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418章 阿瓦军议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418章 阿瓦军议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好”

中军大帐内,坐在主位上的朱雍槺,看着扶纲说不出话来,也就不再逼迫了,反正给了他机会自圆其说。

朝廷上的事情,向来都是如此,波谲云诡,并不是靠刀把子就能解决的,得有礼有节,让人心服口服。

酝酿了一下,朱雍槺深吸一口气,盯着脸色有点难看的扶纲,点了点头,淡定自若的沉声说道:

“扶侍郎,你的意思,孤听出来了”

又停了一下,看了看李晋王、贺九仪、靳统武等将领几眼,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也许啊,大帐里,还有一些人,跟你意思差不多,没事,没关系的”

再停顿了一下,朱雍槺气势一变,也不再掩饰了,环顾军帐里的所有人,表情严肃,郑重的说道:

“扶纲啊,你是忠臣志士,是大明王朝的好臣子”

“今天,孤就做一次主,给你扶纲一个机会,也给其他人一个机会”

“你要交换人质,要赎回大明皇帝,孤不会反对,孤也是双手赞成,但必须得有人去谈,到阿瓦城里面去谈”

“扶纲你去吗?你敢去吗?还是那个人敢去?你们应该都知道,洞乌蛮王砍了我们多少忠臣志士?”

当初在安国正城,朱雍槺大手一挥,私自扣押了缅王御弟,套取情报是一方面,毕竟明军对东吁王室,是两眼一抹黑。

更重要的是,两世为人的朱雍槺,要断掉交换斩俘的生路,断绝和平赎回朱由榔的活路。

至于开战以后,刀剑无眼,谁死谁活,那得看听天由命了,老天爷也给不了保证。

说到最后,自信满满的朱雍槺,豪气万丈的低声怒吼道:

“还有一个事,这两个缅甸狗御弟,你们要交出去,孤也不会反对,反正不值钱嘛”

“但你们想过没有,大营内千千万万的将士们,会不会同意,孤说了不算,你们说了也不算,得问过他们手里钢刀和大炮”

说一千道一万,枪杆子出政权,手握七八万精兵的朱雍槺,有足够的信心,干掉眼前所有的牛鬼蛇神。

无论是眼前的老顽固扶纲,另一侧的李晋王,还是阿瓦城里面的朱由榔,都阻挡不住朱雍槺的登顶。

况且,马上就要攻城了,朱由榔很快就会迎回来,人质交换与否,对后面局势的影响都不大了。

军政一把抓的朱雍槺,顶多是多养一些闲人,多一道人形图章手续,跟大营里的王皇后没多大区别。

“砰,砰,砰,,”

“微臣有罪,微臣死罪,死罪,,”

点了炮仗的扶纲,终于知道监国不愿深究他的鲁莽后,心中如释重负,赶紧站出来,跪地磕头大声请罪。

马上要攻城了,不单单朱雍槺要面对朱由榔,他们这些文臣武将,也得面对以前的大明皇帝,这个看似冲动草率的扶纲,只不过提前捅破了窗户纸。

结果很悲哀,扶纲找不到一个同盟者,朱雍槺已经是稳操胜券了,军队是他的基本盘,文臣佐吏对朱由榔也没有啥认同感了。

朱由榔回来后,必然是孤家寡人,甚至是能不能回来也是问号,毕竟战事一起,谁知道漫天飞舞的箭矢,到底是谁射的。

“好了,都起来吧”

“记住了,以后说话的时候,一个个都过过脑子,这里是御营,不是菜市场,大敌当前,需要众志成城,勠力相向砍缅狗”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朱雍槺,不想再揪着扶纲不放,摆了摆手,示意跪在地上的众人都起来。

铁头娃、老顽固扶纲,甭管对朱由榔到底是不是真的忠心,朱雍槺都不会砍了他,这就是政治艺术。

留着扶纲的老命,利大于弊,既能体现监国的宽宏大量,海纳百川,用于笼络中间派人心。

更是为了防止将来的朝廷,就剩下一个声音,一种声音,那才是真正的要老命,皇帝不怕飞扬跋扈的手下,就怕团结一致的派系,抱团取暖抗衡皇权。

“咳咳咳”

片刻后,中军大帐内,待一众文臣将校站好,恢复正常的朱雍槺咳嗽几声,开始正式进入议题:

“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吧,说一说怎么攻破阿瓦城?”

