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183章 腾冲廷议,彻底崩盘

故事回到几天以前,2月19日晚上,腾越州衙,皇帝朱由榔的临时住所。

大堂内,灯火通明,一片寂静,皇帝朱由榔和皇后王氏,眉头紧皱,满脸忧虑的坐在主位上。

左侧是皇亲国戚,太子朱慈煊、吉王朱慈煃、蜀王朱平樻(隆武帝册封)、松滋王朱俨镏、江夏王朱蕴铗、国舅华亭伯王维恭等等。

右侧是六部重臣,首辅马吉翔、吏部右侍郎胡璇、兵部右侍郎万年策、礼部侍郎杨在、光禄寺少卿高勋、大理寺少卿刘泌、御史邬昌期、翰林院讲官刘茞等等。

就在这时,站在门口的锦衣卫同知任子信,接到手下的消息后,脸色剧变,偷偷看了下大堂里紧张的气氛。

半响后,深吸一口气,小步疾走,来到大堂内,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鞑子的前锋大军,吴三桂到了潞江东岸,明日就要渡江”

永历朝廷撤离永昌以后,首辅马吉翔在沿途都安排了锦衣卫,就是为了掌握最新的前线消息。

“嘶、嘶、嘶”

“哗、哗、哗”

“鞑子凶残,该如何是好啊”

“该死的鞑子,太快了,怎么办”

话音刚落的一瞬间,大堂内的几十人,脸色数变,眼神慌乱,手足无措,嘈杂声、嘀咕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司礼监太监王坤,就站在皇帝身后,绷紧膀胱,惴惴不安的站出来,操着略微颤抖的尖嗓子,大声叫道:

“肃、静”

满清西征大军,七八万精锐,一个个丧心病狂,灭绝人性,即便有潞江天险,明军也挡不住啊。

指望磨盘山上的李定国?算了吧,去年晋王带着十几万的精锐大军,都没有挡住鞑子,大败特输,如今只剩下万把人,螳臂当车啊。

坐在金黄色蒲团上的皇帝朱由榔,脸色灰白如土,额头冷汗直冒,豆粒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来,湿透了后背,一双龙爪手,死死拽住九龙赤色长袍。

转过头,望着右侧的心腹马吉翔,声音微微颤抖着,迫不及待的的问道:

“马阁老,怎么办?”

没办法,晋王李定国和几个六部尚书都在磨盘山,如今能商量大事的人,只有文安侯马吉翔了。

十几年来,他的前任皇帝和监国们,只要落入鞑子魔掌,全部死光光,一点存活的可能都没有,朱由榔不想步入他们的后尘啊。

这帮满清鞑子,还有那些走狗,只会盯着大明皇帝,死死追击,不会放过任何机会,都是破天的富贵。

老奸巨猾的马吉翔,脸色一样很难看,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慌乱,慢慢的站起来。

然后,一步步沉稳的走到大堂中央,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回陛下,如今之际,唯有往西前往边境,才是妥当万全之策”

去年年底,晋王李定国,集合云贵两省的所有军队,十几万精锐将士,都败给了卓布泰。

那个时候,首辅马吉翔就有预期了,鞑子大军肯定会逼近滇西,西狩缅甸藩属国,是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

就算满清鞑子再猖狂,还能灭了缅甸不成?大明国力强盛时,也做不到啊。

至于北上四川,那肯定不行,到了川南蜀王系和闯王系的地盘,就没他这个首辅什么事了。

“哗、哗、哗”

此话一出,大堂里,又是一片嘈杂声,一个个宗室勋贵大臣,脸色各异,五颜六色,有欣喜、有害怕、有愤怒、也有木然。

“马阁老,下官不敢苟同”

“晋王和岷王殿下,还有几位部堂大人,尚在磨盘山,整兵待战,准备痛击鞑子”

“陛下怎能一走了之?朝廷的威信何在?”

吏部右侍郎胡璇,脸黑如炭,愤怒异常,猛的站出来,双眼闪烁着熊熊怒火,死死盯着奸臣马吉翔,大声质问道,直接开喷。

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张佐宸,还在百里外的磨盘山,这时候只能他这个右侍郎,站出来喷马吉翔。

傻子都知道,撤往边境,就是逃亡缅甸,堂堂宗主国皇帝,逃亡藩属弹丸小国,不就是等同于叛国吗?

