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233章 淮国公马宝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233章 淮国公马宝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丽江府,是云南很小的一个府,坐落在云南省的西北部,毗邻四川和西藏,这里有一支四五千的明军残部,驻扎在此。

3月16日,丽江府的小府衙外,几百个精锐的亲兵,全副武装,顶盔掼甲,手持钢刀,表情肃穆的守卫在此。

府衙门口,十几个身材魁梧的将校,一个个皱着眉头,坐立不安的样子,焦急的等待结果。

府衙里面的客厅,永历朝三马里的两个军头老武夫,淮国公马宝和叙国公马惟兴,端坐在主位上,小辈汉阳王世子马自德,则是坐在下首。

这个时候,永历三马中的头马,汉阳王马进忠,已经病逝了一年多,其部署全部交给儿子统领。

今天,永历小朝廷的新三马聚集在此,就是在商议一件大事,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

“淮国公,你倒是拿个主意啊”

这时,坐在主桌上右侧的马惟兴,看了着左边低头不语的淮国公,摇了摇头,按耐不住的问道。

每次遇到大事的时候,三马里面最有脑子的马三宝,今天也哑火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叙国公,粮饷不足,徒之奈何”

听到义兄的问话,淮国公马宝,想了半晌后,才缓缓抬起头,看着叙国公马惟兴,摇了摇头,无奈的回道。

去年明军几万精锐,兵败贵州七星关,马宝和马惟兴,带着几千溃兵,没有回转昆明,而是直接沿着金沙江,一路跑到鹤庆府,最后才停在丽江府。

三马的总兵力有4500人,还有1000多匹战马,从贵州一路溃逃过来,粮草辎重全丢完了。

如今粮草告罄,在周边城镇收集的粮草,也快吃没了,由不得他们不急啊。

“两位叔父,要不咱们去大理,会合咸宁侯”

“实在不行的话,咱们也可以去永昌府啊,朝廷就在那里”

看着上面两个愁眉苦脸的国公,坐在下首的年轻将领,心急如焚的汉阳王世子马自德,跃跃欲试的提出建议。

南明三马是结义兄弟,老大马进忠,老二马惟兴,老三马宝,老马已病故,作为子侄辈的马自德,说话肯定是小心翼翼,恭敬有加。

话音刚落,坐在上面的马惟兴和马宝,猛的转过头,看着大侄子马自德,摇了摇头,异口同声的说道:

“不妥”

“不行”

开玩笑,如果他们愿意回朝廷的话,怎么可能一直待在这个山旮旯似的小府城呢?

月初的时候,他们就收到了消息,满清的西征10万大军,在滇西吃了大败仗,退兵了。

又过了好几天,陆陆续续的传来消息,知道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大理,但是兵马不多。

几天以前,更是传来了最新消息,咸宁侯祁三升部,带着一万多军队,正式驻守大理府,防备镇南州的鞑子大军。

“哎”

叙国公马惟兴,年纪最大,看着一脸迷惑的马自德,摇了摇头,无奈的解释道:

“他们都是晋王的人,咱们现在投过去,不合适的”

“至于永昌府那边,没有皇帝的圣旨,咱们什么情况都不清楚,贸然回朝,风险更大”

这种悖逆的话,也就是新三马私底下才敢说出来,道理很简单,还是派系的问题。

马宝是陕西平凉府人,一直跟着李自成,闯王兵败以后,他就带着部下,南下投了永历朱由榔。

马惟兴也是陕西人,崇祯年间,他就跟着李成栋,后来随高杰投诚明军,大明弘光朝时,又反水投了清军。

永历登基后不久,他又跟着李成栋,再次反水投了永历帝朱由榔,也是反复跳横的高手了。

至于汉阳王马进忠,陕西米脂人,崇祯初年的时候,就是盗寇头子,号称“混十万”,在陕西农民起义军里面,自成派系。

崇祯十年的时候,兵败投了宁南侯左良玉,左部兵败后投清,有骨气的马进忠,直接带兵马投了朱由榔。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永历老三马,自始至终都不是大西军的嫡系,之所以结拜为同姓兄弟,更多的是为了抱团取暖。

“自德啊”

看着还是一脸迷糊的汉阳王世子,淮国公马宝,也是一脸的无奈,只能继续解释道:

“咱们都不是大西军的老营,打从秦王降清以后,朝廷拨付的粮饷,就越来越少”

“还有就是贵州战败后,咱们这几千兵马,一路跑到这里躲起来,怎么给朝廷交代?”

严格上说,他们这几千人,就是逃兵溃将,是丢下晋王私自溃逃的,不管皇帝和朝廷的死活。

如果汉阳王马进忠还活着的话,有他顶在最前面,还能抗住大西军的压力,他们两个国公,就几千兵马,不够看啊?

万一朝廷和晋王追究起来,先砍一波再兼并兵马,新三马能怎么办?等同于自投罗网啊。

“啊”

听到三叔马宝的话后,年仅20岁的汉阳王世子马自德,发出一声惊呼,脸色微变,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马三宝说的够明白了,在乱世中,军阀混战搞兼并,是家常便饭。想当年,闯王李自成,就干掉了曹操罗汝才,兼并其部几万人。

尝到甜头后,又想依葫芦画瓢干掉张献忠,可惜被警觉的八大王发现,躲过一劫,这也是大西军不鸟闯王系的原因。

“那怎么办?”

少不更事,毫无城府的马自德,看着两个一脸阴沉的国公,呐呐自语道,一副无助的样子。

没爹的孩子最可怜,马进忠刚死没多久,贸然接手父王的旧部,怎么可能想到其中的关隘。

“所以啊,难办哦”

叙国公马惟兴,年纪最大,阅历最丰富,更是一脸的无可奈何,摇了摇头,小声嘀咕。

“哎”

淮国公马宝,看了看对面的义兄马惟兴,也是深深的谈了一口,想了一会后,无奈的说道:

“再等等吧”

“倘若粮草不足的话,咱们就想想办法,以前的看家本领也可以再试试”

旁边的叙国公马惟兴和下面的汉阳王世子,闻之一震,满脸惊骇的看着马三宝,久久无言。

乱世军头武夫就是如此,手里有兵有地盘,就不怕被饿死,何况出身流贼的他们,打家劫舍那是看家本领。

历史上,三马的几千百战精锐,果断投诚吴三桂,也是被逼无奈。

永历皇帝朱由榔,本来就靠不住,这时候逃亡出国避难了,权势滔天的晋王李定国,那就更没指望了。

如果没有晋王派系的排挤和打压,他们这帮秦王旧臣们,也不至于混的那么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