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358章 缅北土司征伐(上)

6月26日,缅北孟养土司城(今缅甸莫宁),明军的北路军,淮国公马宝部1万多人,兵临此地。

孟养宣慰司,首领思氏世袭上百年,就是那个曾经雄霸西南丽川的思氏后裔,也是缅北克钦族的土霸王。

五六天以前,北路军从安国正城出发,一路溯水而上,先后分兵攻破太公、妙当、贡章、江头城。

其实这些城寨,一个多月以前就被巩昌王白文选搞过一次,只是那时候明军急于南下营救朱由榔,也没派什么人留守。

但白文选的兵马,前身也是农民起义军,又失去了朝廷的约束,所过之处,兵过如梳,匪过如篦,娴熟的很。

因此,重新接管这些城寨的土司,其守军也只有几百人,面对兵马更盛,装备更精良的马宝部,直接弃械投城或跑路。

就在昨天,北路军终于遇到了第一个硬骨头,缅北孟伦土城寨,属于孟养土司思氏的地盘,足有1500多人土司军民。

北路军的工具人,益阳王朱俨锦,代表大明朝廷劝降被城内拒绝,半个时辰后,迫不及待的马宝开始攻城。

还是老规矩,火炮开路,抬枪压制,飞雷炮再来一波,最后是火药包敲掉城寨大门,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装备精良的降兵炮灰,潮水般涌入内城收割人头。

“轰轰轰”

“啪啪啪”

“啊、啊、啊、、”

此时此刻,孟养土司城寨南门,20门镇虏将军炮,30多门佛朗机炮,全部齐射,炮火轰鸣,城墙上的夯土柚木崩裂,衣衫褴褛的土司兵,哀嚎不止。

“他娘的,什么鬼天气,热死老子了”

顶盔掼甲的淮国公马宝,阴沉着脸骑在战马,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转过头对着心腹大将,大声吼道:

“他娘的一群土司贱皮子,欠揍的玩意”

“李贵,你去,把昨天砍的头颅,都给老子堆到前面去,全部垒起来,让里面的洞乌蛮见识一下”

兵贵神速,他马三宝需要战功,既然孟养思氏如此不上道,那就不用客气了,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原上国的攻伐手段。

明军打下广西后,留守梧州府的重将是咸宁侯祁三升,还扩兵到5千人,这让马三宝很有了危机感,这一次南征缅甸二五仔就是机会。

缅甸的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27度,越往南边走,气温越高,缅都阿瓦城附近,最高温度甚至超过40度。

缅甸历朝历代的军队,甲胄装备率非常低,没钱没粮贫穷是一方面,天气炎热更是穿不上身,反正中南半岛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如此,妥妥的菜鸟互啄。

“淮国公”

就在这时,工具人益阳王朱俨锦,眉头一挑,表情略微不悦的站出来,对着马宝拱了拱手,沉声问道:

“不是说好了半个时辰吗?”

“还有那个头颅,是不是太那个了,咱们大明朝可是礼仪之邦啊”

出兵之前,监国和军师刘玄初都特意交代过,每到一个城寨,必须劝降半个时辰,倘若不从者,再持炮攻伐。

昨日的马三宝,完全是武夫军阀作风,孟伦城寨破了以后,土司降兵为先锋,其他光头降将依次入城,可谓是鸡犬不留,物资搜刮完以后,再付之一炬。

“嘿嘿嘿”

满头大汗淮国公马宝,心里烦躁的不得了,立刻回过头看着益阳王,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嘿嘿一笑道:

“益阳王,放心吧”

“老夫就是试试大炮而已,给他们个机会,催促一下里面的洞乌蛮,省的这帮鳖孙犯傻”

顿了一下,脸色一沉,语气变冷,继续说道:

“要不这样吧,益阳王你辛苦一下,再修书一封试试”

“本公肯定是言而有信,说了半个时辰就是半个时辰,时辰一到,城寨内胆敢执兵刃者,格杀勿论”

心中暗道,工具人就该有工具人的本分吧,两军对垒的时候,别不懂装懂瞎掺和,要知道战场上,永远只有一个是头。

现在的大明朝,也就是岷王监国雄起了,这帮宗室王爷跟着腰杆子硬了,要是几年以前,早他妈的打发到角落里去数蚂蚁。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什么礼仪之邦?这帮宗室王爷,那是没见识过监国的手段而已,马三宝都得甘拜下风。

况且,岷王监国真的会在乎这些吗?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大家都知道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快速拿下缅北,再挥师南下阿瓦城,那里才是金窟窿。

“啊、啊、啊、、”

“佛祖在上,救命啊、、”

一轮火炮过后,城外火炮开始熄火,孟养城内则是满目疮痍,土司兵惨叫连连。

“咕噜”

这时,城墙上一个脸色惨白的将领,哆嗦着站起来,咽了咽苦水,跌跌撞撞的跑下城楼,找到城墙角落里的土司首领思绵,小声提醒道:

“首领,明军的火炮犀利,是时候做决断了”昨天孟伦城的惨状,他们昨晚就收到了消息,都想不到自称仁义之邦的明军,竟然这么狠辣血腥,除了老弱等同于屠城啊。

明军来的太快,缅北的各大小土司头领,毫无防备之下,城内仅有3千多人,真正的精锐2千都不到,更重要的是城寨防不住火炮啊。

“稍安勿躁”

孟养宣慰使思绵,脸色铁青的捏着劝降信,青筋暴起,再环顾四周的心腹将领,一个个面带惧色,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你们等一下,好好守好城寨,本宣慰使去去就来”

说完后,也不等他们回话,直接带着几十个心腹亲兵,匆匆离开城墙,快马冲向里面的土司府。

他是有眼力劲的土司官,以前也见识过云南沐王府的边军,但眼前的精锐明军,的确是被吓到了,一个个甲胄齐全,军容鼎盛,火炮犀利无比。

“儿啊,别急,喝口水,坐下说,城外怎么样?”

半刻钟后,土司府的后院,思绵的老母亲,看着匆匆而来的儿子,赶紧放下手中的佛珠,微微摇了摇头,小声劝说。

思绵的老母亲思帕氏,今年60多的高龄,深深的皱纹已经铺满了额头,但眼神清亮,一看就是经历过无数的岁月沧桑和惊涛骇浪。

“回母亲大人”

已过而立之年的思绵,听到这话后,赶紧躬身行礼,然后递上手中的劝降信,小声回道:

“城外的是明军,为首的是大明益阳王和淮国公,兵马大概1万左右”

“其实城外的明军也不算多,只要给儿子时间,咱们也能聚集上万兵马,但明军都是精锐,其炮火犀利”

“说实在的,城里只有3千兵马,孩儿心里面没什么底,想问问母亲大人的意思”

明朝西南和缅甸的土司,都他妈的穷憨憨,真正的职业化精兵没几个,其他的都是半农半兵,因为山多水田少,根本养不起那么多兵马。

只有真正面临战争的时候,土司首领才会召集各路兵马,且这些土司兵都是自备兵械、粮食,跟非洲黑奴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