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602章 纳降与否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602章 纳降与否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11月13日,晚上亥时5刻(22点15分),广州城外,大明皇帝的行营内,御前小会议还在继续。

“咳咳”

兵部右侍郎龚铭,抬头看了看闭口不言的大明皇帝,还有下面跪着的广国公,轻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心中暗道,登基以后的朱皇帝,心思是越来越深沉了啊,就这么干坐着,看文臣武将的明争暗斗,稳坐钓鱼台啊。

“金先生”

“老夫问你,别的不说吧”

“十年前,就在广州城内,死难的几十万军民,怎么算?”

“杀人十八甫,填尸六脉渠,烧杀抢掠,砍头剁首,尸横遍野,繁华的广州城,变成了一座鬼城”

“如果就你这么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要宽恕,放过你们,敢问国法何在,天理何在,几十万的冤魂,又该如何安息?”

没错,这时候龚铭必须站出来,支持贺九仪,死死盯着尚可喜屠城事件。

没办法啊,贺九仪是武夫,也是晋王系重将,是大西系的骨干份子,大家都是利益共同体。

至于投降满清这个事,其实就是一堆烂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就像这个尚可喜,父兄是大明死忠,满门忠烈,可惜毛文龙被袁崇焕干掉了,最后走投无路降清了。

没错,袁崇焕用尚方宝剑砍掉了毛文龙,但是,毛文龙手上的佩剑,也是崇祯御赐的尚方宝剑啊。

这种事情,怎么继续扯下去啊,难不成去责怪死鬼袁崇焕,责问大明朝廷处置不公?还是责问自挂东南枝的崇祯大帝?

但是,尚可喜屠广州城这件事,怎么洗都洗不干净,血腥味太重了,见证者太多了。

“这位大人”

跪在地上的金光,昂着头,迎着龚铭质问的目光,拱了拱手,表情严肃的继续辩解道:

“你们说的这个屠城”

“没错,尚将军是有罪,但小人也要解释一二”

“首先,尚将军和他的兵马,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耿继茂的兵马,一大堆江西绿营兵”

“其次,尚将军之所以下令屠城,那也是满清皇帝的指令,胁迫之下,并非是本心之举”

屠杀广州城这个事,金光很干脆,直接认领了,因为洗不干净。

但是他可以辩解,认为他们也是有苦衷的,毕竟那时候的大环境,太恶劣了。

当年,江西的金声桓和王得仁反清,大同的姜襄也反清,广东的李成栋还是反清。

那时候的顺治,还有满清朝廷,根本不信任汉将,也会逼迫尚可喜和耿继茂屠城杀人,震慑人心,顺便纳更多的投名状。

“还有,小人敢问诸位将军”

“中原大地,混战几十年,有几个将士是干净的,又有几个将军没干过屠城灭口”

没错,这个金光,要出大招了,把水彻底搅浑了,如此才能撇清一部分关系。

明末混战几十年,当真是没几个干净的军头,杀人越货,烧杀抢掠,屠城灭口是常事。

兵过如梳,匪过如篦,明军这么干,农民军也是这么干的,满清只是干的更狠了一点而已。

所以说,大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大哥别笑二哥,没几个干净的。

“嘶嘶嘶”

金光的灵魂一问,瞬间让在场一部分武夫军头,浑身激灵,头皮发麻,倒吸一阵冷气啊。

大将线国安、马雄、邵尔岱,亲卫营的李嗣兴、白绘、靳泰、吴国安、贺正浩、马方鹤、马鲲,一个个低下高昂的头颅。

跪在地上的广国公贺九仪,满头大汗,更直接了,差点把头埋到脖子里面。

投诚大明之前,线国安就参与了年初的永昌之屠,马雄在广西没少干,邵尔岱是海西女真,就不用提了。

至于地上的贺九仪,大西军农民军的骨干,后面的亲卫们,他们的老子,没一个是干净的。

这还是在场的将校,东城和北城外的将校,更多的是各省大西军,至少一半以上跑不掉。

这他妈的就要命啊,上面的大明皇帝,要是清算以前的旧账,很多人都得倒霉啊。

“呵呵”

龙座上的朱雍槺,表情淡定的很,吃瓜看戏差不多了,眯着眼又是呵呵一笑。

“大家都别杵着啊,继续啊”

“沐将军,陈将军,线将军,马将军,邵将军,来来来,都说一说”

“还有啊,你们几个文臣,都说一说吧,廷议无小事”

