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198章 岷王当国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198章 岷王当国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好了,好了,都消消气”

“来来来,大家都坐下,有话好好说嘛”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孙顺,也跟着站了起来,想充当和事老,对着怒目对视的龚彝和程源,拱了拱手,小声说道。

这家伙压根就没有原则,也不存在立场,朝廷奔逃永昌后,他就不问世事,把兵部甩给左侍郎龚铭,因为后者是晋王的亲信。

鞑子发兵入侵滇西,朝廷奔逃腾冲州,这家伙直接躲起来,现在鞑子退兵了,又是大摇大摆的赶回来,继续做他的尚书。

“闭嘴,你个逃兵”

礼部右侍郎程源,压根不卖孙顺的帐,眼睛一横,怒目圆睁,伸出右手遥指着他,大声喷道。

在他眼里,这个兵部尚书,直接被下属龚铭架空了,就是人形图章,一点都不称职,没担当,枉为读书人。

更何况,朝廷危难之际,这家伙也做了逃兵,更是罪不可赦,鞑子万一杀过来,肯定第一个投降。

“你、你、、哼”

兵部尚书孙顺,被程源直接爆出黑料,骑脸输出,脸面尽失,青一块紫一块的,抬起手指着他,支吾了半天,蹦不出一个屁。

只能脑袋一撇,冷哼的一声,灰溜溜的坐回去,惹不起那就躲一边,做了软蛋缩头乌龟。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个程炮筒太放肆了,有辱斯文。

但是没办法,程源就是这个狗脾气,连朱由榔、马吉翔都敢硬顶,为此还丢了礼部尚书的官职,孙顺这个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他更不会放在眼里。

“咳、咳、咳”

就在这时,黔国公沐天波,实在看不下去,肺痨病忍不住发作了,假意咳嗽几声,对着顶牛似的龚彝和程源,半眯着眼,沉声说道:

“好了,都歇一歇吧”

程源和龚铭,听到这话后,相互瞪了一眼,然后对着黔国公沐天波,拱了拱手,各自回到座位。

沐天波是云滇的坐地虎,在永历的小朝廷里,还是实打实的勋贵文臣之首,说话还是很管用的。

不说别的,就拿钱粮来说,沐家就捐献了不少给朝廷,家底丰厚的大地主嘛,有钱有粮。

“张尚书,王老尚书,你们怎么说?”

老狐狸沐天波,无奈的摇了摇头,不再理会那两个憨人,沉思了一会,转过头,看向右侧的工部尚书王应龙。

刚才不表态,是担心风向不对,更怕把握不准,照现在这个情势下去,朝廷立马就得崩,不能再等了。

天子失国,留守朝廷要是再崩盘,他们这些勋贵重臣就是个屁,啥都不是。

话音刚落,大堂里的目光,都转向张佐宸和王应龙,想知道他们的想法,毕竟是六部阁老啊。

“咳、咳、咳”

年迈的工部尚书王应龙,不等张佐宸说话,直接咳了几声,清了清老迈的嗓子,缓缓说道:

“老夫说几句吧,迎驾也好,出兵也罢”

顿了顿,哆哆嗦嗦的站起来,环顾四周,对着大家拱了拱手,深吸一口气,脸色一正,气势一变,大声问道:

“老夫就问一句,陛下一日不回国,在座的诸位同僚,是不是一直等下去?还是准备告老还乡?”

“朝廷怎么办?大明怎么办?鞑子来了,又是怎么办?”

经过磨盘山之战,张佐宸和程源的态度,他算是摸得差不多了,身为岷王府的拥护者,这时候必须站出来。

王应龙的嫡长子王文简,如今是岷王府的工匠司千总,领着一千多工匠,没日没夜的打造鸟铳火炮,是朱雍槺的铁杆亲信。

背靠兵强马壮的岷王府,英明神武的岷王殿下,子孙前程似锦,行将就木的他,有何畏惧?

“嘶、嘶、嘶”

被老工匠灵魂一问,在场的所有人,纷纷倒吸一口冷气,这个问题好棘手,直击心底。

在场的所有人,没一个愿意跟着朱由榔流亡缅甸,要是愿意,早就跟着跑了,即便是沐天波。

即便是两个铁杆老顽固扶纲和龚彝,如果他们真的想追随皇帝,滇西边境那么近,不用多少天就能跑过去。

这就是永历留守朝廷的现状,竟然没有话事人,别说管理国家了,就是开个会也能崩了,像今天的争吵一样。

黔国公沐天波,环顾大堂四周,看着几十个朝廷的主要官员,反应如此激烈。

沉声半响后,和对面的吏部尚书张佐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然后看着王应龙,赞同的说道:

