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512章 南下北上东出(上)

“不碍事”

“这样吧,把咱们剩余的土司丁壮,还有清军拉来的民夫丁壮,这些都是上过阵,见过血的狠人”

“只要条件合适,没有重伤残缺的,全部充入土司明协营,还有常金印的兵营,也按照这个标准,组建新的土司营”

“倘若还不够的话,那就去周边招人嘛,贵州的土司也不少,给钱给粮给编制,要多少有多少”

“至于咱们的主力,伤亡了几千,这个不能马虎,还得用昆明的新兵,当然了,优先补充出征的军队”

“还有啊,上一批新兵,就是沐忠平的步兵营,好像有不少广西人,很不错的啊,战斗力提升很快”

一将功成万骨枯,冷热兵器的惨烈战场,就是如此,命如草芥,乱世人命不如阿猫阿狗。

一战大战下来,从曲靖干到了贵阳,灭掉了五六万清军,明军至少也伤亡了四五万军队和丁壮俘虏等等。

唯一的好处,就是明军的主力伤亡不大,就是下午的那一哆嗦,伤亡最大,有两千多人,其他的都是土司明协营。

明军从2月份,一直打仗干到9月底,新兵营从滇西创立,后来搬到昆明府,就是因为丁壮不足。

现如今,新兵营的招兵,已经遍布整个云南省,甚至是在广西省招人了,刚好有大名鼎鼎的广西狼兵。

“启奏陛下”

邹简臣说完了,那就轮到刘玄初了,这家伙早有定计,很快站出来,对着朱雍槺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既然兵员没问题,微臣有个想法,咱们还是兵分三路”

“主力大军,南下两广,先击溃广西的爱阿星、尚可喜和耿继茂,再出兵广东,彻底拿下两广”

“当然了,广西的满清鞑子绿营,可能会收到风声跑路,从浔江逃脱的话,咱们很难追得上”

“分兵一路,回师四川夔东,汇合文督师和临国公等人,最好能把重庆打下来”

“再分兵一路,沿着黔楚官道,一路东出追击洪老狗,最好能打下常德府,占据洞庭湖的上游”

这也是皇帝御驾亲征的好处,兵马分分合合,下面的兵将也不敢有任何的抵抗,如臂使指啊。

明军主力回师中原,目的就是两个,灭掉贵州和两广的清军,是最好最后的机会。

福建郑氏北伐南京,效率太慢了,无论成功与否,这个时候的满清,都不可能抽调援兵赶赴两广和贵州。

“嗯,刘军师说得好,诸位有什么看法”

主位上的大明皇帝,边听边点头,很认同刘玄初的战略,听完以后,又看了看其他人,再次确认一下。

人多力量大,三个牛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邹简臣、刘玄初、方献廷和龚铭,完美的四人组,朱雍槺认为,至少顶两三个诸葛亮。

很简单,诸葛孔明的能力,大部分是体现在行政方面,打仗的水平并不是很突出,举国之力,还干不掉一个雍凉都督。

更何况,明末清初的军阀战局,兵械火炮战术优势方面,比三国鼎立的时候,复杂的不是一星半点。

“回禀陛下,微臣没什么意见”

兵部右侍郎龚铭,最近表现比较积极,越过前面的方献廷,躬身行礼,从容自信的大声回道:

“刘侍郎说的非常好,符合我军的战略,两广是必打的,川南需要稳住战线,湖广是长江南京的前沿阵地,能拿下来最好”

“就是有一点,阿拉干的海军,仅仅一个多月,火炮战船肯定不足,可能赶不上这一趟了,要想全歼两广满清,难度有点大”

打完了贵阳会战,歼灭了五六万清军,这帮谋士的心里,其实都有一个大概了。

他们都很清楚,这个野心勃勃的大明中华皇帝,不喜欢拉锯战,消耗战,无利不起早,喜欢搞大规模的歼灭战,因此一直对四川战局不上心。

上一次的两广之战,由于缅甸朱由榔的原因,搞的半途而废,这一次肯定不一样,必然是一战功成。

“嗯”

“海军是有点可惜啊”

大明皇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当初回师之前,既定的战略,就是水路包抄广东的清军。

但时间不允许,广西梧州府的明军,即便有了贺九仪的援兵,也是在日夜煎熬中,伤亡不小啊。

沉思了一会后,朱雍槺最后把目光看向方献廷,这个偏重于政务型的谋士,见面最少了,点头鼓励道:

“方侍郎,你怎么看”

“有话就直说,这里是小廷议,都是自己人,可以放开心思,大胆敞开了说,对错都无所谓”

