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569章 窘迫的满清帝国(下)

“啊哈”

“嘶嘶嘶”

乾清宫,昭和殿,东暖阁内,5个宗室王爷,听到朝廷连抚恤金都发不出来的时候,大惊失色。

这帮人都非常清楚,兵马没了,还可以继续招人,反正乱世里,愿意吃断头饭的人,大有人在,粮饷要是没了,那就得崩盘了。

这他娘的,好不容易才把主帅的位置抢过来,这时候朝廷竟然没粮饷了,很不好玩啊,要出大事了。

“索大人”

“咱们的大清朝廷,当真到了如此窘迫的境地?粮饷如此短缺?”

坐在小皇帝旁边的孝庄白虎,更是直接窜起来,脸色发白,紧握手中的拳头,看着老索尼,哆哆嗦嗦的问了几句。

满清入主中原以来,朝廷缺粮饷,那是一直存在的,毕竟养了那么多军队,但从来没听说如此惨淡啊。

“哎”

老辣的老索尼,脸色灰败,深叹一口气,慢慢的站出来,对着上面拱了拱手,沉重的回道:

“回禀陛下,太皇太后”

“朝廷的粮饷,就是这么窘迫”

“除了西南几省和江南,京畿周边的几个省,官吏的俸禄,已经拖欠了半年”

“这两年,湖广、关中、江西、广东和福建,5个地方的绿营,抽调了不少上前线,现在都没粮饷补充兵力损耗”

“也就是江南好一点点,以往储备较多,勉强应付完江宁大战,但也没有多余粮饷,拨付给湖广和广东的前线”

“特别是湖广的五省经略府,伤亡最大,绿营空额最大,抚恤银也最多,从6月份的时候,就一直在催促粮饷拨付”

所以说,不能打败仗,特别是大败特输的覆灭战,后果太可怕了。

刚刚的廷议,争抢南征的大将军,老辣的老索尼,手里本就没什么大将,也就放弃争夺了。

反正朝廷都没什么粮饷了,还争个锤子啊,守好自己的老巢就行了。

明末清初50年战乱,耕地良田荒芜,丁口大幅度锐减,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能收上来的赋税,只能是更少了。

大明和满清,在长江以南和西南六省,僵持了十几年,每年耗费的粮饷,都是个天文数字,库存本就不多。

去年的贵州战役,北盘江的大决战,李晋王的十几万明军,损兵折将无数,直接导致永历王朝崩盘,差点就无了。

丢了3个省,兵马损失是一方面,更是把财政干破产了,耗费了无数的钱粮,丢失了无数的装备和丁口。

当初在永昌府的时候,朱由榔带着朝廷逃亡边境,朱雍槺假借杨昌彦之手,搬空了永昌府库,也就得了十几万粮饷。

后来在边境,再次打劫了朱由榔的行营,其中的缴获,更是寥寥无几,仅有5万多,可见朱由榔朝廷的窘迫凄惨。

“索大人”

“朝廷可有补救措施?能不能想些法子?”

“军队没粮饷,那是要出大乱子啊,总不能放手劫掠吧”

新上任的宣威大将军,安亲王岳乐,脸黑如炭啊,听完以后,急匆匆的站出来,对着老索尼迫切发问。

这他妈的都是什么事啊,想不到他们的满清帝国如此不堪,军队的开拔费都拿不出来,穷鬼朝廷啊。

没办法,这帮宗室王爷,只知道上一辈的老人们,没钱没粮的时候,肯定向老百姓下手。

但是,现在不行了,整个中原都是满清帝国的,以前能抢劫明朝,现在总不能祸害自家的老百姓吧,那都是韭菜口粮啊。

“安亲王”

“这一年来,朝廷能想的法子,户部都用过了,确实是无能为力”

“前几年,也是过的磕磕巴巴,勉强应对过去了,但是,你知道的,今年伤亡太大了”

老索尼看着岳乐,迫切的黑脸,也只能摇了摇头,无奈的回了几句。

朝廷要收赋税,发放军队的粮饷,官员官吏的俸禄,还有一大堆宗室王爷,也要张手要钱,哪里都是花钱啊。

“好吧”

“既然安亲王不信,老夫就好好说一说,这个赋税吧”

“首先是田赋,朝廷各省的田亩数字,采用的是前朝万历年间的7亿多亩,已经严重超额了”

“按照崇祯十六年的赋税,他们的田赋,仅仅收到1千多万两,咱们去年就收到了2100万两”

“还有一点,是折银问题,明朝的田赋,折银500万两,咱们的田赋,折银2000万两,老百姓手头上没银钱,只能用实物抵扣”

