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578章 众将听令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578章 众将听令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众将听令”

大明皇帝的行营内,大明皇帝朱雍槺,左手拎着刀把子,表情肃穆,目光如炬,环顾堂下的众将。

明军围攻了广州城一个多月,城外的兵马布置,并没有改变。

北面的北门和小北门,驻守了3个土司明协营,分别是德钦纽亚、德钦内底和思绵将军,兵马9千人”

东面的东门和小东门,驻守了3土司明协营,分别是艾承业、狄从仁和常金印将军,兵马也是9千人”

西城外方向,驻守了4个土司明协营,分别是王朝兴、旷世宰、线成仁和马承荫,兵马1.2万人”

其中,线成仁的3千兵马,驻守在西山周边,负责兼顾上面的二炮营,那是宝贝疙瘩,担心被清军突袭了。

半响后,看着一个个将校,挺直背脊,虎背熊腰,庄重严肃,朱雍槺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始大声点将道:

“北城,思绵将军,领本部一个土司明协营,再配3千丁壮降卒,佯攻北面的大北门”

“注意了,你们这一路兵马,要面对越秀山上面的镇海楼,那玩意就在城墙上,居高临下,得小心点,多备重盾车”

“东城,艾承业将军,领本部一个土司明协营,配3千丁壮降卒,佯攻东面的大东门”

“注意了,你们这一路兵马,要把声势搞大一点,把东面的清军都引过去,以便后面进攻小东门”

“西城,王朝兴将军,领本部一个土司明协营,配3千丁壮降卒,佯攻西城西门外的清军营寨”

“还有,旷世宰将军,你也别歇着了,待前面都打起来后,你就带本部人马,去攻打外城的西门,大平门”

“记住了,你们都是老将了,西城的清军最多,是老贼尚可喜亲自坐镇,你们这一路,不能掉以轻心,佯攻也是总攻,打出气势来”

佯攻,也有佯攻的套路,不是一窝蜂的往上冲,再一股脑的往后撤。

此战,明军的战术,就是三路佯攻,最后再水陆夹击,干掉南侧最外围的鸡翼城。

佯攻,也是要打出气势来,反正明军有好几万的丁壮民夫,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民夫不死,就得明军主力死。

北面的城墙,最是凶险,因为有镇海楼,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易守难攻,没办法,佯攻就是佯攻。

但是,东城和西城,不存在这个问题,要打就打出气势了,特别是西城,明军的火炮就在西山上,优势也不小。

当然了,西城也是尚可喜的重点防御点,不但兵力充足,还在城门外设了壕沟硬寨,里三圈外三圈,甚至是横跨护城河。

如今,打了那么多大战的朱雍槺,也不是战场菜鸟了,很有分寸的,直接安排两个营6千人,再配6千丁壮降卒,足足1.2万人啊。

况且,旷世宰和王朝兴,都是朱由榔的旧将,久经沙场,一直被关在阿瓦城,也该好好冲阵杀敌了。

“其次,是兵马调动”

“广国公贺九仪,副将线国安的3千兵马,副将魏豹的骑兵营,全部抽调至东城外”

“告诉你们,东城外的所有战事,由广国公统一调度,各军大小将校,都听从广国公的号令行事”

“朕再告诉你们,一旦战事打起来,朕不在东城,广国公的军令,就是朕的圣旨,胆敢违抗军令者,格杀勿论”

“副将潘忠,就在西山上指挥二炮营,继续用重炮轰击城墙,还有西城外的清军营寨,掩护旷将军和王将军攻城攻营寨”

“将军线成仁,统领本部的一个土司营,继续坚守在西山,看护好二炮营”

“还有,最新打造的,各州府送过来的100多门红夷大炮,全部调到东城外,交给广国公指挥,增强东城的火力输出”

西城和东城,中间隔着一个广州城,北面隔着一个越秀山,南面是珠江。

没办法啊,朱雍槺为了战事顺利,必须在东城外,安排一个总指挥,这个人也只能是贺九仪。

当然了,其实大将线国安也够格的,还是身份问题,广西降将出身,再熬一熬就好了。

广国公的爵位最高,在军中的威望也不小,同时也没了嫡系兵马,可以放心大胆的用。

当然了,朱雍槺肯定不怕有人闹事,或不听贺九仪指挥,一旦事情闹大了,战后肯定是人头落地的。

同样,朱雍槺也是很重视东城,不但调去了线国安的3千兵马,还有魏豹的1500骑兵。

甚至是,把连城璧送来的最新打造火炮,100多门,全部调过去了,就是为了攻打东城。

毕竟明军的目标就是鸡翼城,东面的小东门,和西面的竹栏门,需要同时发力,东西夹攻。

“陛下万岁”