紧随其后,翰林院讲官刘茞,深吸一口气,也站出来,忍着心中的怒火,对着皇帝朱由榔,躬身行礼,沉声说道:

“启奏陛下,马阁老的看法,臣也不认同”

“滇西山高路陡,河流众多,鞑子长途奔袭,难以持久”

“晋王和岷王殿下,尚有精兵万人,坚守磨盘山,胜算也不小”

这家伙,也是坚决北上四川的拥护者,哪里忍得了逃亡缅甸,那是失国叛国啊,况且前线战事不明,跑那么快干什么?

“一派胡言乱语”

首辅马吉翔,火冒三丈,忍无可忍怒斥一声,然后转过身,伸出右手遥指胡璇和刘茞,怒声质问道:

“鞑子凶残,惨无人道,磨盘山战事不明,稍有不慎,朝廷定将万劫不复”

“你们这些人,所谓的忠臣,一而再,再而三,阻挠陛下西撤,居心何在?欲置陛下于绝地死地?”权势滔天的首辅大人,这种诛心之言一出,胡璇和刘茞,直接宕机,满堂文武,更是鸦雀无声,噤如寒蝉。

六部重臣都不在,这几个芝麻小官,就敢在马吉翔面前龇牙咧嘴,太蹬鼻子上脸了,朝廷首辅的威严何在?

晋王李定国、黔国公沐天波、3个尚书都在磨盘山,礼部尚书扶纲和户部尚书龚彝,还在元江周边,募兵筹粮,兵部尚书孙顺,直接不见了。

这时候,文安侯马吉翔,身为朝廷首辅,身兼锦衣卫指挥使,更是朱由榔心腹,朝廷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好了,别吵了”

皇帝朱由榔,脸黑如炭,心急如焚,低吼一声,没时间听废话,顾不得礼仪,身体晃了晃,霍的一下站起来,斩钉截铁的说道:

“明日一早,就出发,不得延误”

说完后,猛的转身,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王坤的搀扶下,丢下所有人,溜回州衙后堂。

心中暗道,大难临头各自飞,愿意走就跟着走,不愿走的人就留下吧,他这个皇帝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不能走啊,大明国祚300年,岂能弃之”

“陛下,泱泱华夏,岂能拱手相让啊”

“陛下,缅甸是豺狼之辈,不能去啊”

“陛下、、、”

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带着一帮子文臣,扑腾一声,跪倒一大片,放声高呼,满目悲凉,彻底崩溃了。

一向胆小懦弱,毫无主见的皇帝,竟然破天荒的怒吼了,可见形势之恶劣,肝胆俱裂啊。

在贵州的时候,晋王十几万精锐,都干不过鞑子大军,如今仅仅一万多人,何德何能顶得住?

弘光朝、隆武帝的文臣武将,降清的不知几凡,鞑子打过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这个皇帝。

这些所谓的忠臣,都可以降清,他朱由榔不行,肯定掉脑袋,全家死光光,况且,马吉翔早就跟他说过,西狩缅甸最安全。

永历十三年,2月20日,凌晨5点左右。

磨盘山上的岷王朱雍槺和晋王李定国,带着各自的军队,正在整兵待战,做最后的准备,磨刀霍霍向鞑子。

磨盘山下,潞江东岸,此时的满清前锋军,吴三桂的3万多大军,正在跨过湾子桥,强渡潞江天险。

百里外的腾冲州,天色朦胧,永历皇帝朱由榔的銮驾,就开始启程,逃往边境,准备西狩缅甸。

这一次逃亡,朝廷的西逃队伍,规模再次缩小,仅有300多宗室勋贵和文武大臣,杂役3000人。

至于护卫的军队,还是平阳侯靳统武,3000驾前军,还有几百锦衣卫夹杂其中。

吏部右侍郎胡璇、翰林院讲官刘茞、侍郎万年策、大理寺少卿刘泌、兵科都给事中胡显,还有100多朝廷官员。

则是留在腾冲,等待六部尚书归来,或者是等待磨盘山的最终结果。

这帮人里有大明的忠臣,也有投机份子,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对永历朝廷,彻底的失望绝望。

从这一天起,朱由榔的永历小朝廷,算是分裂了,彻底走向崩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