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572章 广东水师(下)

“呵呵”

“苏总兵,跪够了吧,还有你们几个将军,都起来吧,地上凉啊”

广州西城外,大明皇帝的行营内,朱雍槺搞定了两部水师后,才慢慢的回过头了,看着一直跪在地上的苏利,目露冷光,淡淡的说了一句。

有了军事上的碾压,就敢这么**裸的藐视,朱雍槺现在缺水师,可以接纳这些反复无常的海盗头子。

但是,他必须拿出皇帝的威严,让这帮军头武夫,知道其中的利害,现在能用,将来也能废了。

朱雍槺早就有计划了,先收编一部分杂牌,等收拾完广州城后,再统合所有的水师,来一遍大扫除,敲掉大部分的海盗。

现在投诚,明军还能留命,只要战场上立功了,甚至是独立成军,当然了,整编少不了。

这要是将来,等明军回过神来,收拾完广东的清军后,那就不好意思了,海盗首脑们,肯定留不下脑袋,余部打散整编。

朱雍槺的原则,很简单,对于王兴这种忠臣志士,必须大力扶持重用,对于反复无常的军头,必须严厉打击,尽力根除。

战略上就是如此,一旦收复了广东,整个西南五省,都是明军的大后方,容不得半点虎视。

将来明军北伐的时候,万一这帮人,在后方联动搞事呢,明军是继续北伐满清,还是回师广东啊,肯定进退失据。

因此,朱雍槺宁愿等,慢慢收复广州,也要把基础打牢,反正他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积蓄足够的实力,最后一鼓作气,推平了满清。

“咚咚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咚咚咚”

“陛下威武,大明威武,大明万岁”

“咚咚咚”

光头降将,碣石总兵苏利,一直低头跪在地上,听到皇帝的话后,浑身一震,赶紧带着几个大将,赶紧磕头高呼万岁。

喊完以后,又是几个大响头,咚咚咚直响,搞得额头红肿,最后才小心翼翼的站起来。

足足跪了两刻钟啊,站起来的时候,几个武夫都有点腿脚发飘了,只能咬牙硬挺着,低头躬身,谨小慎微。

这个海盗头子,也是有自知之明,刚刚进入营帐的时候,就开始跪地磕头高呼,即便是别的将领都起来了。

苏利和他的部下,也是一直跪着,不敢起来,因为他知道,皇帝让大家平身,里面并没有他的名字。

五六天以前,广昌侯高文贵的东征大军,就已经拿下了惠州府,正带着东征大军,杀入最东面的潮州府。

深感两广形势大变,明军逆转已定的情况下,一直蹲在碣石卫的苏利,再也不敢观望下去了。

这家伙也是狠人,直接把尚可喜派来的文官,剁了祭旗,然后尽起水师战船南下,再从西江溯水而上,来到肇庆府,投诚明军的大后方。

但是广东总督连城璧,一心政事后勤,无暇插手军事,更没有胆子接纳他,直接叫他去前线找大明皇帝。

痛定思痛之下,苏利把本部水师留在了肇庆,自己带着一堆心腹将校和亲兵,跟着王兴,一起来广州城外,觐见大明皇帝。

“呵呵”

重新回到座位上朱雍槺,换了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往后面一靠,慢慢抬起头,呵呵一笑,面瘫着冷脸,开始发问道:

“苏总兵,说一说吧”

“你部有多少人,多少战船,火炮多少,战斗力如何”

“嗯,还有,最重要的,是把清军的水师,都详细介绍一下,让朕也开开眼界吧”

就这么直接,开门见山的提出问题,朱雍槺也很想知道,清军水师的兵力,战船和装备。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之所以接纳反复的苏利,还有他的水师战船,也想通过他,了解更多的敌情。

前世的朱雍槺,听说过王兴,但是没听说过苏利,也许是反清义士,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洗清投降满清的事实。

虎贲将军王兴,就不一样了,铮铮铁骨,矢志如一,即便是明朝沦陷了,阳江已经守不住了,人家也是举家**,而不是卑躬屈膝投降满清。

但是有一点,朱雍槺非常清楚,顺治末年,康熙初期的时候,台湾郑氏屡次反攻福建,满清的两广和福建水师,打不赢郑氏海盗集团。

迫不得已之下,满清开始实行全面的海禁,防止郑氏和沿海内陆勾连,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和丁口。

在那种全面海禁之下,两广和福建的沿海州县,所有的渔民、盐户和海商,世代靠海吃饭,根本活不下去了。

更重要的事,这里面的一大部分人,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海盗,迫不得已之下,那剩下起兵继续做海盗,专门干鞑子。

