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673章 粮饷的诱惑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673章 粮饷的诱惑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临国公”

“靖国公”

“益国公”

“老夫说几句吧”

五华山,乾清宫,东暖阁,邹简臣和龚铭喷完后,兵部右侍郎金光,也缓缓站出来,拱了拱手。

“你们知道的”

“上个月,英武的陛下,刚刚拿下广东”

“那时候的天助兵,投诚后也接受了朝廷改编”

“规矩都是一样,去除所有的老弱妇孺,只留下青壮将士”

“5千多天助兵和绿营兵,改编成5个土司明协营,各营的编制是2千”

“所以说,忠贞营的10万兵马,肯定不符合实际的,太夸张了”

“还有,明军的改编,所有的基层将校,都得从兵部重新调任”

“以前的基层将校,要么降职留用,成为副手,要么调往其他的土司明协营,担任正职”

这个金光,也是降将光头将,只是戴了帽子而已,毕竟是文臣嘛,爱面子滴。

所以说,出身满清平南王府,天助兵,兽人兵团的他,也不会太为难忠贞营,说话比较客气。

但是,投靠朱皇帝的他,更不敢徇私枉法,因此,都是实话实说,没有半点掺水忽悠人。

如今,大明军队的整编改编,负责的机构,肯定是朝廷的兵部,其他人不能插手。

否则的话,更多人要跑出来,开喷忠贞营了。

没看到吗,扶纲、程源和沐天波,也在一旁虎视眈眈,双目喷火的样子,恨不得冲出来,狂喷死忠贞营。

彼之娘之的玩意,开口就10万大军,怎么不去上天呢。

“啥?”

兵部的三巨头,终于说完了,喷完了,老武夫郝永忠,瞪着牛眼子,满脸的难以置信,直接站出来,大声质问,声如洪钟。

不用想就知道,这个老炮筒的内心,有多么的愤怒和崩溃。

砂玻大的拳头,死死拽紧,大铁手青筋凸起,恨不得冲上去,轰死文弱的龚铭。

“2万人?”

“整编后,2万人?”

“龚侍郎,你疯了吗?”

“剩下的人怎么办?至少还有8万多人,喝西北风吗?”

“你也是大西军的老行伍了,用用你的脑子,想一想吧”

“整整8万多人啊,都是老卒子,这么多人裁撤下来?要出事,要翻天的啊”

这个莽夫老炮筒,直接越过李来亨和袁宗第,已经很不客气了,直接点出龚铭的大西军出身。

肯定了,他也是益国公的爵位,比龚铭高了2个品级,凭什么惯着啊。

当然了,在朝中的权势,郝永忠肯定不如龚铭,毕竟兵部的实权,非常重大,朱皇帝也是非常器重。

如今,忠贞营,7个首领,全部加起来,肯定超过10万人。

这个龚铭,一口气干掉了8万编制,等同于废了8万将士的口粮和生计。

不出意外的话,这部分被裁减出来的兵马,有不少的老卒子,肯定得翻天,抄刀子反了。

“哎”

“邹尚书”

“龚侍郎”

“金侍郎”

大炮筒,出头鸟郝永忠,喷完以后,老辣的袁宗第,深叹一口气,对着兵部的三巨头,拱了拱手。

没错,郝永忠喷完了,就该轮到他,站出来晓之以情了。

很简单,一强一软,软硬兼施,前面的开炮,后面的以理服人,配合的天衣无缝。

“老夫,说一句实话吧”

“2万的兵马编制,太少了,不顶用啊”

“对的,整个忠贞营,是有不少的老弱妇孺,拖家带口的家眷”

“但是,仅仅2万人的编制,再加上填充进来的基层将校,可能就剩下1.9万了”

“你们都是过来人,知道老武夫的德性,断人财路,别人就要断你生路啊”

“落草为寇,打家劫舍,屠城灭口,有些人,很熟练的啊”

“所以说,这个编制,肯定是行不通,要出大事啊”

还是一句话,编制太少了,裁撤下来的人,太多了,要出大事的。

没办法,身为忠贞营的半个谋士,老成持重的袁宗第,非常清楚忠贞营的秉性,已经很有诚意了。

很简单啊,忠贞营的前身,是李闯王的兵马,就是流寇土匪啊,专干杀头的买卖。

杀了一辈子人的老武夫,年纪再大,也舍不得刀把子,那是赚钱的镰刀啊。

可以想象,这帮人,一旦丢了军队编制,肯定是重操旧业,继续落草为寇,砍人剁首,打家劫舍。

“对了”

“还有粮饷的问题”

“定制的粮饷多少,能否养活家眷,也是个大问题”

“最重要的一点,不能有拖欠啊,粮饷一旦出了问题,军纪就完了”

“到时候,就不是裁撤下来的军队了,就是改编后的军队,也得闹事翻脸”

