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52章 兵械,薅羊毛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52章 兵械,薅羊毛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永昌府,城西,岷王府。

夜色降临,岷王朱雍槺,带着侍卫们,风尘仆仆,匆匆入府。

闻讯后,叔公朱企鋘,长史陈长兴,刘高宜3人,联袂而来,求见。

“诸位,都辛苦了,小李子,赶紧上茶!”

“叔公,是不是兵械的事情,有进展了?”

众人安坐后,老油子朱雍槺,迫不及待的问道,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兵械。

“回王爷,果真不出您所料”

“左侍郎龚铭,收了银子后,兵部不再推诿扯皮,很干脆,明天就能拨付兵械”

“总计鸟铳500杆,长枪1500杆,腰刀500把,弓500张,青甲(布面暗甲)500套,棉甲1000套,精铁一万斤,硫磺、硝石各几千斤”

“可惜鸟铳太少,更没有火炮”,叔公朱企鋘,愤愤不平的说道。

老油子朱雍槺,心想,这3000银子,真值钱啊,有钱能使鬼推磨,朝廷的羊毛,薅的真舒坦。

上次兵部,拨付的兵械,有500杆长枪,500把柳叶刀。

蜀王府陪嫁,雁翎刀500把,山文甲100套。

兵械总计,鸟铳500杆,长枪2000杆,柳叶刀1000把,雁翎刀500把,弓500张,三文甲100套,青甲500套,棉甲1000套,只能装备3000多人,还差不少啊。

还得使劲,永历小朝廷,定鼎西南,十几年,家底丰厚,得继续薅羊毛。

“朝廷逃亡永昌,朝不保夕”

“这帮大奸臣、佞臣,大难临头各自飞,都在准备后路,能捞一点是一点”

“兵械能拨下来,就不错了,咱们现在缺时间,勇卫营,要尽快装备兵械,形成战斗力”

“如今,解决了勇卫营,3000多人的装备,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叔公、刘经历司,居功至伟,请受本王一拜”

老油子朱雍槺,边说边行礼,诚心感谢,得苟着,礼贤下士。

叔公朱企鋘和刘高宜,赶紧还礼,谦虚不断。

“叔公,兵部这条线,您得继续跟着,勇卫营的兵械,缺口太大了”

“朝廷鼎盛时期,兵将几十万,兵部的库房里,好东西,应该不少的”

“看能不能,搞点火炮,口径大小无所谓,能将就着用就行”

老油子朱雍槺,想了想,又补了几句。

明末清初,乱战几十年,热兵器,在战场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力,勇卫营,就几百杆鸟铳,能干啥?得有重火器。

永历小朝廷,很快就要完球了,分崩离析,兵械和钱粮,与其便宜满清鞑子,还不如好了岷王府。

叔公朱企鋘,听到后,先是一愣,随即,眼睛里精光一闪,点了点头,他懂了。

“王爷,请放心!”

“老夫,就是拼了这张老脸,也要去兵部,多搞点装备”,老叔公,也拼了,态度很坚决。

“对了,该送就送,不要怕花钱,钱财乃身外之物”

老痞子朱雍槺,看着叔公,又叮嘱一句。

叔公朱企鋘,点了点头,示意了解,饱经世故,沉浸官场几十年,是老江湖了,这方面,轻车熟路。

“陈长史,工匠招募的怎么样?”

老油子朱雍槺,转头看着陈长史,开口问道,离开王府几天,工匠的进展,一无所知,他得搞清楚。

“回王爷,事情不大顺利!”

“府里原来有30多个工匠,前几天,蜀王府,派来了50多老工匠,又招募了一些,如今只有100多工匠”

左长史陈长兴,苦着脸,糯糯的回道,在永昌这个鬼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工匠真的不好找,没路子,他也没辙。

明朝的匠户制度,比较复杂,匠户,这帮技术人才,是单独的群体。

初期的时候,沿袭了元朝的制度,采用的是世袭匠户制,身份比普通老百姓的户籍,还不如,地位低微,免费给朝廷打工。

到了中后期,工匠们,地位低,收入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抵抗,这群技术宅男,开始消极怠工,甚至逃亡。

朝廷迫不得已,开始支付工钱,采用轮班匠制度,直到明朝末年,满清初期,才取消匠户制。

老油子朱雍槺,也被难住了,他想造枪炮,搞点科技树啥的,没有工匠,总不能他自己,亲自上手搓吧,很伤身的。

岷王府,会客厅。

岷王朱雍槺,愁眉苦脸,陷入沉思。

旁边的陈长史,也是无可奈何,他忙了不少时日,也才招募了,十几个工匠,缺少路子,工匠是技术人才,真不是那么容易找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勇卫营,只装备长枪大刀,这些冷兵器,肯定不行,得有火器”

“叔公,可有良策?”

老油子朱雍槺,一脸期盼,看着朱企鋘,没办法,这个叔公,是他手里,最拿得出手的人物。

人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始知难,都不容易。

刚开始,朱雍槺,以为自己一个堂堂的亲王,有钱有身份有地位,招兵买马,手到擒来。干了以后,才发现,寸步难行啊,事情太多,太繁琐,根本忙不过来,手里的人才,也太少了,能拿得出手的,仅有叔公朱企鋘,履历丰富,能独当一面。

左长史陈长兴,其实就是王府的大管家,狗大户杨昌业,更不用说了,就是一介商贩,都没有在朝廷中,任职的经历。

粮饷兵械,这些事情,往往都是跟朝廷六部,打交道,他们都不行,没路子,缺乏经验。

这时候,经历司刘高宜,缓缓的站出来,拱手行礼,示意,他有话说。

“岷王殿下,属下有些看法”

“工匠,分为官匠、民匠,如今形势不好,动荡不安,民匠当然不好找”

“朝廷就在永昌,工部掌管工匠户籍,倘若顺着户籍,定能事半功倍”

身材高大的刘高宜,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看着众人,郑重的说道。

好不容易,通过老上司的关系,才攀上岷王府的高枝,他得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是酒囊饭袋。

老油子朱雍槺,这才回过神来,看着刘高宜,想了想,这家伙能混到布政使司,能力肯定非常不错,怎么就没发现呢?

经历司,是布政使衙门里,一个重要的部门,封疆大吏的左膀右臂,相当于后世的办公室主任,也是部门领导,公务行政能力,拔尖啊。

这就是人才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负功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