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646章 夔东忠贞营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646章 夔东忠贞营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郭郎中,连郎中”

“你们准备一下,记录誊抄圣旨军令”

广西梧州府,府衙后院的会客厅,主位上的朱皇帝,听取完龚铭和金光的战略后,沉思了一会,就开始大声下令:

“传令成都府的征北将军,黔国公沐天波,回朝述职”

“传令重庆府的吏部左侍郎,方献廷,即刻北上成都府”

“成都府的指挥权,交给德安侯狄三品,方侍郎为副帅,统一指挥前线的大小战事”

“延长伯朱养恩,广平伯陈建,总兵刘耀、龙海、陈万保等大小将校,听从狄将军和方侍郎的号令”

“同时,传令重庆府的蜀王刘世子,即刻回朝述职,筹办婚事”

没错,深思熟虑后,朱皇帝还是选择接受了金光的战略,拖死拖垮满清的大战略。

大明的主力军队,先回师云南昆明,整顿朝廷后方,秣马厉兵,夯实大明中华王朝的根基。

至于龚铭,费尽口舌,耗了半点的精力,最后还是被金光摘了桃子,这就是现实,朱皇帝一言九鼎。

既然选择了回师昆明,那朱雍槺就该安排四川的战线了,还有隔壁的湖广战线,才能踏实回师。

整个四川,五六万大军,那么大的地盘,朱皇帝肯定要精心安排,别刚拿下来,就出大乱子。

蜀王府刘世子,朱皇帝的正宗大舅子,已经上书要娶回家媳妇,联姻兵部尚书邹简臣。

身为大明皇帝的朱雍槺,也不能拒之不理,当着没看见,心里再愤怒也得咽下去,只好下旨回朝办婚事。

同样,黔国公沐天波,朱皇帝也要召回来了。

这个事情,朱皇帝早就想好的,整顿后方的耕地,还有云南土司,都离不开沐天波的参与。

既然沐天波和刘世子都离开了四川,那成都的大军,也要安排领兵大将。

这个也很好办,吏部左侍郎方献廷,刚好在四川,直接调上去就行了。

领兵大将,朱皇帝也早想好了,就是德安侯狄三品,懂事听话,又是老武夫大将,爵位也够了。

这个家伙很有眼色的,早早把嫡长子狄从仁,送到朱皇帝身边,算是纳了投名状。

“传令重庆府的临国公李来亨,益国公郝摇旗,涪侯之子谭益”

“放下手中的军务大事,交给总督文安之,他们几个大将,全部入朝觐见”

“重庆府前线的大小战事,统一交给川湖总督文安之指挥,各部大小兵将,必须听令行事”

“再传旨前线的文总督、方侍郎、德安侯、延长伯朱养恩、荆国公王光兴、宜都侯塔天宝、岐侯贺珍,副将杨定等大小将校”

“告诉他们,再接再厉,宜将剩勇追穷寇,尽快把潼川府,顺庆府的清军,赶出川北”

“告诉他们,朕会在昆明府,等着他们的战报喜讯”

顿了一下,眯着眼的朱皇帝,想了一下,继续下令下旨意。

成都和川南的大明军队,一直有沐天波镇着,领兵打仗,还算是比较听话,安排起来容易点。

唯一难搞的,是夔东十三营,闯王系的忠贞营,这是一个大刺头,耗费了朱皇帝不少脑细胞。

如今,川湖总督文安之,带着刘世子、李来亨、谭益的兵马,终于打赢了重庆之战。

想了好久的朱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觉的时机到了,决定召见忠贞营,搞定最后的军阀集团。

首先,明军拿下了两广和贵州,战线已经推到了湖广,彻底连上了夔东的十三家。

这时候的大明朝廷,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去威慑闯王系的忠贞营,听话与否,得掂量着点。

其次,忠贞营拿了朱皇帝的银子,30万两的粮饷和犒赏。

没错,是朱雍槺主动提出的,不顾一众大臣的反对,直接下令拨付粮饷,很大方,很有诚意的举动。

但是,朱皇帝的钱,可不好拿啊,拿了就得听话,听宣听调遣。

否则的话,朱皇帝就可以用朝廷大义,还有手上军队,去收拾一群老弱病残的忠贞营。

“咳咳”

上面的朱皇帝,刚刚停嘴,面色冷峻的兵部左侍郎龚铭,轻咳一声,就站了出来,开口劝谏道:

“启奏陛下”

“老臣觉的,此举有些不妥”

“四川的大将,一下子召回那么多,可能会影响前线的战事”

“特别是夔东十三营,他们一向比较抗拒朝廷的指令,听宣不听调”

“还有,临国公李来亨,是忠贞营的大首领,益国公郝摇旗,也是忠贞营的大将”

