击败缅甸50万军队。

着名的元江府、石屏起义,许名臣、那嵩父子、黔国公沐天波,嫡次子沐忠亮等;

勐朗坝起义,定夷右将军吴三省、靳统武侄子靳泰,刘文秀义子刘鼐等。

永历朱由榔,在永昌,并不是没有机会,滇西的南明军队,还有一大堆,如果能汇集起来,坚守滇西,昆明至永昌,路途千里,满清大军的粮草后勤,就是大问题。

关键是,朱由榔,懦弱无能,贪生怕死,跑惯了,登基十几年,跑路几十次。

风头不对,撒腿就跑,除了朱由榔身边的核心人物,满朝文武重臣,早就对他失去信心。

一句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