“所以,这一切,大家都是明白人,得慎重”

没错,老辣的袁宗第,又说了一个关键问题,明军粮饷的问题。

没办法,这玩意,太出名了啊,明军拖欠粮饷,漂没粮饷,那是常态化啊。

拖欠几个月,那是谢天谢地,有的直接拖欠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兵卒都要死光了,还没拿到粮饷。这一点,夔东做的比较好,毕竟都是一个团体,再穷的话,也能发放,就是少了一点而已。

否则的话,闯王系的旧部,十几万人,早就散伙了。

“咳咳”

袁宗第终于诉苦完了,这边的六部官员,户部尚书龚彝,立马站出来,磕了几声,清了清嗓门。

没错,既然涉及到粮饷,关于钱粮的问题,那就绕不开户部。

毕竟,现在的大明,8成以上的赋税,全部掌控在户部手里,谁要钱粮就得户部点头。

“临国公”

“靖国公”

“益国公”

“粮饷问题,是这样的”

“首先申明一点,从陛下监国以来,大明所有的正规明军,就没有过拖欠粮饷的事情”

“陛下,亲口说过,足粮足饷,不能短了军队,一分一毫的粮饷”

“其次,明军的粮饷,也是分好几种”

“正规的明军,月饷在1两到2两之间,土司明协营,月饷大概是7钱到1两左右”

“具体的粮饷,是根据战斗力,战功大小,来拟定核定的”

“明军里面,战斗力最强的,骑兵、亲卫营、炮兵、重盾甲士和先登死士,月饷能拿到2两”

“其他的,弓弩手、鸟铳兵、刀盾手和新兵,大部分都是1两,到1两5钱的样子”

“当然了,军中的米面和日常开销,都是朝廷支付,还有将士们的米粮,按月发放,每个士卒3斗”

“还有一点,明军的粮饷,至少有一半,是交给将士们的指定家属,按月领取,剩下的部分,才会交给将士”

又是哔哩吧啦一大堆,老户部尚书龚彝,也是个老会计了。

大明朝廷,收复永昌以后,朱雍槺荣登大明监国,那时候的勇卫营,就有一半的粮饷,由朝廷支付。

当时的朝廷,差点被满清一战灭了,其粮饷赋税的窘迫,可想而知了。

因此,一心坚持想迎回朱由榔,铁头娃龚彝,就被岷王监国,打发到云南各州府县,去筹集粮饷。

所以说,后来的勇卫营,其粮饷发放,也纳入了明军的体系,相互取长补短。

不用说了,朱皇帝的亲兵营,锦衣卫和东厂蕃子,5大步兵营,4个骑兵营,1个炮兵营。

这些核心的兵马,粮饷最高,每人月饷至少2两,将校和基层骨干,那就更高了。

其他的兵马,正统明军和大西军,改编而来的,那就低一点,也是经过户部的精心核算,1两到1.5两之间。

即便是如此,他们的待遇,也比以前好太多了,足粮足饷,改不拖欠啊。

至于土司明协营,那就不好意思了,待遇最低,月粮饷是明军的一半,但基层将校,来自5大步兵营,待遇很好。

这个是没办法的,毕竟明军缺赋税,朱皇帝也是刮地三尺,能做到这样,已经是破天恩宠了。

“好啊”

“真的吗?”

“当真是足粮足饷?”

“概不拖欠?”

“按月发放?”

“家属领一半?”

听到这里,忠贞营的李来亨,袁宗第和郝永忠,还有后面的2个战将,惊喜交加,惊呼连连,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太不可思议了,足粮足饷,概不拖欠,这可不是明军的作风啊。

这帮人,吃了太多粮饷的苦头了,平日里,除了练兵备战,就是愁粮饷的事情,日夜煎熬啊。

没办法,夔州府太贫瘠了,所有的田产赋税产出,也就仅仅够养活整个忠贞营,甚至是出现饿肚子饿死人。

这就是为啥,忠贞营的兵械甲胄,老旧不堪,火炮鸟铳,更是缺斤少两,根本无力外扩势力。

在重庆之战的时候,他们见过杨定的步兵营,二炮司的包杰勋部,战斗力爆表豪横啊。

那种阵势,号令如一,令行禁止,一往无前,排山倒海似的,直接压过去,什么牛鬼蛇神,也扛不住啊。

特别是二炮司,仅仅一千多人,却是配备了一千多丁壮民夫,战象驮马大车,有一大堆。

还有就是那个火炮,整整100多门,全是3.5斤以上的重弹,直接把城头垛口,轰成了渣渣。

原来啊,诀窍在这里啊,全是足粮足饷,且粮饷最高,月饷2两啊,养活家人,绰绰有余了。

没错,大家都知道的秘密,朱皇帝核心兵马,粮饷肯定是顶格的,谁叫都没用,谁让你们投靠那么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