“末将遵旨”

“吾皇万岁”

“末将遵令”

“大明威武”

广国公贺九仪,潘忠、线国安、魏豹、马雄,艾承业、线成仁、旷世宰、王朝兴、德钦纽亚、德钦内底和思绵等等。

这帮东西北三个方向的战将们,一个个表情严峻,抱拳躬身怒吼,大声高呼领旨。这里面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第一天跟朱雍槺了,知道他的秉性,对待军队很用心,关心很多。

同样,对待战将也是很大方,足粮足饷,倘若不遵号令,那就不好意思了,砍头都是小事了。

“第三,就是鸡翼城,那是咱们的目标”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雍槺停了一下,再次环顾帐内的兵将,最后把目光看向老将悍将马雄。

“鸡翼城的西城,防守兵力最多,竹栏门最是难打”

“马将军,你部仅有1500人,兵马太少了,容易出问题”

“这样吧,朕调两个降将给你,李起风和岳世龙,每人领500降兵老卒子,再配3千丁壮给你”

“记住了,此战打赢了,破了鸡翼城和水师水寨,你就是大功一件,战后直接增兵扩营”

没错,看到马雄如此乖巧懂事,朱雍槺也打算以后慢慢重用了。

兵马不够没关系,直接往上加,直接调配栗养志的降将,带着有打仗经验的降卒老兵,供马雄驱杀。

如今的大明王朝,立足西南,那是大西军的老地盘了,整个军方都遍布他们的人。

迫不得已之下,朱雍槺只能靠自己的嫡系,6个步兵营(包括沐忠平),还有二炮营和亲卫营了。

但是,还是不够,得重用一些降将,特别是有资历的大将,像线国安和马雄,以前是大西军的死对头。

朱雍槺不怕降将没兵马,就怕降将没忠心,如今的他,兵马钱粮也慢慢宽裕了,需要扶持更多大将,王兴和陈奇策也是例子。

“大将常金印”

“这一战,鸡翼城东面的小东门,就交给你了”

“至于兵力上,你部3千人,也是立营时间不长,战斗力一般”

“这样吧,朕再给你添一个战将,也是栗养志的旧将杨继,挑500降兵老卒子,再配3千丁壮民夫,供你部驱使”

“记住了,机会就这么一次,好好打,别到时候,马将军都冲进了鸡翼城,你还在外面放羊看热闹”

没错,这个猛将常金印,朱雍槺也是很看好的,毕竟是开国功勋之后。

之前在贵阳的时候,黔阳王皮熊把这个常金印举荐出来,朱雍槺表面上说不会深究,但还是找锦衣卫和礼部查验了。

事实证明,这个常金印,确实是开国鄂国公常遇春的后代,只不过是旁系而已,年代有点久远了。

就像镇守缅甸阿拉干的吴承爵一样,也是自称凉国公蓝玉的后人,朱雍槺都愿意给机会。

毕竟是开国功勋的后代,出身旁系的他们,更有动力冲锋陷阵,为国效力夺取功勋。

事实就是如此,现在的明军,农民军流贼大将一大堆,朱雍槺又收留了那么多降将,出身根正苗红的开国后人,更应该重视给机会了。

“最后是水师”

“虎贲将军王兴为首攻,陈总兵紧随其后,杨总兵殿后”

“总兵苏利,领本部水师兵马,埋伏在外海的虎头关,伺机而动”

“你们三个水师营,要掌握好时机,待友军破了鸡翼城的时候,你们就从上游顺流而下,冲击鸡翼城外面的许龙水师营”

“到时候,水战打响之后,一直巡视在外海的苗之秀水师,肯定也会溯水而上,增援许龙的水师”

“这个时候,就轮到苏将军的水师,尾随苗之秀的水师营,找准时机,给他们来一个狠的,全吞了这帮二五仔”

“记住了,此战的关键,是虎贲将军和苏将军,不能让鞑子的水师逃脱,否则军法从事”

广州城围攻战,整整围了一个多月,就是因为清军的水师,太碍事了。

否则的话,城外兵力优势明显的明军,早就发起总攻,何必等到现在,黄花菜都凉了一半。

更何况,明军后续也有更大的战略,必须清除满清的水师,一旦跑到外海,留着也是隐患。

当然了,外宽内忌的朱雍槺,其实还是留了一个心眼,把反复无常的苏利部,留在了外海,去堵截清军的后路。

真正参与进攻鸡翼城的水师,是王兴和陈奇策,杨祥的水师营,则是留在最后,做补充后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