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356章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6月25日,缅甸马来城,北面60里外的安国正城(辛古)。

此时此刻,下游的马来城,晋王和巩昌王,正带着兵马和缅军拼死捉对厮杀,而这里却是风和日丽,太平无事。

李定国的部将,防守后路的总兵吴子圣,根本没胆子阻挡监国的前锋军,担心变成乱臣贼子,最后只能徐徐后撤,一路南下追赶晋王而去。

朱雍槺没有号令前面的李定国,正在攻伐的李定国更是巴不得,两部明军也是心照不宣,不打招呼不见面,各自安好。

“咳咳咳”

午睡的时候,刚刚品尝完皇嫂王氏丰腴动人的娇躯,神清气爽的朱雍槺,大刀金马的坐在县衙主位上,咳嗽几声,环顾一众文臣武将,大手一挥,一本正经的说道:

“诸位臣工辛苦,李槐序上凉茶”

“来来来,都说一说各部军将,打到哪里了?”

永明王朱由榔,就在下游200里的阿瓦城关着,老色胚担心王氏伤心过度、夜不能寐,肯定得好好安慰一番。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杀伐果断、壮如熊罴的朱雍槺,为了皇位也是拼了,日夜操劳大满贯,俯身敢为孺子牛。

几天以前的一个小军议,监国和军师、程源、胡璇几人商议后,一致决定变更最初的战略,不再高昂猛冲直打。

而是采用放任李定国和缅军捉对厮杀,监国大军蹲在后面,步步蚕食缅北的策略,尝试彻底拿回属于大明的荣耀。

思虑再三的朱雍槺,发现自己还是太急切了,增强自身实力才是王道,朱由榔就在那里,又跑不掉飞不走,李定国干不倒莽达就别想实现梦想。

最重要的是,身为堂堂正正的大明监国,他不能急哄哄的往上拱冲,容易背负挑起内战的罪魁祸首,一旦朝廷崩盘,他就得遗臭万年。

“回监国”

左首的左军师刘玄初,当仁不让的站出来,指了指中央的大幅缅甸地图,淡定从容的大声回道:

“北路的益阳王朱俨锦、淮国公马宝,参将吴六奇、徐成功、吴进功、陈武、先启玉等将领,正沿着大金沙江溯水而上,已经拿下了孟伦”

“东路的德阳王朱至睿、副将线国安、参将马雄、温如玉等将领,已经打到了锡箔城(底宝)”

“西路的光泽王朱俨铁,叙国公马惟兴,武靖侯王国玺、岐山侯王会、参将全节、李之珍等将领,正沿着亲敦江溯水而上,已经打到了格礼”

三路大军的主将,分别是马宝、马惟兴和线国安,再配上1千二炮营主力和几千丁壮民夫,每路大概1万兵马左右,足够横扫缅甸北部的各大小土司。

况且还有大明宗室郡王一起随军出征,就是为了减少土司对明军的敌意,也增强了大明威慑力。

东面的木邦土司,是禅族人,一直游离在明缅之间,阻力应该不是很大,西路土司较少,难度也很小。

唯有北路比较麻烦,那个地方是克钦族人老巢,背靠野人山脉,易守难攻,还有大名鼎鼎的江心坡,降雨丰富,土壤肥沃,盛产翡翠玉器。

唯一的优势,就是一个月以前白文选先期干了一波,马宝带兵可一路北上,直达孟养城附近。

“嗯,很不错”

身心舒爽的岷王监国,喝了一口参茶,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非常满意各部的神速进展,点了点头,还不忘叮嘱道:

“郭郎中,记一下”

“传令各路大军主将,好生带兵攻伐,安抚好北部大小土司,别太得意忘形,兵法云骄兵必败嘛”

三路大军,除了二炮营和民夫青壮,其他的都是清一色光头降将,是一群杀人如麻的老武夫,得勒紧马缰绳,不能放任不管啊。

这也是老官油子朱雍槺,为啥在梧州城放弃大开杀戒的原因之一,缅北太需要兵马了,立功心切的降将们,太需要功劳投名状了。

“咕噜”

“黄主事”

老色胚朱雍槺端起茶缸,又狠狠灌了一口参茶,手中残留的体香让人回味无穷啊,再抬起头看着左侧的户部主事黄殿卿,沉声问道:

“水师进展怎么样了?诸事是否安排妥当?”