“老臣是有点担忧啊,万一忠贞营的将士,军心不稳,人心浮动,不利于川北的战事啊”

关键时刻,身为大西军的首脑谋士,龚铭必须站出来,坚决劝谏朱雍槺的召见。

这是原则问题,有理有据,夔东的忠贞营,就是不听话,听宣不听调,更别提入朝觐见了。

刚才的时候,朱皇帝拒绝下令挥兵湖广,这个没办法,毕竟金光的战略,也是有理有据。

但是,朱皇帝召见忠贞营回朝,这个性质就比较严重了。永历朝廷,弘光朝廷,隆武朝廷,都没有召见的先例,大西军的核心团体,还有六部重臣,更是严重排斥忠贞营。

否则的话,忠贞营的一大堆大将,最大的爵位,就不会是个国公而已。

要知道,大西军的三大军头,全部都是异姓藩王,还有几个郡王,国公和侯爷伯爵,就是遍地走了。

更何况,朝廷的重要职位,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

一旦忠贞营入朝,以朱皇帝老辣的谋略,谋定而后动,肯定会大用重用。

到时候,大西军的核心地位,只会更加窘迫,军中的优势地位,很快就会抹掉。

“启奏陛下”

“忠贞营的将士,向来桀骜不驯,难于驾驭”

“这么多年,他们待在夔东,也能相安无事,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实在不行的话,朝廷也可以定期拨付一些钱粮,以彰显陛下的仁慈恩德”

“还有,去年满清入侵大西南,如此凶险的境地,永历皇帝和朝廷,也没有北上四川避祸”

“更重要的,16年前的祸事,甲申天变,帝蹦国裂,历历在目啊”

“陛下啊,三思啊”

“一旦忠贞营入朝,必将导致朝局内部,动荡不安,人心不稳啊”

龚铭刚刚说完,不等朱皇帝反应过来,老狐狸铁头娃扶纲,也赶紧站出来,大声劝谏。

身为大明朝廷的重臣,他肯定要反对啊,且大力反对,要阻止朱皇帝瞎搞乱搞啊。

即便是没有大西军的立场,出身大明正统读书人,进士官员的扶纲,也要继续反对。

16年前的甲申天变,扶纲本人,还有朝廷里的六部九卿五寺,二监二院一府。

可以说,基本上,所有的朝廷重臣和大臣,都经历过那段惨烈国事。

16年前,这些人,大部分都是30岁左右,正是热血沸腾,一心报国,壮志凌云的年纪。

就是因为出现了李自成,该死的闯贼流贼,逼死了朱由检,变成了歪脖子大帝。

致使国破家亡,他们这些人的抱负,一下子全没了,被满清追的四处流浪,亡命天涯。

“呵呵”

上面的朱皇帝,嘴角上翘,呵呵一笑,心中不以为然的样子。

再环顾四周,最后把目光看向尚可喜和金光,点了点头,随意的问道:

“因道侯,金侍郎,你们怎么看?”

两世为人的朱雍槺,当然知道龚铭和扶纲的意思,更清楚他们真正的担忧。

一个大西军的代表,担心利益被瓜分,一个是大明正统朝臣的代表,仇恨过去的恩怨。

当然了,召见忠贞营,工于心计的朱雍槺,为啥现在才提出来,那是因为时机到了。

“回禀皇上”

“末将,唯陛下马首是瞻”

被点名的老狐狸尚可喜,低着头弯着腰,慢慢站出来,淡定从容的回了一句。

身为降将,低着头的老狐狸,并不想别人看见自己的表情,更不想趟这摊浑水。

当然了,说话也是很有技巧,皇帝说怎么干就怎么搞,他都支持。

忠贞营是反贼出身,逼死大明皇帝,尚可喜是逆贼出身,降过鞑子,都屠过大明的老百姓。

所以说,他们是站在一边的,都是大明正统朝臣和大西军的政敌死敌,肯定得支持朱皇帝了。

“回禀陛下”

“微臣,赞同召见忠贞营”

“将来出兵湖广,南下南京旧都,或北上襄阳”

“夔东的忠贞营,精兵猛将一大堆,击败鞑子清军,把握就更大一点”

“就像这一次的重庆之战,如果没有他们的出兵,咱们要拿下来,困难重重啊”

谋士出身的金光,紧随尚可喜站出来,一脸的庄严肃穆,非常坚定的支持朱皇帝。

士为知己者死,朱皇帝如此重用自己,关键的时候,肯定要大力支持声援啊,否则将来怎么混。

还有,他非常坚信,朱皇帝既然说出来了,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何苦要劝谏反对。

更何况,将来出征湖广,征伐满清大军,忠贞营也是一大臂助啊。

地处长江中上游的夔东府,三省交界的地方,易守难攻,可北上关中,南下湖广,战略位置多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