这个谋士方献廷,能在平西王吴三桂麾下,成为首席谋士,肯定有其过人之处,不可小觑的。

说个最简单的道理,川南的战局,明军兵力和态势上,刚开始是处在弱势的,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拿下了成都府。

“回禀陛下”

一直比较拘谨的方献廷,听到皇帝如此亲切的表态,也是备受鼓舞,定了定神,从容淡定的走出来,躬身行礼,大声回道:“刘侍郎说的非常好,邹尚书和龚侍郎,说的也不错”

“湖广丰,天下足,钱粮丁口富足,更是水路交通要道,是我朝的下一个战略目标之一”

“广西贫瘠,但地理位置优越,也容不得半点忽视,还有下面的广东,海商云集,钱粮赋税要地,更是举足轻重”

顿了一下,眯着眼想了一下,点头继续说道:

“至于川南的话,微臣认为,咱们回师夔东以后,拿下忠县的话,问题不大”

“但是,要想拿下重庆府城,难度却是不小,主要还是水师的问题,因为去年的重庆之战,忠贞营的水师力量,被二谭偷袭了,几乎是全军覆没”

“因此,微臣的想法,川南不缺兵马,缺的是钱粮和水师,咱们回师川南以后,可以一边攻伐忠县,同时一边重建水师”

“只要搞好了水师,拿下重庆必然是水到渠成,将来也可以从夔东顺江而下,偷袭满清的荆州,会师常德府,甚至整个大江南北”

对吧,这就是战略性人才,眼光独到,不愧是吴三桂的首席谋士,在他们眼里,天下都是一盘大棋。

邹简臣想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刘玄初和龚铭想到了湖广的问题,这个驻守四川的方献廷,甚至是想到重庆和长江水师的问题。

朱雍槺身为一把手,只是想到了两广和回师四川,还有出兵湖广,这下好了,4个谋士,把后期的战略都考虑好了。

明末混战几十年,能冲锋陷阵,打打杀杀的猛将,遍地都是老武夫,但真正懂得战略的军师谋士,却是凤毛麟角。

两世为人的朱雍槺,非常幸运,俘虏了两个吴三桂的首席谋士,又拐走了大西军的两个顶级谋士,战略战术再也不用发愁了。

“啪啪啪”

主位上的朱雍槺,非常满意,猛的站起来,对着几个谋士点了点头,双手鼓掌,大声赞赏:

“说的好,几位先生说的非常不错,都是朕的子房先生,青田先生啊”

“大明王朝,很有福气,能同时拥有几位先生的效忠效命,当真是国家之气运,民族之大幸啊”

感慨一番后,身为大明王朝的扛把子,该赞赏的时候,就必须拿出诚意,不能再端着架子。

在这种纷乱世道,别说什么出身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能为大明王朝效力,就是好臣子。

当然了,朱雍槺也给足了他们诚意,一个个都是谋士待遇,身居朝廷六部尚书或左右侍郎,谁都挑不出半点刺。

“陛下英明,微臣愚钝”

“陛下圣明,微臣愧不敢当”

“吾皇圣明,微臣才疏学浅”

1个尚书,3个侍郎,4个谋士,喜上眉头,纷纷站出来,躬身还礼,自谦一番,张良和刘伯温啊,千古名人待遇。

当然了,现在他们也不容易啊,在朱雍槺手下办事,军师谋士也得内卷,都有各自的利益团体派系,也得争斗献策。

更何况,这个大明皇帝,也不是好忽悠的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老谋深算的很,普通的点子,就别丢人现眼了。

“好了,好了,咱们言归正传”

大明皇帝摆了摆手,对他们的谦虚不感兴趣,示意他们不用如此谦虚,深吸一口气,脸色一正,沉声说道:

“朕先说一说分兵的事情,北上回师四川”

“主帅还是刘震将军,副帅是方侍郎,带领副将杨定的步兵中营,参将卢筠的土司明协营,参将包杰勋的二炮二司,总兵力大概9500人”

“还有钱粮水师问题,户部就从这一次的缴获当中,拿出20万两白银吧”

“其中一半10万两,交给文督师统筹,锦衣卫派人协助,督办赏赐给忠贞营的有功将士”

“另外一半10万两,就留下来,交给方侍郎,负责筹建川南的长江水师,统兵大将是卢筠”

顿了一下,朱雍槺再环顾大堂内的重臣军头们,点了点头,表情严肃的问道:

“大家有没有意见?有什么要补充的”

这还真不是他搞民主那一套,只是集众人之智慧而已,有问题现在就提出来,后面马上又要分兵了,马后炮是没用的。

即便是两世为人,朱雍槺来到这个明末,也只是8个月时间,经验经历少的很。

堂下的诸位就不一样了,除了刘震年少不经事,其他的都是老狐狸,南征北战的老武夫,阅历太丰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