整个缅甸国、阿瑜陀耶、澜沧国等中南半岛小国,河流山脉纵横贯通,要想彻底征服搞定,没有水师肯定不行,要知道水师和运船队可是两码事。

造船工匠和一众水手,朱雍槺可直接从边境永昌府周边征调,这些地方地处潞江(怒江)、澜沧江,肯定不缺造船师傅和操舟熟手。

缅甸北部深山密林多,特产就是万木之王的柚木,更是航海史上被公认为最耐用的造船木料,郑和下西洋的战船就是采用柚木打造。

“回监国”

户部主事黄殿卿,干劲十足,兴致勃勃的站出来,躬身拱手大声回道:

“永昌府的罗同知,已经征调了几百造船老工匠,还有500多水手,正在边境赶过来”

“现在的关键是缺少木材原料,山上砍伐的柚木根本不能用,至少需要风干几年,后勤大营正在想办法筹集”明朝的时候,造船业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内河战船,永历朝廷巅峰的时候,就有很多水师。

但造船的木材比较麻烦,湿木头容易变形和开裂,一不小心就散架了,阴干的木头弹性足,更坚固耐用,稳定性更强,可延长使用寿命。

此时的监国大军,可以说不缺造船工匠、水手和壮丁民夫,只要原料充足,很快就能造出一支内河舰队。

“黄主事,这样不行啊,时间不等人”

朱雍槺眉头一皱,摇了摇头,声音低沉的说道:

“缅甸山多,木头更是漫山遍野,周边都是城池、山寨和数不尽的寺庙,咱可不能手软啊”

“这样吧,让高得捷率本部人马协助后营,你们就放开手脚拆,尽快筹集足够的木材和原料”

“记住了,孤至少需要一百条战船,几百条运兵船,一次性就能装载几万大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像缅甸这种部落土司小国,除了国都和领主城堡是大城坚城,其他的大部分都是小型土司城寨和寺庙,城墙都是夯土木头堆积而成。

这时候肯定不能手软,也不要再讲究什么仁义道德了,得趁着李定国顶在前面,尽快打造足够多的战船,增强军备力量。

“你们呢?”

说完后,朱雍槺就不再理会他了,把目光看向程源和胡璇,继续发问。

在明清时期,能做到六部尚书和侍郎的官员,大部分都是从基层做起的能臣干吏,只要给机会,在哪里都能发光发亮。

大明的监国,身为明朝的扛把子、掌舵人,并不需要事必躬亲,更重要的慧眼识人,知人善任。

“新兵方面,因为刚刚抽调完1万兵员补充各部,昆明城只剩下2千多,此时正在赶过来的路上”

“官吏方面,随军的基层官员,已经随军派往各地接管大小城池,后续不足的话,吏部也在想办法,从各州府选拔抽调生员”

“火炮火器方面,工部已经派出了几百老工匠,打算直接在永昌府打造,节省来回运输元江铁锭的时间”

兵械方面,朱雍槺唯一担心的是重炮,可想象一下北京城、南京城,城墙24米宽厚,阿瓦城也是缅甸国都,其城墙估计也有十几米,肯定需要大量的重炮。

前方的李定国在死战,后方的滇缅边境,反而更是热闹非常,络绎不绝的人群来往,军队、工匠、丁壮、后勤战略物资、战利品转移等等。

相较于元明清征伐缅甸国,此时的大明朝廷就在云南昆明,可以集中所有的战略资源征伐缅甸国,这也是朱雍槺的信心所在。

因此,这一次他打算玩把大的,东吁缅甸国也是百年王朝,金银珠宝、粮草储备不要太多,刚好全部掳走补充户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