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539章 郑氏觐见(中)

“轰隆、轰、、”

10月14日,晚上戌时六刻(20点30左右),就在大明皇帝接见郑成功使者的时候,广州城外的西山上,传来了轰鸣的打炮声。

没错,两天以前,明军就到了广州城下,昨天早上的时候,西山上的火炮阵地,就已经开始轰炸城墙了。

这都是常规操作,攻城与否,跟西山上的火炮轰击,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先轰烂城墙垛口再说。

“咕噜、咕噜、、”

堂下的冯澄世、陈永华和刘国轩,听到猛烈的轰鸣声后,眉头一跳,心头猛的颠了一下,相互看了看,都是一个劲的猛吞口水。

为首的冯澄世,更是微微抬起头,又偷偷瞄了一眼,发现上面的大明皇帝,还在悠哉悠哉的喝茶水。

“嘶嘶嘶”

再微微转过头,偷偷瞄了几眼,发现周边的文臣武将,一个个屏气凝神,目不斜视,表情严肃。

这个郑成功的心腹谋士,内心更是巨震不已,被肃杀的氛围冲击到了,难怪明军如此强悍,能从滇西边境杀出来。

同时,心中也是悲鸣不已,想一想两个月前的南京之战啊,郑军围困南京,外围的将士,竟然在抄网下河扑鱼,焉能不败啊。

“砰”

“呵呵”

“说吧,别愣着了,延平王让你们过来,想干啥?”

半晌后,主位上的朱雍槺,看了看下面的三人,脸色各异,发呆发愣,不言不语的样子,还时不时的左顾右盼。

呵呵一笑,把手中的茶缸,往帅桌上顿了几下,面无表情,随意的问了一句。

说实在的,他对福建郑氏海盗集团,没啥很好的感观,头上顶着朱氏国姓爷的名号,干的却是军阀割据的买卖。

回想一下吧,野心勃勃的郑氏,以往的战绩都不咋地,三次北伐南京,总兵力十万左右,可惜都是一败涂地。

可谓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一心想凭着手里的兵马,独霸江南几省,人口赋税重地,太可笑了。

冯澄世和陈永华,也算是顶尖的谋士人才了,很有战略眼光,非常清楚,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是福建郑氏北伐,立足江南最好的机会。

满蒙汉10几万精锐,全部布置在西南几省,福建郑氏一旦错过泼天机遇,以后就没机会了。

可惜事与愿违,郑成功真正的实力,匹配不了自身的野心,南京一战,郑氏的陆上精锐,至少损失了3成,甚至是过半。

历史上的郑氏,就是北伐失败后,即便是打赢了厦门之战,也只能远走他乡,流窜台湾小岛,苟延残喘,坐等灭亡。

“吾皇万岁”

听到皇帝问话的冯澄世,心中一禀,撇下脑海中的乱七八糟,不敢再分心了,赶紧站出来,躬身行礼,沉声回道:

“回禀陛下”

“延平王派遣下臣过来,就是为了恭贺陛下荣登大宝”

“贺喜大明朝廷,又出了一个明君圣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威武皇帝,可喜可贺”

现实就是如此,对待武夫军阀集团,只要你硬起来,实力不如人的他们,就得立马软下来。

福建郑氏集团就是这样,以前什么时候如此恭敬过,还派出心腹下属,特意携带重礼,朝拜觐见新皇帝。

“哦”

“好说,好说”

“既然是延平王的心意,朕就却之不恭了”

上面的大明皇帝,哦的一声,还是一如既往的面瘫,不喜不怒,公事公办,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回了几句。

“程尚书,扶侍郎”

“朕既然收了礼,你们礼部就该好好想一想,给延平王回个大礼”

“不能太寒酸了,这样吧,前几个月,咱们不是在缅甸的阿瓦宫,还有那个阿拉干王宫,缴获了一大堆奇珍异宝嘛”

“拿出一些来,挑些好的珍宝,好好赏赐一下咱们的大英雄,延平王啊,战功赫赫,劳苦功高啊”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郑氏海盗集团的钱财,朱雍槺还是觉的无福消受,还是对等还回去吧。

仅仅20万两白银而已,对于年收入上千万的郑氏海盗集团,当真是九牛一毛啊。

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些人的贡赋和送礼,要是朱雍槺一毛不拔的话,或者还礼少了,肯定有人四处宣扬,败坏明室脸面。

反正明军在缅甸和阿拉干,缴获的奇珍异宝,都是百年积蓄啊,堆积如山,刚好出手一部分,等同于快速变现了。

“老臣遵旨”

“老臣领命”

