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422章 晋王的曙光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422章 晋王的曙光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咕噜、咕噜、、”

军帐里,说了半天,口干舌燥的龚铭,看了看目瞪口呆的李定国,随手端起酒碗灌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所以啊,老夫的意思,就是等,也只能等”

“如今满清占据两京十省,富足四海,兵多将广啊,贵州,广东都有大几万的满蒙汉精锐,虎视眈眈”

“还有这个缅甸国,你没看出来吗?咱们这个大明监国啊,野心勃勃,雄才大略啊,入缅迎驾是假,光复祖宗疆土才是真”

当初明军进入缅甸的时候,冲在前面的李晋王,带着3万兵马,急吼吼的猛冲直撞,一心迎驾朱由榔。

他们这帮人,是典型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一心盯着前面的朱由榔,忘记了身后的大明监国,那才是真正猛虎,野心勃勃的乱世枭雄。

“四川、贵州、两广、还有现在的缅甸国,四处点燃战火,处处都在用兵打仗”

“晋王啊,你再看看咱们大明监国的身边,都是些什么人?线国安、马雄、王辅臣、刘玄初等等,全是清一色的满清降臣降将”

“为何如此?只能说明一件事,监国身边缺人,缺战将,更缺统兵大将,才会如此费尽心思招降纳叛”

“晋王啊,老朽说了那么多,懂了没?”

细思极恐,一针见血的分析,可谓是把朱雍槺的过往、所作所为、想法等等,全部捋了出来,就差把底裤掏出来啊。

龚铭一撸到底变白身,悲愤填膺,同样也是无官一身轻,能把朱雍槺的局面和李定国的窘迫,看的一清二楚。

“军师你的意思,是缺统兵大将?”

听到这里的时候,李定国的眉头已经逐渐舒展开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不大确定的回了一句。

广西派的线国安、马雄、温如珍,关宁派系的王辅臣、王屏藩、夏龙山父子,说多了都是泪啊。

特别是线国安和马雄,这两个老武夫,当初把李定国赶出桂林府,奇耻大辱啊,可惜现在没机会报仇了,变成了同僚。

“对,就是缺统兵大将”

军师龚铭,沉着冷静,目光锐利看着李定国,郑重严肃的点了点头,斩钉截铁的回道:

“毫不夸赞的说,在大明王朝里面,论带兵打仗的能力和资历威望,如今西南几个省,能有几人可媲美晋王你?”

“再看看监国的用人,广西重镇梧州府,留守的是咸宁侯祁三升,以前在大西军里面,只能算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辈而已”

“缅甸三路大军,北路军的淮国公马三宝,打仗水平还行,但威望不足,西路军的叙国公,资质平庸,勇猛不足,东路军的就更不用说了,是降将线国安”

“还有一个四川的黔国公,他的打仗水平你是最清楚,否则当年也不会败给土司,丢掉云南的军政大权”

“现在也差不多,四川汉中的吴三桂,早就命丧磨盘山,整个四川根本没有像样的清军,这个黔国公兜兜转转,还没有拿下成都”

“还有一点,咱们擅自出兵缅甸,可谓是目无君上,砍头诛杀也不过分,但仅仅是解除兵权而已,就是想留着你,以备将来再次重用”

龚铭在李定国身边十几年,充任军师谋士角色,在永历朝廷里,也是六部重臣,对朝廷和大西军文武太熟悉了。

一眼就看出了朱雍槺的窘迫,岷王府嫡系将领,资历浅薄,难堪大任,各路大军主将都是非嫡系。

“既然如此,为何又要等呢?等多久?”

听到这里的时候,李定国已经明白的七七八八了,但还是搞不懂为啥要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既然都是迫不得已之下的重用,缺领兵大将都如此严重,为啥还有废掉他李定国啊,太浪费了。

“对,就是等”

龚铭又灌了一小口酒,点了点头,消瘦的脸颊已经微微涨红,激动兴奋的继续说道:

“监国胸襟不错,缺统兵大将,否则也不会任用一大批满清降将,但晋王殿下,你还是只能等,必须等”

“原因很简单,咱们这个大明监国,也是一个外宽内忌的主,忌惮你的战功赫赫,顾忌你的资历太深,威望太重”

“他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打散拆掉你的旧部,彻底消化曾经的大西系兵将,同时他也需要时间搞定阿瓦城”