“嗯,王老尚书,老成之言”

顿了顿,眯着眼,盯着王应龙,又继续问道:

“那依老尚书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老狐狸沐天波,直接反将军,也来一个灵魂一问,既然王应龙提出来了,就应该有想法,拿出亮一亮嘛。

其实这个王应龙的立场,沐天波也能猜到,毕竟磨盘山战争的时候,王家父子和张佐宸、程源几个,一直跟着岷王府,不言而喻啊。

这时候,几十个人的目光,再次回到王应龙身上,都等着他把大家的心里话说出来。可以说,在座的官员,资历最低的也为官十几年了,都是人精没有一个傻子,心里大概都有答案。

甲申天变以来,重建的大明朝廷,十几年时间里,换了几个监国,几个皇帝,门门道道都在里面,依葫芦画瓢就是了。

“依旧例、惯例,天子失国,岷王当监国”

工部尚书王应龙,屏气凝神,双目圆睁,打量着大堂里的所有人,缓缓的吐出几句话,老家伙拼了。

这种话,总要有人说出来的,他个老不死的家伙,拼一拼,从龙功,还能为儿子后代争取个大好前程。

“哗、哗、哗”

“啊、啊、啊”

一句话,宛如一颗炸弹扔进了湖里,激起千层浪,一刹那间,大堂里的几十个重臣们,陷入死寂又立刻沸腾,掀起一片惊叫声。

有的人目瞪口呆,有的人脸色惨白,也有的人若有所思,更多的人则是喜眉笑眼,激动异常。

因为,王应龙说的没错,有理有据,大明朝的惯例,就是如此。

京城沦陷后,崇祯失国,江南的留守朝廷,就想把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瀛推出来,准备监国称帝。

弘光帝朱由崧,被鞑子擒杀后,潞王再监国。

潞王投降后,唐王朱聿键监国称帝,后面就是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鐭)监国,最后是桂王朱由榔监国称帝。

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战神朱祁镇兵败被俘,天子失国。

郕王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大明,而后登基为帝,带领文武群臣,击败瓦剌也先的入侵大军,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从那以后,明朝的监国制度,就变味了,从一个代理皇帝行使监管朝政,变成了登上帝王路的踏脚石。

“荒唐,谬论”

户部尚书龚彝,被惊得瞠目结舌,半响后,才反应过来,脸黑如炭,霍的一下猛地站起来,指着工部尚书王应龙,大声呵斥道:

“陛下和太子,只是避难缅甸而已,何来失国?”

“况且,岷王血脉疏远,少不经事,资历浅薄,非、非、、”

义愤填膺的龚彝,忍无可忍,暴发起来,把心中所有的想法和顾忌,喷口而出,朱由榔父子又不是死了,怎么就变成失国了?

但是,正说到岷王血脉疏远、资历浅薄的时候,突然发现众人的眼神不对劲,特别是旁边的扶纲,甚至扯了扯他的衣袖,阻止他说下去。

这真怪不了龚彝,六部尚书里面,就他离开永昌最久,跑的最远,回来的最晚,消息闭塞,作为朱由榔的铁杆,压根没往那方面去想过。

“咳、咳、咳”

“咳、咳、咳”

“咳、咳、咳”

同一时间,沐天波、张佐宸、还有一些官员,都是咳嗽声不断,很明显,都在提醒这个龚彝,别再喷了,祸从口出啊。

被打断的户部尚书龚彝,声音逐渐变小,而后慢慢停下来,再环顾四周,一脸的疑问,因为好多人,都像看傻子似的眼神盯着他。

“哈哈哈”

“荒谬啊,谬论啊”

龚彝的话声刚落,后面的程源程炮筒,又站出来了,大笑几声说道,满满的嘲讽,似乎在嘲笑龚彝的无知。

半晌后,愤怒的程源才停下来,抬起手指着龚彝,然后又是扶纲,转了一圈,最后回到龚彝这里,死死盯着他,大声质问道:

“要是没有岷王,你们还能坐在这里,坐而论道?”

“要是没有岷王,永昌还在吗?朝廷还在吗?早就崩了、散了,不知所谓,哼”

这些话,他还真没说错,历史上就是如此,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逃的逃,降的降,死的死,凄惨无比。

永历奔腾,逃亡边境准备出国,王应龙、程源还有张佐宸,3个六部尚书,本来就是对朱由榔彻底绝望了。

再经过磨盘山和潞江一战,这三个朝廷大佬,其实已经形成政治攻守同盟,都想岷王监国,但必须有投名状、踏脚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