礼部尚书程源和左侍郎扶纲,听到发话后,也是腰杆一挺,一本正经的走出来,对着上面的皇帝,恭恭敬敬的行礼领旨。

什么样的领导,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下属,熟知皇帝本性的他们,肯定看得出朱雍槺对郑氏没有好感,太严肃了。

作为下属的他们,也只能一板一正,毕竟他们以前都是朱由榔的旧臣,对郑氏同样没有好感,听宣不听调,见死不救啊。

不说别的,满清十几万精锐,入侵滇西大明朝廷,就是奔着亡国灭种的。郑氏海盗集团,兵多将广,福建距离广东很远吗?海路窜过来也就是几天的时间。

可是福建郑氏在干啥呢?几年时间,一直忙着北伐,偷鸡摸狗似的,所谓光复旧都,口号喊的贼亮,背地里干的却是野心腌臜事。

“咚咚咚”

“微臣替延平王,叩谢陛下恩赐”

“微臣恭喜陛下,拿下缅甸藩属国,光复大明祖宗失地”

“末将贺喜陛下,战功赫赫,战无不胜,开疆拓土,拿下旧港,阿拉干”

听到赏赐的冯澄世,也不敢怠慢,向后做了个手势,带着陈永华和刘国轩,赶紧站出来跪地磕头行礼,又是一堆高呼乱吹。

磕完头以后,冯澄世和陈永华,相互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上面的皇帝,太冷淡了。

但是没办法啊,这个皇帝能打啊,有一大堆骄兵悍将,灭了那么多满清精锐,都把广州城围起来了。

自家事自家知,郑氏集团的兵马,什么德性,他们最清楚不过了,除了铁人军还算不错,其它的就难看了。

“起来吧”

“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不值一提”

“那帮缅甸人呐,就是一群蛮夷,不尊王化,胆敢私自扣押咱们的朝廷随员,丧心病狂,弑君杀皇”

“朕也就是运气好一点,带兵跑了一趟,三军用命,略加惩戒,不值一提啊”

面对这几人的一大堆屁话,毫无营养的废话,主位上的朱雍槺,内心也是很无奈,只能继续虚与委蛇,摆了摆手,一顿谦虚打哈哈。

两世为人的他,早就想明白了,重生的第一天,就入宫诈取兵权,乱世有刀有枪就是草头王,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的刀把子。

别说是远在福建的郑氏,就是云贵川的大西军,面对满清入侵的时候,又有几个人,继续坚持拼死抵抗呢。

一个个军阀武夫,要么驻足不前,带兵跑的老远,要么见死不救,偷机捞好处,甚至是临阵投降卖队友。

“咳”

眼看着上面的大明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面瘫,没得一丝表情,心中略微有点焦急的冯澄世。

瞥了一眼旁边的陈永华,闭着嘴巴,轻微的咳了一声,他是准备主动出击了,提醒小伙伴。

年轻的陈永华,哪里经历过这种大场面,一直跟着冯澄世的节奏走,听到提示后,才恍然大悟,想起了大事。

随即对着冯澄世点头颔首,深吸一口气,抿了抿嘴,缓缓的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对着上面的朱雍槺请示说道:

“启奏陛下”

“微臣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恩准”

“厦门那边,有不少的海商船队,常年在外开展海贸,风险极大,微臣的意思,能不能借用马六甲的旧港府”

“还有阿拉干的吉大港、实兑港和丹兑港,用于停靠往来商船的补给,海商水手也有个地方歇息”

“当然了,如果能减少商税,或免除商税就再好不过了,毕竟开展海贸,也是为了给军队筹措粮饷,用于征伐满清”

郑成功派出的三个使臣,冯澄世是六官之一,是出使的核心人物,刘国轩是武将,护卫的性质比较大。

这种带着试探性的请示,他们早就是商量好的,陈永华有才华,刚刚崭露头角,有能力有冲劲,刚好适合冲锋顶在前面。

像这一次大张旗鼓的派出使臣,历史上是不存在的,那个时候永历王朝已经崩了,郑成功也是刚刚北伐失败,都在舔舐伤口。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郑成功带着大部分的家当,领精兵五六万,全军十多万北伐,竟然被几万清军,杀的丢盔弃甲。

历史上本该消亡的永历朝廷,竟然奇迹般的杀回来了,不但灭了入侵的清军,还把缅甸干掉了一大半。

甚至是灭了阿拉干,收回了旧港宣慰司,那可是马六甲的重要港口之一啊。

郑氏海盗集团,拥有战船海船几千艘,到处开展海贸,打劫商船,在浙江舟山的时候,郑成功就收到这个消息。

乍一听到消息的这帮海盗,其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了,当真是肝胆俱裂啊,极度担心西南的大明朝廷,秋后算旧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