没错,朱雍槺又恢复了老油条本色,先坐着看戏,得搞清楚重臣大将的想法啊。

心中大骂,这该死的世道,确实是让人不省心啊,即便做了皇帝,也得耗费无数的心神。

特别是大西军派系,骨干分子一大堆,遍布朝廷和军队,已经有了抱团对抗的苗头了。

说实在的,大西军也不干净啊,出身跟忠贞营一样,都是农民起义军,所过之处,处处皆是废墟。

更何况,历史上的大西军,永历朝廷崩塌,就有他们的功劳,九成九的将校,都投降满清了。

“回禀陛下”“陛下说怎么干,那就怎么干”

“陛下,下令吧,砍人末将最拿手”

“陛下,末将都听你的”

没的说,大将沐忠平,欧阳卫、陈仁、丁仁、魏豹等人,直接站出来,双手抱拳,吼声如雷。

他们都是岷王府派系的核心将领,当然听朱皇帝的,皇帝要纳降便放了尚可喜,拒绝的话,那就更简单了,直接冲进去全部干掉。

别说是里面的尚可喜了,就是大帐里的其他将校,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情,他们也会跟着动手。

“嗯”

上面的朱雍槺,表情欣慰,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再把目光看向线国安,马雄和邵尔岱。

“咕噜、、”

看着大明皇帝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了,线国安表情一凝,咽了咽苦水,硬着头皮站出来,沉声回道:

“回禀陛下”

“末将认为,尚将军和他的部下,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更何况,尚将军也是忠烈之后,其父兄也立过无数的战功”

“末将的意思,以前在满清那边,是身不由己没得选,不如让他们效死再立功,以便将功赎罪”

当真没得选啊,现在的线国安也是如此,不说不行,说了也不行啊。

光头降将出身的他,年初就在朱雍槺的眼皮子底下,屠了永昌城,即便是放水的屠城。

但是,他也担心皇帝清算,或将来的某一天清算,这他妈的就是不定时炸弹,让人寝食难安。

所以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支持皇帝纳降尚可喜,反正都是身不由己嘛。

到时候光头将多起来了,那就好办了,大家都干过屠城灭口,法不责众嘛,有事大家一起扛。

“末将认同线将军”

“线将军说得对,将功赎罪”

后面的马雄和邵尔岱,心中松了一大口气,赶紧跟着站出来,大力支持线国安的看法。

特别是邵尔岱,出身更有问题啊,关外女真啊,从娃娃兵开始,他们就干屠城灭口汉人的事情。

这要是追究起来,立马就能掉脑袋,一刀下去,能砍倒一片的海西营,没一个无辜的。

“回禀陛下”

站在左首的吏部右侍郎胡璇,沉寂了很久,吃瓜看戏也差不多了,这时候站出来,恭敬的回道:

“老臣觉得,可以考虑纳降”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

“无论如何,咱们将来都要北伐的,这种事情,得尽早安排妥当,否则后果难测”

政治不是儿戏,不能凭着意气用事,砍人也解决不了问题。

明末清初就是这个鬼样子,到处都是兵匪不分的武夫,难不成全部砍掉,如今的明军,肯定是砍不过来的。

老成持重的胡璇,是正统的大明文臣,一直支持朱雍槺监国登基,算是半个心腹了。

这时候的他,已经考虑到北伐大业了,将来的某一天,明军就要面对几十万的绿营军。

如果尚可喜的投降问题,一个处置不好,后面就会扯出一大堆烂事,几十万绿营玩命抵抗。

“回禀陛下”

重臣说完后,小字辈的户部主事黄殿卿,站出来躬身行礼,目光坦诚,大声坚决的说道:

“微臣认为,可以纳降”

“广州城高墙厚,可减少我军的伤亡,同时也能避免毁掉广州城”

“广州城,富商海商众多,几十万丁口,是沿海赋税重地,不容有失”

年富力强的他,一直是朱皇帝的死忠,也是朱雍槺的重点培养对象,如今终于轮到他说话了。

他的意见很简单,成年人只看利益,不讲对错,只要对大明皇帝有利的事情,都要鼎力支持。

降将光头将多了去了,多一个尚可喜不多,少一个也不少,何必纠结那么多。

“回禀陛下”

同样是资历较浅的户部主事连城瑜,紧随黄殿卿身后,对着上面的大明皇帝躬身回道:

“微臣也认为,可以纳降”

“当然了,他们必须是真心实意悔过,为他们自己曾经的过错,接受应有的惩罚”

他是广东总督连城璧的弟弟,年纪不小了,刚刚进入户部不久,但资历比较浅,说话肯定靠后。

兄弟俩算是正统的大明文臣,跟大西军和光头降将,利益牵扯都比较少,能秉公直言。

更何况,他兄长是广东总督,肯定不希望拿下废墟一般的广州城,到时候重建问题,赋税问题,丁口问题,接踵而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