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295章 郑氏北伐(上)

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4月22日。

浙江舟山,定海关城内的街道上,残垣断壁,血迹斑斑,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和血腥味。

县衙大堂内,高大威猛,身披华丽战袍的延平郡王郑成功,顶盔掼甲、大刀金马的端坐主位上。

年仅35岁的他,面容坚毅而果敢,狭长的剑眉和深邃的眼睛,散发出一种威武不凡的气息,正处在人生的巅峰状态。

下首左侧,是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张煌言,工官冯澄世(一剑无血冯锡范的父亲),户官潘庚钟,参军罗子木(张煌言部下)等一众文臣。

下首右侧,是清一色的核心大将,五军戎政张英,中提督甘辉,左提督翁天佑,右提督马信,后提督万礼。

銮仪卫副将吴赐,左虎卫镇陈魁,右虎卫镇陈鹏,左武卫镇林胜,右武卫镇周全斌,右虎卫镇副将刘国轩,副将罗蕴章,副将袁起震,参将张亮等。

郑氏五虎将,施琅、刘国轩、周全斌、甘辉、冯信,除了降清的施琅,其他的四人全部在场。

郑氏军团,这帮海盗军团的编制,采用的都是提督和军镇军制,类似于满清的绿营,方便统筹管理。

一个提督下辖2个左右军镇,镇将是就是总兵官,下面还有副将、参将、游击将军等。

郑氏是典型的军阀集团,文官体系设置了大量的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等,同时可委任地方官职,武将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

“报”

就在这时,一个銮仪卫的亲兵,骑马穿越街道来到县衙大门口,一个翻身跳下马冲进县衙,满脸激动的大声吼道:

“水师一镇陈将军,领兵追敌至宁波港,全歼鞑子舟山水师,焚毁大小船只一百余艘”

经过两天的激战,郑氏集团的几万精兵,终于拿下了舟山定海军事要塞,可惜舟山水师跑了。

郑成功带着大军入驻定海,同时派出水师一镇陈辉追击满清水师,想不到这么快就收获了战果。

“哈哈哈,陈辉打得好,干的漂亮”

开门红啊,延平郡王郑成功,眼睛一亮,猛的站起来,望着堂下的文臣武将,大声说道。

干掉了清军的水师,郑氏北伐兵团十万军民的后路,就彻底安全了,可以放心征伐江南。

两年前,郑氏第一次北伐,从厦门出兵,先后攻占浙江的兴化、黄岩、台州、天台、太平、海门卫等处。

满清浙闽总督李率泰,趁着郑军精锐北上,分兵攻陷罗星塔和闽安镇,郑成功担心厦门有失,于是停止北伐,还师至厦门据守。

去年,郑氏第二次北伐,在舟山会合鲁王旧部张煌言后,一起进兵羊山(崇明岛东南方向)。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遇到了特大狂风暴雨,海面上能见度仅有十几米,几千艘船互相撞击,翻沉损坏了大量的海船。

兵将家属伤亡几千人,船只、兵械和粮草损失巨大,甚至是郑成功的六位妃嫔,3个儿子也被淹死了,最后只能回师舟山,重新整顿队伍,修复战船。

“恭喜延平王,贺喜延平王”

左右两侧的一些文臣武将,也是一个个满脸激动,猛的站出来,大声贺喜。

“恭喜延平王,大明万岁”

左侧为首的张煌言,参军罗子木,副将罗蕴章,副将袁起震,参将张亮等鲁王旧臣旧将,也是站出来大声恭贺。

“嗯”

延平郡王郑成功,惊喜之余,眉头一挑,心中略微有点不爽,顿了顿,才对着大家点了点头,大声说道:

“同喜同贺,大明万岁”

心中暗道,永历皇帝都西狩藩属国,逃亡缅甸了,这帮鲁王系旧臣,还是心心念念大明朝啊。

不用怀疑,磨盘山之战都过去了2个月,滇西小朝廷的变故,地处江浙闽沿海的郑氏,肯定都知道了。

当然了,具体的官方消息,岷王朱雍槺监国以后,也没有传送到这边,只是让锦衣卫传递云贵川和两广。

“延平王”

老成持重的工官冯澄世,似乎发现了一些端倪,赶紧站出来,对着郑成功拱了拱手,大声提议道:

“定海既下,舟山水师也已覆灭,必然震惊两江鞑子和绿营,趁此良机,老臣建议尽快发兵北上”

声东击西,打掉了满清江浙唯一的海上力量,造就郑氏进攻宁波府的假象,肯定会吸引江苏和浙江的清军,这就是机会。

况且,满清已经抽走了十万精兵,进攻西南的永历小朝廷,势必会造成江南的空虚,至少卓布泰调走了。

“延平王”

户官潘庚钟,紧随其后,大声说道:

“据探子回报,驻守南京的鞑子和绿营,也就是一万多兵马”

“我部陆营就有30余镇,还有2镇水师,战船3000余艘,加上张尚书的义军,数倍于敌,良机难得,请尽快发兵北上”

郑氏的军队编制,比较空虚大,一个军镇的兵力,小的几百人,大的一千多。

最精锐的铁人军,左右虎卫和左右武卫4个镇,也就是6000铁人兵,每一个镇精兵1500人。而满清在江南的兵力,他们也摸得差不多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南的士林,都跟闽浙海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郑成功的老师,就是江南东林魁首之一的钱谦益,一直在刺探军情,暗中联络海上的郑氏,试图推翻满清对江南的统治。

“延平王,请尽快发兵,末将愿为先锋”

高大威猛的中提督甘辉,也跟着站出来,对着郑成功拱了拱手,大声说道。

外海风平浪静,鞑子在江南人心未附,更是抽走了一部分精兵,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啊。

“延平王,请发兵”

大厅里,剩余的众将,也是一个个猛的站出来,对着郑成功大声吼道。

武夫丘八们,没有不喜欢战功的,打下江南的花花世界,这帮海盗改编而来的军队,就能好好享受了。

要知道郑氏拥有足够多的海船,每次出征在外,都会带上大量的家眷,钱粮物资一大堆,走到哪都是家。

“好,那就发兵”

士气可用,延平王郑成功,环顾众将,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吼道。

十几年前,南京陷落后,江南就一直掌控在鞑子手里,大明成千上万的仁人志士,都心心念念光复旧都。

如今这个泼天富贵机遇,终于掉到了郑成功眼前,当然不能错过,那可是流芳百世的功勋。

南京的满汉精锐守军,空虚的很,长江沿岸的汉军绿营,更有不少在观望中。

满清苏淞提督马逢知(原名马进宝),手握万余绿营精锐,就已经事前联络了郑成功,答应按兵不动。

可见满清鞑子在江南的统治,并不得人心,至少没有得到士绅阶层的拥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