其实心底下,龚铭还是蛮佩服朱雍槺的,脸厚心黑手段硬,阴险狡诈,能屈能伸,乱世奸雄一个。

今年以前,是光棍大王一个,吃喝嫖赌睡,强抢民女啥的,全是无关紧要的腌臜事,废物宗室大王。

今年朝廷崩盘,这个宗室亲王,一把抓住机遇,低头哈腰,伏低做小,就是为了兵权,足够的隐忍。

如今兵多将广,战功赫赫,通过各种明的暗的手段,兼并各个大小军阀,打造战无不胜的大明军队,妥妥的帝王心术啊。

但做事也很有分寸,不激进,只是砍了几个溃逃的侯爷和总兵,其他的国公郡王,一个都没有动手,更没有滥杀无辜。顿了一下,盯着李定国的眼睛,满目自信的继续说道:

“晋王殿下,你也不用太心急,这一天不会太久的,该怎么做就怎么过”

“说实话吧,监国等不了,莽达也等不了,中原的满清更是磨刀霍霍,咱们急什么?”

“还有啊,您的那些旧部旧将,以后就少联系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柳暗花明又一村,将来的事情,又有谁说得准”

“众将集聚在一起,有抱团取暖的好处,拆散打乱后,同样也有分开的好处,时间一长,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彼此了”

龚铭说的没错,别看现在朱雍槺军政大权一把抓,东征西讨,屡战屡胜,那是因为岷王集团处在上升期。

这种时候,集团向心力是最强大的,众志成城往一处使劲,但时间一长,后劲副作用更出来了。

前期的各种妥协和交易,拿到利益的同时,也埋下了一大堆地雷,就像联姻、降将、派系等等,后期都很容易爆发。

晋王派系的将领,是被打散拆分了,也是广撒网,四处扩张,等同于亲兄弟分家,怎么摘也摘不干净。

“多谢先生教诲”

“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本王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啊”

“来,本王先干为敬,敬先生一碗,略表心意”

彻底搞定了心中郁结,满脸激动的李定国,赶紧从主位上站了起来,端着酒碗对着下首的龚铭,躬身行礼,一口闷碗底朝天。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财,曾经的李晋王战功赫赫,权倾朝野,岂能甘心沦为跑腿打杂。

想当初,从八大王张献忠开始,孙李之争经历了几十年,不就是权势之争吗?都想做大西军扛把子。

“哎呀”

坐在客位上的龚铭,哪里敢继续端着,大吃一惊,赶紧站起来,躬身还礼,嘴里还不忘谦虚道:

“晋王太客气了,老朽一介白身,岂敢受此大礼啊”

这个老狐狸,嘴上说的不要,眼睛里却是精光闪烁,激动异常,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做了几十年的朝廷高官重臣,位高权重身份显贵,一朝被撸成了白身,换着谁也是义愤填膺不服输。

身为晋王派系的头号谋士,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龚铭要想翻身,还是得靠李晋王重掌兵权。

“咳咳咳”

待两人重新坐定以后,龚铭看了看眉开眼笑、毫无心机的李定国,无奈的微微摇了摇头,又咳了几声,表情严肃的提醒道:

“对了,晋王常伴监国左右,有几个要事大事,切记莫要碰触”

“第一个,就是金侍郎的旧事,过去了这么久,杳无音信,就不要再提了,咱们就当着没这个人,这辈子烂在肚子里吧”

“第二个,阿瓦城里面的事情,以后就不要再纠缠,更不要惦记了,把咱们迎圣驾的事情,全部抛之脑后”

“第三个,千万,千万不要踏足,靠近监国的后营、大明皇后和锦衣卫重地,一概不闻不问,不值得,惹不起,别往咱们身上招祸事”

顿了一下,龚铭看了看外面站岗的马思良,再次叮嘱道:

“还有一事,以后老朽啊,就随便找一个小营地帐待着,安心潜心读书,晋王也不用去找了”

“如有要事的话,就让侍卫传个信即可,切莫来往密切”

像龚铭这种读书人,秉性就是如此,别说什么骨气义气了,打不过就加入,反正大家都是在大明王朝这口锅里吃食,一点不丢人。

金维新,李定国的另一个谋士,也是龚铭的同僚和竞争者,磨盘山之战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即便是有传言,是被朱雍槺弄死了,但追究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别人有一万个理由搪塞。

曾经的晋王集团,战功赫赫,威名远播,一朝被拆分收编,就如同掉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更像是威猛壮汉,秒变青春美少女,脱光了可任人蹂躏,这种关键时刻,就得伏低做小,低眉顺眼,点头弯腰陪欢笑。

精明能干,老谋深算的龚铭,已经看出来了,阿瓦城里面的朱由榔,就是朱雍槺的禁忌。

中军大营旁边的大明皇后,曾经强势无比的王氏,如今乖的像只小猫咪,更是朱雍槺的禁脔,谁碰谁死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