“其次是盐税,万历年间,总数是100万两,崇祯年间,收的数字是190万两”

“去年,朝廷收上来的,盐课466万,盐引266万,已经3倍有余,不能再加了”

“还有,就是加派征收的饷银,崇祯年间的三饷,辽响、剿饷和练饷,总共收取每亩一分二厘”

“咱们这十几年来,也征缴的差不多了,足足加征到一分一厘,否则哪里来的军饷啊”

“最后,是关税和矿税,也是收了十几年,数额比万年年间,足足翻了好几倍”掌控了户部的老索尼,干了几十年重臣,如数家珍了,把朝廷的赋税,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没错,从满清顺治年间,一直延续到满清灭亡,朝廷的赋税,都比明朝的时候,更加繁重。

后世的大清王朝,之所以能延续两百多年,中期的时候,还是靠关税救了一命,否则早就崩塌了。

明朝末年,从万历年间,到崇祯十六年,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如果没有4千万以上的财政收入,肯定要崩盘。

满清入关以后,也不能例外,刚开始为了拉拢士绅民心,减免了很多杂项,但很快发现,也无法维持下去。

且随着战争的持久性延续,粮饷的消耗,缺口越来越大,迫不得已之下,乱七八糟的杂税,征收的反而越多。

大名鼎鼎的辽饷、剿饷和练饷,顺治三年就开始重新征收了,盐税更是翻了好几倍。

甚至是崇祯年间,废除的矿税,也重新翻出来,继续征收,可见其财政的窘迫困境。

还有一点,就是三藩粮饷,顺治后期的时候,随着朝廷宗室的凋零,满蒙旗丁的腐蚀,战斗力越来越差。

满清中央朝廷,为了干掉明朝和农民军余孽,只能咬着牙硬挺,拨付大量的粮饷给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

以至于到了康熙年间,三藩的粮饷超过900万,朝廷财政不堪重负,最后逼着康熙大帝痛下杀手,玩命削藩,还差一点把满清削没了。

“索大人”

听到这里的时候,别说岳乐了,就是权臣鳌少保,也是满脸黑线,对着老索尼表情严肃的说道:

“能不能找个由头,再加点赋税”

“老夫打了几十年的仗,非常清楚那帮丘八的德性,没钱没粮的话,就要动刀子了”

“还有,如今西南的明贼,气势如虹,朝廷要是缺粮饷的话,前线的军队士气低落,别说是打胜仗了,能不能守住防线都成问题”

满清两大权臣,分工明确,一个管钱,一个管军队,相互不插手对方的势力。

这就导致了,鳌少保对财政的困境,一直比较模糊,再加上出身军队,本身就不懂财政问题。

但是,这个老武夫知道,没有粮饷的话,军队就得出问题,放出去就是一群野兽,兵过如梳,匪过如篦。

大清帝国,军队的核心是满蒙汉八旗,控制力比较强,但是还有几十万绿营,这些军队都是前明军改编的,这帮蝗虫的破坏力,很恐怖的。

明朝天启年间,整个陕北天灾**,中原开始烽火连烟了,因为老百姓活不下了。

到了崇祯年间,朝廷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派兵围剿农民军,但是越是围剿,中原越是混乱。

天灾**,老百姓收成少了,朝廷的赋税就少了,然后军队就开始失控,纵兵劫掠,恶性循环,都是连环套啊。

“鳌少保”

“赋税不能再加了,年收入4千多万两,已经是极限了”

“明朝天启崇祯年间,就是因为持续加派赋税,导致更多的国家动乱”

“鳌少保,还有一些事,你也是知道的,河南和山东,这些地方的州府县,已经有民变的苗头了”

“不过啊、、、”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狐狸突然停了一下,看了看上面的皇帝和孝庄,还有周围的大臣,对面的王爷们。

沉思了一会,老索尼深吸一口气,眼眸中射出阴森的寒光,目光如炬,阴恻恻的小声说道:

“要说粮饷的话”

“别的地方,暂时没什么指望了”

“整个北方,也就剩下山西了,他们那帮人肯定是不缺的”

文人的嘴,毒辣的黑心,比老武夫的刀把子还狠毒,杀人不见血。

清朝初期,山西的晋商集团,在明末的时候,通过走私战略物资,赚取了天量的金山银山。

满清入关以后,更是一步登天,成为了朝廷的八大皇商,拥有独特的政治地位和经商特权。

如今,朝廷有困难了,兵马不足,又缺少粮饷,也就到了他们贡献忠心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