“户部左侍郎,你是左军师,足智多谋,给大家起个头吧”

两刻钟以前,一大帮子人去前线的前线,就是为了偷窥阿瓦城的城防,以便在场的大佬们心中有数。

一国之都城,可不是小卡拉米,那可是经过几代人,甚至是十几代人的努力营造,城防坚如磐石 。

明朝的北京城,周长24公里,墙基宽24米,墙通高13米,全部是土夯墙外表是城墙砖石,顶部宽厚8-10米。

都不用说了,这个缅都阿瓦城,肯定是朱雍槺遇到最难啃的坚城了,也是最难打的城池,肯定得仔细研究。

“回监国”

刚刚一直闭口不言的左军师刘玄初,当仁不让的第一个站出来,环顾帐内黑压压的人头,从容淡定的说道:

“阿瓦城不好打,城高墙厚,防守严密”“据老臣估计,这个城周长肯定超过20里,咱们面前的北城墙,可能就超过了6里左右,上面至少有上百个的敌楼和塔楼”

“城墙高度的话,可能接近3丈,城墙地基没办法估算,城墙顶部能站那么多人,还有一些城防大炮,至少也得2丈宽”

老规矩,刘玄初跟着朱雍槺,每次临战攻城侦查,都是注重敌方城墙防守,以便估算攻城的难度,还有攻城的策略。

顿了一下,再看了看主位上点头的朱雍槺,继续说道:

“我军的优势,是火器数量众多,特别是镇虏炮和灭虏炮,射程远威力大,但兵力还是少了点”

“老臣的建议,还是围三缺一,最好等到淮国公和线将军会师阿瓦城,到时候一起攻城”

“东门和西门佯攻,咱们这里北门主攻,最后派出骑兵团游走,伺机猎杀南门逃跑的缅甸军队”

这个刘玄初,不愧是战略大师,岷王府的三大军师之一,一语道破阿瓦城的攻防体系。

攻城难度不小,只能按照常规方法去硬啃,采取最常用的围三缺一打法,围住三面,主攻一个方向。

当然了,这个战法的缺点就是消耗太多兵力,因此他提出会师另外两路大军,到时候兵多将广,一起使劲啃。

此时的明军兵力,肯定有所不足,需要扣除领兵在外的三路大军,还有一些主要城池的守军和2个水师营。

阿瓦城的明军大营,总人数已经超过6万,但精锐兵马仅仅3.5万人左右,其他的都是民夫丁壮、土司降兵和工匠等等。

“嗯,很好”

“下一个,晋王你战阵经验丰富,说说看”

主位上的朱雍槺,顶盔掼甲,全身绷紧,表情越听越凝重,把目光看向右侧的李定国,示意该轮到他了。

军师谋士和武将,站的位置不一样,战场上的职能也不一样,考虑的问题,当然更是千差万别。

毫无疑问,领兵大将方面,在如今的大明王朝,李晋王是扛把子,无出其右。

“回监国”

一直绷着神经,紧着身子的李晋王,听到点名后,赶紧站出来,深吸一口气,拱手大声回道:

“末将征战几十年,大小城池见多了,阿瓦城这种城池,也见了不少”

“据末将估算,作为缅甸国都,里面的守军至少10万,当然了,真正的精锐,应该也就是四五万左右”

“以末将的经验来看,要想攻破这种大城坚城,无论怎么攻,都少不了死人,且伤亡不会少于万人,甚至是几万”

“城墙太高,墙基太厚,即便是用地道穴攻,护城河太深也是个问题,如果是城墙坍塌,最后也少不了蚁附攻城”

晋王李定国,堂堂大西军三巨头之一,跟着八大王南征北战几十年,从陕西一直干到滇西边境,经验不要太少。

像阿瓦城这种坚城大城,中原其实有不少,攻破的方法也差不多,就是蚁附攻城,义军农民军最擅长的战术。

总之一句话,要想破城就得不怕死人,一将功成万骨枯,上了战场,人命就是韭菜浮云,用人命淌平城墙。

顿了顿,再抬起头,看了看主位上,认真聆听的大明监国,李定国信心更足了,大声继续说道:

“当然了,其实最好的破局,还是想办法把缅军引出来打,集中精锐骑兵和优势重兵团,围而歼之,才能伤亡最小”

“不过,以末将的推测,我军火炮犀利,数量又庞大,缅甸狗肯定被打怕了,那个卑谬王就是例子,肯定不愿意,也不敢再出城野外对战”

李晋王还是原来那个李定国,特别喜欢奇兵搞偷袭,甚至是伏击战,成本低,风险少,收获巨大。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精兵猛将,令行禁止,号令如一,否则伏击战就得变成溃败战。

其实呢,他和刘玄初有一点没说,那就是阿瓦城直接挂白旗投降,因为肯定不可能,明军是侵略异国他乡,缅军的主力损失,还能继续承受。

“嗯,晋王说的好”

“广国公,你也是久经战阵,有什么想法?”

听完李定国的说词后,朱雍槺还是不咸不淡的样子,随意夸了一句,再把目光看向广国公贺九仪。

心中暗道,这个李定国还是老套路,猛冲直打,奇袭破袭战,关键是缅甸狗莽达怂啊,一直龟缩在里面,勾引不出来啊。

这个贺九仪,在中军大帐里,也算是第三号人物了,之前一直丢到一边没理会,估计也熬得差不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