就像现在这个苏利,可能就是后世的一个反清义士,毕竟满清侵犯了海商渔民的利益,让人活不下。

但在朱雍槺的眼里,肯定是行不通的,得好好修理一番,毕竟吴三桂还反清呢,总不能说他是大明的忠臣吧。

“呃”一直跪地磕头,额头发红,脑门发胀的苏利,后背也是微微发凉,听到皇帝问话后,也是呃了一下。

他想不到这个大明皇帝,如此直接明了,不愧是武夫皇帝,威风凛凛,杀气盈盈,只关心兵马钱粮。

苏利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瘪三,以前他面对晋王李定国,还有满清的平南王尚可喜等人,也不会感到压力这么大。

“咳咳”

酝酿了一会后,苏利撇下乱七八糟的念头,咳了几声,清了清嗓子,躬身拱手行礼,大声回道:

“回禀陛下”

“末将的本部人马,有战船近百艘,各类渡船小船三百多艘,火炮几百门,精兵猛将3千,都是谙习水战的好汉子”

“至于满清狗鞑子的水师,末将是再熟悉不过了,都打过交道”

“总兵许龙和苗之秀,都是海盗出身,尚狗贼带大军南下,围攻广州城的时候,他们跟着梁标相的那一批海盗,一起投降满清,参与围攻广州城”

“永历七年,李晋王挥师南下,围攻肇庆府,潮州总兵郝尚久,割辫子再次反清,梁标相带着部将刘龙胜、徐国隆等人,也跟着起事反清”

“但是许龙和苗之秀,则是死心塌地为满清卖命,招募了更多的海盗,联手满清的各州府水师,干掉了梁标相,坐上了广东总兵和广州总兵的位置”

整个大明朝,前后两百多年,一直被东南倭寇之乱困扰,后期更是出现大规模的海盗集团。

最典型的就是福建,以郑氏为首的海盗军事集团,拥兵大几万,兵多将广,粮饷充足,称霸一方。

倭寇之乱,其实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明朝人,都是福建和沿海的渔民、盐户和海商,伪装成倭寇和海盗,就是为了泼天的海贸利益。

明末清初,福建的海贸海盗利益,被一家独大的郑氏海盗集团霸占,广东的海盗,则是多如牛毛,各干各的。

福建郑氏,之所以能成为海寇巨盗,归根结底,还是郑芝龙那一代,勾连江浙的东林党,坐稳了福建总兵的位置。

永历年间,明清双方,在广东打生打死,稍微有点脑子的广东海盗头子,都想找一个机会投靠官府。

道理很简单啊,隔壁的福建郑氏,就是靠上了官府,坐稳了水师总兵,水陆同时发展,黑白通吃,成就了家族军阀化。

“咳咳”

顿了一下,躬着身的苏利,偷瞄了上面的皇帝一眼,发现还是不冷不淡,一副面瘫的样子,咽了咽口水,清了清嗓子,赶紧继续说道:

“至于满清水师的兵力”

“满清朝廷,给许龙和苗之秀的水师兵额,都是3千人”

“但是这两人都是本地豪强出身,经常干一些肮脏事,走私盐利,打劫外海的来往商船,家资丰厚的很”

“再加上他们都是海盗出身,沿海很多的小股亡命海盗,为了存活下去,只能投靠他们,沦为扈从家丁,专干海盗打劫”

“末将估计,这两人的水师兵力,实际上应该有4千人上下,大小战船几百艘,火炮几百门,实力不容小觑”

“许龙的水师,战船较小,基本上都是内河作战,两次出兵广西,应该损失了一部分兵力”

“苗之秀这个人,比较奸猾,不见兔子不撒鹰,积蓄的家底比较厚,战船大火力足,一直负责巡视沿海,战斗力比较强悍”

整个广东省,有11个州府,其中7个州府靠着沿海,有上百个的县城、卫所、和巡检司,周围的小岛,更是星罗密布,密密麻麻。

那些小股海盗,平时是陆上的良民,没事干就出海干一票,捞到好处再上岸销赃分钱,来去无踪啊。

这帮人出去打劫的时候,还得小心朝廷水师巡逻,要销赃也得有关系,因此大部分海盗都会走水师总兵的路子,也就是常说的黑白勾结,官匪一家亲。

满清朝廷给许龙和苗之杰的水师,编制都是3千,但是这帮人还有不少扈从,能拉到不少小股亡命海盗,兵马超过5千也是正常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