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238章 监国东出,大炮粮饷

3月27日下午,滇西永昌城,城西的岷王府,大厅里人头攒动,岷王军团的各个核心成员,齐聚一堂。

岷王监国朱雍槺,一身的便装打扮,端坐在主位上,身后是近侍小李子,还有护卫头子欧阳卫。

下首左侧是文臣系列,为首的是工部尚书朱企鋘,刑部尚书杨昌彦,王府左右长史陈长兴和杨昌业,永昌府同知罗子明,礼部右侍郎刘高宜,工部左侍郎王文简。

下首右侧是军方代表,为首的是兵部尚书邹简臣,户部左侍郎刘玄初,总兵朱宏正,总兵潘世荣。

永历朝的旧臣们,无论是吏部尚书张佐宸,礼部右侍郎程源,吏部右侍郎胡璇,还是其他投诚的官员,暂时还不能成为岷王府的核心。

很简单,朱由榔父子还在,岷王朱雍槺也就是一个代天子行事的监国,关键的时候,怕那帮人屁股坐歪了,还得再熬一熬。

“陈长史,先说一说王府的粮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看着聚聚一堂的文臣武将,岷王朱雍槺,重重点了点头,开始发话了。

穿越两个月,他自己从一个光杆王爷,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监国,手下的马仔们,也一个个升官发财成了朝廷重臣,欣欣向荣啊。

“回监国”

王府的左长史陈长兴,闻言一震,赶紧站起来,走到中央,对着岷王躬身行礼,大声回道:

“上次大战的缴获一共白银55万两,黄金3万两,粮草5万担,加上王府的结余,总计黄金3.9万两,白银71万两,米粮6.5万担”

“扣去新兵的安家费,勇卫营的赏银、抚恤、本月的粮饷,新平铁矿的投入,还有王府的各项开支,一共剩下黄金3.9万两,44万两白银,米粮4.5万担”

叔公朱企鋘就任工部尚书,王府的钱粮收支情况,再次回到陈长兴的手上,虽然没有升官,但权势也更大,是真正的王府管家。

而且他的堂弟陈佑,也升了副将,手握重兵3千兵马,也算是一荣俱荣。

当然,陈长兴也很聪明,没有把两位侧夫人的嫁妆说出来,省的招人惦记,那些钱财就等同于皇帝的内库,不会随意动用。

“嗯,不错”

岷王朱雍槺,点了点头,很欣赏左长史的本分,是踏踏实实的老黄牛,毕竟他的潜邸也需要心腹看守,交给别人不放心。

同时心中感叹,任何朝代的军队,都是吞金兽、钞票粉碎机啊。

一仗下来,缴获丰厚,但是赏赐和抚恤也不少啊,6万两白银啊,还有新兵的安家费10万两,月饷10万两,全是大头。

“刘侍郎,你也说一说,朝廷的粮饷情况”

王府的情况,朱雍槺心里大致有数,顶个一年半载都没问题,点了点头,再把目光转向右侧,看着左军师刘玄初,沉声问道。

他现在是岷王监国了,大明的家底也得清楚,这个刘玄初做了户部左侍郎,跟邹简臣一样,军营的事情,也得继续干。

“回监国”

站在右侧第二个的户部左侍郎、左军师刘玄初,听到点名后,表情一凝,赶紧站出来回道:

“罗同知已经把永昌府的粮饷,全部转交给户部,最近别的府城也运来了一些粮饷”

“如今户部总共有存银40万两,米粮5万担”

很明显,这个新上任的户部左侍郎,没有习惯朱雍槺的节奏,每逢开会,必然是先汇报钱粮,那才是根本。

前段时间,户部给大理府和边境的铜壁关,发放了一部分粮饷,如果没有永昌府和周边几个府的转运,现在老鼠看了都得摇头。

“嗯,还行吧”

岷王朱雍槺,眉头一皱,半晌后,还是无奈的点了点头,随口回了一句,摆了摆手,示意刘玄初可以了。

这就没办法了,毕竟经过几番战乱,朝廷都跑了几次,岷王府再搜刮一次,能留下这么多粮饷很不错了。

“叔公,说一说兵械的情况吧”

粮饷说完了,那就轮到兵械了,也就是远程重火力,岷王朱雍槺,转过头看着左侧第一个位置的老叔公,缓缓问道。

上一次在磨盘山和潞江,远程大炮对射的时候,岷王军团吃了老大的亏,这一次必须扭转这个弱势。

如今,岷王府的工匠司,变成了工匠营,隶属于工部,必须是朱企鋘这个尚书汇报工作,王文简这个左侍郎肯定不行,无规矩不成方圆。

“回监国”

叔公朱企鋘,精神抖擞,越活越年轻了,昂首挺胸的站出来,对着岷王朱雍槺拱了拱手,大声回道:

“工匠营已经打造了50门镇虏将军炮,还有100多门飞雷炮,600多杆抬枪”

“工部也在全力支持工匠营,后续的大炮,一旦打造好,就会陆续运往前线”

工匠营近3000多人,至少1千熟练工匠,都在日夜打造,终于完成了一部分指标。

挂靠工部以后,人手又增加不少,一个个流水线作业,学徒工捶打钢板,老工匠负责卷筒焊接,学徒工再打磨,最后再经过老工匠铸造炮管铜身。“嗯,很好”

岷王朱雍槺,眉头微微一皱,再看了一下后面王文简,发现了他的熊猫眼,瞬间了然,重重的点了点头,很中肯的说道:

“如此说来,开战的时候,镇虏将军炮至少60门,佛朗机炮6门,180门飞雷炮,1000杆抬枪”

“很好,非常好,工匠营功劳不小,这个月的月饷翻倍吧,能者多劳,也得重赏”

指标是100门火炮,当初也是随口一说,有点想当然了,既然3000工匠,都如此拼命了,该赏还得赏。

鞑子就在云南,他现在就是穷兵黩武了,整个朝廷都再围绕着整兵待战,军队和工匠一律保证足粮足饷,战斗力、积极性非常高。

唯一的遗憾,还是镇虏将军炮,不是佛朗机炮的那种后装炮,而是前装炮,射速比较慢,但是打造速度快,量大管饱。

但是这个年代,也千万别小看了前装炮,康熙朝的时候,大部分打造的火炮,就是前装炮,因为后装炮气密性太差,威力和射程有问题。

“朱总兵,新兵怎么样?能不能上战场?”

粮饷、兵械说完了,朱雍槺心里也有谱了,看着刘玄初后面的堂叔,沉声问道。

有权有钱,有粮有炮,还有得有精兵猛将,大明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正所谓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千万别小看明军,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以前总是打败仗,原因很多,兵备不齐,贪官污吏,将校贪生怕死等等。

最重要的还是粮饷不足,常言道,皇帝还不差饿兵呢,饿着肚子干个锤子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